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八字排日(生辰八字排盘免费)

倚势凌人 2023-09-02 10:26:10 网友投稿

老照片回忆:祖父王时泽曾加入同盟会 与秋瑾交往颇深

作者:王平

有回在网上浏览,偶然发现一张祖父的照片被拍卖,颇为惊㤉与感慨。这是一张我从未看到过的照片。照片上的祖父全身戎装,理平头,留八字胡,目光威严。两侧还有他的亲笔题字:安德河先生惠存,王时泽敬赠。中华二十四年八月,摄于青岛。并钤盖了一方印章。

(祖父王时泽像。时任青岛市公安局长。)

兹将拍卖信息录于下:

王时泽像

作者:佚名

1935年摄

尺寸:17.5cm×26cm

银盐纸基

拍卖公司: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2014年秋季拍卖会

估价:RMB 9,000元-10,000元

作品简介:王时泽像。拍摄于1935年任青岛公安局长时,赠予安德河先生的珍贵肖像。粘于卡纸上,品相尚可。

王时泽(1886-1962),湖南长沙人,留学日本时加入同盟会,与近代志士秋瑾等人关系密切,秋瑾的豪言“吾自庚子以来,已置吾生命于不顾,即不获成功而死,亦吾所不悔也”正是出自她写给王时泽的信中。

看来拍卖者对祖父的背景还有些了解,秋瑾给祖父的信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史料。而我,却对照片上题赠的安德河先生产生了兴趣。看上去像个外国人的名字,但不敢肯定。于是当即将这张珍贵的照片拷贝下来,并打电话询问在北京的表哥陈漱渝,问他是否知道安德河乃何许人也。表哥大我近十岁,且写过多篇有关祖父(即他外公)的文章。果然他清楚此人。他告诉我,安德河是个德国人,是当年祖父为青岛市公安局聘请的警犬教练。另查网上相关资料记载:“作为德国前殖民地的青岛市公安局也聘请德国人安德柯(河)帮助训练警犬,至1930年开办警犬训练班,培训一批警犬技术人员分往各地”。如此看来,祖父与这位警犬教练私交还不错,以至赠签名照片给他。

但这张“二十四年”赠送给安德河的照片,为何近八十年后在中国被拍卖,实在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祖父于 1902年秋考入善化学堂(按:善化县于1912年并入长沙),受名师皮鹿门先生之教,得知世界大势。其时黄兴等人在湘提倡革命,祖父耳闻其说,深感中国瓜分之祸迫在眉睫,而满清昏庸,因之在同学中屡屡慷慨陈言:“非自强无以御外侮,非排满革命无以图自强,非唤醒同胞无以革命”。终因言论偏激,年少莽撞的祖父于1903年冬被校方除名。幸得学董俞藩同先生资助,于1904年春自费赴日本留学,其时尚未满十八岁。

(祖父留日时照片)

诚如拍卖信息中所言,祖父留学日本后,在一次湖南同乡会上结识了秋瑾。两人意气相投,很快成为至交,且以姐弟相称,多有书信往来。并且共同在日本建立了反清秘密组织“三合会”,取合天、合地、合人之意,并歃血为盟。祖父本人在《回忆秋谨》一文中曾有生动记述。入会者除祖父之外,还有秋瑾、刘复权、刘道一、仇亮、龚宝铨等十人。按照洪门的会规,刘道一被封为“草鞋”,俗称将军,秋瑾被封为“白扇”,俗称军师。入会宣誓开始,主持人梁慕光手持一柄钢刀,架在祖父的脖子上。梁问:“你来做什么?” 祖父答:“我来当兵吃粮!” 梁又问:“你忠心不忠心?” 祖父答:“忠心!”梁再问:“如果背叛,怎么办?” 祖父答:“上山逢虎咬,出外遇强人!”十人依此例一一宣誓完毕,梁慕光跟冯自由各站左右,扯开一条两米多长的横幅,上书“反清复明”四个大字。宣誓人先在横幅下面鱼贯穿行,而后另燃一堆篝火,宣誓人从火上跃过,表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最后杀一只大公鸡,歃血盟誓,算是仪式结束。

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于东京。祖父与秋瑾及其他三合会的成员均转入同盟会。

更令人叹服的是,1905年暑假期间,年仅十九岁的祖父由东京回国省亲,居然说服了一直居住在长沙的曾祖父、曾祖母及其兄王时润随他一起去了日本。但曾祖父不适应日本的生活,很快就回国了,哥哥王时润则进入日本法政大学攻读法学。王时润学成归国后,曾先后在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任法学教授。

秋瑾因与祖父结为姐弟,在东京见到祖父的母亲,当然非常高兴。且与她多次谈到男女平权、女子要受教育的问题,怂恿曾祖母留在日本和她一道求学。在秋瑾力劝之下,曾祖母决意留在日本读书了,并与秋瑾一起就读于东京东青山实践女校附设师范班。那时她已经四十三岁,与秋瑾同居一室。秋瑾对她照料很周到,遇到劳动的事情,总是抢先代做,尽力而为,不让曾祖母操心费力。曾祖母也多次向祖父谈及,秋瑾在学校顽强苦学,毅力惊人。每晚做过功课,人家都已熄灯就寝,她仍阅读、写作到深夜。每每写到沉痛处,捶胸痛哭,愤不欲生。直至曾祖母再三劝导,方才停笔。

(曾祖母谭莲生留日照片)

后来秋瑾回到湘潭王家探视子女,并告其夫说:“我已以身许国,今后难再聚首,君可另择佳偶,以为内助。”居住几天,即行返浙。秋瑾回湘潭,往返经过长沙,都住在通泰街忠信园祖父的家里。其时曾祖母已经回国,在周南女校教书。祖父六岁的侄女孟明(伯祖父王时润之女),看见她穿的长袍马褂,一派男装,称之为“秋伯伯”。

秋瑾的就义,也更加坚定了祖父反抗、推翻封建统治的决心和信念。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前夕,年仅26岁的祖父毅然回国,在上海策动了海军舰队的起义。祖父面对当时的“上海临时总司令”李燮和慷慨陈词:“海军不起义,上海光复的成果就不能保证,烈士们的鲜血就可能白流!”

研究中国近代海军史的黄海贝女士在《王时泽与辛亥前后的中国海军》一文中对祖父做出了很高的评价(载2008年第4期《传记文学》):“王时泽策动驻沪海军起义成功,不但改变了上海的革命形势,而且对清王朝的海军舰队产生巨大影响。此后,镇江、南京和武汉的海军先后效法驻沪海军,宣布易帜,投身革命。这一连串的起义打击了清王朝的气焰,彻底改变了长江沿线的形势。论说起来,王时泽策动的上海海军起义真是首功不可埋没。”

1912年秋瑾就义五周年之际,祖父曾在长沙出版《秋女烈士遗稿》,并为之写序。此版本如今已极罕见,坊间有人将其称为“长沙本”。汨罗藏书人陈吉于2015年曾撰《湖南汨罗市发现元年长沙版〈秋女烈士遗稿〉》一文,若所述史料属实的话,《秋女烈士遗稿》现今存世仅三册。

祖父后来著文回忆,“元年,烈士之子王沅德与湖南各界人士谋在长沙立秋女烈士祠,并发起追悼会,公推余经办其事”,“我除主持建祠事宜外,并将辛亥前陶成章在东京交给我保存的烈士诗词手稿编为一集,以长沙秋瑾烈士纪念委员会名义出版,题名为《秋女烈士遗稿》”,并为此书写序《秋女烈士瑾传》。称誉秋瑾“洵可谓革命巨擘,巾帼英雄。虽法之罗兰夫人,俄之苏菲亚,又何以复加哉!”

我在《书屋》做编辑时,也曾在2000年第7期上刊登了株洲谢文耀先生所写《得而复失的〈秋瑾集〉长沙本》一文,此文也详细记载了《秋女烈士遗稿》出版的情况,并多处提及到祖父。文中还具体说明《秋女烈士遗稿》刊行于1912年(元年壬子),版权页上署有“长沙秋女烈士追悼会筹备处发行,长沙南阳街振华机器印刷局排印”等字样。这样看来,南阳街的确早在清末民初时即为一条以书局、印刷局为特色的老街了。

(元年【2012年】长沙版《秋女烈士遗稿》书影)

另据北大中文系夏晓虹教授撰写的《王时泽与<秋女烈士遗稿>》一文披露:1912年7月19日(阴历六月六日),为秋瑾就义五周年纪念日。此前,浙江与湖南两省已开始为秋瑾灵榇安葬何方发生激烈争执,背后则隐含着对革命史政治资本的争夺。在此背景下,肇建后,首次在长沙举行的秋瑾追悼会于是格外隆重盛大。会场设在秋女烈士祠,现场实况,各报多有记载。综合《申报》与《民立报》通讯可知:

长沙各界于7月19日上午十时开追悼秋女士大会。自八时起,祠前街道已拥挤异常。来宾均持入场券,换白花一朵而入。既入,男宾就左席,女宾就右席。祠中栏杆、楹柱,均扎松叶缀以彩花,匾额、挽词悬满堂壁。来宾约三千人,而以女宾为尤伙。有顷,军乐队导女士神主入祠,极为整肃。安主毕,即继续开会。由公推临时会长王时泽君报告开会次序: 首,军乐队奏乐;次,鼓风琴,男女宾合唱《悲秋词》;次,来宾及发起人行三鞠躬礼,均由女士子王沅德答谢;次,体育会会员开跳舞会;次,某君演说女士之历史;次,王君沅德致词,谢各界诸君光顾之盛心,遂复奏军乐。散会以后,男宾发起人及代表,女宾招待员及代表,各摄影以志纪念。

追悼大会正厅内亦悬挂有祖父所撰挽联:

秋雨秋风 女豪杰为国殉难

新元新纪 革命党立庙昭忠

最后一个节目则是“散会后有事务所办事人发《秋女烈士遗稿》,为纪念品,各来宾争取一空”。由此可以知晓,长沙追悼会的主持人正是祖父王时泽,《秋女烈士遗稿》亦是作为此会的纪念品而编印、散发。祖父之得以被公推为秋女烈士追悼会临时主席,自然是因其为秋瑾在湖南的知交。

1955年,秋瑾之子王沅德病危,临终前将秋瑾遗照数帧及《秋女烈士遗稿》一本托付给祖父保存,以为纪念。祖父随即转赠湖南省博物馆。现在看到的一些秋瑾遗照即来自于此。秋瑾在赠女友徐寄尘诗中,有“惺惺相惜两心知,得一知音死不辞”,我以为祖父跟秋女烈士的友谊同样达到了这一境界。

至于祖父在青岛的历史,则只能依据有限的资料,勾勒出一个大致轮廓。无意在网上发现被拍卖的这张照片,所以尤显珍贵。凑巧的是,不久前青岛友人李洁又从微信上转发给我一张照片。据他说,这张照片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青岛崂山北九水。上面五个人,从左至右为宋美龄、孔祥熙、沈鸿烈,第四者不知何人,但第五人身着军服,蓄八字胡,他问是不是我祖父。我看着有些像,但不能确认。随即李洁又转发来一条微信,说照片中确认第四人叫刑契莘,时为青岛市工务局局长,最右者即是祖父王时泽,时为青岛市公安局局长。

从辛亥革命至北洋乃至时期,祖父曾碾转于国内多个城市担任不同公职。尤以在哈尔滨任东北航务局局长兼商船学校校长的时间为久。但就我而言,值得特别记念的是青岛。因为我的父母是在青岛结的婚。

(祖父像。时任东北商船学校校长。)

青岛在时期为特別行政市,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祖父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起,先任青岛海军学校校长,后又任青岛市公安局长,均系当时青岛市市长沈鸿烈推荐的。祖父与沈是在日本学海军时的同学,也是至交。沈鸿烈对祖父多有提携。更早之前祖父在哈尔滨的任职,也是为时任东北海军总司令的沈鸿烈所荐。并且,沈亦是父母在青岛结婚时的主婚人。

我家原来有好几本老照片簿,里头就有一张父母结婚时的大照片。父亲西装革履手持礼帽,母亲一袭洁白的拖地婚纱,两边还有男女傧相和男女花童,好不气派。做为主婚人的沈鸿烈与祖父,应在其中。

相册里,有不少父母在青岛时的照片,那恐怕是他们一生中最为难忘的幸福时光。并且小时候我在相册里就知道了,青岛有大海,有崂山,有教堂,有总督府,有漂亮的德国人建的别墅。祖父及家人即住在八大关的一幢别墅内。

年轻时父亲喜欢照相,还喜欢在影集上题些或长或短的句子。记得在给母亲拍的一张照片下就题道:“待鸟儿的歌曲唱尽,大海也停止了翻波,我的思念也许到那时才会停止,停止在永恒的幽默里”。不知这是他自己写的,还是抄录了哪位诗人的。但另有两句“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后来知道是出自于泰戈尔的《飞鸟集》。

因青岛友人微信发来祖父与沈鸿烈、孔祥熙、宋美龄等人的合影,令我产生了想去青岛怀旧的心思,同时想请青岛诸友帮忙找找,看还有不有祖父在青岛时期的一些资料。尽管希望渺茫,毕竟已是八十多年前的历史了。未料还不虚此行。青岛的友人大海捞针一般,竟然找到了若干件祖父当年的资料。

如十二年(1923年)的《海事杂志》第一卷第六期上,刊载了祖父任东北商船学校校长时在开学典礼上的报告,开头云:

今日为本校补行开学典礼之日蒙上将军特派宋处长莅校并承张长官及来宾诸公惠临实为本校之光荣 时泽 代表全校员生敬谨致谢并将本校经过情形及教育方针报告如次……

此报告中所提“上将军”应为张作霖,而“张长官”则应为张学良吧。

然而“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出兵东三省,1932年2月哈尔滨沦陷。日本人要求祖父继续担任东北联合航务局总经理,被祖父拒绝。于是日军先派宪兵至航务局将其监视,旋又派南满铁道职员岛一郎等人至航务局,诡称仓猝派宪兵系保护性质,今奉令请其继续任职,同时出任航运局长,待遇较前增加十倍,并提供其他一些优越的工作条件。且软硬兼施:“如不同意即是反抗,军部当予以断然处置。”面对日军的威胁利诱,祖父以家小均在南方,欲回乡探亲为由,进行拖延。于是年农历元宵节,趁大街上民众燃放花灯之际,祖父只身潜逃出哈尔滨,径赴青岛。1932年5月,祖父由沈鸿烈推荐,被张学良派任青岛海军学校校长。趁此机会,祖父也尽力收容了不少“九·一八”事变后,被迫流亡关外的原东北商船学校学生。

又,据《王时泽与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海军》一文批露,青岛海军学校分设驾驶、轮机、测量等课程,先后培养了航海生200余人,轮机生100余人,多种水兵1000余人。有的人后来成为新中国的海军骨干,而祖父的学生马纪壮、宋长治等到台湾后,曾分别担任过台湾“海军总司令”与“总统府秘书长”。

又,资料中还有《申报》上先后登载的关于祖父出任青岛市公安局局长(1933年)与葫芦岛商船学校校长(1947年)的报道,以及祖父给《青岛警察沿革》一书所写的序言等资料。

引其一:(载《申报》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青岛公安局长就职

青岛公安局长王时泽十六晨八时就职,并召全局职员训话,略谓凡有益于地方之举,决极力迈进,望各安心服务。(十六日专电)

尤其有意思的是,在找到的若干资料当中,还有祖父当年给东北商船学校学生曹占荣开具的一张遗失证明。原文如下:

证明书

为证明事查曹占荣现年二十四岁河北清苑县人于十六年七月考入哈尔 滨东北商船学校轮机班肄业至二十年三月期满毕业该生应领之毕业证书确经本员在东北商船学校校长任内亲手发讫兹据该生函称占荣之东北商船学校轮机班毕业证书因九一八事变遗失在哈尔滨恳请证明等情前来经查明属实相应缮发证明书一纸俾资收执此证

前任东北商船学校校长

现任青岛市公安局局长 王时泽

中华二十三年十一月

证明书并钤有王时泽私印及青岛市公安局大印各一。

这张遗失证明,再次印证了祖父对他的下属及学生一贯关爱有加。在担任哈尔滨商船学校校长期间,祖父曾聘请了一位叫冯仲云的数学老师。王时泽在得知冯是地下党员时,却一直对他进行了保护。祖父认为冯仲云会教书,且为人正派,不会干坏事。在冯仲云的影响和培养下,商船学校不少学生加入了,其中就有后来成为抗联骨干的驾驶甲班学生傅天飞,以及后来成为第三国际情报员、著名作家的驾驶丙班学生舒群。

《王时泽与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海军》一文亦记载,当时日伪在哈尔滨大肆搜捕人,傅天飞也被列入了黑名单。祖父闻讯后,即把傅天飞叫来,开门见山对他说:“如果你是地下党员,就赶快逃走,如果不是,你就坦然留下。”傅天飞迟疑片刻,说:“我没有盘缠。” 祖父当然明白其意,马上送给他一笔路费,帮助他逃离了哈尔滨。

傅天飞后来追随杨靖宇将军,加入了东北最早的抗日武装——磐石游击队, 于1938年3月壮烈牺牲。现代作家萧军的抗战名著《八月的乡村》,其主要素材便是来源于傅天飞在磐石游击队的亲身经历。傅天飞在青岛时,通过舒群的介绍,将其酝酿已久的“腹稿”向萧军生动讲述了一天一夜。其时,萧红也在一边听得入神,竟然忘了厨房里还在煎饼,结果烧得满屋是烟。或许可以这样说,没有傅天飞,就没有萧军《八月的乡村》。

(傅天飞)

晚年的舒群也著文回忆过,当年商船学校虽是官费,可以养活自己,但养不了他的穷家。直到祖父帮助他去航务局做俄文翻译,家境才有所好转。但未料几年后舒群在哈尔滨也陷入险境,被迫南下逃亡。他首先选择各种势力并存的青岛作为暂栖地,主要就因为当年的校长其时已在青岛任公安局长,而原东北海军司令沈鸿烈担任青岛市市长。他们的旧部也有不少人在这里,相对安全。

然而由于当时山东的地下组织受到严重破坏,舒群和地下党青岛市委书记高崧还是被捕。据了解,当时钦定了三个“要犯”:高崧、倪鲁平和倪清华(舒群的妻子),要求将他们三人押解到南京陆军监狱。但最后却是倪家兄妹被解往济南监狱,而高崧和舒群在祖父及沈鸿烈的多方奔走干预下,被留在了青岛监狱。且关押条件较好,还可以看书与写作,舒群因之在狱中创作了他的成名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其间祖父还亲自探监,给舒群送去衣物。最后在祖父与沈鸿烈的斡旋下,舒群终于得以获释。

(舒群)

舒群出狱后到了上海,不仅很快找到了萧军和萧红,还在周扬的帮助下恢复了的组织关系。并且凭借《没有祖国的孩子》问鼎上海文坛并引起轰动,从而完成了从第三国际情报员到左翼作家的角色转换。

祖父任公安局局长数年期间,青岛日本侨民颇多,浪人尤其屡挑事端,与中国官民相冲突。可是当时青岛没有中国驻军,祖父曾回忆道,“防范责任均在警察,其间所经艰苦,非笔墨所能尽述”。1936年11月,日方因青岛日本纱厂工人罢工提出抗议,要求公安局进行镇压,身为公安局长的祖父却同情和偏袒工人,且出于民族气节,未按日方意图处分工人,招致日方不满。同年12月3日拂晓,日海军陆战队1000余人武装登陆,逮捕中国工人,并包围捣毁有排日嫌疑的青岛党政机构,且向南京政府外交部提出照会,祖父因此被迫辞职。

1938年,沈鸿烈当上了山东省主席,再任祖父为山东临时行辕主任。这个职务并未经国民政府正式任命,只能算是沈氏幕僚。但身处抗战之际,祖父并不计私利,继续奔走国是。至1940年后,祖父终于脱离政界,携全家避居湖南湘西边城凤凰。但即便暂寄宁静的青山绿水之间,仍“自九一八后刻刻未忘东北”。抗战胜利后,祖父又重新复出。先是国民政府派任在辽宁葫芦岛恢复的东北商船学校任校长,后又派任东北航政局专门委员、局长,直至1948年卸职归乡。

1951年,年逾花甲的祖父被聘为湖南省文史馆馆员。记得闫幼甫先生在《辛亥革命湖南光复的记忆》一文中说,辛亥革命前,湖南的革命团体和革命志士很多,但建立之后他们不谈往事,既不居功,也不要名。以至于中华临时政府稽勋局局长冯自由想表彰功臣却找不着受勋的人。

祖父也是这样的人。他晚年与我们全家住在长沙南门一条叫倒脱靴的小巷里。小时候,我见过他跟黄兴之子黄一欧的交往,但极少听他谈过辛亥及时期的往事。这种状况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才有所改变。1959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要广泛征集时期的文史资料,从那时起,在湖南省文史馆任职的毛居青先生便经常来家造访祖父。毛先生是一位饱学之士,曾经担任过湖南省省长程潜的秘书,协助黄一欧编写过《黄兴年谱》。当祖父向毛居青讲述他过去的经历时,毛居青连声说:“这很有史料价值,这很有史料价值!”以前从不轻言个人历史的祖父幽默地说:“原来我一肚子都是屎(史)呀!”

1962年正月初九清晨,祖父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76岁。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廖慧文]

「伯阳风水」易学四柱基础之如何排日柱

接上文「伯阳风水」易学四柱排法之排日柱时柱之前需知道的事情

其实四柱使用软件或万年历就可以快速排出,此文为拓展升级之文,送给想不借助任何工具片刻排出客户八字的朋友。

关于子时

排日柱前特别要注意的是子时的区分,有句话讲“神仙难断子时命”,实际上子时是个伪命题,古时候并没有现在的钟表,也没有一天24小时之说,一天的是以“子时”开始的,所以,在23:00后出生应该以第二天的日柱来排。

因为阴历月大月小并不固定,所以日柱无规律可循,排日柱是最为复杂的一环,不会排日柱的师傅不一定不是大师,但能不借助工具片刻给你排出日柱的一定是大师。想要准确的不借助工具排出日柱只有两种方法,一是你有计算机一般的头脑,能够片刻完成复杂的心算,二是你有非常好的记忆力,能够记住很多口诀,必须要下苦功夫。

日柱计算排法一(阳历)

先记住

再记住公式:

乘五除四九加日,双月间隔三十天。

一二自加整少一,三五七八十尾前。

化成公式便是:年的后三位乘5+年的后三位除4+9+阳历日子数+单月(为0)双月(30)+每个月的调节数]/60=取余数个位数为天干,余数除12取余为地支每个月调节数。

(一、四、五为1)、(二、六、七为2)、(三为0)(八为3)、(九、十为4)、(十一、十二为5)。

不过闰年,就是一月、二月,要减去1,后算天干地支数。

例一:1996年1月16日

(96×5+96÷4+9+16)÷60=8余49,49即为六十甲子序数。9对应天干壬,49除12余1对应地支子,对应干支为“壬子”。

例二:1997年2月16日

(97×5+97÷4+9+16+30+2)÷60=9余26,26即为六十甲子序数。6对应天干己,26除12余2对应地支丑,对应干支为“己丑”。

例三:1998年3月16日

(98×5+98÷4+9+16)÷60=8余59,对应干支为“壬戌”。

例四:1999年4月16日

(99×5+99÷4+9+16+30+1)÷60=9余35,对应干支为“戊戌”。

例五:2000年7月16日

(100×5+100÷4+9+16+2)÷60=9余12,对应干支为“乙亥”。

例六:2001年10月16日

(101×5+101÷4+9+16+4+30)÷60=9余49,对应干支为“壬子”

日柱计算分段排法(阳历)

此方法为第一个方法的分段版本。

记住总公式:

A+B+C=M

A为年基数,B为月修正数,C为日辰数,M则为求得结果。

M个位数对应天干,M除以12,余数对应地支。

例如某日计算的M值为61,则天干为1对应甲,地支为61除以12,得5余1,则对应子,则该日为甲子日。

下面具体讲一讲这几个数求法:

A年基数

Z=年份-1900

A=Z*5+Z/4+9(Z/4取余数,z如果能整除则为闰年,影响参数B,后文讲解)

例2004年

Z=2004-1900=104

A=104*5+104/4+9=555

例2010年

Z=2010-1900=110

A=110*5+110/4+9=586

B月修正数

其中B又包含两部分X与Y

B=X+Y

X很好记忆,单月份为0,双月份为30,即1、3、5、7、9、11月的X为0,2、4、6、8、10、12月份的X为30.

Y则没有规律1月Y=1,2月Y=2,3月Y=0,4月5月Y=1,6月7月Y=2.8月Y=3,9月10月Y=4,11月12月Y=5.

也可以直接记忆每个月份的B值

1月B=1 2月B=32 3月B=0 4月B=31 5月B=1 6月B=32 7月B=2 8月B=33 9月B=4 10月B=34 11月B=5 12月B=35

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年份能被4整除,则1月份2月份则需要再减去1

即,闰年,1月B=0, 2月B=31 ,其他不变。

C日辰数

阳历的几日就是几日。

求:2010年5月4日干支:

则通过公式得出

A=46 B=1 C=4,M=51,

则个位数1为天干数,甲,51/12=4…3,3对应寅,则2010年5月4日为甲寅日。

日柱背诵排法一:盲派秘法(阴历)

记忆能力好的,肯下苦功夫的可以使用此法。此法据说是西汉初期江湖祖师司马季主创,只授予算命盲人,只口传并不书授,为了保密需要记忆的歌诀都是进行了各种“加密”的语句。

口诀解决的问题,也是推导的前提:

1.该年的干支

2.该年正月初一的干支

3.立春日、时

4.当年哪几个月为小月(29天)哪几个月为大月(30天)

其推日干的原理便是:

根据当年正月初一的日干支进行推导,利用六十甲子循环先假设每月为30天即两个月一甲子循环先进行推算,然后减去小月缺失数得到最终干支。

例如,“乙亥白猪初二稍,观杏葵莲菊梅高”(某盲派小尽前知歌)

盲人为了尽量保密,所使用的秘法歌诀均进行了“加密处理”,我们以此句话为例进行破译:

乙亥:1935年

白猪:白色为天干辛,猪十二地支为亥,为辛亥

初二:初二立春

稍:稍秣为古时给牛吃的饲料,牛指的是丑,此时为丑时。

所以这七个字就包含了,1935年,正月初一干支为辛亥,这一年初二丑时立春。

而第二句则以花期代表小月月份:

观:取自成语走马观花,成语出自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指正月。

杏:杏花花期,指二月。

葵:葵花花期,指四月。

莲:莲花花期,指六月。

菊:菊花花期,指九月。

梅:梅花花期,指十二月。

所以第二句告诉我们,这一年,正月、二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二月为小月,为29天。

我们以1935年五月初五干支来推导一下:

通过此句我们已经知道1935年正月初一的干支为辛亥,先不考虑小月,则根据六十甲子循环,每两个月初一日干支必定是辛亥,则三月初一为辛亥,五月初一为辛亥,然后我们再加入小月因素,在五月份前,正月、二月、四月都是小月,是29天不是30天,所以我们计数3,则五月初一的干支为退三位,辛亥—1庚戌—2己酉—3戊申,则五月初一为戊申日,我们所求的日子为七月初五,则需要再前进四位,戊申—1己酉—2庚戌—3辛亥—4壬子,则1935年五月初五为壬子日。

蔡伦诗先生编著的《八字应用经验学》,对盲派的歌诀进行了简化处理,现摘录如下,想学习的可以参考背诵,(其实也可以自己进行改编背诵):

新编流年赶月法(1938—2030)

1938戊寅黑猪初五狗,后七三四六八冬。

1939己卯火猪十七牛,三四六七九冬头。

1940庚辰白蛇廿八龙,三五七八十腊寻。

1941辛巳青猪初九马,前六三七八十腊。

1942壬午黄猪十九鸡,二五七九冬月稀。

1943癸未青马初一鼠,一三五八十腊数

1944甲申黄鼠十二兔,前四二五七十住。

1945乙酉黑牛廿二马,一二四五七冬要。

1946丙戌红羊初三鸡,二三五六八冬稀

1947丁亥金牛十四鼠,后二三五六八十。

1948戊子青牛廿六兔,二四六七九冬好。

1949己丑黄羊初七马,二五七七九冬加。

1950庚寅黑羊十八鸡,一四七八十腊期。

1951辛卯红牛廿八鼠,二五七九冬月数。

1952壬辰黑猴初十虎,前五一三六九冬

1953癸巳红猴廿一蛇,一三四七十腊加。

1954甲午白虎初二猴,二四五七十月头。

1955乙未青鸡十二猪,前三一四五七九。

1956丙申黄鸡廿四虎,一三五六八十数。

1957丁酉黑兔初五蛇,后八春夏七十腊。

1958戊戌红虎十六猴,四六七九冬月头

1959已亥白鸡廿七猪,一四六八十腊初。

1960庚子青兔初九虎,后六二四八十腊。

1961辛丑黄兔十九蛇,二四六九冬月斜。

1962壬寅青狗三十猴,一三四六九腊头。

1963癸卯黄龙十一猪,二四四六八腊初

1964甲辰黑龙廿二虎,二四五七九月数

1965乙巳火猪初三龙,一三五六八九腊

1966丙午白龙十五羊,后三五六八九腊。

1967丁未青龙廿五狗,三六七九冬月走。

1968戊中黄猪初七牛,后七一三六九冬。

1969己酉黑猪十八龙,一三五八十腊从

1970庚戌红蛇廿八羊,二三五八冬月详。

1971辛亥黑鼠初九狗,后五一三四七冬。

1972壬子红鼠廿一牛,一三四六八冬头。

1973癸丑白马初二龙,二四五七八冬寻。

1974甲寅青鼠十三羊,后四三五七八冬

1975乙卯黄鼠廿四鸡,三五六八九冬栖。

1976丙辰黑马初六鼠,后八三五七九冬。

1977丁巳红马十七兔,二五七九冬腊住。

1978戊午白鼠廿七马,二五八十腊月花

1979己未青羊初八鸡,后六二三五七十腊

1980庚中黃羊十九鼠,二三五七十月数

1981辛酉青虎三十兔,一三四六七十住

1982壬戌黄猴十一马,双四二六七九加

1983癸亥黑猴廿二鸡,二四五七八十期

1984甲子红虎初三鼠,后十二五六八九

1985乙丑白虎十五兔,一四六八九冬住。

1986丙寅青猴廿六马,一四七九冬腊加。

1987丁卯黄虎初七猴,后六二四九冬丑。

1988戊辰黑虎十七猪,二四六九腊月初。

1989已已赤鸡廿八虎,二三五七九月数。

1990庚午黑龙初九蛇,后五一三四六八。

1991辛未赤龙二十猴,一三四六七九留。

1992壬申白犬初一猪,一四五七八十呼。

1993癸酉青龙十三虎,后三一五七八十腊。

1994甲成赤兔廿四蛇,四六八九冬月斜

1995乙亥黑犬初五猴,后八一四六九冬。

1996丙子红狗十六猪,一三六八冬腊初。

1997丁丑白龙廿七虎,二四六九腊月数。

1998寅青猪初八龙,二三双五八冬从。

1999已卯黄猪十九羊,二三五六八腊详。

2000庚辰黑蛇廿九狗,三四六七九腊丑。

2001辛已红猪十二牛,后四三六七九冬

2002壬午白猪廿三龙,三五七八十腊容。

2003癸未青蛇初四羊,三六八九冬月详。

2004甲中白鼠十四犬,后二五七九冬远。

2005乙酉青鼠廿六牛,一三五八十腊走

2006丙黄马初七龙,后七二四六十荣

2007丁亥黑羊十七羊,一二四五七冬详

2008戊子红牛廿八狗,二三五六八冬走。

2009己丑白羊初十鼠,后五三四六八十

2010庚寅青羊廿一兔,二四六七九冬悟。

2011辛卯黄牛初二马,二五七八十腊加

2012壬辰黑羊十三鸡,后四二六八十腊

2013癸已红羊廿四鼠,二四七九冬月数

2014甲午黑虎初五兔,后九一三五七冬。

2015乙未红虎十六马,一三四六十腊加。

2016丙申白猴廿六鸡,二四五七十月期。

2017丁酉青兔初七鼠,前六一三五七九。

2018戊戌黄兔十九兔,一三五六八十住。

2019已亥黑鸡三十马,二四六七九十加。

2020庚子红兔十一鸡,后四一六七九冬。

2021辛丑辛卯廿二子,正四六八十腊史。

2022壬寅乙酉初四虎,二四七九冬月数。

2023癸卯白龙十四蛇,后二正三六九冬。

2024甲辰青龙廿五猴,正三四六九腊休。

2025乙已黄犬初六猪,后六二四五八腊

2026丙午黑狗十七虎,二四五七八腊取。

2027丁末红龙廿八蛇,三五六八九腊随。

2028戊中白狗初十猴,后五四六八九腊

2029己酉青狗二十猪,三五七九十月数

2030庚戌黄蛇初二虎,正三六八十腊雨

此文第一句前两字代表此年初一干支,用颜色代表天干,后面是立春日期,用生肖代表地支,后一句则是小月的月份。

另外还有更简单的,七个字代表一年的“六十四卦金口诀”,用两个挂代表十二个月的月大月小,例:1925戊申未家十二猴,要求对六十四卦了然于心,若兴趣可留言,我后续可再次分享。

日柱背诵排法二:盲派秘法(阳历)

上面那个方法是用阴历计算,因为阴历的大小月份并不固定,所以非常麻烦,到了阳历这里就很简单了,阳历的推算也是需要大量记忆的,但相比阴历的要少很多,你需要做的是三步:

1.记忆每年元旦的干支

2.区分闰年与平年

年份除以四,能被四整除的为闰年

3.背诵歌诀

平年元旦歌诀

元旦干支五一同,五下七一千支从

七下隔一是九月,九下干支冬一重

元上干支三月一,四一又与元旦冲

四下干支同二六,六下八一是真宗

八下干支是十月,十下腊月又相同

此是平年元旦诀,法与闰月不相同

闰年元旦歌诀

闰旦三月干支同,三下五一又相逢

五下七一隔支九,九下千支冬月重

五月支冲为二四,四下六八十腊顺

此是闰年真口诀,它与平年不相同

解读:

“元旦干支五一同”,指的是哪一年的元旦与五月一日的都是一样的,“五下七一干支从”是说五月一日的下一个干支与七月一日相同,“七下隔一是九月”,是说七月一日干支隔一位是九月一日的干支,下面以此类推。

具体日子排法与上面的推导方法一致,比如推导某年5月9日的干支,只需要通过背诵,得到此年5月1日的干支,然后用甲子序数顺推到9日即可。

下期预告:时柱排法

教你快速八字排盘(年柱,月柱,日柱,时柱)的秘诀

排年柱

排四柱是推命的第一步, 即由命主出生之年月日时排出其四柱. 由于四柱是由八个干支组成, 因此也叫排八字. 下面分别说明年月日时其四柱排法.

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农历的干支表示. 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 如某人1998年正月初三生, 由于98年交立春是正月初八8时53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为97年之丁丑,而非98年之戊寅.

排月柱

月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 而是以节令为准, 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 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我们现在用的农历也叫夏历, 是建寅月的, 即每年正月为寅月, 二月为卯月,直到十二月为丑月.月柱中的地支每年固定不变, 从寅月开始, 到丑月结束.

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

从立春到惊蛰 从惊蛰到清明 从清明到立夏 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从芒种到小暑 从小暑到立秋 从立秋到白露 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

从寒露到立冬 从立冬到大雪 从大雪到小寒 从小寒到立春

节令的含义:

正月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 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 天气将回暖, 万物将更新, 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 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

二月惊蛰: 春雷开始轰鸣,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 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 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 气温升高. 惊蛰是公历的3月6日或7日.

三月清明: 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 草木萌动, 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清明是公历的4月5日或6日.

四月立夏: 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 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 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 立夏是公历的5月6日或7日.

五月芒种: \"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 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 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 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

六月小暑: 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 炎热逼人, 小暑是公历的7月7日或8日.

七月立秋: 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 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 立秋是公历的8月8日或9日.

八月白露: 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更凉, 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白露是公历的9月8日或9日.

九月寒露: 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 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寒露是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

十月立冬: 这个节气表示清爽的秋天将过, 寒冷的冬天开始, 立冬是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

十一月大雪: 这个节气表示降雪来得较大, 大雪是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

十二月小寒: 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 会有霜冻, 小寒是公历的1月5日或6日.

月柱中每月的天干有所不同, 虽不像地支那样固定, 但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参看以下年上起月表.

年上起月表

月/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十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冬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腊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此表查法是, 凡甲年己年(年柱天干为甲或己), 正月为丙寅, 二月为丁卯,余类推.如1998年为戊寅年, 三月是丙辰月. 2000年为庚辰年, 八月为丁酉月.

另有以下口诀可帮助记忆, 也称为\"五虎遁\":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年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土, 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处起, 甲寅之上好追求.

口诀用法: 凡甲年己年, 一月天干为丙, 二月天干为丁, 压余类推. 

排日柱

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 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

  日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 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

日柱, 在命学上是以晚上子时开始顺时针到亥时, 十二个时辰为一天, 每一个时辰占两个钟点. 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 即晚上的十一点.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 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 这一点请特别留意,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排时柱

时柱, 用农历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 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子时: 23点 --凌晨1 点前 丑时: 1 点 --凌晨3 点前

寅时: 3 点 --凌晨5 点前 卯时: 5 点 --凌晨7 点前

辰时: 7 点 --上午9 点前 巳时: 9 点 --上午11点前

午时: 11点 --上午13点前 未时: 13点 --上午15点前

申时: 15点 --上午17点前 酉时: 17点 --上午19点前

戌时: 19点 --晚上21点前 亥时: 21点 --晚上23点前

古人将一日等分为十二时辰, 即:

夜半者子也, 鸡鸣者丑也, 平旦者寅也, 日出者卯也,

食时者辰也, 隅中者巳也, 日中者午也, 日佚者未也,

哺时者申也, 日入者酉也, 黄昏者戌也, 人定者亥也.

时柱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 而天干却不同, 可查下面日上起时表:

日上起时表

时/日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另有以下口诀可帮助记忆, 也称\"五鼠遁\":

甲己还加甲, 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 壬子是真途.

上表和口诀的用法与年上起月法类似. 如丙申日卯时的天干是辛, 即辛卯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