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来老师(元来原来)

依稀久忆 2023-07-09 15:40:37 网友整理

女宝宝名字:平衡姓氏,起个修身立节、美不自胜的女孩名

每个人的生辰八字中藏有一个人的命运,自古以来,生辰八字对人的作用皆是很重要的存在。借助八字取名来为孩子起名改名,可以让名字和名主更为契合,助运孩子的未来发展。

在这里子墨老师借着这份希冀,为粉丝们带来了如下点亮生命的女孩名,祝愿所有的宝贝平安。

亦华

诗词出处:"看高山乔木,青云老干,英华滋液,亦敛而藏。"——《全宋词 沁园春(寿俞紫薇)》

点评:“亦华”选自宋词,意思是仰望高峻山峰,欣赏高大的乔木,仕途顺利、品德美好,卓尔不凡。“亦华”适合作为女孩名字,可以理解既有高远志向,亦是怀珠韫玉、品德高尚,能够绽放绚丽光华,不负所期。

素锦

诗词出处:"翻红坠素,残霞暗锦,一段凄然。"——《全宋词 极相思》

点评:“素锦”选自于句中,意思是浅色的锦缎,具有一种端庄大方的气质。“素锦”适合作为女孩名,寓意孩子非常谦虚和善,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但其实极富才华,多才多艺。也有温婉优雅之义。

照欢

灵感来源:"香池春溜水初平,预欢浴日照京城。"——《全唐诗 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解析:“照欢”选自唐诗,这首诗写了一池春水碧于天、众人沐浴春日暖阳的美好景象。“照欢”在诗句中是沐浴阳光,感到愉悦的的意思。“照欢”适合作为女孩的名字,寓意宝宝阳光开朗、乐观向上,能够拥有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让父母十分省心。

芷澄

名字分析:芷字表示岸芷汀兰,馨香四溢而名德远扬,入名显女子温雅柔顺,悠然内敛之质。澄则有万里碧波,清明沉静之美感,入名显心灵纯净,寓蕙质兰心,冰清玉洁。此两字搭配起名,内裹有木欣欣向荣之态,表有顺水快乐之内涵,读来若静水之清灵,婉转悦耳,顺口好听。

婉彤

解释:婉字,表意女子温婉可人,雅致谦和,风姿绰约,亭亭玉立。彤字入名,作骄阳似火之境,意表柔中带刚,刚柔并济之美,也寓女子玉软花柔却带傲然之姿,自有风度。婉彤二字,美人清婉,琼宇彤霞,是一个刚柔相济、情致风雅齐备的美名,读起来古韵好听,文雅大气。

元心

参考:"为妙年、俊格聪明,凌厉多方怜爱,何期养成心性近,元来都不相表。"——《全宋词 八六子(平调)》

释意:“元心”选自宋词,这句词赞美了意为妙龄少年,聪明俊秀,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元心”结合诗意可以理解为纯善之心,作为宝宝的名字,更适合女孩,寓意宝宝是一个修身养性同时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孩子,做到才德兼备、慧心巧思。

雪微

古诗词中有:"雪篱梅可折,风榭柳微舒。"——《全唐诗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

注释:“雪微”选自于句中,展现了冬末春初时节景色交替画面,可以理解为雪花未能让梅花折腰,春风吹动了杨柳的腰肢。“雪微”适合作为女孩起名,形容女子美丽灵动、多才多艺,品貌兼优,既有着如梅花一般的高洁品行,也如杨柳一般柔情似水。

语晨

"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全宋词 瑞龙吟(大石·春景)》

点评:“语晨”选自于句中,可以理解为清晨,身穿鹅黄色裙子的女孩在园中笑意盈盈,让人感受到了青春的美好。“语晨”适合作为女孩名字,具有文静清新的气质,寓意孩子出口成章,文思敏捷,性格活泼大方,懂得关心身边的朋友。

佳星

诗词:"南极寿星现,佳气蔼庭除。"——《全宋词 水调歌头(寿隐者·十一月初七)》

释意:“佳”的意思是美,好的,形容长相标致,美丽出众,也指善良,美丽,吉祥之义。“星”的意思是天空中发光的星星,也有喻某一方面新出现的杰出人物。用作人名寓意此人样貌出众,出落得亭亭玉立,表现落落大方,气质高贵典雅,清丽淡然,有着一种不识人间烟火的感觉。

亦轩

出自:"名节本来重,轩冕亦何轻。"——《全宋词 水调歌头》

意思:“亦轩”在看来是一个典型的女宝宝名字,“亦”的意思是指也,表示同样、也是;又。在古代车子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引申为高大。用作人名寓意宝宝聪明伶俐,心中有自己的远大理想与追求,样貌出众,风姿绰约,有上进心。

叶澄

诗词出处:"川原澄映,烟月冥蒙,去舟如叶。"——《全宋词 华胥引(黄钟秋思)》

点评:这三句描写了情人远处的离别情景,船儿变得像一小片树叶漂向遥远的地方,体现了女主人公的不舍之情。“叶澄”选自于句中,可以理解为一叶小舟寄托了澄净的心意,作为女孩起名,寓意着孩子志存高远,想要同行驶在湖面上的小舟一般,放飞自己的梦想。“叶澄”也有深思熟虑、心静眼明之义。

一棵冬枣树的“七十二变”

新华社济南5月26日电 题:一棵冬枣树的“七十二变”

新华社记者高天

一件件精巧的木雕、一盒盒精致的点心、一片片精美的茶叶……记者见到这些产品时,一时很难将它们与“冬枣树”联系起来。

“可事实是,这些都是从冬枣树衍生而来的。”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冬枣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刘登枝告诉记者。

沾化区具有悠久的冬枣种植历史,2011年5月,“沾化冬枣”就被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去年,沾化区30万亩的冬枣林出冬枣6.3亿斤。近年来,聚焦产业增效、枣农增收,当地持续加大品牌打造,促进产业链条延伸。

在位于沾化区的滨州尚亿食品有限公司原料加工车间,几名工人正在分装样品、调配馅料。馅料研发负责人牛绍峰说:“以冬枣为媒,我们研发出了莲藕冬枣、菠萝冬枣、冬枣蜜柚等十余种馅料,制作出了冬枣酥、冬枣糕、冬枣颗粒等8款糕点。”

在滨州尚亿食品有限公司原料加工车间,工人正在调配冬枣馅料。新华社记者高天 摄

“冬枣营养价值高,口感甜而不腻,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公司董事长王利芯介绍,目前,公司3条馅料加工线的日生产能力可达80吨,订单量相比同期增长了80%。“我们去年收购了5500吨冬枣,今年收购量要翻一番左右。”

在沾化区下洼镇的枣木雕刻非遗工坊内,大到家具、人物雕塑,小到手串、桌面摆件,形态各异的枣木雕刻品让人眼花缭乱。

枣木雕刻非遗工坊内的冬枣木挂件。新华社记者高天 摄

选料、蒸煮、烘干、雕刻、抛光、上漆……作为当地最早学习枣木雕刻的手艺人,工坊创办人丁国勇讲起制作流程来头头是道:“跟其他木头相比,枣木更加坚硬,存放时间越长,颜色越亮。”

每年,丁国勇的工坊都要收购100吨左右的枣木原料,聘请的雕刻师傅都是周边村的枣农。“他们农忙时就去种枣,农闲时就来雕刻,每人每天工资300元左右。”他说。

不起眼的废旧枣木经工匠的巧手雕刻后,价位随即翻了好几倍,从百元至万元不等,“前几天,枣木马扎都卖断货了。”丁国勇笑着说。在他的带动下,沾化区各村镇已有40多家枣木雕刻商铺。

丁国勇正在雕刻枣木作品。新华社记者高天 摄

走进沾化区冬枣研究所,记者还看到了冬枣花蜜、冬枣蜜枣、冬枣精酿啤酒、冬枣芽茶等一系列产品。“枣树全身都是宝,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回家种枣。”采访中,村民调侃的一句玩笑话,却恰恰道出了冬枣产业发展的秘诀。

在沾化,一棵冬枣树实现了“七十二变”,既结出了鲜食的冬枣,还能“炒”出茶叶、“酿”出蜂蜜、“刻”出木雕……小小的冬枣,不仅积累着产品形态的“量变”,更带来了美好生活的“质变”。

“无论冬枣产品如何多样,我们对产业帮扶的决心始终如一。”刘登枝说。加大招商引资、帮忙办理手续、提供无息贷款、鼓励参加展会……近年来,沾化区推出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措施促进冬枣产业发展。

如今,沾化共引进培育了8家涉枣企业,还新建了冬枣生态旅游区。“接下来,我们将打通沾化冬枣特色产业发展的‘痛点’和‘堵点’,壮大产业集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沾化区委书记袁志勇说。

小众职业“宠物搜救”兴起:帮走丢的“毛孩子”回家

闫志勇觉得自己就像一名“侦探”,只不过他是专门与走丢的猫猫狗狗“打交道”。

钻地道,爬天井,去废弃房屋等的犄角旮旯,寻找走失的猫猫狗狗的蛛丝马迹,在许多人眼里,他的这份工作并不体面,甚至连家人都认为不务正业,但闫志勇一直乐此不疲。

“又来‘绑架’小猫了。”在B站上,以一句极富山东口音的口头禅出了圈的百大UP主“本喵叫兔兔”,几乎每天都会接到求助信息。团队几个人拿着钓猫杆、诱捕笼、网兜等工具,四处救助小猫。

他把救助过程用视频记录下来,吸引了200多万名粉丝,每年都会帮200多只流浪猫找到家。去年,他还与合伙人在山东济南开办了猫徳动物医院。

近年来,我国养宠人群不断增多。《中国宠物行业——2022年中国宠物消费报告》显示,2022年城镇犬猫数量为11655万只,较2021年增长3.7%。许多养宠家庭将宠物视为“家庭成员”,也越来越重视宠物走失问题,小众职业宠物搜救日渐兴起,从事这一行的年轻人被称为寻宠师、宠物侦探。

寻宠师的十八般“武艺”

宠物搜救也有“黄金救援期”,72小时内找到宠物的概率高达90%。闫志勇在河南郑州组建了爱宠救助队,把主要接单范围定在了所在地方圆500公里内,“这样才能保证尽快赶到现场”。

每次接单后,闫志勇会根据需要安排两三个队员,备好头灯、强光手电、荧光粉、红外夜视仪、猫笼网兜等工具,迅速出发。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宠物搜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现场推断能力很重要,寻找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次,他们接到求助,一栋公寓楼8楼的住户家走失了一只宠物猫。团队成员到达后,需要第一时间判断宠物猫是否跑出家门,或是藏在了家里的角落。

“根据猫走出来后的一些踪迹,比如楼道里可能会留下脚印,有些拐角的地方和一些高高低低的地方,它会留下毛发,通过细致的观察基本上可以判断出走的范围。”他们在现场观察后,判断这只宠物猫并没有走出这栋楼,“当时判断猫就在8~12楼,最终果然在9楼找到了”。

去年8月,团队接到任务,一只小猫被困在了通风井里。他们在现场发现,通风井连着地下室和人防工程,要穿过好几个大铁门才能到达,并且里面光线昏暗。怎么办?经过评估,最后他们用绳索把救援队员降下去,钻过两个直径50厘米的洞,救出了一只3个月大的小猫。

实际上,闫志勇的前三单“生意”都是寻找自己家的猫。家住一楼,猫经常跑出去,他找着找着就“找出了经验”。因为开了一家宠物店,他也会在有需要时热心地帮客人寻找,不断有年轻人甚至宠物主人加入他的团队,后来,他成了大家信任的“闫队”。

在他看来,寻宠的过程非常有趣,“就像一个侦探,要找到很多被忽略的细节,也是在这一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寻宠方式”。

登高爬梯、钻地道、下天井……武立雷创办北京极致寻宠科技有限公司后,这些成了他们这些寻宠师的日常,工作环境也多以野外、高空、夜间为主。

在北京一个老旧小区的半地下暖气井前,武立雷和队员们商量着用诱捕笼把躲在里面的宠物猫救上来,但猫似乎并“不吃这一套”。多次尝试后,他们决定和宠物主人一同下去接,又矮又狭窄的空间让参与搜救的人直不起身来,经过48小时的搜寻和抓捕才成功用网抄扣住小猫。

为了保证救援任务的顺利开展,每一次出动,他们都要随身携带热成像仪、生命探测仪、夜视仪、生命探测雷达、无人机、强光手电、声波设备、驱逐器等高科技寻宠工具。公司成立至今的4年间,他们的寻宠足迹遍布了北京、上海、武汉等一二线城市,共寻回宠物5000多只。

之所以成为寻宠师,武立雷坦言,2016年他家的一只金毛犬在搬家途中走丢,等再找到的时候只剩一张狗皮了,“这件事给我很大打击,当时就想,要是懂一些专业知识,早一点找到它,就能避免这样的悲剧了”。

“宠物品种不一样,年龄不一样,寻找的方向也不一样。”在闫志勇看来,寻宠不仅要靠自身经验,最重要的是要熟悉宠物习性来进行推理和判断,工具只是辅助。“比如无人机只能在野外使用,勘探范围大,寻找目标较大的狗更合适一些;热成像设备在白天使用的效果不好,晚上效果更好,但前提是先判断出宠物丢失的具体方向,然后用工具去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情况。”

宠物搜救日趋职业化、专业化,但争议也多

社交平台上,寻宠师的形象多是翻墙穿洞、机智果敢、拿着高科技设备四处搜寻,惊险刺激。但为公司培养合格的寻宠师,武立雷有自己的考量。

在他看来,一名专业寻宠师需要过硬的体能、必备的专业知识。他谈道,“我们聘用寻宠师的第一要求就是性别和年龄,一般是20~30岁的男生,因为我们的工作不光辛苦、睡眠不规律,还需要上天入地,钻管道、爬电梯井,很多地方都有想象不到的困难”。

团队还会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培训,要求寻宠师阅读相关书籍,不仅涉及动物心理、动物行为,还包括刑侦和侦探类等。不仅如此,新入职的寻宠师都会在北京接受为期3个月的“老带新”实践培训后再派到各地合作公司。

即便如此,也无法保证每一单求助都能完成。武立雷坦言,丢失时间是影响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时间越长,成功率越低。“一般丢失10天以上的单子我们就不接了,还有一些人为丢失的单子我们也不会接,毕竟不是执法部门。”

武立雷还记得自己接到的第一单——寻找一只巨贵犬。他们到达满是荒地杂草的野外现场后,通过查找监控、无人机探测和走访询问的方式不断追寻,但线索断在了一个路口处。本以为第一单生意就这样失败了,他却意外地在3个月之后接到了线索电话,“其实这只巨贵犬被人自行收养了,但这个人只是一时兴起,一段时间养不好后又看到了悬赏金,才决定归还”。

宠物搜救变得越来越职业化、专业化,社交平台、购物平台上输入关键词“寻宠”,不少团队打出了“专业团队”“专业设备”“找不到不收服务费”等的“硬核”广告语。在评论区,一些下单的宠物主留言称,“自己找了很久没找到,团队来了两个多小时就找到了”“价格虽然贵,但毛孩子找回来的时候还是心甘情愿”。

不过,作为新兴行业,没有行业标准,宠物搜救也常陷入“天价收费”的争议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付费寻找宠物。闫志勇和武立雷制订的收费标准,一般为“找到宠物收全款,找不到只收基础劳务费”。

目前,武立雷将公司寻宠定价定在了3000~30000元,“具体价格要根据客户要求的寻宠师人数决定。现在市面上的寻宠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宠物本身的价值了,下单客户更看重的是与宠物之间的感情”。

闫志勇告诉记者,郑州的寻宠团队并不多,很多寻宠团队选择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工作,“这些城市很早接受了寻宠行业市场化。但二三线城市的收入不理想,接受度也达不到预期,之前有个团队在郑州待了几个月就走了”。

不过,有时候闫志勇也会遇到学生求助,就算没有支付服务费的能力,他们也会帮忙找回。他希望,“宠物不只是动物,也是家庭的一员,更是情感的寄托,宠物丢失不要因为寻宠的价格高望而却步,我们爱宠救援队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所有帮助”。

如今,武立雷的公司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和杭州、重庆等城市均设了分驻点,根据客户的位置派出不同城市的分驻点队员完成任务。未来,武立雷想继续把这项寻宠服务工作推广到全国,覆盖二三线省会城市。

宠物丢失成为城市流浪猫狗的主要来源,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了难题,伤人事件时有发生。闫志勇在寻宠路上也会关注流浪猫狗,除了随身带猫粮狗粮喂养,还会拍照片和视频,为它们寻找领养。

在寻宠路上,武立雷和团队成员见证了很多人与动物之间令人动容的故事。“为此,我们在社交平台上不断为大家做防止宠物丢失的宣传和科普,尽管宠物丢失依旧不断发生,但希望每一位宠物主人都能认真照顾好自己的宠物,毕竟这也是鲜活的生命,也是‘家人’。”(孟佩佩 实习生 马源英 王菁语)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新华全媒+丨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西藏江南”大花黄牡丹花开引客来

新华社拉萨5月29日电(记者刘洲鹏 刘文博 张汝锋)一簇簇野生大花黄牡丹在山间的晨雾中迎风绽放,嫩黄花冠挂着细密的水珠,娇艳欲滴。28日,在西藏林芝的米林市南伊珞巴民族乡扎贡沟景区内,第十五届黄牡丹藏医药文化旅游节拉开帷幕。

5月28日,两名游客在米林市南伊珞巴民族乡扎贡沟观赏野生大花黄牡丹。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野生大花黄牡丹是西藏特有的国家级濒危物种,主要分布在米林市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米林,藏语意为“药洲”,当地藏药资源十分丰富。

据介绍,黄牡丹藏医药文化旅游节旨在让更多人了解、保护野生大花黄牡丹。

自驾来到扎贡沟的一位游客说:“每年旅游节我都会和家人来这里,旖旎的风景和美丽的大花黄牡丹让我体验到生态旅游的魅力。”

5月28日,演员在米林市第十五届黄牡丹藏医药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表演节目。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2021年,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开通运营,该线路途经山南,串联起雅鲁藏布江流域绝美的风光,群众出行也更加方便。如今,通过拉林铁路坐火车来到米林的游客越来越多。

旅游节展销会上的米林藏药材和民族手工产品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围观。61岁的达琼说,自己手工编制的竹筐、竹篮在展销会上很受欢迎。

天色渐晚,旅游节的夜市火热起来,售卖青稞饼、藏面等特色小吃的摊位前游客络绎不绝。亚地和家人在摊位上为游客制作煎饼。“旅游节期间生意火爆,我们摊位一晚上的营业额超过2000元。”亚地说。

据当地政府数据,旅游节启幕当日,米林市共接待游客超1.4万人次。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