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什么的著作)

鹰视狼顾 2023-07-09 05:28:30 网友整理

陪孩子看图书:《尔雅》,古代的百科全书

【尔雅其书】

古代人们怎么交流呢?有一本《尔雅》,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标准,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汉语大词典。我们常说的“十三经”中就有《尔雅》,学习《尔雅》,可以了解古代词语。

《尔雅》最后7篇分别是:《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和《释畜》。这7篇著录了590多种动植物名称,保存了中国古代早期的丰富的生物学知识。

【尔雅名句】

春为发生,夏为长嬴(yíng),秋为收成,冬为安宁。

解读:春天的时候万物生发;夏天的时候植物和动物都茁壮成长,树叶茂盛,动物们也都活动频繁;秋天的时候开始收割庄稼;冬天的时候就有一个富足安详的时光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在什么样的季节里种何种蔬菜,这些都是经过日积月累积攒下来的宝贵经验。直到今天,农历和二十四节气还一直在沿用,农业对中国的影响,可以说是从古至今,没有间断过。

父为考,母为妣(bǐ)。

解读:父亲称为“考”,母亲称为“妣”。在现在的祭文当中,依然可以看到“先考”、“先妣”这样的称谓,指的就是先父和先母的意思。

谓女子,先生为姊(zǐ),后生为妹。

解读:如果是两个女孩,先出生的称为“姊”,后出生的称为“妹”。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称姐姐为“姊姊”,到现在有的地方还在使用这种用法。从《尔雅》开始,我们对称谓就有了严格的规定。

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jǐn),果不熟为荒,仍饥为荐。

解读:遇到谷子不能成熟的称为“饥”,蔬菜不能成熟的称为“馑”,瓜果不能成熟的称为“荒”,如果两年都是饥年就称为“荐”。到现在,我们还有“饥馑”、“饥荒”这样的说法,其实每一个字的背后都是有含义的。

山夹水,涧。陵夹水,澞(yú)。山有穴为岫(xiù)。

解读:两山之间有水,称为“涧”。两个丘陵之间有水,称为“澞”。山上有洞穴,就称为“岫”。

水中可居者曰(yuē)洲,小洲曰陼(zhǔ),小陼曰沚(zhǐ),小沚曰坻(chí),人所为为潏(yù)。

解读:水中可以居住的地方叫做洲,比较小的洲叫做陼,小一点的陼叫做沚,小沚称为坻,人造的岛叫做潏。

荣螈(yuán),蜥蜴(xī yì)。

解读:蝾螈(róng yuán),指的就是蜥蜴。在《尔雅》这本书中,解释的形式是前面说要解释的词,后面说解释语,如同今天的词典一样。统一名称,便于各地的人交流。

【尔雅故事】

屈原读《尔雅》

身为楚国重臣的屈原曾经游历过天津,在他的传世之作《离骚》中,就有这次游历的经历和体会。“朝发轫(rèn)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郭沫若对此的解释是:“我清晨从天汉的渡口起身,晚间便到了西方的边极。”

春秋时期,天津北郊属于燕国,南郊则属于齐国。楚怀王时期的三闾(lǘ)大夫屈原曾读《尔雅》中的名句“析木谓之津,箕(jī)斗之间,汉津也”,并由此认为天津就是天的尽头。后来他出使齐国时,特意到天津一游,去考察《尔雅》中所说的天的尽头。

雅学

现在有一门“红学”,是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同样也有一门“雅学”,是专门研究《尔雅》的学问。

四库全书版尔雅新义

中国古代有“仓雅之学”的说法。“仓”指字书《仓颉(jié)篇》,“雅”指训诂(gǔ)书《尔雅》。“仓雅之学”就是文字训诂之学。雅学的专家团队,在汉魏时有樊(fán)光、李巡、孙炎等人。孙炎有《尔雅音》;东晋时,著名的学问家郭璞(pú)作《尔雅注》,远胜前人,一直传流至今;宋时有邢昺(bǐng)的《尔雅疏》和郑樵的《尔雅注》等;清代雅学最为昌盛,相关的著作极多,统归雅学之列。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头条号主要有“给孩子说故事”、“给孩子讲文化”、“陪孩子看图书”、“陪孩子共成长”等专辑。 家长可以根据情况选择素材,和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头条号与各位家长共同成长,让孩子爱学习,爱国学!

头条号汇集新课标和新大纲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全部篇目,旨在陪伴孩子坚持诵读,增强文化积淀。特色功能:1)独家支持诗词单句循环播放;2)完美支持隐藏或显示拼音、正文、注释,帮助孩子灵活记忆。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经尔雅书会启动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最是书香能致远。9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经尔雅书会揭牌暨启动仪式举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校长苏喜军、河南省教育厅社语处处长韩冰、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副处长董春民、河南省图书馆副馆长王海辉、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洁出席仪式。

苏喜军和韩冰一起为水经尔雅书会揭牌

仪式现场

读理论、诵经典 学校培养出以刘慈欣为代表的专门人才

“建校71年来,学校持续创新工作载体与育人平台,积极引导学生读理论、诵经典,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包括以科幻作品《三体》和《流浪地球》作者刘慈欣为代表的专门人才。”苏喜军在致辞中表示。

苏喜军表示,学校将充分挖掘以水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底蕴、继续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积极发挥知识高地优势、探索服务路径,持续推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校园。希望公共管理学院今后将水经尔雅书会建设好、维护好、发展好,让广大师生在读书中享受快乐、在阅读中增添新知、在品读中增强文化自信。

韩冰在致辞时指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隆重举行水经尔雅书会启动仪式,是学校党委积极营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浓厚氛围的创新之举,标志着学校书香校园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充分彰显了华水党委的大局意识和政治担当。希望华水以举办水经尔雅书会为契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读书热情、思想境界和精神力量。

阅读常态化、普及化打造“书香郑州”离不开高校支撑

“希望水经尔雅书会精心策划、创新形式,常态化开展各类阅读活动,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师生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增强深阅读。希望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不断从书本中汲取知识、指导实践、提升能力。”董春民指出。

董春民认为,近年来,河南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书香河南”被列入“十大河南”建设之一,成立了“书香河南”建设工作专班,印发《“书香河南”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书香河南”建设考核指标体系,“书香河南”首届全民阅读大会近期即将召开。通过不断加强阅读内容供给,广泛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杨洁表示,近年来,郑州市把倡导全民阅读作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文化载体,以“绿城读书节”为载体,着力打造“书香郑州”城市文化品牌,推动郑州全民阅读常态化、普及化。作为内容创作的高地,高校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阅读内容,在引领阅读风尚、推动全民阅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华水公共管理学院成立水经尔雅书会,引领阅读风尚,对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华水多措并举,以创新、多元的方式推广全民阅读。华水公共管理学院水经尔雅书会的成立,也体现出全民阅读在华水校园发展的蓬勃活力。”王海辉指出,希望省图书馆与华水馆校携手,进一步整合双方资源,在经典阅读、读书活动、领读人培养、场馆空间、宣传推广等方面开展深度的交流与合作,用书香滋养师生和读者的精神与灵魂。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 为何取名水经尔雅书会?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李贵成介绍,结合华水的特点,故读书会取名水经尔雅书会。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李贵成认为,中原文化源远流长,耕读传家正是河南人值得弘扬的传统,代代相传,文脉不断,几千年的薪火相传,才拥有如今当之无愧的称誉,这是一个大的背景。

现场,水经尔雅书会副会长、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刘琛璨和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代表胡慧敏作了发言,该校教师马英澎湃地朗诵了《就是那一只蟋蟀》,把启动仪式推向了高潮。

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工部、教务处、社会科学处、校团委、图书馆、公共管理学院相关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仪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