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干支按农历还是按节气(八字干支作用关系先后顺序)

心软是病 2023-08-23 00:09:52 网友投稿

一文读懂算命用公历还是农历

要搞明白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算命的运行逻辑和历法之间的关系。我们之前谈过,天干地支的本质是五行,五行的本质是阴阳,这很像我们现在的二进制计算机语言。但实际比对下来发现,干支的作用关系十分复杂,并不能用我们现在所知的数学模型来表示,简单的说就是五行的生克关系,天干地支的作用关系并不是数学逻辑关系,而是有一套独特的运行逻辑,其特殊性决定了在把它的规律“科学化”之前,必须按照它运行要求去使用符号,在这里我们用数学符号与天干、地支符号相对应的方式方便大家理解。

用什么历法,目的是为了让代入运算的符号准确,从而能计算出准确的答案,因此我们需要搞明白历法之间的关系。我们常听说的历法有四类:阳历和阴历、公历和农历,很多人认为阳历就是公历、阴历就是农历,其实这不对。

阴历即月亮历,它是根据观测月亮的望朔变化而得来。古人发现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30天(实际为29.53天),大约经过12个周期四季变换就会轮回一次。因此将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共350天。但我们都知道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¼天,这样下来用不了几年四季就会颠倒,古人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因此采用19年7闰的方式,来增加闰月,以此进行修正。目前世界上只有伊斯兰历采用的是纯阴历,因此穆斯林每年的节日时间是不同的。一个星期的时间大约是月相变化周期的¼,古人用日、月及五大行星为其命名,称为“七曜”,在少数民族中常有以星期为单位的宗教活动,因此在方言中星期也称为“礼拜”。

阳历即太阳历,它是古代天文学根据观测太阳活动、四季冷暖变化后总结出来的。通过观测太阳在一年当定时刻的高度角变化,古人总结发明了干支历和二十四节气,分为十二节和十二气,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或气。十二节为干支历月与月的分界点,十二气则为西方十二星座的分界点。

农历是我国古代为指导农业生产,在阴历的基础上加上二十四节气而形成的阴阳混合历。

公历则是西方以耶稣诞生的时间作为公元元年,在阳历的基础上改革而成的历法。由于近代众所周知的原因,辛亥革命后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新中国成立后政协会议通过沿用公历纪年。

搞明白了历法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农历和公历都不能客观的表述四季交点,而我国古代预测学采用的干支历是太阳历的一种,能准确计算太阳运行周期。因此,无论是公历或是农历时间,只要准确,通过转换成干支历,就得到了预测学代入计算的符号。古人用天干地支两两相配的六十个组合来表示X年X月X日X时,每个“X”中填入的是两个字,合起来称为“八字”,它们看上去就像四根立着的柱子,因此也叫做“四柱”。

文史常识之天干地支推算公式

文史常识之天干地支推算公式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命题趋势看,有关文史常识的题目几乎年年考,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在高三备考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平时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记忆和训练,但要注意避免盲目性,同时要注意一些学习技巧。比如有关如何推算天干地支方面的文章网上也有很多,但看了有些学生还是看不懂或是不会运用。其实我们可以简化如下,通俗记忆:

表一

天干(10位)

戊 

己 

庚 

辛 

壬 

年份尾数

4

5

6

7

8

9

0

1

2

3

表二

地支(12位)

戌 

除以12所得余数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推算公式:

天干=年份尾数(如2024年尾数是4,对应天干即甲)

地支=年份除以12所得余数(如2024÷12所得余数是8,对应地支即辰)

因此2024年应该是甲辰年   

干 支 纪 年 法   一.十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三.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己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戊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如何知道自己的生辰八字和五行属性

要知道自己的生辰八字和五行属性,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确认自己出生的年、月、日和时辰(这些信息可以从户口本、出生证明等地方获取)。

将出生年月日时依次排列起来,比如:1990年3月10日早上9点,则八字为:乙巳、辛卯、庚申、己巳。

根据排列好的生辰八字,可以找到相应的五行属性。其中,天干有十个字,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字,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天干和地支都对应一个五行属性,具体如下:

天干 | 五行属性 | 地支 | 五行属性

---|---|---|---

甲、乙 | 木 | 子、丑 | 土

丙、丁 | 火 | 寅、卯 | 木

戊、己 | 土 | 辰、巳 | 火

庚、辛 | 金 | 午、未 | 土

壬、癸 | 水 | 申、酉 | 金

| | 戌、亥 | 水

找到自己八字中每个天干、地支所对应的五行属性,并统计每种五行属性的数量。注意,一个人的五行属性并不一定只有一个,可能有两个或者更多。

根据统计所得到的五行属性数量,确定自己的五行属性。在中国传统的五行理论中,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东方、南方、中央、西方和北方,每个五行属性都有特定的意义和象征含义。

通过上述步骤,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生辰八字和五行属性了。对于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应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