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四月初四午时八字(1980年四月初四出生命好吗)

隐身守侯 2023-08-13 10:30:08 网络

大师逝去,最后目光定格在“情境”

18日下午3时8分,南通市中医院,一颗在中国儿童教育界跳动了60多年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牵动了海内外同行的心。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第一时间发来唁电:“情怀教育深爱儿童坚守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扎根大地不断创新首创情境教育理论体系。”

尽管要到20日上午才举行遗体送别仪式,但记者下午5时在南通殡仪馆看到,前来吊唁的人群已是络绎不绝。遗像上的中国情境教育创始人、著名儿童教育家、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李吉林老师安详地注视着远方。

病房朝向学校,

最后的眼神眺望学生

“真没想到,李老师告别世界最后的目光,还是看着学校和学生。”18日下午4点半,记者来到南通市中医院住院楼8楼最西边的病房,病床上空空荡荡,一个多小时前,李吉林老师在这里永远闭上了双眼,病房护士回忆当时的情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今年4月,李吉林因病住院治疗,作为全国著名教育家,她本可以到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医院就医,却坚持住进与学校一墙之隔的南通中医院。她提出的唯一要求是,“病房要朝向学校,好让我能看到孩子。”

“李老师住院后,最喜欢打开窗户,坐在床上聆听孩子们的琅琅书声和学校清脆的上下课铃声。听到动情时,她会慢慢从床边站起来,伏在窗口静静地看着孩子们。”护士回忆,李老师曾对前来看望她的老师们说:“我在这里能够看到你们,我看到你们在伏案工作,看到孩子们在开心玩耍,我就开心,就放心。”

“李老师生病住院期间,心思还留在她的情境课堂里。”通师二附原副校长施建平回忆说,“李老师只要看见我们来,就拉着我们聊孩子、聊课堂。我们发现,这时的李老师,眼睛里都透着力量,最后总忘不了会加上一句‘快回去工作’。”

李吉林的心,一辈子都牵挂着孩子。她教过的孩子们,也都牵挂着她。“我和我女儿都是李老师的学生,我们来给老师鞠个躬。”晚上8点,南通市民刘先生一家三口红着眼眶走进殡仪馆。一名在加拿大留学的南通女孩惊悉李老师去世,立即打电话委托家人,代自己送老师一程。

“情境教育”,

让孩子忘了下课时间

“我仍然像孩子一样,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学。”在散文《我,长大的儿童》中,李吉林这样自述。

1956年,刚满18岁的李吉林从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毕业,成绩优异的她本可选择报考大学,或是接受文化部、省体委伸来的“橄榄枝”,但她坚定走进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选择做一名教师,“小学就是我的大学,小学生就是我的‘老师’,我将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学习!”

带着童心当老师,李吉林发现,空洞的教材、呆板的教法、凝固的氛围,不仅剥夺了孩子脸上天真的笑容,也禁锢了孩子渴望飞翔的童心。1978年,被评为全省首批特级教师的李吉林向学校郑重提出,要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全过程实验研究。

一次偶然机会,李吉林获得了外语情景教学的信息,便产生了“移植”的想法,她由“情景”联想到中国古诗词中的“意境”,开始进行情境教学实验。她把目光从教室转向广阔的大自然,为琢磨如何让同学们看日出,她半夜起床,独自赶在黎明前选好观察点;为了让孩子们从生活中领悟浅近的哲理,她顶着烈日,到郊外、到田埂寻找老黄牛、大水牛……

全新的内容和形式,让孩子们学得经常忘记下课时间。一位专家感慨,“她真是把课堂教活了,把孩子教活了。”首轮5年制实验结束时,班上有30多人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75篇,3名同学的作文登上了《人民日报》,全班43名学生有33人考上省重点,平均成绩比六年制学生高10多分。

“教师不仅是实践者,更应是思想者,不能满足于做教书匠,而要立志当教育家。”沉浸在情境教育的王国里,李吉林先后撰写数百篇论文,出版了13本专著,2006年推出八卷本360多万字的《李吉林文集》,研究成果13次在全国获奖,其中一等奖9项。

2014年,全国首次评选“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李吉林的“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获特等奖第一名。3年后,世界著名出版公司斯普林格购买《情境教育三部曲》版权,面向全球发行,这是我国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的著作第一次走出国门。顾明远评价“情境教育”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原创教育思想体系”。来自美、英、日等国的专家们感叹:情境教育为中国争得了在世界教育论坛上足可自豪的话语权,发出了回应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国声音!

“无论是寒冬还是盛夏,我都习惯坐在学校的办公室里工作着,心里觉得特别恬静而清新。因为想的、读的、写的就是‘儿童’两个字。”作为全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李吉林拥有的“国字号”荣誉头衔有20多个,但她最喜欢的还是孩子们送给她的称呼——长大的儿童。

名师高徒,

“青蓝工程”育桃李

“小鸟怎么叫的?”“唧唧啾啾——”“想象一下,一声鸟鸣,把花儿——”“叫红了。”“一声鸟鸣,把天空——”“叫蓝了。”……暑假前,通师二附童话楼教室内,一堂以“小鸟”为题的阅读综合课让50多个孩子雀跃不已。教这堂课的老师唐颖颖,是李吉林情境教育实验班的学生,如今已在李吉林的传帮带下成长为情境教育名师、全国“科研型教师”。

“教育,是薪火相传的事业。”上世纪90年代初,功成名就的李吉林主动挑起了培养青年教师的“青蓝工程”重担,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以学校为基地的“青年教师培训中心”,并亲自担任导师,开讲座、上示范课。

“要不是李老师,我可能早就离开教师队伍了。”施建平告诉记者,1980年,师范毕业的他无心从教,一分配到学校就在附近的高考补习班“挂了号”,准备考上大学后走人。校领导让他到李吉林所带班级跟班学习,他搬把椅子坐到教室最后一排,把李吉林的语文课一堂堂听下来,听得如痴如醉。后来他拜李吉林为师,潜心研究小学语文教学,32岁那年,成为江苏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

名师出高徒。李吉林手把手带的10多个徒弟个个出息,其中8人当了正副校长,6人成长为特级教师。斯人已逝,而情境教育在全国实验班点已有1000多个,遍布大江南北。

“李老师像一台永动机,永远在考虑如何完善情境教育体系,即使年过八旬,也从未离开过校园和课堂。”情境教育研究所老师王亦晴含泪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李老师让我们轮流休息,自己却从大年初四开始,天天冒着寒风到办公室上班,一日不歇。”

“当教师远比蜡烛永恒,照亮了别人,升华了自己。”李吉林曾说,“即便比作‘春蚕’,也绝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而是丝虽尽,却身不死。蚕变作蛹,蛹变成蛾,蛾又孕育出蚕宝宝,无穷无尽,那真是如诗如画!”(徐 超 贲 腾 王 拓 陈 明 张秋佳 俞圣彤)

1980年4月18日 (农历三月初四),津巴布韦(罗得西亚)独立。

1980年4月18日 (农历三月初四),津巴布韦(罗得西亚)独立。

1980年4月18日 (农历三月初四),津巴布韦(罗得西亚)独立。

1980年4月18日,半夜,罗得西亚变成了独立国家津巴布韦。英国王子查尔斯向新当选的律巴布韦总统坎南·巴纳纳牧师呈交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签署的准许殖民地独立的文献。

当绿、黄、黑、红色相间的国旗代替了英国国旗的时侯,黑人们庆祝多年来为获得大多数人统治所进行的斗争的结束。

仅在4个月前,英国才磋商停火,建立了一个临时殖民政府,准备大选。

前游击队领导人罗伯特-穆加贝所领导的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获得了3月国会大选的多数票。

他在任津巴布韦首届黑人多数政府总理的仪式上宣了誓。104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庆祝。前总理伊恩-D-史密斯早在1965年就声明开始独立于英国,而不是接受移交黑人统治的提议。

穆加贝在今天的讲话中强调了津巴布韦黑人与白人团结一致的重要性。

美丽的四川,从古至今一共发生了多少次地震?

清早醒来,朋友圈就被四川泸州的地震消息铺天盖地的刷屏了!

四川,一个山美、水美、人美的人间圣地,每次听到那里地震的消息,都会心痛。

从古至今,美丽的四川就无法摆脱地震的困扰,那么,历史上的四川一共发生过多少次地震呢?

公元前:史书记载发生大地震2次:

公元前186年2月25日,即西汉高后二年正月二十七日,今甘肃武都发生6.7级地震,同时引发山体崩塌,造成760余人死亡,余震一直持续了近7个月之久。这次地震虽然没有发生在现今四川境内,但从当时的地震记录来看,离四川很近,很可能已经波及至四川西部。只是当时的四川地广人稀,很多地方没有人居住,且没有留下史书记载,详情不明。

公元前26年3月28日,即西汉成帝和平三年二月二十七日,今四川省乐山地区发生地震,且出现了四川地震的首次史书记载:“柏江山崩,捐江山崩,者雍江水川江水逆流,坏城杀十三人。地震积二十一日,百一十四动。”

唐宋年间,史书记载共发生地震11次

公元624年8月15日,即唐武德七年七月二十六日,今四川省西昌发生6级地震;

公元638年2月11日,即唐贞观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松潘一带发生地震(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第二日又发生较强余震。公元702月12日,及唐长安二年八月十六日,今剑阁以南发生大范围地震,震中可能在三台一带。

公元814年4月2日,即唐元和九年三月初八日,西昌发生7级地震,一昼夜间有80次余震,死亡百余人,地陷三十里。

公元1003年3月,及宋景德元年二月,成都、汉源间地震。

公元1011年7月,及宋大中样符四年六月,眉山、大足间地震。

公元1169年1月24日,即宋乾道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北川西北地区发生地震,三天内余震不断,地震时声如雷鸣。

公元1193年9月12日前,即宋绍熙四年八月十五日前,成都地震。公元1216年3月30日,即宋嘉定九年三月十一日,雷波东北发生7级地震,在80里的范围内引发大量山崩,堵塞江水。

在此前二月二十八日、三月初二都发生过地震,大震后余震不断,直到五年后才停止。

元朝时期:因宋元年间,四川境内饱受战乱,人口损失极其严重,很多州县已完全荒废,所以元朝时期有四川地震的史书记载很少,仅有一次记录。

公元1327年8月-9月,即元朝泰定四年8月至九月,天全西一带发生特大地震,震级达7级以上(中国地震局根据当时的史书记载判定其震级大于7级)。

明清时期:史书记载共发生大地震12次

公元1536年3月19日,即明嘉靖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西昌大地震。

公元1630年1月16日,即明崇祯三年十二月初四,松潘小河营地震,震级估计达7级,同时引发山崩,城墙有120丈倒塌,波及松潘、苍溪、广安、重庆、璧山、珙县、威远、乐山、雅安、成都等地。

公元1725年8月1日,即清雍正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康定一带发生地震,震级估计达7级,当地衙门、民居、碉楼全部倒塌,死伤严重,波及汉源、天全、理塘、巴塘等地。

公元1748年8月30日,即清乾隆十三年闰七月初七,康定西北发生大地震,震级估计达7.0级,不到一天内震了7次,波及炉霍、马尔康、汶川、德阳、乐至、内江、隆昌、自贡、南溪、珙县、屏山一带。

公元1786年6月1日,即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五日,康定再次发生大地震,震级估计7.2级,震中南移。城垣全行倒塌,不存一间;山石坍坠,径途阻塞,文报不能驰递;康定以外通藏大路,大山裂坠,雍塞泸河(大渡河),积水高20余丈,致水停蓄泛滥,沿河田地多遭淹没。地震乍震乍止,缸水倾侧,人不能立,震后微微作颤,余震延续数月。

公元1786年6月10日,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十五日,泸定一带再次发生大地震。

康定-泸定大地震,因山体崩裂引发洪水灾害,共计死亡10万余人。

公元1816年12月8日,即清嘉庆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炉霍一带发生地震,震级估计7级,死亡人数达三千余人。

公元1850年9月12日,即清道光三十年八月初七,西昌、普格发生地震,同时引发山体崩塌,死亡两万余人。

公元1870年4月11日,即清同治九年三月十一日,巴塘一带发生地震。

公元1893年8月29日,即清光绪十九年七月十八日,道孚乾宁一带发生地震。

公元1904年8月30日,即清光绪三十年七月二十日,道孚一带发生地震,震级估计7.2级,二百里内沿途房屋大多震倒。之后的七月三十日、八月初二在此发生地震。

公元1905年11月,即清光绪三十一年年间,自贡、宜宾地区发生地震,十几天内余震19次。

时期:有记载共发生两次震级7级以上的地震

公元1923年3月24日,炉霍-道孚大地震,震级达7级以上,死亡人数达五千人次。

公元1933年8月25日,茂县叠溪发生大地震,震级达7.5级,死亡人数两万余人(含10月岷江地震洪水死亡人数,直接死于地震者9300人)

新中国成立后,共发生5.0级及以上地震34次,其中7.0级及以上大地震6次

1954年10月24日,自贡发生地震,震级5.0级。

1955年4月14日,康定折多塘发生地震,震级达7.5级。震时山崩地裂,飞沙走石;河水上涨,泉水增大或干涸,水变颜色,有的泉水位置也发生变化,折多塘温泉水温下降;塔公至康定间海拔5820米的海子山“峰顶”崩塌削平,贡嘎山雪崩,冰块融化使燕子沟涨水20多天。康定全县房屋和寺庙共倒塌624间,倾斜、破坏1083间,地震死亡70人,伤217人。

1955年9月23日,会理鱼鲊发生地震,震级达6.7级。

1973年2月6日,炉霍雅得发生大地震,震级7.6级。受灾地区包括炉霍、甘孜、道孚、新龙、壤塘等县,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房屋倒塌15700幢,破坏2867幢,损坏3441幢。川藏公路有17处遭到严重破坏,塌方40—50处(坍塌宽度几米至几十米不等),路面普遍裂缝,计30—40处,百余条。地震死亡2175人,伤2756人,死亡88户;损失牲畜40427头,粮食4023602斤。康定至甘孜、炉霍、色达、新龙、邓柯、石渠、白玉、德格等县邮电线路破坏,通讯中断。

1975年1月15日,康定九龙发生地震。

1976年8月16日与23日,松潘平武发生大地震,震级达7.2级。

1976年11月7日,盐源、宁蒗地区发生地震,震级达6.7级。

1980年2月2日,木里草坪子发生地震,震级达5.8级。

1981年1月24日,道孚沟普发生地震,震级达6.9级。

1982年5月22日,盐源、宁蒗地区发生地震,震级达5.1级。

1982年6月16日,甘孜扎科发生地震,震级达6.0级。

1985年8月12日,盐源梅雨发生地震,震级达5.2级。

1986年8月7日,理塘日乃发生地震,震级达5.6级。

1988年4月15日,会东发生地震,震级达5.2级。

1988年6月2日,道孚乾宁发生地震,震级达5.0级。

1989年3月1日,小金黑虎碉发生地震,震级达5.0级。

1989年4月16日,巴塘小坝冲发生地震,震级达6.7级。

1989年9月22日,小金梭罗发生地震,震级达6.6级。

1989年11月20日,江北统景发生地震,震级达5.4级。

1990年4月9日,巴塘、理塘发生地震,震级达5.2级。

1991年2月18日,小金两河发生地震,震级达5.0级。

1992年11月30日,石渠发生地震,震级达5.1级。

1994年12月30日,沐川发生地震,震级达5.7级。

1996年2月28日,宜宾永兴发生地震,震级达5.4级。

1996年12月21日,白玉发生地震,震级达5.5级。

1999年9月14日,绵竹、安县发生地震,震级达5.0级。

1999年11月30日,绵竹汉旺发生地震,震级达5.0级。

2001年2月23日,雅江发生地震,震级达6.0级。

2001年5月24日,盐源发生地震,震级达5.8级。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512大地震,

震级:Ms面波震级8.2,Mw矩震级7.9(USGS);

死亡及失踪人数:87587人(官方数据)

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地震,震级达7.0级。

2017年8月8日,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地震,震级达7.0级。

2019年6月17日,宜宾市长宁县发生地震,震级达6.0级。

2021年9月16日,泸州市泸县发生地震,震级达6.0级。

资料来源:中国地震网;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