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命夫人(皓命夫人的说法)

鹰视狼顾 2023-09-22 12:30:52 网友上传

《红楼梦》里,李纨最终得封诰命夫人,她真的就是人生赢家吗?

作者:李大奎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的李纨,出生于名宦诗书之家,嫁入贾府后,月例是"双份"20两银子,还有地租收入,年底分红又是上上分,一年下来便有四五百两银子的进账,连管家王熙凤都羡慕不已;后来又因儿子贾兰科考中举,得封诰命夫人。可以说,李纨的人生可圈可点,也算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然《红楼梦》给李纨的判词却是: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最终李纨仍归入太虚幻境的"薄命司",与妙玉、秦可卿等人一样都是悲剧性人物。

这是何故?不妨一道赏析赏析。

一、小时候受"三纲五常"熏陶,成家不久遭遇丧夫之痛

原来李纨一生颇多坎坷,可谓道不尽的孤苦。

她虽说出身书香门第家庭,但父亲李守中是典型的清流,特别注重传统封建的妇德妇功教育,强调"女子无才便得德",所以,李纨后来成为"三纲五常"制度下的牺牲品。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李纨到了适婚年龄,便与贾府的青年才俊贾珠携手与共步入婚姻的殿堂。

谁料?孩子贾兰出生不久,丈夫贾珠不到二十岁突然病逝。李纨一下便遭遇早年丧夫这一重创,立时成了孤儿寡母,显要家庭带来的温暖瞬间被击垮,原本小确幸的生活就此中止。

荣国府的荣光便集中在丈夫贾珠的弟弟贾宝玉那里,李纨的光芒即刻黯淡下来,原本拥有的优势一下荡然无存。

这样的孤苦谁人知道?只有自己明白罢了。无奈的李纨只得接受苦涩的命运安排:念去去千里烟波,竞无以言说。

二、不得改嫁,在贾府过着"槁木"式的死灰生活

因自身家庭背景及家教的影响,丈夫贾珠虽说早早过世,年轻的李纨却不得改嫁。

一方面,娘家不允许,李守中的家风就是"夫为妻纲",嫁出去的姑娘"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是不能改嫁的,只能为了贞洁牌坊固守在夫家。

另一方面,李纨若一意孤行改嫁离开了赫赫贾府,也就意味着她"珠大奶奶"唯一的光环也将失去,儿子贾兰何去何从?不仅会面临情感分割的痛苦,可能连起码的生活保障都会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到那时,李纨孤儿寡母的生活将更难维系,甚而走向无以为继的地步。

无奈之下,年纪轻轻的李纨只得困守在贾府,孤苦地过着"槁木"死灰般的"未亡人"生活:不苟言笑,不打扮,不化妆,以穿素色的衣裳为主。

哪能像管家"凤辣子"王熙凤那样畅意人生?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充满地活出自己的青春、活出自己的风采。

于是,在这样封建而又正统的道德束缚之下,悲苦的李纨"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她的世界只有一片灰白,每天只能守在贾府大观园的稻香居里,过着"稻香老农"般的素净孤寂生活,就像上了年岁的老人,显不出太多的生机与活力。

侍亲养子,教小姑子女红之类的事务便成了李纨寡居生活的主旋律。

三、被边缘化,没有安全感

更无奈的是,李纨母子俩在贾府的生活就此被边缘化。虽说有贾母考虑她孤儿寡母的生活不易,在经济上给予了优喔的待遇,就像王熙凤羡慕的那样"超高",但是,李纨在贾府的地位几乎降到可有可无的地步,没有什么话语权。

丈夫在的时候,李纨可以理直气壮地理事管家。丈夫去了,婆婆王夫人立马就收回了她的管家权,迅速移交给"琏二奶奶"王熙凤代管。

儿子贾兰还失去了嫡长孙的待遇,享受不到应有的贵族教育,只能像穷苦子弟一样去贾府义学念书。

更悲哀的是,儿子贾兰再也得不到爷爷奶奶真心的亲情呵护,尤其在奶奶王夫人那里,更是显得绝情,好像贾兰不是她亲孙子一般,有意选择性地忽略。

以致贾兰从小习成"牛心古怪"的执坳个性,不满意奶奶王夫人的不待见,也不想参加贾府中秋夜宴之类的热闹活动;去义学念书时,见二叔贾宝玉与一帮顽童大闹学堂,也不愿多言多语,真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可见,丈夫贾珠的离去,对李纨的打击有多大!母子俩从此在贾府被边缘化,导致李纨特没有安全感,活得特别尴尬,几乎失去了年轻人应有的青春与活力。

只一心培养儿子贾兰读书,至于其它方面就不舍得多花一分钱。

哪怕是自己最喜欢的诗社活动,也是能不花的尽量不花,必需的活动经费则是拼尽全力想办法找管家王熙凤列支。

为此,李纨落了个吝啬贪财的臭名声,又与王熙凤起了矛盾,妯娌间相处得并和谐。

四、当上诰命夫人后,也没享几天清福

儿子贾兰在李纨含辛茹苦的培养下,也很争气,后来如愿科考及第,顺利当上朝廷大员。

李纨也"凤冠霞帔",幸运地受封诰命夫人。

但不幸的是,李纨的确是苦命人,当上诰命夫人没多久,也没享几天清福,就匆促离世。

书中说她"枉与他人作笑谈",坊间还颇有微词:有能力帮助落难的王熙凤,却不重亲情"睚眦必报",巧姐被"狠舅奸兄"出卖沦落到烟花之地,不仗义没有施以援手……等等。

诟病李纨不够大气、不够善良、格局小,很寡情,过于自私自利,不那么高大上。

所以,综上而言,"红颜薄命"的"金陵十二钗"之一的李纨最终入列"薄命司"成为悲剧性人物。

一声叹息!是为记。

【作者简介】李大奎,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爱好者。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古代的\"诰命夫人\"的称号是什么意思,怎么获得?

大家在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当皇帝下旨给大臣封赏时,同时也会将大臣的母亲或妻子封为"诰命夫人"。

诰命夫人是唐、宋、明、清各朝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加封。

据相关史料记载,王公大臣们的妻子被称为"夫人"。对官员的母或妻进行册封的制度源于《·百官一》载"文武官一品、国公之母、妻为国夫人,三品以上母、妻为郡夫人,四品母、妻为郡君,五品母、妻为县君,勋官四品有封者母、妻为乡君"。

从宋朝开始,凡文武官员的迁改职秩、追赠大臣、贬乏有罪、封赠其祖父妻室,都是用"诰命"一词。到了元朝时,按照官员等级进行了划分,一至五品官,用"宣命"。六至九品官,用"敕牒"。明沿宋制,将五品以上官员的封赏称为"诰命"。

在《红楼梦》中,就有史氏一品诰命,邢氏二品诰命,尤氏三品诰命,王氏五品诰命,凤姐和秦可卿五品诰命。

诰命夫人"的作用,就是皇帝以示对官员的恩宠,拉拢官员,让他死忠于皇帝。"封妻荫子"历来不就是古代读书人最高的梦想吗?能让自己的母亲或者妻子得到册封,这是何等的荣耀!

但是一旦被敕封为"诰命夫人",就有了三大特权。第一,可以领取俸禄。只要被朝廷加封诰命夫人,那这些女子就可以像朝廷官员一样领取俸禄。但不同的是,她们并没有实权。一旦家中没落,或是被赶出家门,境遇就会变得非常糟糕,但是对于诰命夫人来说,这种情况就能得到缓解,因为她们的俸禄可以收进自己的腰包,就算是以后没了夫家,最起码也可以保证自己的正常生活,而不用为了生活被迫做一些自己不愿意的事情。

第二点就是可以使用凤凰的图案作为装饰,不同于我们平时说的,凤凰在古代并不是只有皇后才能用,高品级的诰命夫人也可以用小面积的凤凰图案来作为装饰。

第三,可以在重大节日入宫参加庆典。在古代一些重要节日,作为一国之母的皇后是要主持庆典的。而这些诰命夫人们便拥有了进宫参加宴席的机会。但诰命夫人们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义务,那就是不能改嫁。被封为"诰命夫人"的女子,一旦改嫁就会被褫夺封号,而且还要被判离异。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