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夭(早夭是指多少岁)

谁为谁伤 2023-07-09 06:36:42 网友分享

学者呼吁关注科学家早夭现象

青年科学家正值科学事业的鼎盛期却由于过劳早早地离开人世,被称之为科学家的“早夭现象”。近期,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党委原副书记程朋、分子反应动力学专家韩克利等多位中青年科学家离世。国内科技界再度关注科学家早夭话题,并呼吁“对科技工作者的尊敬不应只停留在意向与宣传层面上,而应该实实在在地关注他们的工作状况以及心理健康状况。”(澎湃新闻)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熟悉一下这几个历史事件,或许能更好欣赏《山河月明》这部剧

《山河月明》从预告片来看,应该讲朱元璋和朱棣时期的故事,主线是是朱元璋当皇帝后,外扫元朝残余势力,内清功臣骄横之害,而后传位给孙子朱允炆。再然后朱允炆急于削藩,朱棣起兵“靖难”,最后开创永乐盛世!所以,我们熟悉一下当时的历史事件,将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和欣赏这部剧!

一、朱元璋为什么要大杀开国功臣?

朱元璋一生确实了不起,包括开创了一个盛世大明,他本人痛恨贪腐,很是爱民,而且个人生活很简朴。但他晚年杀功臣的问题,从史料来看,应该是属实的。至于他为什要对功臣大开杀戒,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

《山河月明》朱元璋剧照

一方面,是当时大明开国元勋确实有很多骄横之处。实事求是讲,朱元璋也并没有像刘邦、赵匡胤那样,一上来就急吼吼的夺了开国功臣的权。后来一些功臣们确实是做得很过分,包括侵占民产、贪赃枉法啊。《三河月明》剧铁铉爆出淮西贵族们大占凤阳田地,弄得民不聊生就是例子。

那么这些淮西贵族们为什么跑到凤阳去占土地呢?有史说朱元璋曾打算迁都凤阳,后来看到那些贵族们都在那里圈地造屋,就打消了迁都凤阳的想法!

朱元璋从小被元朝贪官逼得家破人亡,他在当游脚僧的时候,也看尽了人间悲剧,因此他对贪官是很憎恨的。所以他借“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杀了几万人,基本把功臣们杀得差不多了。但是这里面有个人很奇怪,那就是徐达。虽然徐达最后也被朱元璋一盘烧鹅赐死了,但徐达家人是没被牵连的,而且后代荣华富贵。这除了徐达是皇亲外,可能与他平时比较低调是有很大关系的。

《山河月明》徐达剧照

另一方面,是朱元璋要为后世扫清障碍。朱元璋的江山,是一刀一刀杀出来的。而看前朝,大汉时刘邦就是捡了个漏,大唐李渊父子那是世家起兵,大宋赵匡胤实质上就是一场。所以朱元璋那帮功臣都是从血窝里滚出来的。比如说蓝玉,跟混世魔王差不多。这些人朱元璋是可以镇住的,可朱标就不一定了。《山河月明》电视剧里对太子朱标有所抬举了,朱标仁孝是不错的,可他应该没有剧中表现的那么沉着冷静和英明睿智。所以朱元璋要考虑他死后江山的安全性问题,尤其在朱标早逝后,朱元璋想把皇位传给朱允炆。这时候,朱元璋更加要考虑骄横的功臣们对皇帝的威胁问题了。

二、朱元璋为什么要传位给朱允炆?

朱标确实是个不错的太子,是个难得的守成之君,朱元璋对他培养也是很尽心。如果朱标年岁正常,也没有后面那么多事了。可惜朱标英年早逝,那么朱元璋就面临一个把皇位传给谁的重大问题了。朱元璋儿子众多,按道理朱标死了,也还轮不到年幼的朱允炆啊,这朱元璋出于什么考虑呢?这主要还是那个嫡长顺序让朱元璋抓了狂。

《山河月明》太子朱标剧照

按嫡长顺序来个话,朱标死了,太子应该是老二来当,可朱元璋实在看不上这个老二。

朱元璋应该是看好朱棣的,但朱棣只是个老四啊,如果把朱棣立为太子。老二、老三怎么办,而且朝中大臣也不会答应啊。那将来肯定是兄弟相残,打得不可开交!而且有历史说,朱棣的生母并不是马皇后,也就是说朱棣不是嫡子,只是个庶出,那就更不行了。

所以,可以顺位上来的儿子,朱元璋看不上眼。朱元璋看上眼的儿子,他又没资格,朱元璋痛苦啊。最后看朱允炆很像太子朱标,而且朱允炆的哥哥早夭,朱允炆也勉强算个皇长孙吧!这样说来,朱允炆够资格,而且朱元璋也看好他。所以皇位后来就落朱允炆头上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朱标当了那么多年太子,而且朱元璋也很支持和信任他,朱标周围肯定有一大帮朝中势力。朱标死了,这些人肯定会全力支持朱允炆的,这股势力朱元璋不得不考虑啊!

三、朱允炆为什么要急吼吼地削藩?

朱允炆上台后,皇帝宝座还没坐热就开始实行削藩之实了。这与朱元璋的设想是完全相背的,朱元璋是设想了一个孙子坐皇位,儿子们保四方的美好局面,指望江山永固。而且朱允炆也在朱元璋面前表示,他当皇帝后,肯定会和他叔叔们和平相处。

可事实是,朱元璋尸骨未寒,朱允炆开始动手了。他登基后没几个月,朱元璋在外就藩的九个儿子就被他废了五六个。其中《山河月明》影视剧里那个出场不少的老十二朱柏,后来就藩荆州的湘王,被逼得自尽了!

后来燕王就起兵靖难了,再后来朱允炆芭比Q了。

《山河月明》朱棣剧照

这朱允炆为什么这么急着削藩呢!主要还是他那帮“智囊团”吧。这朱允炆的文官智囊主要有三个,方孝孺和齐泰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

还有一个是朱允炆自己发展的,叫黄子澄。就是这黄子澄,喊着削藩他最积极,在对抗朱棣过程中他出馊主意也最多,可以说朱允炆就毁在这货手里了。要不是最后黄子澄被朱棣给刮了,我也严重怀疑他是朱棣派到朱允炆身边的奸细!

如果朱允炆在削藩问题上采取更为稳妥的策略,或许历史不会是后面那个样子吧!

四、“女诸生”和国子监是个什么意思?

剧中徐妙云被人们称为“女诸生”。而铁铉在给太子朱标汇报情况时,说他是“国子监”的。那么这“女诸生”是啥意思?国子监又是个什么鬼呢?

国子监就是封建社会最高学府,基本各朝代都有。最开始,朱元璋把国子监当成“官员速成机构”,管事人叫祭酒!因为朱元璋得天下后,天下满目疮痍,官员奇缺,走科举路线选官太慢了!于是朱元璋就创造性地利用国子监快速培养官员。早期时候,国子监生是很厉害的,出来就任官。后来慢慢有所变化,国子监生毕业后先去基层弄一些统计丈量等基础工作,表现好的再量功而仕,再后来明朝国子监慢慢变成一个“公子哥”捞学历的地方了,没什么实际意义。

比如,有名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里,那个男生角——渣男李甲,就是用钱买来的大明国子监生。

《山河月明》“女诸生”徐妙云剧照

“女诸生”是什么意思呢?明朝科举考试有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读书人通过不同考试称谓也不一样,有生员、监生和贡生之分。

剧中称徐妙云为“女诸生”,并没有明确指是生员、监生还是贡生,意思可能就是形容徐妙云从小饱读诗书,有不错的儒家文化水平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