2021年新生儿出生数量统计(2022年新生儿出生数量统计)

稳走感情路 2023-07-08 22:01:58 网络

产科医生曝新生儿现状:几天生一个!2023年新生儿预估不到800万

或许产科的医生怎么也没想到,曾经热闹非凡的科室,现如今却是空空落落,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在未来的某天,一些普通基层医院的产科甚至可能直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天的头条热榜之一裸的揭开了产科现状!

2016年国家全面放开二胎;2021年全面放开三胎;原以为在政策的加持下,人口出生会迎来高潮,但现实却是无比的残忍,2016年二胎政策放开时至少还迎来一波反弹;但2021年的三胎政策却没有掀起任何的波澜,而根据国家的预计,2023年我国的出生人口可能不足800万人,这是什么水平呢?这个数据是自1939年以来的,历史最低值了,甚至低于战争年代的出生人口,要知道战争年代的人口基数,生育环境可是远远比不上今天!

或许有人不信!不过数据不会骗人,以我个人为例,今天陪老婆去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产前建档,医生让加入一个街道的产前生育的辅导群,整个群加上医生和我老婆总共才七个人,也就是现阶段我所在社区街道的待产人数扣除医生最多就六个,当然可能部分人选择到其他医院去建档,但估计人数最多也不会超过12个人(翻一倍),那为什么生育的人越来越少呢?

结婚难

生育的前提是婚姻,但目前的婚姻对于很多年轻男人而言,就是一种奢侈!为什么说是奢侈呢?因为它所需要资金是很多男人甚至其家庭无法拿出的巨款!

80年代,当时结婚的三大件是:冰箱、彩电和洗衣机;90年年结婚的三大件彩电、空调(摩托车)、录像机(影碟机);那现在结婚的三大件是什么呢?房子+车子+钱(彩礼、酒席、金子、衣服等等)。

而现今的三大件,任何一件的价格对于年轻人而言都不算轻松,以房子为例,不说一二线城市,即使三四线城市,均价破万的也比比皆是,随随便便一套100平的小房子,价格基本都不会低于100万元,不说还贷款,单单首付30万元,对于国内目前月收入主流5000左右的年轻人而言,就是一笔巨款!

至于车子,虽然现在的价格不断下降,但一辆稍微像样的车子,再怎么便宜10来万总是要的,更别说后续的养车成本了!而最后一部分钱,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毕竟有的地方天价彩礼三四十万的不少,有的地方少的话可能就两三万,但再把彩礼、酒席、金子等算上,一般最少十万以上也跑不了。

以我本人为例(福建闽南地区):结婚时我房子已经买了(2016年,当时首付差不多40万元(含公积金充当首期款),贷款80万元,月供4500元左右);车子23万元(原来有一辆旧的,结婚后给老婆开,自己买了个新的电车,养车成本低一些);彩礼20.3万元(含给干妈+奶奶的款项)+金子差不多3万+糖果2.5万元左右+酒席6.5万元+烟酒2万元左右,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比如老家婚房布置、新买的婚床、结婚的用品等等)不算,如果连当年的房子首付款算上,结婚花费至少:40+23+20.3+3+2.5+6.5+2=97.3万元;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真的是100万元跑不了,这或许也是我到30好几才结婚的因素之一。

养育难

因为目前还没小孩,所以暂时不知道养育成本到底是高还是低,但是从我所了解的周边朋友同事或者亲戚的数据来看,养娃的成本也不低,如果不给小孩报各类补习班兴趣班还好,一旦都算上了,那么真的是妥妥的都是钱,在房贷、车贷、装修贷的各种压力之下,能生一胎已经很不错了,更别说生什么二胎三胎了,所以说新生儿越来越少并不奇怪!

总结

要提高我国的生育率,其实并不难,只要把房价降下来即可解决一大半问题,如果再把教育、医疗等等配套都跟上(比如能免费医疗,甚至新生儿有补贴之类的),那么提高出生率并不难,但目前来看,这些都不现实,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内,出生必然还将继续维持地位。

(来源:熊猫投资)

【本文只用来交流学习,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如有侵权,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后台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产科医生曝新生儿现状:几天生一个!2023年新生儿预估不到800万

或许产科的医生怎么也没想到,曾经热闹非凡的科室,现如今却是空空落落,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在未来的某天,一些普通基层医院的产科甚至可能直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天的头条热榜之一裸的揭开了产科现状!

2016年国家全面放开二胎;2021年全面放开三胎;原以为在政策的加持下,人口出生会迎来高潮,但现实却是无比的残忍,2016年二胎政策放开时至少还迎来一波反弹;但2021年的三胎政策却没有掀起任何的波澜,而根据国家的预计,2023年我国的出生人口可能不足800万人,这是什么水平呢?这个数据是自1939年以来的,历史最低值了,甚至低于战争年代的出生人口,要知道战争年代的人口基数,生育环境可是远远比不上今天!

或许有人不信!不过数据不会骗人,以我个人为例,今天陪老婆去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产前建档,医生让加入一个街道的产前生育的辅导群,整个群加上医生和我老婆总共才七个人,也就是现阶段我所在社区街道的待产人数扣除医生最多就六个,当然可能部分人选择到其他医院去建档,但估计人数最多也不会超过12个人(翻一倍),那为什么生育的人越来越少呢?

结婚难

生育的前提是婚姻,但目前的婚姻对于很多年轻男人而言,就是一种奢侈!为什么说是奢侈呢?因为它所需要资金是很多男人甚至其家庭无法拿出的巨款!

80年代,当时结婚的三大件是:冰箱、彩电和洗衣机;90年年结婚的三大件彩电、空调(摩托车)、录像机(影碟机);那现在结婚的三大件是什么呢?房子+车子+钱(彩礼、酒席、金子、衣服等等)。

而现今的三大件,任何一件的价格对于年轻人而言都不算轻松,以房子为例,不说一二线城市,即使三四线城市,均价破万的也比比皆是,随随便便一套100平的小房子,价格基本都不会低于100万元,不说还贷款,单单首付30万元,对于国内目前月收入主流5000左右的年轻人而言,就是一笔巨款!

至于车子,虽然现在的价格不断下降,但一辆稍微像样的车子,再怎么便宜10来万总是要的,更别说后续的养车成本了!而最后一部分钱,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毕竟有的地方天价彩礼三四十万的不少,有的地方少的话可能就两三万,但再把彩礼、酒席、金子等算上,一般最少十万以上也跑不了。

以我本人为例(福建闽南地区):结婚时我房子已经买了(2016年,当时首付差不多40万元(含公积金充当首期款),贷款80万元,月供4500元左右);车子23万元(原来有一辆旧的,结婚后给老婆开,自己买了个新的电车,养车成本低一些);彩礼20.3万元(含给干妈+奶奶的款项)+金子差不多3万+糖果2.5万元左右+酒席6.5万元+烟酒2万元左右,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比如老家婚房布置、新买的婚床、结婚的用品等等)不算,如果连当年的房子首付款算上,结婚花费至少:40+23+20.3+3+2.5+6.5+2=97.3万元;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真的是100万元跑不了,这或许也是我到30好几才结婚的因素之一。

养育难

因为目前还没小孩,所以暂时不知道养育成本到底是高还是低,但是从我所了解的周边朋友同事或者亲戚的数据来看,养娃的成本也不低,如果不给小孩报各类补习班兴趣班还好,一旦都算上了,那么真的是妥妥的都是钱,在房贷、车贷、装修贷的各种压力之下,能生一胎已经很不错了,更别说生什么二胎三胎了,所以说新生儿越来越少并不奇怪!

总结

要提高我国的生育率,其实并不难,只要把房价降下来即可解决一大半问题,如果再把教育、医疗等等配套都跟上(比如能免费医疗,甚至新生儿有补贴之类的),那么提高出生率并不难,但目前来看,这些都不现实,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内,出生必然还将继续维持地位。

(来源:熊猫投资)

【本文只用来交流学习,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如有侵权,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后台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今年新出生人口可能不足800万,是啥原因导致人们“不想生娃”?

大家应该留意到,家里年龄比较大的长辈,兄弟姐妹都是比较多的,但是到了年轻父母这一代,通常只有一个兄弟姐妹,而到了大龄儿童的这一代,往往都是独生子女,直到现在,很多小龄儿童也很难有兄弟姐妹。

这一现象其实就是表现出了我国新出生人口数量的下降问题。

今年新出生人口可能不足800万

由于我国长期新出生人口数量不理想,加上社会老龄化事态逐渐严重,所以于2016年开放了二孩政策,这个政策的出现,就是刺激生育,以缓解我国社会老龄化的情况,加强生力军的培养。

确实的,当二胎政策实施之后,新出生人口明显增加了,比2015年多了131万,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当时人们都觉得,二胎政策的开放,将会导致人口出生率年年上升。但是,事实却马上打脸了。

2017年,人口出生数量降到了1723万。2018年,继续降低到1523万。2019年,跌掉了1465万。2020年,断崖式地落到了1202万。

2021年,只有1062万。去年,也就是2022年,人口出生数量甚至已经不足1000万,达到了令人焦虑的956万,这比6年前少了830万。

而根据这样的形势,人们分析今年的人口出生数量可能会不足800万。

目前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似乎也在印证这一点,因为我们现在很难看到“大肚子”在街上溜达了,一些幼儿园甚至小学也出现了“关闭”现象,妇科的人也不再那么多了,甚至市面上的母婴店都不热门了……

新生婴儿下降,是什么导致人们不愿意生孩子?

不足800万的人口出生数量,是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不愿意生孩子呢?

1)育娃的经济投入是一个“无底洞”

原谅我说得这么直白,但事实就是这么回事儿。

生养一个孩子的成本有多高,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支出,甚至有些家庭中的父母,一辈子都在为儿女赚钱。

育儿成本极大,永远没有多余的钱去生二孩,这其实是一个广泛的现象,因为每个家长都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予孩子最好的条件,所以育儿理念也往往是顶着家庭收入的最高格来进行的。

比如一般家庭的家庭养一个孩子,可以给孩子好吃好喝、充足的基础学习资源。而小资家庭,则户给孩子优吃优喝,充足的学习和提升资源。而中产阶级,可能会给孩子调理营养,选择学习资源,附加培养计划等。

总之,就是尽己所能,让孩子最大程度上变得优秀。而往往“精养”孩子之后,自己的家庭经济能力已经无法以同样的方式支持第二个孩子了。

2)生活日渐“安逸”,人们惰性增强

我国的民众幸福指数,还是很高的,在这里,没有战乱,少有天灾,设施齐全,民生物资充足,社会秩序安定,在世界范围内相较来说,基本上是最理想的一个生活环境了。

但是,日渐安逸的生活,却让很多人逐渐产生了惰性,家庭责任感减弱,更追求个人的理想生活状态。

而不少的年轻家长,甚至觉得生孩子这件事非常的麻烦,从而不愿意生孩子。不过,大部分人还是拥有一定的家庭观,所以现在大多数的家庭是独生子女。

而有些人完全丧失了家庭观念,并且了传统文化,就可能“一个不生”。

当然,我们也并不能够怪他们,毕竟他们的生活环境造就了这种思想的产生,要想避免丁克族的产生,国家的传统文化教育、国民责任感培养等就应该加强。

3)体力、精力甚至精神的消耗无法承受

养孩子有多累?每个宝妈都知道。

养孩子有多耗费精力?每个家长都知道。

而孩子的安全问题、健康问题、养育问题、学习问题以及长大之后工作、婚嫁等等问题,几乎也将每一个家长的精神给掏空。

养个孩子,真的太费命了。

就拿我家孩子来说吧,怀的时候担心辐射、磕碰、营养、发育等等问题,出生后的第一个月,无时不刻担心孩子的饮食、睡眠、黄疸、大小便等问题,整个月我都没有好好睡过觉。

辅食期,我又担心孩子能吃啥、不能吃啥、拿啥吃、怎么做、温度多少等问题。

孩子睡觉,我担心头型发育、空气质量、呼吸问题(估计每个家长在孩子睡着的时候,都用手探过孩子的鼻息吧?)、冷了热了、出汗怎么办等问题。

孩子学走路,操心用什么学、学步车是不是影响发育、磕了碰了怎么办、怎么减少磕碰、去哪儿走路比较好等等。

……

孩子成长那个的每一个阶段,家长都有数不尽的担忧、操心,这种精神压力,最终压倒了很多人的生育意愿。

4)不利于生育的文化环境

提到这一点,很可能人们都觉得是西方“丁克”文化的影响。但其实,这只是其中之一。

除了丁克文化的影响,还有一些其他文化的影响。

比如日渐变味的彩礼文化,网络所造就的一些伪精致文化等等。

由于普通民众较难建立客观的辨别意识,很可能会被一些杂七杂八的文化影响,从而导致自己变得不再看重生育问题,或是“没有能力”去看重生育问题,比如赚不够彩礼,所以娶不上媳妇等。

写在最后

生,还是不生,这是个问题,那么,面对今年新出生人口数量可能达不到800万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你愿意生二胎吗?如果不愿意,国家出台怎样的政策才能够让你愿意生二胎、三胎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