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间有官职的八字(阴间的官职的对应人物)

几分真心 2023-08-19 17:30:12 互联网

传统冥界的划分:四大判官、五方鬼帝、十殿阎罗究竟都是哪些人

传统冥界的划分:四大判官、五方鬼帝、十殿阎罗究竟都是哪些人

【四大判官】

判官是古代民间传说中的阴间官名,取材于传统文化中的冥府判官。长的凶神恶煞、阴险狡诈,但绝大部分都心底善良、正直之辈。职责是判处人的轮回生死,对坏人进行惩罚,对好人进行奖励。 判官位于酆都天子殿中,负责审判来到冥府的幽魂。著名的四大判官为: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崔判官。

赏善司:魏征

执掌善薄,身着绿袍,笑容可掬。生前行善小鬼全部由他安排,根据生前行善程度大小、多少予以奖赏。在六道轮回中,或登天成神,或投胎做人,只须在孟婆处喝一碗迷魂茶,忘却生前恩怨,即可重食人间烟火

察查司:陆之道

双目如电,刚直不阿,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其职责是让善者得到善报,好事得到弘扬,使恶者受到应得的惩处,并为冤者平反昭雪。

阴律司:崔珏

崔判官是驰名阴曹地府的头号人物,身着红袍,左手执生死薄,右手拿勾魂笔,专门执行为善者添寿,让恶者归阴的任务。

罚恶司:钟馗

身着紫袍,怒目圆睁。双唇紧闭,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凡来报到的鬼魂,先经孽镜台前映照,显明善恶、区分好坏。生前作恶的坏鬼全部由他处置,他根据阎罗王的“四不四无”原则量刑,四不——不忠、不孝、不悌、不信;四无——无礼、无义、无廉、无耻,轻罪轻罚,重罪重罚,再交阴差送到罚恶刑台上,送往十八层地狱,直到刑满,再交轮回殿,拉去变牛变马,变虫变狗等等,重返阳世。

【五方鬼帝】

五方鬼帝: 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 鬼门关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罗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在古代中国传说中,酆都大帝位居冥司神灵的最高位置,主管冥司阴间天下的所有鬼魂。凡生生之类,死后均被打入到地狱,其魂魄无不隶属于酆都大帝管辖,以生前所犯之罪孽,生杀鬼魂,处治鬼魂。在重庆酆都县的东北,有一座平都山,后来也叫酆都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六案功曹】

功曹原为封建官名,亦称功曹史,西汉始置,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选署功劳。而中国冥府神话传说里面的六案功曹则是阴间官名:秦广王,专管长寿夭折、出生死亡的册籍;统一管理鬼魂的受刑及来生吉凶。他手下有“六部功曹”,左班的三名,分管天曹、地曹、冥曹;右班的三名,分管神曹、人曹、鬼曹。六曹的职责是把阴间的公文、秉报,及时呈送给阴天子,并把阴天子的诏令迅速下达到各处。 民间传说中认为:凡是人间需要“上达天庭”的表文、报告焚烧后即由功曹“呈送”,那么阎罗王旁边的功曹神则把公文、报告呈送给阎罗王。

【十殿阎王】

十殿阎王是民间流传主管地府十殿的十个掌控者,其说始于唐末。十殿阎王,其名分别为:一殿秦广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阎罗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转轮王。因分居地府十殿,故名。

一殿秦广王,秦广王主要职务,主管人间生死,幽冥吉凶。

二殿楚江王,司掌大海之底。正南沃石下活大地狱。

三殿宋帝王司掌黑绳大地狱,另设十六小狱。

四殿五官王,司掌大海之底。正东沃石下合大地狱。

五殿阎罗王,司掌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狱。

六殿卞城王,司掌大海之底,大叫唤大地狱。

七殿泰山王司掌大海之底。西北沃石下,热恼大地狱。

八殿都市王司掌大海之底正西沃石下,大热恼大地狱。

九殿平等王司掌大海之底。西南沃石下,阿鼻大地狱。

十殿转轮王殿居幽冥沃石外,正东直对世界五浊之处。

阎王是梵阎罗天子 ,或称阎罗大王。阎魔,即琰摩、琰摩罗。意译为\"缚\",缚有罪之人也。原来是古印度神话中管理阴间的天王,有兄妹双王之说,称兄治男魂,妹治女魂。以阎王作为阴间的主宰,掌管地狱轮回,约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原来阎王只有一人,由治事现为五人,其僚佐有十八人。唐代时,民间传说有天帝册封阎罗王,并由其统率五岳卫兵之说, 同时也有地狱分为十殿,十殿均有主,称地府十王。十王各有名号,合称十殿阎王。

【丰都大帝】

丰都:北阴丰都天子地府玄卿大帝北阴丰都宫据传说,丰都大帝位居冥司神灵的最高位置,主管冥司阴间天下的所有鬼魂。凡生生之类,死后均被打入到地狱,其魂魄无不隶属于丰都大帝管辖,以生前所犯之罪孽,生杀鬼魂,处治鬼魂。在四川丰都县的东北,有一座平都山,后来也叫丰都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在南宋以前一直都平安无事,传说是西汉王方平、东汉阴长生的得道成仙之地。南宋之后,不知怎么就阴差阳错,后人误将王方平、阴长生之首字连读成为“阴王”,并作阴间之王解释,成为了据说是阴间地狱的所在地和天下鬼神的聚集地。当然了,此事没有经过考证,虽不能不信,但不可全信。相信人死后在阴间有恶必惩,才会活着的时候在人间积德行善。

揭秘:地府领导班子的构成

很多地方清明节的主要习俗就是祭扫先祖。除了寄托哀思之外,总有一个保留项目:烧纸钱。

在我们国家传统的文化意识里,人死之后会去往阴间地府。在那里依旧有着一套完善的社会分工系统。而烧纸钱就是给那边的亲人“寄钱”,希望他们在地府中可以成为土豪,不用再为钱的事情而发愁。

古人祭祖的场景

提到地府,我们都会想到阎王爷、牛头马面等一些耳熟能详的人物。除了他们之外,地府其实还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管理体系。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地府的领导班子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阴间、地府及上级主管领导

很多人在刚接触到生死的时候,肯定都会有这么一个灵魂拷问:人死了会怎么样?

要回到这么深奥的问题就要从传统文化中的两极文化说起了。

在老祖宗的文化中,世间万物都是分为阴阳两极的。我们活着的时候,所在的世界就是阳间。而我们死后,我们就要去另一个和阳间相对应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阴间”。

与阳间有玉皇大帝、各方诸神来统领一样,阴间自然也有一套完善的领导体系。在最早的神话传说中,负责整个阴间管理的大老板便是家住泰山的东岳大帝。那为什么是东岳泰山呢?

因为在先秦时期,泰山地处中原文化圈的东方,那是日出的地方。因此,东岳泰山自古就是五岳之首。从秦始皇开始,历史中众多有丰功伟绩的千古一帝都会将“封禅泰山”作为自己奋斗终身的目标。

东岳大帝

这些君主们去泰山的目的,无非就是和老天爷沟通交流一下统治心得,汇报一下施政计划。最重要的是给国民一种,我得到了老天爷的肯定的印象。所以,泰山又有了沟通天地、阴阳的重要使命。因此,东岳大帝便是万物生死的主宰了。慢慢地,东岳主生死就成了传统文化中阴曹地府的主管上级单位。东岳大帝正式成为了阴间领导班子的一把手。

但是,这种原生神话传说式的文化其实并不那么容易传播。会随着地域、民族、国家的隔离而造成很多歧义。直到宗教传说的介入,这类神话逐渐形成了体系。

我们都知道,除了东岳大帝外还有一位北阴酆都大帝也是阴间地府的大领导。这位酆都大帝就是道教文化中的重要神明了。

酆都大帝

酆都大帝,是罗酆山酆都城的主人。而这个酆都城就是道家传说中的鬼城。人死之后,都会去往酆都城。既然酆都大帝是酆都城的主人,自然也就是阴间的主人。后来随着宗教的不断普及,这个更具标准化的管理团队便逐渐接管了原来土生的东岳大帝的领导体系。成为了更受广泛认可的阴间大领导。

阴曹地府的组织架构及领导班子

弄清了谁是董事长的问题,我们再来看看阴曹地府的具体组织架构。

在汉代,道家文化中的阴曹地府其实并没有那么的复杂。只是一个替酆都大帝管理阴间的办事机构。但随着东汉时期佛教的传入,地府的办事机构也不断地完善起来。

五方鬼帝

首先是五方鬼帝:

酆都大帝在阴间也把世界分为了五个地区。按照东南西北中分别设有一个鬼帝。五方鬼帝分别是:

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 、"鬼门关"。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 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南方鬼帝: 杜子仁,治"罗浮山"。

中央鬼帝: 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五方鬼帝的工作,主要就是协助酆都大帝来管理阴间五方所有的鬼魂的。相当于酆都大帝将公司划分为五个大区,五方鬼帝便是这五个大区的总经理。

其次便是著名的十殿阎罗:

所有从阳间来到阴间的鬼魂都需要经过阎罗殿来进行“面试”,阎罗殿也就成为了阳间最著名的阴间机构了。

阎王,即阎罗王,原系梵语之译音。阎王原是古印度神话中间的主宰,掌管地狱轮回,大约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早期只来了阎王一人,而后由治事分现为五人,其僚佐有十八人。唐代时,就有天帝册封阎罗王,并由其统率五岳卫兵之说,同时也有地狱分为十殿,十殿均有主,称地府十王。

阎罗殿是一个统称,实际上是十个部门的统称。十殿阎罗分别是:

第一殿 秦广王蒋歆专司人间生死,统管吉凶。

第二殿 楚江王厉温专司活大地狱、剥衣亭寒冰地狱,凡是违伦常、乱法纪、造业无数、至死不悔之恶徒,死后都会掷入此狱。

第三殿 宋帝王余懃专司黑纯大地狱。现世中作乱犯上者或制造纠纷者去此殿。

第四殿 五官王吕岱专司合大地狱、血河地狱。逃税、经济舞弊者去此殿。

第五殿 阎罗王包拯原本在第一殿,因过分同情罪人,遂转到叫唤地狱。

第六殿 卞城王毕元宾专司叫唤地狱和枉死城。埋怨上苍、对着北方小便者去此殿。

第七殿 泰山王董和专司热闹地狱。以尸骨造药、挑拨离间亲族者去此殿。

第八殿 都市王黄中庸专司大热闹地狱,在世不孝,使父母翁姑愁闷烦恼者,掷入此狱。

第九殿 平等王陆游专司阿鼻地狱、无间地狱,阳世杀人放火、斩绞正法者掷入此狱。

第十殿 轮回王薛礼其职责是根据上列各地狱的报告区别转世。

可以说,十殿阎罗就是我们阴间传说的主要载体。所有死后的鬼魂从进入地府开始,直到转世投胎。主要的事情就是在这十殿之中经历审判和刑罚,并且在一殿和十殿办理手续。这十殿就相当于公司的是个业务部门,十殿阎罗便是部门总监。

部门下属机构

到了十殿阎罗这里,地府的高级领导班子就介绍完了。在十殿之中,还有各自的一套中层领导体系。

十殿阎王之下还设有六案功曹,相当于总监的助理秘书部门。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上传下达。像有时候需要给地府的领导烧去的文件,一般都会先到六案功曹的手上。再由他们递交给阎罗王们。

世间亡灵众多,如果让十殿阎王自己审案执行,那恐怕阴曹地府也会出现案情积压的事情。因此,就有三个下属部门来配合十殿阎王的工作。它们分别是:轮回司、判官司和阴曹司。

奈河桥下孟婆汤

轮回司顾名思义,就是就是负责转世轮回的特设机构。轮回司的司长官名叫泰媪。说起泰媪,其实大家都不陌生,这便是孟婆。她的主要职责就是保证一些生灵在转世之前,都要忘记之前的记忆。属于专门格式化的部门。因为轮回司就只负责转世,因此这个机构基本就是第十殿转轮王的专属机构。

阴曹司主要负责的工作就是阴间官府派驻各地方的管理特派机构。其职责很像阳间的县太爷,不仅要守护地方百姓和生产,也要掌管地方灾疫和阴间司法。阴曹司的官员名叫城隍,这个名称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例如,当地有人因有亏阴德要被索命惩罚的,城隍一般就会派自己的阴差去办理。同时,百姓流离失所或者遇到灾荒危机生命,城隍也要根据阳寿规定来为大家去灾避祸。

城隍在阳间的办事处就叫城隍庙,城隍在阳间也会被尊称为城隍爷。城隍一般都是由当地比较著名的大清官死后担任的。比如北京城隍爷杨继盛,就是当年和严嵩斗争的清官。

罚恶司判官 钟馗

三司中,业务最为重要的就属判官司了。判官司的主要职责就是审判来到十殿之中的鬼魂的。判官司下面分为四个科室,赏善司、罚恶司、察查司和阴律司。

赏善罚恶是两个相对的部门。来阴间的小鬼们,根据生前的表现会分来两个部门。

行善积德的便来赏善司,领导是魏征。在这里,魏征笑容可掬地将小鬼生前的功德一一查证后,便根据程度给与奖赏。功德大的便有机会登天成仙或直接转世为人。

如果生前恶贯满盈,那就只有去罚恶司,领导便是大名鼎鼎的钟馗。钟馗怒目圆睁,将来这的鬼魂根据“四不四无”原则量刑。量刑之后,交由阴差发到各殿阎王处开始受刑。相当于是初审部门。

察查司类似于赏善罚恶的复核部门,领导是陆之道。他们的工作就是避免冤假错案,让好人受赏、坏人受罚。

最后这阴律司算是最最重要的部门,因为它是掌管生死簿的。领导是崔钰,左手拿生死簿、右手持勾魂笔。专门为善者添寿、恶人归阴的部门。《西游记》中孙悟空下地府为花果山众猴添寿,就是夺地崔钰的生死簿。

崔钰管理生死簿

这四个科室共同组成了判官司,各科室的领导统称为判官。

判官司、阴曹司和转回司共同组成了地府的核心管理运营机构。三司中的孟婆、各城隍和四大判官便是地府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中层管理者们。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些会最广为流传的原因。

基层办事员

说完了地府的高层领导和中层骨干,想要维持整个阴间的日常运转就还需要一个庞大的基层办事队伍。

整个基层队伍中,我们最熟悉的当属十大鬼差。这十位可以算是基层骨干,或者说是主要的行动负责人。十大鬼差我们分为第三个类别:阴鬼使、拘鬼使和妖冥王使。

阴鬼使主要是是三位:鬼王、日游巡视和夜游巡视。阴鬼使的职责就是负责巡逻,并且完成地府相关部门的专项任务,并抓捕惩罚不听话的小鬼。

拘鬼使也有三位:黑白无常、牛头、马面。拘鬼使的工作内容更加针对,就是抓人的部门,但职责划分还是有所区别。黑白无常更多是听从城隍的指示,来阳间抓捕那些阳寿已尽的新鬼。牛头马面则是隶属于判官司下的鬼差,更多是抓捕那些逃脱出来的旧鬼和执行判官任务的鬼差。一个属于阴曹司一个属于判官司,职责相似但权属完全不同。

妖冥使有四位:豹尾、鸟嘴、鱼鳃和黄蜂。这四位听名字就知道,它们更多是负责阳间动物们的阴差。豹尾是管理兽类的、鸟嘴是管理禽类的、鱼鳃是管理水中鱼类的、黄蜂是管理所有昆虫类的。

如此一来,三类鬼使和他们之下的一众鬼差共同组成了一个体系完成的基层办事员体系。

总结一下

总的来说,阴间的管理体系基本和阳间的班子是一一对应的。

阴间的统治者是酆都大帝,他是公司的最高管理者、董事长兼CEO。

酆都大帝之下,由五位鬼帝分别担任东南西北中五个大区的总经理。他们配合管理五方的阴间事务,并掌握相应的重要特设机构。比如东方鬼帝还要管理鬼门关。

在阴间的集团中央,有一个集团核心管理机构。这个机构统称为“阴曹地府”,简称“地府”。地府内设有是个中心部门,由十位阎罗分别管理。十位阎罗就相当于集团中心部门的总监。一殿是管理进入阴间的类似于“人事部”;五殿是负责审判和发配的部门,类似于“阴间公安+法院”;十殿是负责转世轮回的,类似于办理离职的部门;其余七殿就是管理全部地狱和鬼界的部门。

至此,地府管理机构的核心高层就是这些。在这之下,就是具体的办事机构了。

十殿之下设有三个子部门:转回司、判官司和阴曹司。转回司因为业务单一,但工作强度大。负责人孟婆单独归属十殿管理,没有其他上层领导。阴曹司虽然隶属于十殿阎罗,但由于是在地方办公,所以其权责相对更加独立。十殿中和一殿秦广王和五殿阎罗王联系更多一些。他们的办公室(城隍庙)就相当于地府派驻阳间各地的办事处。城隍就相当于阴间驻阳间办事处的代表。判官司则是隶属于中心部门旗下的核心业务部门,部门领导就是各判官。

在这一层中层部门之下,就是一大批基层业务骨干。所有上述的业务执行,都是由下面的基层员工来完成。

这就是整个地府的机构设置和领导结构了。你看懂了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