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玉(张曼玉个人资料简历)

君心似我心 2023-07-15 13:02:16 用户分享

张曼玉:多少片酬都不再和章子怡合作,晚年暴瘦穿地摊货依然潇洒

01

1964年,张家的第二个女儿在香港呱呱落地,取名张曼玉。

15年后,章子怡在北京出生。

彼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两个天南地北相差15岁的女人,往后会因为电影摩擦不断。

8岁那年,张曼玉跟随家人一起去了英国的肯特郡。

在肯特郡的华人非常少,来到陌生的国度,能陪自己玩的只有姐姐,这让性格敏感的张曼玉非常的不适应,她用了多年,才适应了那里的生活。

适应了英国生活的张曼玉,性格越来越野。

相比长相甜美,性格温顺的姐姐,张曼玉仿佛一个野孩子。

父母希望她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医生、律师等被人尊敬的职业。

但张曼玉却意不在此,她更喜欢服装设计、发型师这一类的职业。

即使已经在英国生活多年,但母亲的思想还是保留着传统的中国思想。

母亲对她管教非常严格,不会经常表扬她。

因为小时候的张曼玉长得黑瘦,所以母亲常常说她“像个干猴子”。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缘故,长大后的张曼玉对自己的外形并不自信,经常觉得自己不好看。

此外,母亲脾气暴躁,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只要张曼玉不听话,母亲就会拿藤条打她。

这个时候,张曼玉就会夸张地乱喊乱叫,引得周围的邻居来围观,还让她报警。

虽然母亲经常打她,但张曼玉知道,母亲心里是爱她的。

那个时候,母亲打她,或者也是排解苦闷的一种方式。

因为那时候张曼玉的母亲和父亲经常争吵,婚姻岌岌可危。

16岁那年,张曼玉的父母终于决定解除这段不幸福的婚姻。

此后,张曼玉跟着母亲,成为了单亲家庭。

家庭的变故,让张曼玉慢慢变得懂事。

高中毕业后,她曾想去时尚大学继续学业,但无奈被拒绝了。

她只好去伦敦的一家书店做店员,赚钱补贴家用。

打工的生涯让张曼玉知道了生活的不易,她过得非常的节俭,玩游戏花钱的绝对不玩。除了玩免费的游戏外,她闲暇之余,最喜欢看港剧,把喜欢的明星贴在日记本上。

她把钱都攒了下来,希望能带着母亲去旅游散心,从婚姻的阴霾中走出来。

她打电话跟母亲说:“等我存够钱了,就带你去旅游。”

多年后,已经变得很有钱的张曼玉,依然保持着这种节俭的作风。

当张曼玉生活过得拮据的时候,远在北京的章子怡过得也并不富裕,一家四口蜗居的家,仅仅只有10多平方。

年轻时的张曼玉,长得并不算好看,婴儿肥,虎牙,有点呆头呆脑。

看到这样的张曼玉,谁也想不到她日后会成长为娱乐圈一代影后。

02

1982年,18岁的张曼玉带着母亲回香港度假。

那时候的香港,娱乐事业蓬勃发展,很多星探像雷达一样,潜伏在香港的大街小巷,为娱乐圈物色各类俊男美女。

有一天,张曼玉和母亲两人去商场闲逛,被星探一眼相中,邀请她去做模特。

星探的邀请,让她心动不已,让她终于找到了不用回英国的理由。

但这却遭到了母亲的反对,对于思想传统的母亲来说,她并不希望女儿从事这种抛头露面的工作,于是便劝她回英国。

张曼玉哭着对母亲说:“我不喜欢英国,那里已经没有家了,回去还有什么意义?”

最终,张曼玉说服了母亲,留在了香港。

刚开始,张曼玉的生活来源主要是拍摄广告。

1983年,张曼玉去参加香港小姐选美大赛。

这一年,她连获香港小姐亚军及最上镜小姐两个大奖。

和香港无线电视台签约后,张曼玉顺利在娱乐圈出道。

不得不说,张曼玉出生在了一个好时代。

虽然没什么演技,但她一出道,还是得到了很多机会。

1984年,20岁的张曼玉和云、蓝洁瑛一起出演电视剧《画出彩虹》。

这部戏播出的时候,王晶正在筹备他的喜剧电影《青蛙王子》。

当他在《画出彩虹》看到张曼玉时眼前一亮,便邀请她参演自己的电影。

王晶给她开出15万港币的片酬,比同时期的王祖贤还要高。

张曼玉的首次大荧屏作,在上映后成为了当年十大卖座华语片之一,也让她一炮而红。

虽然电影卖座,但张曼玉的演技青涩,观众并不看好她。

但即便如此,张曼玉的星运一直不错。

这一年,她还和张国荣、梅艳芳搭档合作了电影《缘分》,女一号是张曼玉,梅艳芳是女二。

这一年的张曼玉堪称高产,她还和梁朝伟、刘嘉玲出演警匪剧《新扎师兄》。女一号依然是张曼玉,刘嘉玲沦为配角。

这两部戏的男主,张国荣后来成为张曼玉的挚友。梁朝伟此后多年,两人的恋情闹得沸沸扬扬,观众也是雾里看花,真真假假已经无从辨别。

03

那几年,张曼玉的合作对象除了张国荣、梁朝伟等大牌外,还有周润发、刘德华、成龙等天王巨星。

从1984年开始,此后10年,张曼玉一直保持平均每年3到5部戏的节奏,在明星中绝对算高产。

演戏头几年,张曼玉的演技一直被人诟病,甚至还送给她一个外号“花瓶”。

但在她心中,一直觉得自己不好看。

演技被骂,让她一度感到压力非常大。

“我介意永远当花瓶,假如一直没有成绩,我想我会停止了。”

她想演好戏,但至于怎么去演好戏,她一直不得法,更不知道该朝哪方面去努力。

于是在拍戏的时候,她只能不断地拼命。

在拍成龙的《警察故事》时,面对十几级高的台阶,她直接滚下去,替身都不用。

她曾在拍戏时,不小心砸破头皮,伤口狰狞,去医院缝了足足17针。

随着张曼玉越来越红,公司给她安排各种饭局,这让她非常反感。

很多男性在饭局上个对她大献殷勤,感到恐慌的张曼玉只好写信给姐姐倾诉心中的苦闷。

但张曼玉一直很刚,当跳舞有男人试图摸她时,她对着那个男人大打出手,丝毫不客气。

但如何提升演技,一直是张曼玉心中的痛。

1988年,张曼玉迎来了人生的一次蜕变。

这一年,她遇到了自己演戏上的贵人王家卫。

04

1988年,由编剧转行导演的王家卫,想要执导自己的电影《旺角卡门》。

他对这部电影铆足了劲,邀请了刘德华、张学友、万梓良三位天王巨星一起出演。

让人意外的是,他点名让“花瓶”张曼玉当他电影的女主。

用这样的组合来拍文艺片,人们越发看不懂这位导演。

这位新晋导演更疯狂的是,拍电影没有剧本。

张曼玉纠结问他,到底要怎么演?

王家卫很光棍地说:“不用按照我们的规矩来,你平时习惯是怎么样的,就怎么演?”

“想象一下你男朋友离开,你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在王家卫的一次次开导下,张曼玉在演戏上才突然开窍。

那时候她才顿悟,原来演戏不仅仅只是靠表情,你的思想可以通过你的眼神表达出来。

此后,张曼玉的演技越来越好,加上她的性格比较敏感,喜欢观察人,这些更加丰富了她的表演。

连王家卫也很纳闷地问张曼玉:“你明明会演戏,为什么要当花瓶呢?”

这一年,张曼玉被提名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当张曼玉在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远在北京的章子怡,才刚刚考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开始了她6年的舞蹈学习生涯。

彼时的张曼玉,人生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除了事业,她和尔冬升正打得火热,感情甜蜜。

在尔冬升之前,张曼玉谈过两段恋爱,这两个男人一个是发型师,一个是服装设计师。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圆少女时代的梦,这两个职业,都是她年幼时的憧憬。

那些年,香港女明星和富商们的风流韵事不绝于耳。

袁咏仪、李嘉欣、蔡少芬、关之琳、陈法蓉等女明星,即使多年过去,和富商们的那一段段红尘往事依然在娱乐圈流传,怎么抹也抹不去。

但唯独张曼玉,好像就是富商的绝缘体。

她对待恋情,认真,纯粹。

连她的经纪人陈自强都看不过眼,你这找的都是什么男朋友。

嫌弃张曼玉眼光和品味的陈自强,于是组了个饭局,把蒙在鼓里的尔冬升请过来,让他和张曼玉来一次相亲。

那时候的尔冬升,典型的青年才俊,出生演艺世家,导演演戏样样在行,外形也够帅气。

这场饭局上除了张曼玉、尔冬升两个当事人外,还有组局的陈自强、张学友、张学友的妻子罗美薇等人。

于是俊男美女,就这样通过一次相亲走到了一起。

05

遇到了王家卫后,张曼玉一步步向影后迈进。

在《甜蜜蜜》中,张国荣称:“整部电影演得最出色的就是张曼玉和曾志伟,黎明虽然有进步,但假如不是张曼玉带着,也比较难进步。”

电影中有一场验尸的戏,张曼玉的眼泪几乎是一下子就出来,这对于演员来说非常不容易。

很多次,她仅仅是靠对剧情的想象,就能很快让自己置于剧情中,感受着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地表演着他们。

那些年,她的演技让她在电影中战绩累累,国内外能拿的奖几乎全都拿了个遍。

当年国内奖项最具分量的两个大奖,她了5次金像奖和5次金马奖。

她还获得过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这在中国电影史上,张曼玉是首位。

此外,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日本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美国《娱乐周刊》“影史上被奥斯卡忽视的51个伟大表演第43位”,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表演成就奖,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艺术成就奖,美国亚裔国际电影节演艺成就奖......在国际上张曼玉拿奖拿到手软。

更牛的是,她是很多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成员,拥有奥斯卡金像奖评委投票权。

张曼玉在电影上所取得的成绩,中国女演员中能和她匹敌的,可以说几乎没有。

只是,贵为影后的张曼玉,在感情上却并不顺遂。

尔冬升花心,当年被人称为“韦小宝”。

尔冬升除了花心外,还有大男子主义。他心中的完美恋人,是可以在生活中给他端茶倒水、拿拖鞋的小女人。

而张曼玉则希望尔冬升对她温柔体贴,经常送送小礼物,车接车送等。

但是贵为天王天后的两人都很忙,根本做不到对方希望的样子。

两人经常吵架,最后他们只能分道扬镳,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另一半。

张国荣曾这样形容张曼玉:“她希望被人疼爱,但也有自己的主见。渴望自由,不希望被管束。我会爱你,但你不要限制我。”

张曼玉在一旁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

最后张国荣还说:“如果我有机会的话,她会栽在我手里,因为我太知道怎么去爱这个女人了。”

张曼玉真实、坦率,不管是谈恋爱还是做人,她有很强的原则。

拍戏多年,除了梁朝伟外,她几乎很少和男明星传绯闻。

黎明和他合作过的女明星都曾传出过恋情,比如舒淇、李嘉欣、张柏芝等,

但唯独和张曼玉没有。

她可以坦荡称当初参加选美,就是因为爱慕虚荣。

连阅人无数、洞悉人心的黄霑都感慨道,从来没有见过像张曼玉这样磊落坦荡的人。

或许正是张曼玉的这种性格,才会让她后来面对不喜欢的章子怡时,做出种种“直率”的行为。

06

1994年,才刚满30岁的张曼玉就宣布息影。

但两年后,张曼玉复出,这次她把电影市场放在了国际上。

这一年,张曼玉主演了法国电影《迷离劫》和《甜蜜蜜》两部大片。

天后一出马,就让她再次拿到了金马奖最佳女主角、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等多个奖项。

这一年,17岁的章子怡考入中戏,为进军娱乐圈做准备。

1998年,张艺谋去中戏为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挑选女主角。

因为曾黎的美貌以及校花的名头盛名在外,张艺谋是奔着她而去的。

但曾黎当天却意外“消失”,这个机会就落在了章子怡身上。

凭借“招娣”一角,章子怡迅速串红。

2002年,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英雄》开拍,于是便有了张曼玉和章子怡的首次合作。

相对于张曼玉的知名度,刚红起来的章子怡在她面前也只能作配。

但后来在电影中,章子怡不断加戏,活生生把配角演成了主角,而相反张曼玉的镜头被大量删减。

从那时开始,或许张曼玉对章子怡早已心存不满。

相对于把野心都写在脸上的章子怡,张曼玉这些年来始终不争不抢,两人的性格注定没法彼此欣赏,甚至互相不对盘。

在一次采访中,当被问章子怡的演技时,张曼玉说:“章子怡很聪明,我不敢给她提建议。”

这样的回答,可谓是意味深长。

不久后,她们再次产生交集。

2004年,张曼玉和章子怡再次在王家卫的电影《2046》中相遇。

和《英雄》一样,演风尘女子的章子怡,配角演着演着就演成了主角。

作为正经女主的张曼玉,最后只剩下了寥寥无几的几个镜头,加起来还不到一分钟。

张曼玉再怎么不争不抢,心里也难免恼怒。

于是放话:“以后就算给再高的片酬,也不再和章子怡合作。”

07

只是,任凭章子怡怎么抢,当年《2046》在戛纳上一无所获,章子怡更是颗粒无收。

反观张曼玉凭借出演小成本电影《清洁》,在戛纳上摘下影后荣衔,让中国演员再次扬威戛纳。

此时,无需再多评论,张曼玉和章子怡高低立见。

2013年,在金马奖颁奖典礼上,作为颁奖嘉宾的张曼玉和凭借《一代宗师》中“宫二先生”一角拿下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的章子怡,再次狭路相逢。

那时候的章子怡凭借这个角色拿下了多个奖项,一时间风头无两。

台上的张曼玉面对刘德华递过来的奖杯,始终不去接,还一个劲地往后退,表情和动作非常抗拒。

之后更是不等颁奖结束,转身就走。张曼玉的表现,丝毫不给章子怡一丝一毫的情面。

这样的局面,章子怡需要多大的勇气才不让自己哭出来?

之后的章子怡凭借着自己的野心,一步步扬名国际。

但关于她的口碑和演技,始终充满争议。

那时候在片酬上,章子怡始终没能赢过张曼玉。

2015年左右,张曼玉的片酬已经涨到2000万,章子怡仅仅一千万左右。

没有绯闻的张曼玉,用演技和实力,打赢了绯闻满天飞的章子怡。

凭借这些年的收入,张曼玉身价数亿,成为当之无愧的富婆。

只是这些年,在媒体的镜头下,张曼玉过得十分“不堪”。

在地摊上买19块一双的拖鞋。

一个人去菜市场买菜,身边没有保姆助理跟随。

一辆三菱帕杰罗,张曼玉一开就是30年。

她还常常因为身材暴瘦登上热搜。

加上50多岁还孑然一身,于是在媒体的描述下,张曼玉过得“老丑穷独”。

但这些恰恰说明,张曼玉活得越来越恣意潇洒,越来越不被世俗的名利所左右了。

如今的张曼玉已经不需要再用各种名牌来包装自己,以她的身家来说,她用得起这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名牌。

她有能力让自己过上奢侈的生活,但她同时也可以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这叫自由。

只能过好生活,不能过普通人的生活,这不叫自由,因为还有束缚。

此外,她坦然接受自己的老,自己的丑,而不是和很多明星一样去做各种整容,让自己的脸越来越扭曲。

被别人说孤零零,一把年纪没婚姻没爱情时,她直接反问:“孤独有何不妥?”

迟暮、孤独,在世人眼中的不堪,如今张曼玉都已经能开心坦然面对,活成自己最好的时光。

张曼玉:多少片酬都不再和章子怡合作,晚年暴瘦穿地摊货依然潇洒

01

1964年,张家的第二个女儿在香港呱呱落地,取名张曼玉。

15年后,章子怡在北京出生。

彼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两个天南地北相差15岁的女人,往后会因为电影摩擦不断。

8岁那年,张曼玉跟随家人一起去了英国的肯特郡。

在肯特郡的华人非常少,来到陌生的国度,能陪自己玩的只有姐姐,这让性格敏感的张曼玉非常的不适应,她用了多年,才适应了那里的生活。

适应了英国生活的张曼玉,性格越来越野。

相比长相甜美,性格温顺的姐姐,张曼玉仿佛一个野孩子。

父母希望她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医生、律师等被人尊敬的职业。

但张曼玉却意不在此,她更喜欢服装设计、发型师这一类的职业。

即使已经在英国生活多年,但母亲的思想还是保留着传统的中国思想。

母亲对她管教非常严格,不会经常表扬她。

因为小时候的张曼玉长得黑瘦,所以母亲常常说她“像个干猴子”。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缘故,长大后的张曼玉对自己的外形并不自信,经常觉得自己不好看。

此外,母亲脾气暴躁,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只要张曼玉不听话,母亲就会拿藤条打她。

这个时候,张曼玉就会夸张地乱喊乱叫,引得周围的邻居来围观,还让她报警。

虽然母亲经常打她,但张曼玉知道,母亲心里是爱她的。

那个时候,母亲打她,或者也是排解苦闷的一种方式。

因为那时候张曼玉的母亲和父亲经常争吵,婚姻岌岌可危。

16岁那年,张曼玉的父母终于决定解除这段不幸福的婚姻。

此后,张曼玉跟着母亲,成为了单亲家庭。

家庭的变故,让张曼玉慢慢变得懂事。

高中毕业后,她曾想去时尚大学继续学业,但无奈被拒绝了。

她只好去伦敦的一家书店做店员,赚钱补贴家用。

打工的生涯让张曼玉知道了生活的不易,她过得非常的节俭,玩游戏花钱的绝对不玩。除了玩免费的游戏外,她闲暇之余,最喜欢看港剧,把喜欢的明星贴在日记本上。

她把钱都攒了下来,希望能带着母亲去旅游散心,从婚姻的阴霾中走出来。

她打电话跟母亲说:“等我存够钱了,就带你去旅游。”

多年后,已经变得很有钱的张曼玉,依然保持着这种节俭的作风。

当张曼玉生活过得拮据的时候,远在北京的章子怡过得也并不富裕,一家四口蜗居的家,仅仅只有10多平方。

年轻时的张曼玉,长得并不算好看,婴儿肥,虎牙,有点呆头呆脑。

看到这样的张曼玉,谁也想不到她日后会成长为娱乐圈一代影后。

02

1982年,18岁的张曼玉带着母亲回香港度假。

那时候的香港,娱乐事业蓬勃发展,很多星探像雷达一样,潜伏在香港的大街小巷,为娱乐圈物色各类俊男美女。

有一天,张曼玉和母亲两人去商场闲逛,被星探一眼相中,邀请她去做模特。

星探的邀请,让她心动不已,让她终于找到了不用回英国的理由。

但这却遭到了母亲的反对,对于思想传统的母亲来说,她并不希望女儿从事这种抛头露面的工作,于是便劝她回英国。

张曼玉哭着对母亲说:“我不喜欢英国,那里已经没有家了,回去还有什么意义?”

最终,张曼玉说服了母亲,留在了香港。

刚开始,张曼玉的生活来源主要是拍摄广告。

1983年,张曼玉去参加香港小姐选美大赛。

这一年,她连获香港小姐亚军及最上镜小姐两个大奖。

和香港无线电视台签约后,张曼玉顺利在娱乐圈出道。

不得不说,张曼玉出生在了一个好时代。

虽然没什么演技,但她一出道,还是得到了很多机会。

1984年,20岁的张曼玉和云、蓝洁瑛一起出演电视剧《画出彩虹》。

这部戏播出的时候,王晶正在筹备他的喜剧电影《青蛙王子》。

当他在《画出彩虹》看到张曼玉时眼前一亮,便邀请她参演自己的电影。

王晶给她开出15万港币的片酬,比同时期的王祖贤还要高。

张曼玉的首次大荧屏作,在上映后成为了当年十大卖座华语片之一,也让她一炮而红。

虽然电影卖座,但张曼玉的演技青涩,观众并不看好她。

但即便如此,张曼玉的星运一直不错。

这一年,她还和张国荣、梅艳芳搭档合作了电影《缘分》,女一号是张曼玉,梅艳芳是女二。

这一年的张曼玉堪称高产,她还和梁朝伟、刘嘉玲出演警匪剧《新扎师兄》。女一号依然是张曼玉,刘嘉玲沦为配角。

这两部戏的男主,张国荣后来成为张曼玉的挚友。梁朝伟此后多年,两人的恋情闹得沸沸扬扬,观众也是雾里看花,真真假假已经无从辨别。

03

那几年,张曼玉的合作对象除了张国荣、梁朝伟等大牌外,还有周润发、刘德华、成龙等天王巨星。

从1984年开始,此后10年,张曼玉一直保持平均每年3到5部戏的节奏,在明星中绝对算高产。

演戏头几年,张曼玉的演技一直被人诟病,甚至还送给她一个外号“花瓶”。

但在她心中,一直觉得自己不好看。

演技被骂,让她一度感到压力非常大。

“我介意永远当花瓶,假如一直没有成绩,我想我会停止了。”

她想演好戏,但至于怎么去演好戏,她一直不得法,更不知道该朝哪方面去努力。

于是在拍戏的时候,她只能不断地拼命。

在拍成龙的《警察故事》时,面对十几级高的台阶,她直接滚下去,替身都不用。

她曾在拍戏时,不小心砸破头皮,伤口狰狞,去医院缝了足足17针。

随着张曼玉越来越红,公司给她安排各种饭局,这让她非常反感。

很多男性在饭局上个对她大献殷勤,感到恐慌的张曼玉只好写信给姐姐倾诉心中的苦闷。

但张曼玉一直很刚,当跳舞有男人试图摸她时,她对着那个男人大打出手,丝毫不客气。

但如何提升演技,一直是张曼玉心中的痛。

1988年,张曼玉迎来了人生的一次蜕变。

这一年,她遇到了自己演戏上的贵人王家卫。

04

1988年,由编剧转行导演的王家卫,想要执导自己的电影《旺角卡门》。

他对这部电影铆足了劲,邀请了刘德华、张学友、万梓良三位天王巨星一起出演。

让人意外的是,他点名让“花瓶”张曼玉当他电影的女主。

用这样的组合来拍文艺片,人们越发看不懂这位导演。

这位新晋导演更疯狂的是,拍电影没有剧本。

张曼玉纠结问他,到底要怎么演?

王家卫很光棍地说:“不用按照我们的规矩来,你平时习惯是怎么样的,就怎么演?”

“想象一下你男朋友离开,你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在王家卫的一次次开导下,张曼玉在演戏上才突然开窍。

那时候她才顿悟,原来演戏不仅仅只是靠表情,你的思想可以通过你的眼神表达出来。

此后,张曼玉的演技越来越好,加上她的性格比较敏感,喜欢观察人,这些更加丰富了她的表演。

连王家卫也很纳闷地问张曼玉:“你明明会演戏,为什么要当花瓶呢?”

这一年,张曼玉被提名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当张曼玉在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远在北京的章子怡,才刚刚考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开始了她6年的舞蹈学习生涯。

彼时的张曼玉,人生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除了事业,她和尔冬升正打得火热,感情甜蜜。

在尔冬升之前,张曼玉谈过两段恋爱,这两个男人一个是发型师,一个是服装设计师。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圆少女时代的梦,这两个职业,都是她年幼时的憧憬。

那些年,香港女明星和富商们的风流韵事不绝于耳。

袁咏仪、李嘉欣、蔡少芬、关之琳、陈法蓉等女明星,即使多年过去,和富商们的那一段段红尘往事依然在娱乐圈流传,怎么抹也抹不去。

但唯独张曼玉,好像就是富商的绝缘体。

她对待恋情,认真,纯粹。

连她的经纪人陈自强都看不过眼,你这找的都是什么男朋友。

嫌弃张曼玉眼光和品味的陈自强,于是组了个饭局,把蒙在鼓里的尔冬升请过来,让他和张曼玉来一次相亲。

那时候的尔冬升,典型的青年才俊,出生演艺世家,导演演戏样样在行,外形也够帅气。

这场饭局上除了张曼玉、尔冬升两个当事人外,还有组局的陈自强、张学友、张学友的妻子罗美薇等人。

于是俊男美女,就这样通过一次相亲走到了一起。

05

遇到了王家卫后,张曼玉一步步向影后迈进。

在《甜蜜蜜》中,张国荣称:“整部电影演得最出色的就是张曼玉和曾志伟,黎明虽然有进步,但假如不是张曼玉带着,也比较难进步。”

电影中有一场验尸的戏,张曼玉的眼泪几乎是一下子就出来,这对于演员来说非常不容易。

很多次,她仅仅是靠对剧情的想象,就能很快让自己置于剧情中,感受着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地表演着他们。

那些年,她的演技让她在电影中战绩累累,国内外能拿的奖几乎全都拿了个遍。

当年国内奖项最具分量的两个大奖,她了5次金像奖和5次金马奖。

她还获得过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这在中国电影史上,张曼玉是首位。

此外,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日本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美国《娱乐周刊》“影史上被奥斯卡忽视的51个伟大表演第43位”,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表演成就奖,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艺术成就奖,美国亚裔国际电影节演艺成就奖......在国际上张曼玉拿奖拿到手软。

更牛的是,她是很多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成员,拥有奥斯卡金像奖评委投票权。

张曼玉在电影上所取得的成绩,中国女演员中能和她匹敌的,可以说几乎没有。

只是,贵为影后的张曼玉,在感情上却并不顺遂。

尔冬升花心,当年被人称为“韦小宝”。

尔冬升除了花心外,还有大男子主义。他心中的完美恋人,是可以在生活中给他端茶倒水、拿拖鞋的小女人。

而张曼玉则希望尔冬升对她温柔体贴,经常送送小礼物,车接车送等。

但是贵为天王天后的两人都很忙,根本做不到对方希望的样子。

两人经常吵架,最后他们只能分道扬镳,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另一半。

张国荣曾这样形容张曼玉:“她希望被人疼爱,但也有自己的主见。渴望自由,不希望被管束。我会爱你,但你不要限制我。”

张曼玉在一旁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

最后张国荣还说:“如果我有机会的话,她会栽在我手里,因为我太知道怎么去爱这个女人了。”

张曼玉真实、坦率,不管是谈恋爱还是做人,她有很强的原则。

拍戏多年,除了梁朝伟外,她几乎很少和男明星传绯闻。

黎明和他合作过的女明星都曾传出过恋情,比如舒淇、李嘉欣、张柏芝等,

但唯独和张曼玉没有。

她可以坦荡称当初参加选美,就是因为爱慕虚荣。

连阅人无数、洞悉人心的黄霑都感慨道,从来没有见过像张曼玉这样磊落坦荡的人。

或许正是张曼玉的这种性格,才会让她后来面对不喜欢的章子怡时,做出种种“直率”的行为。

06

1994年,才刚满30岁的张曼玉就宣布息影。

但两年后,张曼玉复出,这次她把电影市场放在了国际上。

这一年,张曼玉主演了法国电影《迷离劫》和《甜蜜蜜》两部大片。

天后一出马,就让她再次拿到了金马奖最佳女主角、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等多个奖项。

这一年,17岁的章子怡考入中戏,为进军娱乐圈做准备。

1998年,张艺谋去中戏为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挑选女主角。

因为曾黎的美貌以及校花的名头盛名在外,张艺谋是奔着她而去的。

但曾黎当天却意外“消失”,这个机会就落在了章子怡身上。

凭借“招娣”一角,章子怡迅速串红。

2002年,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英雄》开拍,于是便有了张曼玉和章子怡的首次合作。

相对于张曼玉的知名度,刚红起来的章子怡在她面前也只能作配。

但后来在电影中,章子怡不断加戏,活生生把配角演成了主角,而相反张曼玉的镜头被大量删减。

从那时开始,或许张曼玉对章子怡早已心存不满。

相对于把野心都写在脸上的章子怡,张曼玉这些年来始终不争不抢,两人的性格注定没法彼此欣赏,甚至互相不对盘。

在一次采访中,当被问章子怡的演技时,张曼玉说:“章子怡很聪明,我不敢给她提建议。”

这样的回答,可谓是意味深长。

不久后,她们再次产生交集。

2004年,张曼玉和章子怡再次在王家卫的电影《2046》中相遇。

和《英雄》一样,演风尘女子的章子怡,配角演着演着就演成了主角。

作为正经女主的张曼玉,最后只剩下了寥寥无几的几个镜头,加起来还不到一分钟。

张曼玉再怎么不争不抢,心里也难免恼怒。

于是放话:“以后就算给再高的片酬,也不再和章子怡合作。”

07

只是,任凭章子怡怎么抢,当年《2046》在戛纳上一无所获,章子怡更是颗粒无收。

反观张曼玉凭借出演小成本电影《清洁》,在戛纳上摘下影后荣衔,让中国演员再次扬威戛纳。

此时,无需再多评论,张曼玉和章子怡高低立见。

2013年,在金马奖颁奖典礼上,作为颁奖嘉宾的张曼玉和凭借《一代宗师》中“宫二先生”一角拿下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的章子怡,再次狭路相逢。

那时候的章子怡凭借这个角色拿下了多个奖项,一时间风头无两。

台上的张曼玉面对刘德华递过来的奖杯,始终不去接,还一个劲地往后退,表情和动作非常抗拒。

之后更是不等颁奖结束,转身就走。张曼玉的表现,丝毫不给章子怡一丝一毫的情面。

这样的局面,章子怡需要多大的勇气才不让自己哭出来?

之后的章子怡凭借着自己的野心,一步步扬名国际。

但关于她的口碑和演技,始终充满争议。

那时候在片酬上,章子怡始终没能赢过张曼玉。

2015年左右,张曼玉的片酬已经涨到2000万,章子怡仅仅一千万左右。

没有绯闻的张曼玉,用演技和实力,打赢了绯闻满天飞的章子怡。

凭借这些年的收入,张曼玉身价数亿,成为当之无愧的富婆。

只是这些年,在媒体的镜头下,张曼玉过得十分“不堪”。

在地摊上买19块一双的拖鞋。

一个人去菜市场买菜,身边没有保姆助理跟随。

一辆三菱帕杰罗,张曼玉一开就是30年。

她还常常因为身材暴瘦登上热搜。

加上50多岁还孑然一身,于是在媒体的描述下,张曼玉过得“老丑穷独”。

但这些恰恰说明,张曼玉活得越来越恣意潇洒,越来越不被世俗的名利所左右了。

如今的张曼玉已经不需要再用各种名牌来包装自己,以她的身家来说,她用得起这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名牌。

她有能力让自己过上奢侈的生活,但她同时也可以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这叫自由。

只能过好生活,不能过普通人的生活,这不叫自由,因为还有束缚。

此外,她坦然接受自己的老,自己的丑,而不是和很多明星一样去做各种整容,让自己的脸越来越扭曲。

被别人说孤零零,一把年纪没婚姻没爱情时,她直接反问:“孤独有何不妥?”

迟暮、孤独,在世人眼中的不堪,如今张曼玉都已经能开心坦然面对,活成自己最好的时光。

久违的张曼玉回来了

极目新闻记者 戎钰

视频剪辑 胡祉祺

视频加载中...

11月27日,某视频平台推出一档香港经典音乐节目,58岁的著名女演员张曼玉作为嘉宾在节目中亮相,让影迷一边惊喜一边陷入怀旧思绪。网友纷纷留言希望张曼玉能回归影坛,“继续闪耀华语电影之光。”

图片来源:张曼玉视频账号截图

记者看到,在节目中亮相的张曼玉几乎是素颜出镜,装扮随意,简简单单的“碎花裙加长直发”造型被网友评价为“毫不费力、毫不在意”。虽然已经58岁,但镜头中的张曼玉依然保持着很昂扬的精神状态,青春或许已逝,但美人气场依旧。

除了为音乐节目助阵,向来低调的张曼玉近日还首次创建了个人视频账号,发布了几条她早年间的工作、生活片段,让影迷如获至宝。张曼玉在账号里分享道,她以前从未想过要开社交账号,但最近她在电脑上发现了很多老的视频资料,“重看这些影像,我超级觉得时间过得特快。没想过这样就十几年啦。”

张曼玉坦言,看到这些影像中的自己也觉得“有一点陌生,有一种喜悦,也特别感动”,所以决定分享出来,让影迷也能看到不一样的张曼玉。

张曼玉发出的第一条怀旧视频是当年她和外国摄影师合作拍摄时尚大片的花絮资料,视频中的张曼玉举手投足尽显巨星风范,吸引了50多万网友点赞。

该视频留言区的热门评论称,“小时候看《青蛇》想娶张曼玉。”也有网友在欢迎张曼玉“仙女下凡”的同时也担心,“女神会不会也来带货啊?千万不要啊!”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息影18年,58岁张曼玉近况曝光:独居贫民区,不婚无子,活得太飒

她在抖音注册了自己的账号,一连发了三条动态。

视频里,她记录着自己的日常,平淡,美好。

一边,网友说着女神终于回来了。

另一边,也有人猜测这节奏是先炒冷饭然后开始直播带货。

张曼玉确实不做曼神好多年,可江湖一直流传着她的传说。

· 01

说起美的代名词,张曼玉这个名字算是一个。

在圈内,各大导演谈论起张曼玉,当真能夸出花来。

李安说,所有女演员在林青霞面前都会失去光彩,但张曼玉是唯一例外的。

杨凡当年拍《玫瑰的故事》时,问作者亦舒希望谁来出演她笔下的“玫瑰”。

亦舒想都没想,就说出张曼玉的名字:“我不管她会不会演戏,只要她走出来,我就要看。”

但在观众看来,张曼玉的美却像是那道分水岭,觉得她美的人,不惜用惊为天人形容,但是get不到她的美的,也有大把人在。

首先,旅行菌属于前者,其次,我很能理解那些欣赏不来她长相的人。

单看脸而言,张曼玉确实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美女,冠名她的美应该用一个词:精灵美。

短圆脸,颧骨高,颧弓宽,下巴短平,这些看似缺点的特性,合起来却意外的有种猫像的精致感。

忧郁,天真,妩媚,灵气,有种距离感又忍不住想靠近。

在那个神仙打架的港星美人中,你很难不认同,张曼玉就是会被一眼看到。

再来说说整体,这算是她的加分项。

比起绝对的颜值正义,她身上散发出来的慵懒与魅惑特质更能引人瞩目。

你很难用一个词来准确的形容,时而明艳大美人,时而阴郁风美女。

可能就是那句话:美人美于风骨,不在皮相。

外界对她的争议大,却没怎么影响她对自己的看法。

因为,打从一开始,她就没觉得自己好看过。

· 02

几年前,做客《鲁豫有约》,她这样形容自己的“神颜”:

“其实我是个丑小鸭,长手长脚,皮肤很黑,我妈妈说你多丑多丑。”

小时候的张曼玉确实不是淑女类型,尤其是性格完全像个大大咧咧的小男孩。

这一点,可能跟她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因素。

8岁那年,张曼玉和姐姐跟随父母移民到英国生活。

他们去的是英格兰肯特郡,当时那里很少能看见亚洲面孔,所以小时候的她没少受欺负,激发了她骨子里男孩子的一面来保护自己。

一家人在英国的生活不算顺利,父母每天都因为琐事吵架,有的时候还会动手,没过多久,两人不欢而散。

张曼玉跟着妈妈生活,可能太希望女儿可以在那个环境下立足,她对女儿的教育极为严苛。

妈妈期望她可以女孩子一点,但实际上,她天天跟男孩子们玩在一起,一起踢球,参与打架。

为此,妈妈没少对她棍棒伺候。

张曼玉受着,但骨子里一点不认输。

中学毕业后,妈妈希望她可以按照自己给她安排的道路走,比如去学个律师、医生这种很安稳的专业。

这显然不是倔性子张曼玉喜欢的东西,她跟妈妈说:

“你逼我学我不想学的东西,我会去,但那是浪费金钱和时间,因为那四年,我不会听任何东西。”

于是,16岁的她一个人来到伦敦,因为学历不高,只能在一家书店当店员。

身处困境,但一点不妨碍志向高远,她计划着以后已经要考入伦敦时装学院,出来做一个发型师,那样的人生才叫酷。

但后来的故事显然没有按照她理想的发展。

1982年,张曼玉跟随妈妈回香港探亲。

因为要待上一段日子,独立的张曼玉就想着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找份工作。

她四处寻找可以招收学员的理发店,没找到,只能暂时在一家商场卖童装。

下班的时候也没闲着,因为身材高挑,时不时也能接点拍摄的兼职,这一拍倒是勾起了她当个大明星的瘾。

没什么人脉,又想当明星,在当时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参加港姐选美。

次年,人小胆大的张曼玉给自己报了名。

一路过关斩将,竟然拿下了个亚军和最上镜小姐奖 。

比赛结束,她顺利签约香港无线电台,就这样,糊里糊涂的张曼玉一条腿迈进了娱乐圈。

· 03

有港姐光环在,确实让她走了不少捷径。

跳过了配角,直接当上女主,跟她搭戏的也都是梁朝伟、张国荣一众巨星。

这样的星路,任谁看都羡慕不已,而也就是因为这般顺风顺水,让她从刚入行就备受争议:

“美则美矣,毫无灵魂,她就好像一只在屏幕上走来走去的花瓶。”

不禁让人怀疑,这光环她受得起吗?

可那时的张曼玉一点都不在乎,本来,她当明星,就是爱慕虚荣。至于拍戏,她说:“我又不准备在这行长做,赚够了钱就离开喽。”

这回应真的太张曼玉了,嘴上满不在乎,但是心里一直不服。

眼看着同期的艺人都小有成就,只有自己落得一个“花瓶”的空壳名号,她暗下决心,非要做出点名堂,不为别的,就为了争口气。

1985年,她接了《警察故事》这部戏。

戏里张曼玉饰演成龙的女朋友阿美,没想到开拍第一场,就把成龙惹毛了。

因为她迟迟进入不了状态,成龙当着所有人对她怒吼:“你知道一秒钟需要用多少菲林吗?你知道因为你一个人耽误了多少人的时间吗?”

这让这个20出头的女孩面子挂不住,但也不好说什么,毕竟错在自己,只是默默地哭。

但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擦了擦,还是要接着拍。

一遍NG,两遍NG,三遍,四遍,五遍,六遍......连成龙都无奈了,三十多遍下来也没达到预期效果,干脆凑合拍了得了。

张曼玉一听不干了,必须演到他满意才行。

在拍摄之余,林青霞和张曼玉闲聊,为什么这么倔啊?

张曼玉说:“我长得不好看,只能努力把戏演好。”

不说也猜得到,那场戏拍了很久。

成龙的戏,少不了动作戏,有一场戏需要张曼玉和匪徒搏斗,从楼梯上滚下来,成龙问她:“用不用替身?”

她直接回绝:“不用。”

这部戏拍下来,张曼玉落得一身伤,但她却觉得畅快,原来投入地演戏是这种感觉。

后来,时隔几年,成龙拍摄《警察故事2》,再次邀约张曼玉。

她开心坏了,这一次,不是因为颜值,而是真的受到肯定了。

她更努力地拍,还是一如既往的真摔,期间因为剧组失误,铁架砸在她头上,当场血流满面,被送去医院缝了17针。

出院之后,她回到剧组依旧投入,有时候甚至可以跟成龙提出几点建议,这部分怎么拍更好。

成龙听了,立即叫好:

“这就对了,戏是你在演,怎样做能表现自己,你是最清楚的。”

· 04

几部戏拍下来,作品火了,但是张曼玉还是差点火候,好在她已经摸到门道,火不火就差一个机遇。

1987年,这个机遇来了。

都说,张曼玉遇上王家卫,是电影圈最美的相逢。

那年王家卫转型做导演,为《旺角卡门》选角。

他不赞同别人对张曼玉“花瓶”的评价,就认准了这个女孩身上有她未发掘的闪光点,就是丰富的肢体语言。

开拍前,他问张曼玉:“如果你男朋友要离开你,你会有什么反应?”

张曼玉想都没想:“一哭二闹三上吊。”

“对,你就这么演。”

他一直告诉张曼玉,演戏不是扮演,而是要共存。

张曼玉说:“在王家卫之前,演员对我而言只意味着做反应,毫无原因地狂喊,像孩子一样哭、蹦蹦跳跳。

而拍《旺角卡门》时,我要寻找感情的深入点。从这开始,我就开窍了,我也决定将拍电影作为自己的事业。”

1988年电影《旺角卡门》上映,观众走出影院,人人讲的第一句话就是:

“感觉张曼玉变了,原来她也是会演戏的。”

最终,凭借着这部电影,张曼玉第一次被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演。

撕掉了花瓶的标签后,张曼玉在实力派的道路上一路疾驰。

《阮玲玉》中,她是中国无声电影时期的影星阮玲玉;

《新龙门客栈》中,她是泼辣、风骚的金镶玉;

《青蛇》中,她是妖娆魅惑的蛇妖小青;

《甜蜜蜜》中,她是精明却又善良的李翘;

《花样年华》中,她是高贵、优雅的苏丽珍;

《英雄》里,她是爱憎分明的剑客飞雪。

这之后,提起张曼玉,第一个想到的词变成了“拼命”。

同时,也成为至今为止,获奖最多的华语女艺人。

5次金马奖影后;

11次提名金像奖影后,5次荣摘桂冠;

柏林、戛纳双料影后

......

一直到2004年张曼玉宣布息影,成就的那段张曼玉时代,沾不上一点运气,全凭脚踏实地地拼。

· 05

张曼玉曾说:“人生清单里,永不褪色的爱情。”

她努力打拼事业,但同样希望有个累了倦了能依靠的肩膀。

不过,和很多绝色美人一样,张曼玉的感情之路不那么顺。

出道这些年来,长长短短经历了11段恋情。

尔冬升和张曼玉的故事,始于她参加港姐比赛的现场,他是评委,她是选手。

但真的相恋,其实是因为一场相亲。

当时,张学友和成龙的经纪人安排了一场两人的相亲,那一面俩人并没有擦出什么火花。

后来时隔半年,因为一场聚会,再次见面,俩人的话才多了起来。

相恋的时候,他们就像一对普通的小情侣,一起养小狗,说是两人的女儿。

尔冬升喜欢赛车,张曼玉觉得危险,他就答应比赛之后再也不玩。

然而,那场比赛之后,先告别尔冬升的却是张曼玉。

关于分开,外界众说纷纭,而张曼玉只有一句回应:

“我跟尔冬升,就是一部文艺片。”

他们的爱情和多数文艺片的结局一样,有故事,没结果。

这之后,张曼玉还经历了几次轰动的爱情,均以遗憾收场。

她和《双城故事》美术指导汉克坠入爱河,但汉克却践踏她对感情的天真,把张曼玉写给他的情书公布在杂志上。

她和商人宋学祺相恋,在宋学祺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拿出1000万港币帮他化解危机,没想到他转脸就忘了她的恩,勾搭起别的女人。

她和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结了婚,但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三年半,就因丈夫出轨早早划上了句号。

她说:

“我从来没有感情空白期,我爱得每一次都轰轰烈烈。当遇到另一个让我心动的人,之前那个我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我的爱情秘籍就是把每一段爱情都享受到极致。”

每段感情,张曼玉都从头到脚的伤了一遍,但触及底线的问题,她想都不想就转身离开,特别干脆。

· 06

之后,总有人把这些失败的感情说成是她人生的败笔。

没男人,不结婚,没孩子,明明女人这一辈子除了这老三样,还有很多精彩的事情啊。

当年,拍《清洁》的时候,她扮演了一位摇滚歌手,演完戏后,朋友问她有没有兴趣做音乐,张曼玉兴奋地问:

“我可以吗?”

其实,张曼玉真的很喜欢唱歌,只不过每次去KTV,朋友都不让她拿麦,因为唱的确实不那么好听。

但她是真的喜欢,于是,因为这句话,张曼玉动真格了。

她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在2014年的草莓音乐节上作为音乐人再次出道。

不少人说:曼神的形象被她一嗓子推翻了。

她却不在意,想做就做了,和当初刚入行一样。

之后,她的每一次露面都带着点“物是人非”的味道。

#张曼玉住进贫民窟#、#张曼玉买路边摊#、#张曼玉逛菜市场#......

媒体自然知道怎么取题目能赢取流量,但每次点开,我并没有看到题目里那个落魄的曼神,而是看到了一个潇洒随性的张曼玉。

她骑单车、坐地铁,过着普通人一样平常的生活,谈何落魄?

她依旧喜欢唱歌,还学着打碟、剪片子,人过半百也在不停尝试,又怎么算走上事业下坡路?

她接受年龄留下的痕迹,面部下垂、身材消瘦,反问那些唏嘘的人,为什么非要年轻,没有皱纹才算美?

不得不说,张曼玉还真有点叛逆在身上。

你越是希望在她身上看到什么样子,她越反着来,可能不是故意的,但当真是随心的。

她曾说:“人不是一定要美,而是要有意思。”

还是那句话,按部就班的剧本本就不属于她。

半世颠沛流离,一生诗情画意。

从有意思到有意义,对张曼玉而言,或许这才是人生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