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看子女啃老(八字看孩子是否啃老)

简单的爱 2023-12-19 01:49:28 网友分享

曾国藩家训:让孩子吃这三种“苦”,是他们一生的福气

文稿 | 儒风君原创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世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但是一味溺爱只能养出败家子,教育也要有方式方法。

玉不琢,不成器。

懂得让孩子吃苦,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1

读书的苦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一个人只有读书,才能聆听哲人智慧,才能见到更大的世界,才能拥有更广阔的胸怀与格局。

很多孩子贪玩厌学,不愿意读书,只想着打游戏,父母千万不要听之任之。再爱孩子,也要舍得让他吃读书的苦。

曾国藩一生手不试卷,从少年到去世,不曾有半分懈怠。

哪怕是行军打仗的时候,也不忘带着书。

对家里的弟弟、子侄,更是关怀备至,每月书信检查功课,交流读书笔记,督促他们读书。

他说:

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读书读不通,不要气馁,只要肯下功夫,早晚可以开窍。

只要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孩子必然一生受益。

等孩子长大,他才会明白,曾经为读书吃的苦,是他一辈子的财富。

2

劳动的苦

俗话说得好: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

不论是修身自律,还是齐家治国,“勤”字都是不二法门。

现在很多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孩子懒惰至极,甚至有的人结婚之后,还往家带脏衣服,让父母帮他洗。这样的孩子,只能成为啃老族。

曾国藩把“勤”字看作兴家立业的根本。

曾家有八字家训:

猪、蔬、鱼、书,早、扫、考、宝。

养猪、种菜、喂鱼、读书,这是居家之事;

起早、打扫、祭祀、睦邻,这是治家之道。

要想身体力行地做到这八个字,就必须勤劳地从事读书、生产,一分耕耘、才有一份收获。

曾国藩本人,也曾在给次子曾纪鸿的家信中写道:“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习惯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保持勤劳,才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也是一个家族兴盛的秘诀。

曾家世代以此为训,培养了良好的家风,也造就了曾家几百年来的辉煌。

3

生活的苦

现在很多家庭的条件并不好,但是家长却竭尽所能,为孩子提供最优渥的物质生活。

父母节衣缩食,孩子却用着最新的电子产品,穿着时兴的大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万事都要有个度,太过溺爱就走向极端了,父母的过度“呵护”,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味“毒药”。

在曾国藩的家训中,“穷”是“善身”之道。在写给大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曾国藩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

意思就是,越是富家子弟,越是官宦子弟,越能勤俭自律,越能在物质生活上主动跟贫寒之士一样,这样的孩子将来才有可能成大器。

给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让他亲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

正如曾国藩所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今天的父母,总想着把最好的条件给孩子,这其实是在害孩子。

成长过程中,物质越充裕,孩子就越不能懂得感恩,越不懂得勤勉,好吃懒做,害人害己。

反之,给孩子正确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困难与艰辛,引导孩子学会勤俭和努力,这才是对孩子最深邃的馈赠。

小时候吃苦,苦一阵子;大了吃苦,苦一辈子。

为人父母,要教导孩子学会读书、勤劳、节俭,孩子将来才能真正在社会立足。

不要让孩子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舍得让孩子吃苦、让他们知道生活的不容易,才是真正对孩子的人生负责。

来源:儒风大家 rufengdajia

大可原创「顺口溜-啃老族」

啃老,啃老,啃老,

这类人还不少。

年龄说大不大,

年龄说小不小。

自从学校毕业,

工作不大好找。

一是文凭不硬,

再是单位不好。

也有不少机会,

怎奈不事了了。

不是工作太累,

就是工资太少。

没做多久辞职,

辞了还能再找。

结果都不满意,

不如等等再瞧。

好在爹妈不嫌,

待在家里挺好。

先是吃住不愁,

每天沉浸电脑。

又有零钱体己,

好吃好喝供着。

三年一晃而过,

自己也觉无聊。

没事搞个对象,

也是不大好找。

只能降低条件,

要求不能太高。

两人状况一样,

都在家里闲着。

爹妈也很矛盾,

兴许明天会好?

每家一个孩子,

双方帮忙该着。

如今儿女成人,

早点成家也好。

兴许从此懂事,

不再坐家啃老?

知道责任担当,

真是那样多好。

哪知几年过去,

状况依旧不好。

孙子都已三岁,

还在家里闲着。

人是越歇越懒,

脾气越来越孬。

提起这事心烦,

不知如何是好。

再过两年退休,

家里四大一小。

五人家里闲坐,

耗到何时算了?

这事到底怨谁,

只怪当初惯着。

如今尝尽苦果,

全怪八字不好。

老俩省吃俭用,

儿女总嫌钱少。

生活质量下降,

只能混个温饱。

仰头一声长叹,

这是什么世道。

都说养儿防老。

如今老了养小。

从古到今罕见,

关系上下颠倒。

啃老,啃老,啃老,

啃到何时算了。

唉,不说了,

说多了全是泪呀!

大 可 2018年6月25日

曾国藩家训:让孩子吃这三种“苦”,是他们一生的福气

文稿 | 儒风君原创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世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但是一味溺爱只能养出败家子,教育也要有方式方法。

玉不琢,不成器。

懂得让孩子吃苦,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1

读书的苦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一个人只有读书,才能聆听哲人智慧,才能见到更大的世界,才能拥有更广阔的胸怀与格局。

很多孩子贪玩厌学,不愿意读书,只想着打游戏,父母千万不要听之任之。再爱孩子,也要舍得让他吃读书的苦。

曾国藩一生手不试卷,从少年到去世,不曾有半分懈怠。

哪怕是行军打仗的时候,也不忘带着书。

对家里的弟弟、子侄,更是关怀备至,每月书信检查功课,交流读书笔记,督促他们读书。

他说:

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读书读不通,不要气馁,只要肯下功夫,早晚可以开窍。

只要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孩子必然一生受益。

等孩子长大,他才会明白,曾经为读书吃的苦,是他一辈子的财富。

2

劳动的苦

俗话说得好: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

不论是修身自律,还是齐家治国,“勤”字都是不二法门。

现在很多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孩子懒惰至极,甚至有的人结婚之后,还往家带脏衣服,让父母帮他洗。这样的孩子,只能成为啃老族。

曾国藩把“勤”字看作兴家立业的根本。

曾家有八字家训:

猪、蔬、鱼、书,早、扫、考、宝。

养猪、种菜、喂鱼、读书,这是居家之事;

起早、打扫、祭祀、睦邻,这是治家之道。

要想身体力行地做到这八个字,就必须勤劳地从事读书、生产,一分耕耘、才有一份收获。

曾国藩本人,也曾在给次子曾纪鸿的家信中写道:“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习惯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保持勤劳,才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也是一个家族兴盛的秘诀。

曾家世代以此为训,培养了良好的家风,也造就了曾家几百年来的辉煌。

3

生活的苦

现在很多家庭的条件并不好,但是家长却竭尽所能,为孩子提供最优渥的物质生活。

父母节衣缩食,孩子却用着最新的电子产品,穿着时兴的大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万事都要有个度,太过溺爱就走向极端了,父母的过度“呵护”,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味“毒药”。

在曾国藩的家训中,“穷”是“善身”之道。在写给大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曾国藩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

意思就是,越是富家子弟,越是官宦子弟,越能勤俭自律,越能在物质生活上主动跟贫寒之士一样,这样的孩子将来才有可能成大器。

给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让他亲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

正如曾国藩所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今天的父母,总想着把最好的条件给孩子,这其实是在害孩子。

成长过程中,物质越充裕,孩子就越不能懂得感恩,越不懂得勤勉,好吃懒做,害人害己。

反之,给孩子正确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困难与艰辛,引导孩子学会勤俭和努力,这才是对孩子最深邃的馈赠。

小时候吃苦,苦一阵子;大了吃苦,苦一辈子。

为人父母,要教导孩子学会读书、勤劳、节俭,孩子将来才能真正在社会立足。

不要让孩子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舍得让孩子吃苦、让他们知道生活的不容易,才是真正对孩子的人生负责。

来源:儒风大家 rufengdajia

人字两笔,一撇写“虚幻山水”,一捺写“实在人生”

水无“两点”难成冰,一撇一捺才是人。“人”字两笔,看似简单,却是人世间最难写的一个字。它包罗万象,写尽了人生百态,它实在简朴,写尽了世事沧桑。

这个“人”字,有些人持笔洋洋洒洒地写了一辈子,可终无所得;有些人三分钟热度,写了一半就坚持不下去。这是人生的常态,也是生活的磨练。

在某次座谈会上,曾经听某位老教授说过:“为人之事,首先要学写字,写什么字呢?就是学写“人”字。这一撇,代表的是你的“命”,而这一捺,写的是你的实在。”

刚开始听时,其实就会很奇怪,为何“人”字的第一撇代表人的“命”?当经历多了就懂了,世上之事本就没有那么复杂,所谓的“命”,便是我们常说的“七分人事三分天”。

你是怎样的人,大抵有什么天赋,几岁学说话,几岁会走路......这一切,是人的第一笔,也是难以改变的一笔,这一笔将为每个人的人生而铺路,也为每个人的生活奠定了基础。

而另一笔的“实在”,其实很容易理解,便是每个人对于现实生活的知足和沉稳。既不浮夸,也不满身欲望,而是懂得“该得则得,不得则离”,不计较,不索取,也不执着。

人字两笔,一笔写“虚幻山水”

《破窑赋》有句话说得好:“或富贵,或贫贱,皆由命理注定。若无根本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人”字的第一笔,就是写人生的来路。有些人含着“金汤匙”出生,一睁眼就到了普通人的目的地——罗马。可有些人却连“温饱”都成问题,甚至他们一辈子都到不了“罗马”。

每个人的来路都不一样,或富贵,或贫贱,无人能改变。这一点,便是我们常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人这一辈子,多是海市蜃楼,水中明月,可这些,终究是看得见,而摸不着,永远只是处于一种虚幻的状态。

这一程的“虚幻山水”是什么?便是我们未曾踏过的山,未曾见过的水,只是所思所想,却从未变成现实。

很多人,因为出生在富贵人家,缺少了一种吃苦的能力,也不懂得守业的艰辛,所以不仅难以守住家业,还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富贵。

有些人,一出生便在大山寒窟之中,可就是这样的生活,逼着他们去有所改变,所以这些人能走出大山,逐渐有所成就。

这些,便是“虚幻山水”。你的天赋,你未曾艰苦得到的一切,就会是泡沫一样,虽然迷幻艳人,但终究只是一种随时变化的“虚无”。

出生在哪,尽管无法改变,但却可以改变未来的走向。关键不是看这一撇怎么写,而是看下一捺你将如何选择。

人字两笔,一捺写“实在人生”

有句话说得好:“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办事。人没有完美,幸福没有一百分。知道自己没有能力一次拥有那么多,也没有权力要求那么多。”

这个世上有个词,叫“独木难支”。倘若没有“人”字第二笔的一捺,那么就算你第一笔写得再好,也不过是即将倾倒的大厦罢了。

这一捺,和虚幻相比,终究是一种“实在”。它容不得人投机取巧,也容不得人走捷径,你想获得什么,想过怎样的日子,就该深耕于当下,数十年如一日。

这个社会,有个词叫“啃老族”。很多不曾经受社会磨砺的年轻人,只要看到父母有钱,那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去盲目依靠父母而活着。

这样的人,尽管第一笔写得特别漂亮,那么第二笔也会因生活的盲目依靠,变得歪歪斜斜,以至于他们活不好这一生,甚至在年老后到处碰壁。

朋友家有个亲戚,出生在富贵人家,是实打实的富二代。在三十岁之前基本是到处旅行,享受了世间的美好。可三十岁之后,因某些原因,家道中落,他也就成了贫民窟里的一员。

就是在那个时候,一直把享受当作习惯的他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得了抑郁症,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没法子,他的老父亲只能把他送到了医院,让他好好接受治疗。

可是,尽管后来治疗成功,也落下了一辈子的阴影。他也就只能一直在家,吃着父母,被父母养着,就像几岁的孩子一样。

什么是虚幻,什么是实在?沉迷于虚幻就不会有实在,唯有懂得“实在”的必要性,才能化虚为实,更进一步。

人字两笔,写尽世间百态

世间之事,多是“真假”相伴的存在。不曾知晓它的虚伪,又怎么能珍惜真实的美好呢?

一个圆规,它的底尖已经立在地上了。想不想转动,要看自己的选择;画出来的圆好看不好看,圆满不圆满,要看自己的“修为”。

写好一个人字很简单,也很难。前者因为只要写两笔便能完事,可后者却是用一生的时间去打磨,去实践,去体验人生的“五味”。

有着极好的天资和背景的人,不要总是依赖着已有的一切,因为所有事都会改变,甚至会形成巨大的落差。这一切,需要人去慢慢领悟,步步为营。

毫无背景实力的人,虽然很多时候拼尽一生也比不上他人,可却不要丧失了生活的想法和追求。有句话说得好,人生之事常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那一“撇”无法确定人走向何方,只是定了一个方位,定了一个层次罢了。而最重要的,则是学会如何写一“捺”,这一笔只由自己确定,只由自己负责。写得好则步步高升,得偿所愿,写不好,则是有所减损,半生漂泊。

人生不过是两笔,一撇一捺定乾坤。这一生最重要的事,便是看清生活的真相,懂得写“人”字。

文/舒山有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