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斤两计算器(八字斤两算命表)

落荒而逃 2023-08-23 14:42:43 网友分享

【文明精粹】不易了解,值得了解——破译湘西的神秘

1938年,沈从文在散文《湘西》中说起湘西的神秘时,写下了“不易了解,值得了解”八个字。长期以来,人们对湘西的接受成为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不断走近,却不曾真正走进。尤其是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代,湘西几乎被人们一厢情愿地想象为社会的乌托邦与人性的边城,除了能够缓解一时的焦虑与莫名的渴欲之外,依然并未真正认识湘西的神秘,只留下沈从文的文字陪伴我们:“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那个溪水依然、青山苍翠、充满诗意的湘西神话终于还是破灭了,因为没有找到答案,沈从文“眼睛湿到什么样子”。

■ 不问所过的是如何贫贱艰难的日子,却从不逃避为了求生而应有的一切努力,在他们生活爱憎得失里,也依然摊派了哭,笑,吃,喝。对于寒暑的来临,他们便比其他世界上人感到四时交替的严肃。——《沈从文文集》第九卷第254页(上图左)

这里小河两岸全是如此美丽动人,我画得出它的轮廓,但声音、颜色、光,可永远无本领画出了。你实在应来这小河里看看,你看过一次,所得的也许比我还多,就因为你梦里也不会想到的光景,一到这船上,便无不朗然入目了。——《沈从文别集》(湘行集)第11页(上图右)

■ 在这条河里在这种小船上作乘客,最先见于记载的人,应当是那疯疯癫癫的楚逐臣屈原。在他自己的文章里,他就说道:“朝发汪渚兮,夕宿辰阳。”若果他那文章还值得称引,我们尚可以就“沅有芷兮澧有兰”与“乘批上沅”这些话,估想他当年或许就坐了这种小船,溯流而上,到过出产香草香花的沅州。——《沈从文文集》第九卷第239页(上图左)

历史的情感那么浓郁,而现实生活又那么蒙昧苦涩,四五千年灾难的延续总该有个尽头啊!——黄永玉《屈原、湘西和旅游》(上图右)

当黄昏薄暮,落日沉入大地,天上暮云为落日余晖所烘炙,剩余一片深紫时,大帮货船从上而下,摇船人泊船近岸,在充满了薄雾的河面,浮荡的催橹歌声,又正是一种如何壮丽稀有的歌声!——《沈从文文集》第九卷第278页(上图)

■ 女人帮助这些无家水上人,把一切劳苦一切期望从这些人心上取去,放进的是类乎烟酒的兴奋与痴醉。在每一个妇人身上,一群水手这样那样作着顶切实的梦,预备将这一月储蓄的铜钱和精力,全部倾倒到这妇人身上,他们却从不曾预备要人怜悯,也不知道可怜自己。——《沈从文文集》第二卷第99页(上图左)

■ 船上人,她们把这件事也像其余地方一样称呼,这叫做“生意”。她们都是做生意而来的。在名分上,那名称与别的工作同样,既不与道德相冲突,也并不违反健康。她们从乡下来,从那些种田挖园的人家,离了乡村,离了石磨同小牛,离了那年青而强健的丈夫,跟随到一个熟人,就来到这船上做生意了。——《沈从文文集》第四卷第2页(上图右

)。

■ 一切光,一切声音,到这时节已为黑夜所抚慰而安静了,只有水面上那一分红光与那一派声音。那种声音与光明,正为着水中的鱼和水面的渔人生存的搏战,已在这河面上存在了若干年,且将在接连而来的每个夜晚依然继续存在。——《沈从文文集》第九卷第249页(上图)

■ 大方加上不怕死的胆识,身后头就免不了跟着几千上万的心服口服的仰慕者;阵势以致就耍开了。见怪不怪,朱雀城这类黑黑瘦瘦、小小,精干如鹰隼的矮个子,在湘军头领中几乎出尽风头。——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上图左)

其实几十年前,湘西是个土匪窝,一个新式土皇帝盘踞在他的首府凤凰。谁来打谁,倒有过几十年的小康局面。他拥有自己的枪炮工厂、军用皮革工厂、军事学校、几个师团的部队。住在全城最高的山上。——黄永玉《屈原、湘西和旅游》

(上图右)

■ 早晨,在稔熟的草丛里,我发现一颗颗晶莹的泪珠……我已经太久地离开那座连空气也是绿色的、滋润的“棘园”,那一块开满小黄花和小紫花,飞舞着野蜂和粉蝶的王国,离开那厮守过多少晴天和雨天的小窗。我迈着小小的十二岁男人的脚步,在一个轻率的早晨,离开那永远宠爱着我的微笑着的故里……——黄永玉《老婆啊,不要哭》(上图左)

流落他乡的老头啊!——黄永玉《往日,故乡的情话》(上图右)

■ 没有战争的时候才讲道理;脑壳砍过才讲人道;讲是讲,行动跟着哲学跑;行动起来,哲学要不听话,也便一刀砍了!——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上图左)

东门外五里接官亭、凉水井,靠河边的吊脚楼过路饭铺对面,长满虎耳草、翠藓和芷草的井边周围岩石,千百年为人的屁股、草鞋磨得光溜溜,是个过路人坐卧两宜,喝凉水歇脚的好地方。古人说:“有井水处必有柳词”,地方该在汴梁,认识柳永的人也不多。要是讲:“有井水处必有新闻”,那本地人人都明白了。——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上图右)

人们知道水车、碾盘、磨盘、纺车之类的圆东西之外,没见过自行车和汽车。——黄永玉《屈原、湘西和旅游》(上图)

■ 这个人(沈从文)和祖母围着火炉膛在矮凳上坐着,轻言细语地说着话,回头看见了我。——黄永玉《太阳下的风景》(上图左1)。这些花样虽完成于十九世纪,却和二千多年前楚文化中反映到彩绘漆器上和青铜镜子的主题图案一脉相通。同样有青春生命的希望和欢乐情感在飞跃,在旋舞,并且充满一种明确而强烈的韵律节奏感。——《沈从文文集》第十卷第225页(上图左2)

还有些木钩子——从梁上用葛藤捆好捶下的粗大木钩子,都上了年纪,已不露木纹,色全黑,已经分不出是茶树是柚子木了(这些钩子是专为冬天挂腊肉同干野猪肉山羊肉一类东西的,到如今,却只用来挂辣子篮了)。——《沈从文文集》第二卷第145页(上图右)

城下是一条长河,每天有无数妇人从城中背了竹笼出城洗衣,各蹲在河岸边,扬起木杵捣衣。或高卷裤管,露出个白白的腿肚子,站在流水中冲洗棉纱。河上游一点有一列过河的跳石,横亘河中,同条蜈蚣一样。——《沈从文文集》第六卷第255页(上图)

■ 河上游,绕几道弯就是苍翠之极的峡谷,两边的竹林和古树盖满了山岩,太阳要在一定时候才照得到某块地方。黄鹂和画眉在里头唱歌,高高的岩石上懒洋洋地躺着等太阳的豹子。大清早,太阳隔着浓雾照得满河通亮……——黄永玉《蜜泪》(上图左)

像姑爷一样有年节艺术脾气的不少。扎风筝的喉哑子;做过年搅大场合玩意,扎狮子、龙灯,各款鲤鱼灯、虾子灯、云灯蚌壳精,旱船;七月间扎两丈多高的鬼王、讨嫁娘花轿、死人的金童、玉女、望乡台;时新的还有汽车、飞机、电话、留声机,两位大脚色“老教”、刘凤舞,这些人到要紧时刻都惹不起。——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上图右)

■ 贴黄榜,升桅,燃天蜡,施食,以至于在行香时各家把所有宝物用托盘托出,满城走,像开展览会(行香中少不了观音一座),据说因此一来本地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了。——《沈从文别集》(柏子集)第193页(上图左)

“叶子粑粑来!……”卖叶子粑粑的老太婆姓刘,住在沙湾。我长大了,她还卖着哩!我老了,没再听见她的声音了。她有孩子吗?——黄永玉《往日,故乡的情话》(上图右1)。

这道清水河从上头峡谷出来。周围绿的小山、蓝的大山,早晨的太阳、夜间的月亮,远处挂满房屋的三拱“虹桥”,巍峨的四座城楼子;人们来来去去,穿出穿进,靠这些养人的山川形胜长大、长精神、长脾气、长辨别力量……——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上图右2)。

■ 即或我们一句原词听不懂,又缺少机会眼见那个祭祀庄严热烈场面,彼此生命间却仿佛为一种共通的庄严中微笑带抑郁的情感流注浸润。让我想象到似乎就正是二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到湘西来所听到的那些歌声。——《沈从文文集》第十卷第224页(上图左)

1937年以前的凤凰人,自由、放荡,将幻想和生活上最现实的部分糅合,真假一半,巧妙地安排自己应存在的位置。打发日子有如时时刻刻过年玩花灯,365天中,天天都有新鲜节目,像是只有我们凤凰人才最爱这世界似的啊!——黄永玉《火里凤凰》(上图右)

■ ……“我不相信”。“你哪能相信?你们年轻人什么都不相信,也就是什么都不明白。‘清明要晴,谷雨要雨’,我说你就不信。‘雷公不打吃饭人’,我说你又不信。……”老娘恰同中国一般老辈人相似,记忆中充满了格言和警句,一部分生活也就受这种字句所熏陶所支配。——《沈从文文集》第七卷第20页(上图左)

用眼睛来选择爱情是很危险的。眼睛看女人是一首有韵的诗,其实则用手来谈这诗时才知道女人是散文,是仿佛来不及校对而排印的散文,其中还有错字,虽然错字多是夹在顶精彩的一句中。——《沈从文文集》第二卷第107页(上图右)

湘西女性在三种阶段的年龄中,产生蛊婆、女巫和落洞女子。三种女性的歇斯底里亚,就形成湘西的神秘之一部分。这神秘背后隐藏了动人的悲剧,同时也隐藏了动人的诗。—《沈从文别集·凤凰集》第202页(上图)

一排到金凤八字,必说金凤八字怪,斤两重,不是“夫人”就是“犯人”,克了娘不算过关,后来事情多。金凤听来只是抿着嘴笑。——《沈从文文集》第六九卷第351页(上图)

■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从文文集》第六卷第163页(上图)

摘自《文明》杂志2013年5期

本文撰文/向成国 摄影/卓雅 支持/中国摄影报 凤凰国际摄影双年展组委会

打开淘宝app,复制链接并搜索进入店铺,

即刻订阅各期文明杂志

/d/file/gt/2023-06/etu3v5pwndx.htm 电话:010-67135553/67112221;13146832364/15611146084

自己几斤几两重,都来算算

出生年的重量:

1941:6钱 1942:8钱 1943:7钱 1944:5钱 1945:1两5

1946:6钱 1947:1两6 1948:1两5 1949:7两 1950:9钱

1951:1两2 1952:1两 1953:7钱 1954:1两5 1955:6钱

1956:5钱 1957:1两4 1958:1两4 1959:9钱 1960:7钱

1961:7钱 1962:9钱 1963:1两2 1964:8钱 1965:7钱

1966:1两3 1967:5钱 1968:1两4 1969:5钱 1970:9钱

1971:1两7 1972:5钱 1973:7钱 1974:1两2 1975:8钱

1976:8钱 1977:6钱 1978:1两9 1979:6钱 1980:8钱

1981:1两6 1982:1两 1983:7钱 1984:1两2 1985:9钱

1986:6钱 1987:7钱 1988:1两2 1989:5钱 1990:9钱

1991:8钱 1992:7钱 1993:8钱 1994:1两5 1995:9钱

1996:1两6 1997:8钱 1998:8钱 1999:1两9 2000:1两2

2001:6钱 2002:8钱 2003:7钱 2004:5钱 2005:1两5

2006:6钱 2007:1两6 2008:1两5

出生月的重量:

一月:6钱 二月:7钱 三月:1两8 四月:9钱

五月:5钱 六月:1两6 七月:9钱 八月:1两5

九月:1两8 十月:8钱 十一月:9钱 十二月:5钱

出生日的重量:

初一:五钱 初二:一两 初三:八钱 初四:一两五 初五:一两六

初六:一两五 初七:八钱 初八:一两六 初九:八钱 初十:一两六

十一:九钱 十二:一两七 十三:八钱 十四:一两七 十五:一两

十六:八钱 十七:九钱 十八:一两八 十九:五钱 二十:一两五

廿一:一两 廿二:九钱 廿三:八钱 廿四:九钱 廿五:一两五

廿六:一两八 廿七:七钱 廿八:八钱 廿九:一两六 三十:六钱

出生时辰的重量:

子时(23-1点):一两六 丑时(1-3点):六钱

寅时(3-5点):七钱 卯时(5-7点):一两

辰时(7-9点):九钱 巳时(9-11点):一两六

午时(11-13点):一两 未时(13-15点):八钱

申时(15-17点):八钱 酉时(17-19点):九钱

戌时(19-21点):六钱 亥时(21-23点):六钱

批注诗:

2两1:短命非业谓大凶,平生灾难事重重,凶祸频临限逆境,终世困苦事不成

2两2:身寒骨冷苦伶仃,此命推来行乞人,劳劳碌碌无度日,中年打拱过平生

2两3:此命推来骨轻轻,求谋做事事难成,妻儿兄弟应难许,别处他乡作散人

2两4:此命推来福禄无,门庭困苦总难荣,六亲骨肉皆无靠,流到他乡作老人

2两5:此命推来祖业微,门庭营度似希奇,六亲骨肉如水炭,一世勤劳自把持

2两6:平生一路苦中求,独自营谋事不休,离祖出门宜早计,晚来衣禄自无忧

2两7:一生做事少商量,难靠祖宗作主张,独马单枪空作去,早年晚岁总无长

2两8:一生作事似飘蓬,祖宗产业在梦中,若不过房并改姓,也当移徒二三通

2两9:初年运限未曾亨,纵有功名在后成,须过四旬方可上,移居改姓使为良

3两:劳劳碌碌苦中求,东走西奔何日休,若能终身勤与俭,老来稍可免忧愁

3两1:忙忙碌碌苦中求,何日云开见日头,难得祖基家可立,中年衣食渐无忧

3两2:初年运错事难谋,渐有财源如水流,到的中年衣食旺,那时名利一齐来

3两3:早年做事事难成,百计徒劳枉费心,半世自如流水去,后来运到始得金

3两4:此命福气果如何,僧道门中衣禄多,离祖出家方得妙,终朝拜佛念弥陀

3两5:生平福量不周全,祖业根基觉少传,营事生涯宜守旧,时来衣食胜从前

3两6:不须劳碌过平生,独自成家福不轻,早有福星常照命,任君行去百般成

3两7:此命般般事不成,弟兄少力自孤成,虽然祖业须微有,来的明时去的暗

3两8:一生骨肉最清高,早入学门姓名标,待看年将三十六,蓝衣脱去换红袍

3两9:此命少年运不通,劳劳做事尽皆空,苦心竭力成家计,到得那时在梦中

4两:平生衣禄是绵长,件件心中自主张,前面风霜都受过,从来必定享安泰

4两1:此命推来事不同,为人能干异凡庸,中年还有逍遥福,不比前年云未通

4两2:得宽怀处且宽怀,何用双眉总不开,若使中年命运济,那时名利一齐来

4两3:为人心性最聪明,做事轩昂近贵人,衣禄一生天数定,不须劳碌是丰亨

4两4:来事由天莫苦求,须知福禄胜前途,当年财帛难如意,晚景欣然便不忧

4两5:福中取贵格求真,明敏才华志自伸,福禄寿全家道吉,桂兰毓秀晚荣臻

4两6:东西南北尽皆通,出姓移名更觉隆,衣禄无亏天数定,中年晚景一般同

4两7:此命推来旺末年,妻荣子贵自怡然,平生原有滔滔福,可有财源如水流

4两8:幼年运道未曾享,苦是蹉跎再不兴,兄弟六亲皆无靠,一身事业晚年成

4两9:此命推来福不轻,自立自成显门庭,从来富贵人亲近,使婢差奴过一生

5两:为利为名终日劳,中年福禄也多遭,老来是有财星照,不比前番目下高

5两1:一世荣华事事通,不须劳碌自亨通,兄弟叔侄皆如意,家业成时福禄宏

5两2:一世亨通事事能,不须劳思自然能,宗施欣然心皆好,家业丰亨自称心

5两3:此格推来气象真,兴家发达在其中,一生福禄安排定,却是人间一富翁

5两4:此命推来厚且清,诗书满腹看功成,丰衣足食自然稳,正是人间有福人

5两5:走马扬鞭争名利,少年做事废筹论,一朝福禄源源至,富贵荣华显六亲

5两6:此格推来礼仪通,一生福禄用无穷,甜酸苦辣皆尝过,财源滚滚稳且丰

5两7:福禄盈盈万事全,一生荣耀显双亲,名扬威震人钦敬,处世逍遥似遇春

5两8:平生福禄自然来,名利兼全福禄偕,雁塔提名为贵客,紫袍金带走金鞋

5两9:细推此格妙且清,必定才高礼仪通,甲第之中应有分,扬鞭走马显威荣

6两:一朝金榜快提名,显祖荣宗立大功,衣食定然原欲足,田园财帛更丰盈

6两1:不做朝中金榜客,定为世上一财翁,聪明天赋经书熟,名显高克自是荣

6两2:此名生来福不穷,读书必定显亲荣,紫衣金带为卿相,富贵荣华皆可同

6两3:命主为官福禄长,得来富贵定非常,名题金塔传金榜,定中高科天下扬

6两4:此格权威不可当,紫袍金带坐高堂,荣华富贵谁能及,积玉堆金满储仓

6两5:细推此命福不轻,安国安邦极品人,文绣雕梁政富贵,威声照耀四方闻

6两6:此格人间一福人,堆金积玉满堂春,从来富贵由天定,正笏垂绅谒圣君

6两7:此名生来福自宏,田园家业最高隆,平生衣禄丰盈足,一世荣华万事通

6两8:富贵由天莫苦求,万金家计不须谋,十年不比前番事,祖业根基水上舟

6两9:君是人间衣禄星,一生福贵众人钦,纵然福禄由天定,安享荣华过一生

7两: 此命推来福不轻,不须愁虑苦劳心,一生天定衣与禄,富贵荣华过一生

7两1:此名生来大不同,公侯卿相在其中,一生自有逍遥福,富贵荣华极品隆

7两2:此格世界罕有生,十代积善产此人,天上紫微来照命,统治万民乐太平

注: 10钱是1两

平凡的母亲 伟大的母爱

梁 岳

壬寅年,清明节,天气阴沉,杨柳低垂,我和妻子、女儿怀着无限思念、感恩的心情,回农村老家为先祖扫墓,祭拜母亲。给母亲墓上添一捧新土,点一柱高香,烧一叠纸钱,放一盘鞭炮,躹躬叩拜,一世母爱天恩历历在目。

儿时,盛夏的午后或傍晚乘凉的时候,母亲总是乐于给我们几兄妹摆“龙门阵”,讲述她年轻时的一段艰难岁月。

我出生在一九五七年暮秋时节的一个傍晚,她在奶奶的帮助下顺利生下了我。当时,我父亲远在百里之外的大山里打石料做苦工。次日,奶奶托人给外婆捎口信,请她来照顾我母亲几天。外婆听说外孙出世自是高兴,迅即前来照料我们母子。满“三朝”后,外婆急着回家干活挣口粮,一切生活事宜要母亲自己料理,幸亏奶奶偶尔抽空帮着做些家务,她才得以一会儿喘气休息。

一月后,父亲回家看到儿子出世,妻儿平安,欢喜得不得了……

母亲命运多舛,生我之前已生下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但都在一岁前生病而夭,伤透了她的心。我出生后,母亲自然视为掌上明珠,除处处小心呵护,还专门找八字先生为我推命、拜干爹干妈、供奉童子像、戴银手圈圈儿……从心底里生怕我有三病二痛,她再经受不得打击了。也许正是母亲精诚所致神灵保佑,我婴幼儿时确实很少生病,省去了她和父亲的心病。

一九五八年底,我们大队组建了几个公共食堂,各个生产队的社员,一日三餐,全部集中在公共食堂吃饭。干活各尽所能,不计报酬;干和不干,干多干少,都去公共食堂吃一样的饭菜,吃到肚皮装不下为止。

一九五九年春耕夏播后,青壮劳力全部抽调去大炼钢铁,只剩下拖儿带女的妇女、老弱病残在队里干农活。大量成熟的粮食烂在地无人收割归仓……大兵团作战、砍树、挖煤、找矿大炼钢铁运功搞得热火朝天!

一九六0年开春后,大队的几个公共食堂陆续出现粮食短缺问题,开始还可吃半饱,接着每天只吃“一二三”即每人早餐吃一两粮、晚餐吃二两粮、中餐吃三两粮。为保我不被饿死,母亲拿着公共食堂分发的稀饭、菜汤、煮红苕,总是先让我吃饱后才自己吃。一天午饭,母亲领到一碗菜汤、三个一两大的煮红苕,我一手拿一个,她看着我吃完两个红苕不再吃了,才慢慢喝了半碗汤和剩下的一个红苕……

全大队的人都在饥饿线上挣扎,多数人因饥饿营养不良患上水肿病,部分老弱病残被饿死。母亲也同样患上了水肿病,九死一生,从阎王爷那里捡条命活了下来。

一九六一年底解散了公共公食堂,充许社员拥有自留地种菜种粮,不管什么汤汤水水、菜菜老老,人们总算能填饱肚子了……

除母亲摆的“龙门阵”,我真正记事是十岁那年,与村里的几个娃儿们漫山遍野采桑椹开始的。

村里的山坡和田坎边上长着许多桑树,它那红黑红黑、酸甜酸甜的桑椹果,是我们几个娃儿的最爱。

每年立夏前后,桑椹果开始陆续成熟,我们村里的几个娃儿便伙起,打着它的主意。抓住放学的路上和星期天上山割猪草的机会,从这棵桑树扭到那棵桑采食桑椹果,一个个吃饱肚子后,把嘴都染黑了。

一天下午,放学回家途中,我们几个娃儿又去爬桑树采食桑果,发现一棵高大的桑树上挂满了又大个又红黑的桑果,顿时勾得我们直流口水……

树高人矮,站在地上采不到几颗就没了。我对他们说,我爬上树去把树枝压下来你们采,我也好在树上采大个的好的!小伙伴们齐声回答:“要得!要得!”,于是我几个猫步爬扭上了大桑树。这法果然奏效,他们几个站在地上也能采食到大黑桑果,但我采到的就比他们更好了。正当大伙采得开心,吃得高兴之时,我突然一脚踩虚,整个身子斜里往下掉,压断树枝穿过我的裤腰布,把我挂在树枝上荡来荡去,地上几个小伙伴吓得飞也似地跑了。

我本能地不断地 大声叫着:“救命啊!救命啊!……”,四面山野空旷无人,那来人救?!我想,这下完了一一上不接天,下不粘地,如何下得去呀?过了半把个小时,赶场回家路过的大叔闻声跑来,才将我从树上取下地来。大叔一边帮我,一边教育我:“你们这些娃儿,有书不好好读,整天在桑树上扭来扭去,害倒的是你们自己!快点回家去,以后别再这样子干了哈……”,我也一边回答:“要得,要得”,一边感激:“谢谢大叔!谢谢大叔!……”。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我就读到了小学四年级。我们农村娃儿上的是民办小学,一个村小学校仅一名公办教师,有的连一名也没有,其余都是民办教师。民办教师户口身份是农民,一半时间在校教书,一半时间在生产队种地,劳心又劳力,非常幸苦。村小学生一般都上半天课,农忙季节还要放农忙假,真正读书的时间不多。

我的学习成绩一般化,加之住家周边同龄娃儿多,伙起好耍得很一一取鸟窝、下山塘洗澡、打扑克牌、办烟合纸壳儿、滾铁环、打弹弓等等。大约是一九六九年暑假后,我们耍得好的几个娃儿中,就有三个人不去上学了。看到他们不读书又耍得自在安逸,我也跟着不去读书了。对此,母亲坚决反对!苦口婆心地劝导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则反唇相讥回敬道:“你书都没读过,也不识字,难个晓得唯有读书高呢?”。把母亲气得气不往一处来,拿起旁边的桑树条直向我身上一阵混抽……打累了,骂够了,干脆坐在地上怒斥道:“不读,没出息,害倒我?害倒镜镜儿里头的娃儿!……”

从此,我真就没去上学了。几天后,吃饭桌上,母亲指着我鼻尖尖说:“四娃儿,不去读书算了,每天必须上山采割二十斤野猪草回家喂猪儿,拿回来我要亲自给你过称杆称,割不够斤两不准吃饭!”。我听得气不敢出,三扒两爪喝下两碗稀饭,丢下筷子背起竹背兜上了山……

第一天,我将割回家的野猪草请母亲过称杆称,足足有二十五斤,心里一阵窃喜,好轻松啊!

第二天,明显没那么多了,母亲一称,刚好二十斤。只见母亲斜起看了我一眼,放下称杆做家务活去了。

第三天晚上,母亲高声喊道:“四娃儿,快拿猪草来过称!”,我拖着疲乏的身子,拉上猪草让母亲过称杆儿称,啊,才十五斤!母亲收好称秆儿,对我笑着说:“差五斤,今晚不准吃饭!”。当晚,我没吃成晚饭,早早上床睡了。半夜饿醒了好几次,心里开始有些后悔起来……在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我艰难地度过一年。

一九七O年秋季开学前,人民公社开会要求各大队、生产队干部做好失学、掇学儿童的复学工作。队长向我母亲传达了公社会议的精神,要求母亲督促我去上学读书,母亲满口答应,并当即把我叫到她和队长面说:“叫你去插班复学读书,去不去?由你!上山割猪草的日子不好混哟……”。我连忙爽快地答应他们去复学读书。

我去插班读五年级。经过上山割猪草、饿肚皮的苦,这回我读书比较用心了,成绩也上去了 。

一九七一年秋季,我顺利升学到人民公社初中校读初中,学习认真刻苦,成绩名列全班前茅,直至一九七四年七月初中毕业。

当时升高中就读的人选,不论表现好坏,学习成绩优劣,一律由初中校与生产大队党支部共同推荐确定。那些学校领导子女、教师子女、生产大队干部子女是铁定人选,其次才是班主任老师喜欢的人选。我一项都不占,自然无缘升高中,只有在家安心务农了。看到那些表现一般,学习成绩常不及格的同学被推荐上了高中,我心里五味杂陈,闷闷不乐。母亲见状,对我安慰激励说:“四儿啊,人家不让您去读高中就算了,用不着呕气,不读书就不吃饭啦?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去学门好手艺,闯出一番天地来给他们看看吧……”

我觉得母亲的话非常在理,于是放下包袱,开始新生活: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点起煤油灯看书。那时家穷买不起书,也没有多少书可买。现成的就是红宝书——《选集》一至四卷。我读完毛选,无书可读,四处找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先后借阅了《封神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镜花缘》和苏联朱可夫元帅回忆录《回忆与思考》等中外名著、巨著。

七十年代初,正是物质匮乏生活艰难的时侯,人们一天到晚劳累奔波还解决不了温饱。母亲虽无文化,但好学、勤劳、朴实、智慧。

她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熬夜一针一钱为全家六人制做布鞋——每人上半年一双新布鞋,过年时一双新布鞋。

晚上照明用的煤油,按户每月供应半斤,只够十晚照明用。母亲便将晚歺安排在天黑尽之前,将蓖麻籽仁用竹钎串起当蜡烛用,把光亮强的煤油灯给我看书用。

一日三歺饭桌上,她总是边吃边引导教育我们四兄妹:“你们读书、上山割猪草、任何时候,看到别人的东西再好都不能去拿,拾到物品应归还失主。做人要讲信用,男子无信白铁无钢,女子无信烂草无芽!一是一,二是二,言必行,行必果,不欺不诈,做一个良善好人。还要尊敬长辈,爱家爱父母,狗不嫌家穷,儿不嫌母丑……”。

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一日,国家正式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一九七七年全国统一高考时间从十一月二十八日开始,到十二月二十五日结来,各省、市、自治区命题。

我想要是自己读了高中多好啊! 开考前几天我才看到了具体的考试方案。大中专召生考试同时进行,高中生或同等学历可报考大学,也可报考中专;初中生报考中专。但也有初中生认为自己达到了高中同等学历水平,去报考大学的。

我掂量了一下自己,语文、政治、史地可以达到高中同等水平;数学、理化没学过,是空白。于是,我去报名参加中专考试。

四川省一九七七年高考(包括中专)日期是十二月十日、十一日、十二日。大学考三天,中专考二天。我准时去参加了二天中专考试,考后感觉还不错,但二三个月过去了,既没通知考分又没通知体检。心里也想过一二次,管它哟,反正没抱多大希望去考的……

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正在田里干活,突然从山坡那边机耕道上传来了“大四咡,快来拿挂号信……”的喊声!我迟疑了好一会儿,嘴口嘀咕道:“有谁给我寄挂号信呢?”,但叫我拿挂号信的人仍在继续喊……我只好大声回答:“来啰!来啰!”,便从田里爬上田埂,两条腿上糊满了稀泥,一边走一边往下掉泥水……一会儿,喊我的人骑着自行车到了我面前,是公社邮政所的邮递员张大伟,他叫我签收后,把挂号信交到我手里,连声说:“我们公社就只你一人考上了学校,恭喜!恭喜!”。我一时未回过神来,没接声回敬他,意识到有失礼数,赶忙笑着大声说:“张大哥辛苦了!谢谢你!谢谢你啊!”。“不用谢,不用谢,送信是我的职责!”,张大伟边说边骑上自行车往回赶……这时,我忽然觉得他不是邮递员,是天使!是天使从天而降,给我送来了喜讯、前途!他的身影仿佛越走越大,需仰视才能看见……

回到家里,我拿着信封对母亲说:“妈妈,你猜这是谁给我寄来的信呢?”

妈妈说:“有那个会给你寄信来哟,我们又没一个亲友在外面干事的!”

我微笑着说:“妈妈,你说得对,是没有亲友给我寄信来。这是省化工学校给我寄来的入学《录取通知》!”

平时不多言不多语的母亲听后,顿时脸上有了微笑,接二连三地说:“王家祖坟硬是冒青烟啦哈!……”。

我有意让母亲开心快乐,笑嘻嘻地对母亲说:“妈妈呀,好妈妈,非常感谢你打断了三根桑树条啊,若是再打断三根,我拿的就是大学录取通知书了……”。

母亲一阵哈哈大笑说:“不打不成人嘛,打了做官人!”,将一家老小都逗笑了,特别是母亲的微笑,二十年来,我第一次看到母亲笑了,笑得如此开心!如此快乐!

三日后的一天早晨,带上母亲为我为准备好的衣物行礼,去省辖市学校报道,临行时,一家人都没说话,我只说:“妈妈,我走,我走……”就有些咽硬咽硬地说不出话来”。

一九八一年三月,我领到了毕业工作后第一月工资42.50元,寄给千辛万苦的父母20元,略表孝心,以资零用。母亲收到后,叫上小学的幺妹代她回信说:“四儿啊,您刚参加工作工资低,还要恋爱成家,用钱的地方多,结婚前不要再给我们寄钱啦哈。您也老大不小了,有合适的就把个人问题处理了吧!”。可是,三年之久我仍未了母亲心愿。

一九八四年七月,我商调回家乡武阳县,进了县政府机关工作。母亲见我二十六七岁还孑然一身,心里着实着急,四处托人为我介绍女朋友。

一九八五年春节,我回农村老屋与父母和妹妹们团年。母亲欢喜之中带着忧虑地说:

“四儿啊,你咋个还没解决个人问题哟?我听说城里的姑娘不喜欢找父母在农村的男朋友,特意托人与您物色了一位农村去县医院顶班工作的朝霞姑娘,和我们门当户对,您若乐意就请介绍人安排见面。”

“要得,先见见面吧!”

“那就请介绍人安排正月初二上午见面!”母亲决定道。

正月初二上午九时,介绍人范大妈带着我到乡供销商场走了一圈,其间一位身段容貌娇好的姑娘与她拉了一阵家常。从商场出来,范大妈问道:“如何?中意不?”

“可以!”我回道。

“姑娘也同意,你们就自己耍了哈”范大妈笑着说。

也许是命中注定和缘份吧!三四年高不成低不就,始终没谈成的恋爱婚姻,竞在母亲和范大妈的笑谈中成了——一九八五年国庆节,我和朝霞姑娘完婚,遂了母亲心愿。

我结婚成家之后,父母仍旧在农村与幺妹一家生活。我每月按工资的百之十给父母零花钱,父母生病的医药费我全包。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机关干部的工资收入逐年提高,我给父母的零花钱也相应多一点。一九九八年春节,我带着妻子、女儿回农村老屋和父母团年,给父母一人一千元红包,母亲高兴之余把我叫到一边说道:

“四儿啊,您拿这么多钱孝敬我们,好是好啊!听说你当了官,还是什么“财神爷”,不该拿不该得的钱财千万不能要哈!”

“放心,四儿谨遵妈妈教导!”我斩钉截铁地答道。

此后,二十多年官场沉浮,全靠“母亲教导的护身符”守往底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为官,平平安安退休。母亲平而不凡,母爱无边,母恩浩荡,母德崇高。

人生在世,为国家尽忠,为父母尽孝,善之善者。正当我退休可好好陪伴母亲尽孝之际,母亲却因高血压心脏病突然复发,经全力抢救医治无效,与世长辞……高山在痛哭,大海泪涛汹,儿女子孙撕肝裂肺穿心痛 ……未能忠孝两全,是儿子有生以来最大的遗憾!

母亲,安息吧!四儿一定牢记您的教导,把您授予的“护身符”辈辈代代传下去,发扬光大!平凡的母亲,伟大的母爱,永垂不朽!

计量惠民“斤两”足

来源:海外网

刘道伟作(新华社发)

江西省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红谷滩沁园农贸市场使用2KG重的砝码对市场内的电子秤进行检测。马 悦摄(人民视觉)

近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哈密西路社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队联合社区共同邀请新疆计量测试研究院检测人员,为辖区居民、商户等免费检定电子计价秤、人体秤、血压计等。图为检定员(左)在活动现场为辖区居民免费检测血压计。新华社记者 王 菲摄

你的眼镜制配器具是否合格?家里的智能电表走得准不准?集贸市场电子秤有没有缺斤短两?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于今年3月至12月在全国组织开展民生计量专项行动,持续开展眼镜制配场所计量专项整治、集中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推动智能电表状态评价及更换工作等。

计量是什么?与百姓生活有何关系?在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民生领域,如何打通计量惠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交易公平的“度量衡”

“记得小时候跟妈妈出去买菜时,偶尔会遇到一些商家在秤上做手脚,比如偷偷在称盘中放个不起眼的砝码,或者不按去皮质量算,在斤数上浑水摸鱼。”家住北京芍药居的小宋回忆,那时买菜时因为缺斤少两而产生的纠纷不在少数。

“现在这种情况很少见了,基本都是电子秤。但作为普通消费者,我对计量器具的精度不太了解,也不清楚这方面是否有统一的标准。”小宋说。

小宋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居民对计量的感受:不太了解,更不清楚生活中常见计量器具的统一标准。有的人还因此吃过亏。

年近六旬的姜阿姨就有过这种遭遇。“我年纪大了,眼睛近视又有些老花,前段时间去眼镜店配了一副眼镜,戴了几天却觉得眼睛很不舒服。”张阿姨对记者说,“后来我去医院重新验光,医生说我在眼镜店验光的数据不准确,配的眼镜不适合我,因此容易头晕、眼镜酸胀。”张阿姨疑惑,明明同样都是验光设备,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此外,也有消费者对加油站、加气机的计量精准度产生疑问。“同样一辆车,在不同服务区的加油站加满油,价格都有细微差别。”老家在江苏的张先生每年过年都要从北京驱车回家,一路上经过不少服务区,“这种情况其实很少见,但出现这种问题,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加油站的量具不准确。”

计量到底是什么?对居民的消费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居家生活,许多老百姓讲究精打细算。出门买菜购物、眼镜店制配眼镜、加油站加油等,就怕缺斤少两、计量工具准确度不足。计量准确与否,与民生息息相关,与公平正义密不可分。”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清杰介绍,“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支柱,可以说,计量是保障交易公平的‘度量衡’,是维持整个市场经济体系健康、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

挤掉计量器具存在的“水分”

近年来,中国计量标准工作得到明显提升,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不过,个别出现的计量器具不符合标准现象,还是引起消费者对计量“水分”的疑问。

如何挤掉这些“水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民生计量专项行动,就是要着力解决其中的难点。

不让菜市场、商场缺斤少两,国家市场监管部门集中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

在甘肃省兰州市木塔巷菜市场,执法人员掏出额定砝码,随机放在商户使用的电子秤上。“一台秤要测量五次,中间位置一次,四个角各一次。”执法人员将砝码放在电子秤托盘上的不同位置。兰州市市场监管局计量科副科长张丽芸表示,近几年,兰州加大了民生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力度,各大集贸市场、超市使用的计量器具准确率比较高。

在售金银饰品的克数是否和标签上标注的克数一致?据介绍,与集贸市场使用的电子计价秤不同,按国家要求,称量金银饰品时要使用千分电子秤,称重的计数要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但目前仍有许多商家使用的是百分电子秤。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重点检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用于贸易结算的电子计价秤是否存在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者超过检定周期仍投入使用的情况,严厉打击缺斤短两等计量作弊违法行为。

此次专项行动还将持续开展眼镜制配场所计量专项整治。前述负责人介绍,将以“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检查眼镜制配场所是否按要求配备相应的计量器具、使用的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是否经计量检定合格等。除此之外,将提高加油机、加气机、充电桩计量精准度。对加油机、加气机实施计量监督检查,保障加油、加气的计量准确性。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魏际刚认为,现阶段开展民生计量专项行动意义重大。“这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从居民角度看,有利于增进消费者信心,促进国内消费规模的扩大,提升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中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从企业的角度看,魏际刚认为,将实质性推动企业产品质量的改善,推动企业精益设计、精益生产、精细管理、精准服务,改善全面质量管理,提升全社会产品与服务质量。

计量惠民惠企新举措频出

近年来,全国计量工作在惠民惠企方面不断推出新举措。

体系更健全——在推进构建计量校准管理体系方面,对现行计量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完成修订《计量基准管理办法》等9件计量规章。

专项行动在推进——今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全国计量标准专项监督检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部署各地在今年3月到10月开展计量标准专项监督检查;今年5月20日是第22个世界计量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以“测量守护健康”为主题,开展“计量守健康惠民生”等活动,强化健康领域民生计量监管。

“‘十三五’以来,我们坚持保障民生,计量法制监督不断强化。”前述负责人介绍,近几年,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在民生领域开展了一系列计量工作。加强民用“三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环境监测数据等方面的计量监管;研究开展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及应用试点;开展了电能表状态评价及更换试点工作。

计量惠民,效果几多?

“从民用‘三表’试点成效来看,上海市对2020年到期的66批次152万余台电能表使用期限延长到2024年,预计节约社会投资3.35亿元,减少电子垃圾300余吨;国家电网公司在10个自贸区选定2314个配电台区115422台智能电能表作为试点对象,当年节约投资4000万元,减少电子垃圾22.6吨,计量服务民生水平得到提升。”该负责人介绍。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年均发放国内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1万余张,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150余张,年均强检计量标准器具300余万台件,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工作计量器具7000余万台件。

魏际刚认为,未来国家需要从生活生产两大方面持续深入推进计量标准监管工作。“对于商品交易、交通、电信、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珠宝玉器等与居民息息相关的产品与服务需加强计量监管;在生产方面,重要工业品、关键部件、先进工艺等也要加强质量管理工作。”魏际刚说。(记者 孔德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5月11日 第 11 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