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压八字需要些什么(结婚压八字需要些什么材料)

脾气很大 2023-12-24 09:15:04 网友投稿

一文看懂江西省玉山县紫湖镇风俗习惯

紫湖镇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城北,信江源头,北进三清山7公里,南进三清山12公里,与浙江开化县毗邻,距浙江205国道20公里,是三清山二级旅游服务区,北靠三清山,面向三清湖。

风俗习惯

紫湖山民,都是汉族,凡从福建迁来的移民,虽历三百多年,但都保持讲闽南话。过去有些地方硬性规定,只有讲闽南话的子孙才能继承祖业。这样做,一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牢记自己是从何处来的。二是闽南话是中国方言中的一个比较大的语系,应用范围广。福建、广东、香港、台湾,甚至国外华侨都有相当一部分人讲闽南话。可是,现在也有极少数人,孩子学话时就教他们讲普通话,不让他讲闽南话。弄得孩子与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的孩子语言不相通,不能相互交往。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大合适。三清山下的闽南人不仅保持讲闽南话,而且仍沿用闽南风俗习惯,整个三清山下各个姓氏的风俗习惯都大同小异,基本相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做酒席用的“三层楼”菜和方肉。何谓“三层楼”?就是每碗菜的主菜都是上面用点猪肝或猪舌、猪腰子、猪头肉等肉类,或青干、蛤干等海菜,中间用粉丝(番薯粉做的),底下用笋干或萝卜干,辅料用点葱和蒜、芹等香料菜,有的还放少量的豆腐干。本地人(紫湖人)叫它“三层楼”。方肉,就是猪肉二斤或者三斤一块,不切开,每桌一块。近年来,受本地人(紫湖人)影响,这种酒菜已经改革了。

逢年过节

过年 指农历一年中最后一天。这里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外出的人一般都要赶回家过团圆年。这里有句土话说:破扫帚都要捡回家过年。过去一过十二月十五,就开始忙过年了。舂冬米粿、胖油豆腐、胶冻米糖、芝麻糖、杀猪、办年货。农历12月23日晚饭后,要备办果子、茶叶、酒等祭品祭祀灶君,送它“上天言善事”。大门和大厅都要贴上春联,门上还要贴“福”字。除夕下午,各家各户备办三牲祭品。先到社庙请社公,再到自家厅堂祭祖先。这叫“谢年”。

年夜饭非常丰盛,有的人家在入席之前要放鞭炮。饭后,要放烟花。大人要给小孩压岁钱,叫小孩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吃过年夜饭后,又要备办果子、茶叶、酒、冬米粿等祭祀品祭祀灶君,接它“下地保平安”。不知什么时候,送灶君的事被免了,只在午夜饭后,接它下地了。

除夕之夜,室内外灯火通明,辞旧迎新,接财接福。要迟睡,这叫“守岁”,说是为了长辈健康长寿。

正月初一是春节,要很早起来,放鞭炮烟花开大门。午夜过后,鞭炮声就此起彼伏,断断续续,直至黎明。早晨起来,要泡一杯糖茶,给全家人喝,说是让新年的生活像糖一样甜。以往,这一天家家素食。现在已改成早餐一顿了。早餐要吃甜冬米粿圆,吃“长命菜”(用白菜或芥菜撕成长条)。早餐前,要备办茶叶、酒、果子、冬米粿等素食,祭天地,祭祖宗,给天地祖宗拜年。这一天,大人小孩从头到脚都穿新的。人们见面,要互相恭喜道好,晚辈要给长辈拜年。

从初一到初五,扫地垃圾不往外倒。

从正月初三或初六起,各地要闹灯。闹灯时,家家户户迎灯接彩,鼓乐喧天,热闹非凡。接灯妖放鞭炮烟花,要给驮灯的人发烟,分糖果。等离开时,也要放鞭炮烟花送灯。每晚灯结束后,驮灯人要去喝灯酒。娶亲或生孩子的人要请灯酒,请灯酒的人家相互攀比排场,灯酒非常丰盛。西坑、安乐坑、璞石口、枫林有花灯、马灯,紫湖有龙灯(也叫板灯)。闹三夜六夜不等,元宵散灯。散灯时长辈对孩子们说:“谁先到家,谁先发财。”于是小伙子们和孩子们拼命往家跑。长辈们趁此人静之机留在社庙,向社公卜问新一年的年景好坏。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闹灯的地方,晚上散灯,不闹灯的地方,也要放烟花炮竹,热闹热闹。

整个正月,大部份时间都在走亲访友,互相拜年。

立春 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和厅堂上、猪栏、牛栏、鸡舍上,贴上用红纸写的“春”字,厅堂香火案上和大门两边要插春竹叶和梅花,有的人还在香火案正中用碗载一棵白菜,白菜圈在红纸上,写上“迎春接福”,时辰到还要点香放鞭炮,迎接新春到来。

清明 清明节,家家户户都用艾草做清明果,置办三牲祭品,祭扫祖坟。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俗称五月节,要包粽子。但有亲人去世的家庭是不可包粽子的。说包粽子是包死人的脚。亲戚朋友们要去送节(送粽子和糖,近年大都改为送红包),主人要回扇子和面条。这天家家门前插大艾,室外四周撒石灰,这是为了防止蛇虫进入室内。小孩子手腕脖子要系五色粽记(红、黄、蓝、白四色丝线,加上扎粽子用的粽叶丝,凑成五色)。午餐要煮大蒜头吃,说是端午吃了大蒜头,一个夏天不中暑,还要煮藟头吃,说这是吃鬼子腿。以前,这天还要喝雄黄酒,并把雄黄酒涂在手上和脚上。这也是为防蛇,说蛇怕雄黄。近年来,医学上说雄黄有毒,这一风俗也就销声匿迹了。出嫁的女儿在家过端午节,午时(11时—13时)不可见父母。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是六月六节,要包粽子,祭祀土地公,祈求土地公保佑五谷丰登。往年,谁家生了男孩要请六月六酒,主要是请地方乡邻,去喝酒的人不必送礼。这天如天晴,家家都要把值钱的东西拿出来晒一晒。说是在这天晒过的东西,就不会生虫子,连土地爷都要在这天晒银子哩。

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家家要蒸纸米果(灰碱米粿,也叫千层粿),要置办三牲祭品,祭祀祖宗。那个隆重程度仅次于过年。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家家要买月饼,有的人家还打糯米糍。晚上赏月。近年来,更隆重了,称之团圆节,全家人团聚欢度佳节。

东至 家家要做糯米汤圆,叫做东至丸。凡有亲人去世的家庭,不可做糯米圆,说这是做死人的眼睛。邻居们送些糯米圆。有的还办三牲祭品祭扫祖坟,修缮祖坟。

红白喜事

男婚女嫁 解放前,这里的男婚女嫁全靠父母之命,仅凭媒人只言。从议婚、定婚、结婚全过程,婚配男女无权介入,全由父母和媒人包办。解放后,婚姻自主,自由恋爱。但谈好后,男方还得请媒人去跟女方父母谈,然后男方随同媒人送一笔彩礼到女方家,俗称“入门笑”。如女方不同意,彩礼退还。初步同意后,女方应男方邀请,携同父母及主要亲友去男方家相亲,叫看东家。基本同意,开出女方生辰八字,男方择日子送食物彩礼押八字(定婚,开礼单),男女双方都要摆酒席,到男方喝定婚酒,要送点鸡蛋、面条等礼物去。到女方家喝定婚酒,不必送礼。凡是去喝过定婚酒的亲友,结婚时一定要去送礼。再是男方请日子先生择日子、送日子单,女方复日子,最后定出佳期结婚。

出嫁 嫁女请酒,叫花粉酒,亲友送礼叫花粉礼。酒席三餐,头天晚上和第二天中午为正酒,酒席丰盛,早餐时闲顿,可以简单一些。

中午酒席结束后,新娘去化妆。以前,是由亲友中福分好、子女多的人为新娘化妆,先用一个煮熟的鸡蛋,在新娘脸上比划几下,口中念些吉祥语,然后用线为新娘开脸,再进行化妆。现在都到理发店化妆。解放前,有钱新娘坐轿,无钱新娘走路。解放后,有钱新娘坐车,无钱新娘走路。走路的新娘,新郎要给一点彩礼,俗称“走路工”。新娘在出门前要哭,叫哭“娘家旺”。给大辈亲友下跪,亲友给红包。新娘出嫁第二天下午,娘家要派新娘的第(或兄)到新郎家叫新娘。一般不叫姐妹去。第三天,新娘和新郎回娘家。叫“返三焦”。不可再娘家住夜,说是七天不离洞房床。如果是过七天,即“七焦”回娘家,可以在娘家过夜。去叫新娘的人,新郎要给红包,叫“押彩”。

娶亲 娶亲请假,叫花烛酒。外公、舅舅、姑父、姨父、等至亲要办喜联、喜烛、喜炮、鞋袜、果子四包。这叫“水礼”。酒席六餐。第一天晚上叫“起媒”,媒人和舅舅坐主位。闽南风俗,不叫外公坐主位。说是外孙满月过周岁时,外公已坐过主位了,外甥结婚应让舅舅坐主位。第二天晚上是正顿,仍然是媒人和舅舅坐主位。洞房中摆一桌,是新娘和陪姑等人的席位。第三天中午时“谢媒”,不同的是,新娘坐厅堂主位。两个早餐、一个中餐时闲顿。

新娘进门要举行婚礼,俗称“拜堂”。由福份好的、子女多的人主婚。(丧偶的人不许主婚)。主婚人要打扮新郎。先把新郎要穿的衣服都放在米筛上,米筛放在一个装有七星灯的禾桶(量稻谷用的器具)上,端下来,再让新郎坐在长凳上,把脚架在禾桶上,从头到脚穿起来。新娘进门,主婚人夫妇一个陪新娘,一个陪新郎。老式拜堂,上供24个“孝顺丸”,表示24孝,还有酒、肉、鸡等祭品,地上铺席、棉被,新郎新娘四跪四拜,先拜天地,再拜祖宗,后拜亲友。被拜的亲友都要给红包,叫“拜敬礼”。现在用新式婚礼,简单多了。拜完亲友后,夫妻对拜,鸣炮奏乐送入洞,就可入席了。酒席散后,要闹洞房。进去闹洞房的人要双数,6个、8个都行。这些人在厅堂排成两行,新郎捧蜡烛火给舅舅,再把全合,被子、蚊帐、枕头等床上用品分捧进去,要等主婚人喝彩相请,一般要让他喝三遍彩才进去。在外跑堂的人要把凳子、茶杯、酒杯、酒菜、碗筷等东西喝彩送进洞房门口,让闹洞房的人喝彩出来接。洞房中分茶杯、酒杯、筷子、吃菜、挂蚊帐,开全合、吃果子、交杯酒、撤帐等都要喝彩。每喝一次彩后就要吹一遍喇叭。最后喝个“团圆”彩,闹洞房就结束了。结束时,也要奏乐放鞭炮。闹洞房最迟不要超过深夜12点。

第二年正月,去岳父家拜年,叫“做新客”。礼品是四个用红纸包成的果子包为一份,外加一个红包,这个红包叫果子骨。岳父家要双份,其他人家只要一份。凡接受拜年礼品的亲戚,要轮流摆酒请新客。清明节前,岳父家要请“回杯”,那些请过客的亲戚都要来作陪,第二天,送姑爷回家,叫送清明。要回新客礼物:几个鸡蛋,把新客的果子折钱,再加果子骨,包成红包送还。

闽南风俗习惯,订婚不必给岳父家送节。可是近年来,受玉山本地人的影响,又新兴了一个风俗,凡定婚、结婚的男子,每年清明、端午、七月半、中秋、过年都要给岳父家送节。

出生孩子 出生孩子叫坐月。孩子一出世,首先要向娘家人报喜。娘家要送红糖、蛋等东西。亲戚朋友都要去送庚。以前大多送鸡、鸡蛋、面条等食品,近年大都用红包代替食品了。

孩子满月、过周都要请酒。以前,生一男一女请酒,再生就不清酒了。现在生的少了,无论生男生女,都请酒。满月、过周请酒,外公外婆做上座。

生日 10岁生日,一般只有外公外婆、姑姑、阿姨来送礼。这里有个说法:周岁、10岁外公外婆做,20岁爸妈做,30岁岳父岳母做,40岁自己做,50岁女儿女婿做。60、70大家做。

岳父岳母生日,女婿要送大礼。要送寿联、寿烛、寿炮、衣裤、鞋袜、寿桃饼、寿面、鸡、鸡蛋、蛋糕等礼品。岳父岳母双在,鞋袜要双副。寿桃饼要超过生日岁数10以上。

生日请酒,一般是三顿。头天晚上是暖寿,第二天早晨是一碗寿面,内加一个鸡蛋。中餐时正顿,非常丰盛。过去,早餐后,有人还要举行拜寿礼。寿翁如是夫妇都在的,要双双坐在厅堂正中上坐,让儿孙来拜,凡已婚的儿孙也要双双来拜。

建屋入宅 建屋先要请地理先生选地基、定字向、择吉日,架马起工,起工要请起工酒,去喝了起工酒,就一定要去帮工。日子到了,竖柱上梁。以前做杉木屋,竖柱需要很多人帮忙,东家必办酒席。亲戚朋友都要去送礼。岳父要办水礼:蜡烛、对联、鞭炮、梁喜(用彩布做成)、两个用红布做的五谷袋和抛梁用的4个大圆、一些小粽子、小包子和糖果之类的东西。其他亲友送红包。

竖柱的时辰大都选在晚上天亮以前。这大概是为了避免小孩和老人观看,不安全。上梁在白天。时辰到,要喊“诗句”(喝彩)把梁吊上去,梁中挂梁喜,两边挂五谷袋。上好后再抛梁。抛梁时,大边(左边)石匠师傅,小边(右边)木匠师傅。他们各提一壶酒,喊着“诗句”往上爬,到顶再把抛梁的东西吊上去。东家拉着被单在下面等。师傅喊着“诗句”,用酒烧梁,然后把4个大圆抛在被单上,东家用被单包起来,放在米瓮里。师傅再把小粽子等东西抛下来,下面观看的人一哄而抢。抛梁完毕后,要出煞。木匠师傅(把墨师傅)头缠红布,手提一只大公鸡,一个徒弟手拿五尺杆,五尺杆上绑着鞭炮。徒弟点燃鞭炮,绕柱跑,师傅割破鸡冠,口喊咒语,绕柱追,并把鸡血点在每根柱子上。观众用木片拼命拍打着柱子。要追过一道河。这天,这个徒弟不准到新房来,也不用干活了。现在都建楼房了,不用上梁,这种风俗也就销声匿迹了。

房子建好后,要择吉日入宅。亲戚朋友也要去送礼。岳父要办水礼:对联、蜡烛、鞭炮、果子等。入宅时辰都选在天亮以前。在鞭炮声中,全家人抬着火种、饭甑等东西走在前,亲戚朋友各拿一样东西跟在后面。新房用鞭炮接。到了新房,要煮汤圆大家吃。

分家 俗话说树大开叉,兄弟大家分。分家也要请酒,亲友要去送礼,送碗、酒杯、或调羹。不买东西可直接送红包。岳父除送碗之类的东西外,还送松糕、袜底、包豆腐巾、裤子,裤子里装点钱。意思是让分开的家,手头松,有根由底,钱进库。

丧葬 人死了,马上要放三个大炮,一小串鞭炮,为死人送行。还要煮一大碗米饭。不煮烂,米下锅捞三下就装起来,要装得推尖,上面插上一双筷子,筷子中间放一个煮熟的鸡蛋,这叫“逃米饭”。死人床前要点香烧纸,床上要点一盏油,叫长明灯。族人听到炮声,都来到这吊丧,叫“探乌”,家家户户都要送菜去,安排人去请地理先生和向亲友报丧。报丧人到亲友家,女主人要哭丧,煮点心给报丧人吃。否则,报丧人会认为背时。接到报丧后,要立即去吊丧,子女、儿媳都要跪哭,叫“孝人”。亲属要日夜守尸,说是防止鬼盗尸。

地理先生选好了出殡日子,要去看坟地。死者的长子要跟随去,选好坟地后,长子要跪在地上,向土地公分一块地葬坟,说完要在地上挖三下,然后让前来助工的族人们去挖。

岳父(母)丧,女婿要买猪头半三牲,叫猪头祭。还要买丧褥、坟砖、墓碑、给抬棺大将用的四条香烟和四双鞋(以前用草鞋,现在用胶鞋或皮鞋)。有钱人还请乐队。

来吊丧的亲友,或是挑三牲来,或是送钱。东家发给每人带孝用的一块四方白布。女婿要五尺(开两边),侄孙女,孙女婿、外甥、外甥女婿发三尺(开两边)。近年来有时兴送花圈和被单了。

入殓前,有钱人家,要请道士做“功德”,超度亡灵。有做一天一夜的,有一天两夜的,最长做七天七夜。快到入殓时辰,亲人要为死者洗脸更衣。孝子要敲锣,到河里买水(打两瓢水,丢两枚铜钱或者硬币下去)。水买来后,要放在锅里打三下,舀起来,用一块白布放在水里沉湿,在死者脸上比划几下,算是洗脸。再把白布塞进死者手中。孝子要脱光自己的衣服,把要给死人穿的“寿衣”一件一件穿进自己的身上,然后脱下来,用麻绳穿起来,用没有秤砣的秤称一下,口中说:“一称翘上天,无人跟你争。”再把这些衣服为死者穿上。入殓时辰快到,抬死人的“大将”要包石灰包,按死者的年龄一岁一包。还用白布做一个枕头和一只公鸡,都用石灰装起来。入殓时辰到,敲锣打鼓,子女们披麻带孝把尸体从房间里抬出来,放进摆在厅堂中的棺材里,“大将”把石灰包做的公鸡放在身边。身上盖上棉被,要单数,盖无层或七层,不可盖九层。脚下放些生前穿过的衣服和烟筒之类的日用品。手中塞点钱,说是让他下世不穷。大将放完石灰后,就去吃点心,准备抬棺材尾。大家都要头戴白布。道士或是地理先生扬着招魂幡修殓,唱着挽歌,中途要拜香。凡事比孝子大的人拜香,孝子要跪陪。拜香结束,道士要把“香仪簿”拿来读,把亲戚朋友来的祭奠礼仪读给死者听。修殓完毕,由四个抬棺大将盖棺材盖。听说要盖棺了,哭丧的人和看热闹的人都跑开了。紧敲锣鼓,四个大将盖棺材盖“嘿”的一声盖上去。然后,叫一个无子女的孤老人钉棺材钉(有子女的人不能做这事)。只准钉三个,还有一个留着,叫子孙钉。抬棺上路,孝子(长子)捧香炉,执招魂幡前头引路,其他子女随后,紧跟一人拿火把,灵柩居中,后面是送葬队伍。女儿、媳妇只能送到半路,就会被拦回来。出门鞭炮送。走几步放一张纸,放一个小炮,直到坟地。

坟墓做好后,子女儿媳要挑一担三牲、炒些甜玉米大大豆去“收山”,在坟墓的风水沟绕圈。顺三圈,反三圈。还要向坟上撒些生菜籽和芝麻,一个人喊着:“芝麻撒上山,儿孙好做官;芝麻撒圆圆,儿孙做状元”。

以前,棺材的好坏,坟墓的大小,与家庭的贫富有关。富裕人家的人去世,棺材做的大,坟墓葬得大,用青石板、石条做成大花墓。青石板墓碑,左边刻死者的名讳、生死年月日时,享年多少。右边刻祀子祀孙德名字和立碑的时间。现在,不管贫富,都有青石板墓碑。

出丧后的这顿酒席更丰盛,凡发到五尺或三尺白布的人,都得发香烟,每桌一包。

长辈客人要回家,女儿、媳妇要哭送。

家中有老人去世,如果要办结婚喜事,要在当年,叫顺孝,否则,就要过三年,叫满孝。

做旬 从死者去死当天算起,7天为一旬。头旬用三牲祭奠。二旬是乞丐旬,祭奠时桌上要放一根毛竹梢,祭完后,用毛竹梢打两下,算式赶乞丐。三旬,至亲的亲戚要送三牲祭品来祭祀。东家要办酒席。只做三旬。

百日 从死者去世当天算起一百天,至亲的亲戚送三牲祭品来祭祀。但百日不准做满,一个儿子克一天。

周年 人去世满一周年,较亲的亲戚去送奠礼:三牲或红包。三年要做满。

阴寿 人去死后逢十岁生日也要做生日,叫阴寿,做到满百为止。做阴寿时一些较亲的亲戚要去送奠礼:三牲或红包。出嫁的女儿要送灵箱(红纸糊成的小纸箱),箱内装着纸糊的帽子、衣裤、鞋袜等物品。近年来,又增加了纸做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用具。有的还送灵屋,但不能多送,只可送一栋,而且百岁内仅送一次。

本文来自百度百科,图片来自查福春美篇,在此鸣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