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七月初六八字(1994年七月初六八字是什么命)

陈情匿旧酒 2023-10-07 11:22:02 网友整理

高考故事2:高考前一天晚饭,我吃了7个馒头3碗稀饭,撑得睡不着

1.中饭没吃饱

1994年7月6日中午,我们八义集中学高三全年级,在送考老师的带领下,十二点整出了运河火车站,排队步行到了县第二招待所。

大家放下书包就去吃饭了,中饭很简单。因为火车晚点,我们涌进招待所食堂时,已经过了饭点了,食堂的馒头没剩几筐了,那么多学生,在老师们的协调下,一人只分到了1-2个。

稍事休息后,大家一起步行20分钟去看设在运河中学的考场。

从运中看完考场回来,已感觉有些饿了。运中校园真大,赫然耸立的教学楼、宿舍楼就十几座,塑胶操场都好几个,难怪是省重点中学,刚绕了一圈就把午饭消化完了。

我躺在招待所的床上,回想午饭吃得太文雅了,就一个馒头、一碗稀饭。

那高联合和吕港好似多天没吃饭的饿鬼,甩开腮帮子、颠起后槽牙,就自顾自狼吞虎咽起来,满桌子就听他俩在吧唧嘴,真是不要钱的饭菜玩命地造,等到大家翻回头再找馒头,筐里已是空空如也了。

高联合还腆脸笑道,“反正都交钱了,谁吃得慢谁倒霉,看我咋样?一人吃你们三个,这样才够本。”不顾别人的鄙夷,这小子撑得翻着白眼扬长而去。

连服务员都站在一旁捂着嘴笑,心想乡下的孩子真没见过世面。

又想到刚才看到的考场排位,这曹燕真是神通广大,当真把前后左右都安插了成绩好的学生,前面高联合、左面武港、左前梅香、右前李亮星,我和高燕在她的后面,整个一“百鸟朝凤”、“八水绕城”的布局,显然是煞费苦心,一些传言还是有道理的。

在教室外面,曹燕像大款似的,请一帮同学吃雪糕,我没理那根弦。不仅因为她那故作热情的施舍作派。

吃罢雪糕,高联合、武港等人又簇拥着曹燕,非要去吃羊肉串,乱糟糟的一副吃大户的样子。我看不惯,对曹燕似笑非笑地“及时帮忙”的暗示不置可否,笑笑挥手而去。

问了问戴着电子表的潘文,时间刚过四点,距离晚餐还有两个小时,饿着肚子这可怎么熬?后悔家里一早煮好的鸡蛋,不愿带,眼前要有个鸡蛋垫点,也好受得多。

要不出去买点吃的?万一食物中毒怎么办?学校规定,不准私自吃外面的东西。再说,花钱买零食吃,二招的饭钱岂不是白交了?

还是饿着肚子再忍忍吧?晚上吃饭的时候,绝对不会客气了,该吃的吃,该抢的抢!

饥肠辘辘中,强迫着自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快五点时,朦胧中就见潘文坐在了对面,正在整理衣服,心想这家伙终于还是换了宿舍,“怎么说服李贝这小子的?”

“考试给他抄呗,看考场回来,他就不停地说好话,奴颜婢膝的,我都不好意思了,换宿舍,当然不在话下,他说外面放炮都睡得着,何况高联合的呼噜?”

“你在隔壁考场算是大拿了,我看有几个人都跟你打过招呼了?吃香得很嘛!”我伸了伸懒腰,睡了一小觉,并没解决饿的问题,只感觉胃里的酸水都要泛上来了,赶紧摁了摁肚子,眼睛眯着,尽量节省体力。

“我说的没错吧?前十名都被安排到你们考场了,而且是围着曹燕坐的,人家上头有人啊,刚才回来时,看到曹燕在请客呢,热闹的很,你怎么没去?”潘文边擦皮鞋边问。

“我还算成绩好啊?自顾不暇。要去运西找文曦?把皮鞋都擦掉皮了!”

“待会吃饭时帮我打个马虎眼,我那份你帮我吃了啊!知道你中午没吃饱,高联合那几个熊孩子真怂!见饭不要命,你可不能太作假了,不吃白不吃。”潘文低声关照了几句,蹬上皮鞋,整理整理衣服,就悄悄溜了出去。

起到“吃饭”两字,又勾起了肚子里的馋虫,咕咕地直叫唤,饿得真有点前心贴后背了。

好容易撑到五点五十,终于听到班主任站在院子里,喊人集合吃饭了!

猛地站起来,头还有点晕,定了定神才稳住。

混在众人之中,走向二层食堂的小路上,我眼神都有些发花了。一个下午,就感觉腰带都松了两口。晚上再吃不饱,可真对不起自己交的那份钱了!

2.饭前胡校长啰里啰嗦

偌大的食堂里,共摆放了近三十张桌子,每个桌子安排了十个人。

我暗自数了数,自己的那个桌子少了两个人,等会可以多吃一点了。

晚餐比中餐丰盛许多,一个桌子上,八个菜碟,两盆稀饭,另加一大筐馒头。桌子上空的风扇徐徐地吹着,将馒头饭菜的香味弥漫开来,直刺众人的味蕾,口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赶紧咽了下去。

大家正急嗷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之时,只听胡校长站在桌子中间,咳嗽了几声,示意要发表重要讲话。

在各班班主任的力劝和示意下,食堂逐渐安静了下来。就听胡校长吧嗒了一口烟,缓缓笑道,“明天啊,就要参加高考了,趁着人都在,我再强调一下考试纪律(啰里啰嗦说了十分钟,都是老生常谈。)

…..,好,咱们现在解决吃饭的问题(大家以为他讲完了,正要开吃,就听他接着说)…….,下午啊,有不少同学跟我抱怨,中午没吃饱;我向食堂一打听,原来是馒头没供应够;把俺孩子当成干部培训的标准了。

我马上向有关领导反映,这哪行?俺孩子(显得非常亲切)都是大小伙子,长身体的年龄,胃口大是自然的,还要参加高考,人生最关键的一场考试,不吃饱哪行?饿着肚皮在考场上是要当逃兵的!

经过我们紧急磋商,二招调高了伙食标准,每桌加两个菜,馒头稀饭管饱吃,大家可以放开肚皮,不要再扭扭捏捏的作假了!咱中国不是有句老话么,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底下的同学们盯着桌上的饭菜,饿得眼睛都绿了,耳边胡校长的唠叨还是没完没了,真烦人。

不知是谁,率先敲起了饭碗,一时间,抗议声噼里啪啦地连成一片,盖过了胡校长懒婆娘裹脚布一样的训话。

“你们啊,真是不晓事!就不能忍一会么?真让人寒心!校方千方百计给你们争取好伙食,你们还不领情,能饿着你们么?还没上战场,就不服从命令了么?让外人看了,还不笑话?”

胡校长转而愤怒起来,用力拍了拍桌子,努力平复了心绪,强作笑颜接道,“闲话少说,响鼓不用重锤,咱们钱都交了,吃住全包,多吃饭,是你赚的,大家不要客气,吃完了就添,不够就要。千万别亏了自己的肚子!——好了,开吃!”

3.晚饭使劲吃

食堂里顿时拉开了阵势,碗筷啪啪作响、咀嚼不绝于耳、夹菜打饭你来我往,大家忘记了一切分歧,能不说话就不说话,一门心思都扑在了饭桌上。

看来,八成的同学中午都没吃饱,不只我自己,所有的同学,都正用默不作声的姿态、紧锣密鼓的动作,向这次晚餐发起报复性的冲锋。

稀饭太烫,筷子太滑,我决定首先解决主要矛盾,狂吃馒头先填饱肚皮再说!

一手拿一个热乎软暄的馒头,风卷残云下了肚,再要拿一个,发现馒筐已空。

在众人的大呼小叫中,服务员加送的一筐馒头又被一扫而光,同学们比赛似的狼吞虎咽,将饭桌的气氛渐渐推向高潮。

胡校长抽着烟,和几个班主任在一旁说笑着,组织着班干部给各桌配饭。

有几个胆大的同学,径自跑到了后厨,端来了两盆稀饭,抬了三筐馒头,反正胡校长说过了,馒头稀饭敞量供应,以吃饱为准的。

眼看“后续粮草丰盛”,肚子里又装下了四个馒头。我额头已冒虚汗,肚子有了底,便放慢了抢饭的节奏,稀溜溜喝完了一碗稀饭,发现八个菜碟已是狼藉一片了,心想真是能抢,巾帼都不让须眉,自己统共也没夹几筷子菜。好在四个馒头囫囵下肚,刚才的饥饿感缓解了许多。

大家的吃馒头的速度也慢了下来,开始对着空盘子交流感受:二招的机器馒头就是好吃,甜丝丝、硬乎乎的有嚼劲儿,不像八中食堂的馒头,不是酸得难以下咽,就是碱大的黄不溜秋,而且面发得太狠,说是四两的馒头,实际三两的分量都不到,哪有二招的馒头个顶个的实惠?

我又拿起了第五个馒头,盛起了第二碗稀饭,连吃带喝起来,就着碟里的菜汤,倒也下饭。听说同桌的吕海港、高联合吃了五个、大楼竟然吃了六个,自己个子虽小,却不能输给他们,因为有两个馒头是替中午补的,这只算是第三个馒头!

我吃完第五个馒头,喝完第二碗稀饭,感觉肚子好受了些,见有的女生已经离桌起身了。

4.胡校长又给我塞了两个馒头

这时,胡校长笑眯眯的走过来了,手里拿了他桌子上剩下的五六个馒头,硬朝几个男生手里塞,慷慨的让,“赶紧吃,大小伙子的,可别饿着,不吃白不吃,咱钱都交了!”

我接过一个馒头,犹豫了一下,转念又想,刚才饿得要命,现在离睡觉还有三四个小时,万一再饿了咋办?再吃一个吧,饿的滋味可不好受!

又一个馒头下肚,不料胡校长又破天荒地给盛了碗稀饭,和蔼的递给我,“别噎着,喝口稀饭送送。”

因为物理成绩一向很差,我还从没享受过胡校长的另眼相待,今天太阳怎么从西边出来了?我甚至有些感动,接过那碗温凉正好的稀饭,咕嘟咕嘟一喝而光。

“还有最后一个馒头,能不能吃掉它,咱别浪费了!吃得饱,才睡得香!”胡校长拿起筐里的最后一个馒头,仿佛战场上指挥若定的司令员,将最关键、最光荣、最艰巨的阻击任务交给了我。

难得胡校长对自己如此器重,我摸了摸似乎已撑得溜圆的肚子,在满桌人的注视下,硬着头皮,吞咽了起来。

那天晚上,我吃了7个馒头,3碗稀饭,出了二招餐厅,我已意识到,完了,今晚可能比较麻烦,我是明显的吃撑了。

(待续)

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追记西和县洛峪镇喜集卫生院院长张勇

本报记者 王 芳 罗 艳

张勇院长走了。

3月3日晚,因头疼加剧,躺下休息,就再没醒来。

他的生命定格在49岁,定格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路上,他守护的12个行政村的7083人,无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

从此,我们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医生,一位妻子痛失挚爱的丈夫,两位孩子永远失去了亲爱的爸爸。

但这座城市会铭记,这座村庄会铭记,所有遇见过他的人都会铭记——张勇这个名字。

“爸爸答应我的蛋糕还没买呢!”

谢香兰没想到,自己的丈夫竟会这么早离开,而跟她说的最后一句话竟是,“我正在给同事分配工作任务,结束了再说。”

3月3日晚8时左右,谢香兰给丈夫张勇发了微信视频,想跟他说说最近家里的情况。

因为从1月25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一张勇返回西和县洛峪镇喜集卫生院上班之后,就很少联系家里。

正月初六,是张勇小儿子张腾7岁生日,对这一天憧憬很久的张腾满怀希望地给爸爸打了个电话。

“爸爸,我想要个生日蛋糕,你能给我买一个送回来吗?”

“现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家都很忙,等疫情结束再给你补上。”

没想到,这让孩子充满希望的事,最终却成了遗憾。

“我发现,有时候他家里人来了电话,他正在忙,也就直接挂掉了。”西和县洛峪镇喜集卫生院副院长王海平告诉记者,从正月初一开始上班的这40多天里,张勇一直都未回家,也很少给家里打电话。

王海平说,他们辖区内返乡人员1207人,而从湖北省返回的就有24人,其中武汉的就有6人。

“张院长的压力特别大,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他基本每天都会入户查看、随时询问,时时掌握着这24个人的健康状况。”王海平说。

“他一直都是这样,总是先工作,再家庭。”在谢香兰的哥哥谢建军眼中,张勇处处为病人着想,工作十分认真,而回到家之后,照顾家人也是同样细心周到,“他就是忙到没时间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谢建军边说边抹眼泪。

其实头疼,已经困扰了张勇一个多礼拜,同事们都劝他去城里的医院好好检查一下,但张勇一拖再拖。

让谢香兰难以释怀的是,直到丈夫病重,她也没能亲自好好照顾,微信上存着的一些简短的对话竟是两人的永别,最后在重症监护室,她拼命地嘶喊,都没能将张勇“喊”回来。

3月6日,张勇的遗体出殡。尽管是特殊时期,还是来了不少悼念的乡邻。

张腾紧紧地抱着爸爸的遗像,牵着哥哥的手,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一步一步向盘龙山走去。

山那么高,路那么远,张腾和哥哥俩小小的步子还走不快,这是他们父子三人的最后一次“同行”,舅舅谢建军希望慢一点,再慢一点,再给他们一点“相处”的时间。

但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还是到了!张腾噙了一路的泪花终于释放,“爸爸答应我的蛋糕还没买呢!”

“我们要无愧于使命,做好一切疫情防控准备”

时光倒回一个多月前。新冠肺炎疫情悄然来袭,迅猛扩散。

作为一名具有丰富防疫工作经验的“老兵”,张勇第一时间返回卫生院,面对喜集卫生院人员少,管辖的12个村落分散,疫情期间工作量大的情况,他连夜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备战。

也是从那天起,他牢牢“钉”在了防疫第一线,每个监测点都留下了他的脚印。

连续40多天,张勇在监测点、在病房、在门诊,带领同事们指导检查体温、人员车辆信息的登记和车辆消毒工作,配送发放医用防护物资和宣传册,并安排监测点医务人员守好各村“大门”。

白天,入户随访居家隔离人员,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措施,测体温、问症状、讲解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居家隔离注意事项,并进行心理疏导;晚上,统计整理村级摸排返乡人员情况……张勇都一一参与。

就在前几天,刚刚下过一场雪的洛峪镇崔马村,原本陡峭的山路,变得异常难走。

“当时,我们的防护用具快用完了,张院长和他的同事们,不顾严寒,给我们村带来了疫情防控宣传单、口罩和酒精等,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成了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崔马村村医含着眼泪说,“这么勤劳,善良的一位好人,我们真的很舍不得他。”

“我们要无愧于使命,做好一切疫情防控准备。”这是张勇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每次入户走访排查,他都会拿出一张登记表和体温计,一句“一定要做好防护,有事儿您说话”,让村民们倍感踏实和温暖。

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张勇将重任扛在肩上,深知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时候,不可松劲,即使一周前身体已发出危险信号,头痛一天比一天加剧……

“无论同事们怎么劝,让他多休息,他总是笑一笑,留下一句简单的‘我没事’就继续干工作。”王海平说,他一直忙于疫情防控、健康扶贫的各项工作,就在倒下的前一分钟还在安排疫情防控工作。

“我们将接力,用实际行动战胜疫情”

“张院长医术精湛,工作严谨。”“从没见他高声说话,很沉稳。”“他好像从不知疲倦,深受乡亲们喜爱,谁知就这么没了!”

在王海平和同事们眼中张勇是干在一线抓业务的领导,更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大哥。

走进张勇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他办公桌上的电脑还开着,平常下村用的手提袋、外衣还和他的白大褂挂在一起,一盆鲜嫩的吊兰正在,他休息时喝茶的茶几上还放着他没来得及吃完的面饼,一切就和他在的时候一样。

从医已经26年,张勇始终扎根一线、服务群众,默默无闻地开展工作。腿勤、眼里有事儿、脑瓜儿琢磨事儿、心肠热乎、肯办事,是老百姓对张勇的共同印象。

不仅仅这次疫情防控工作,在2003年抗击的日子里,他也是不惧风险,挺身而出,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尽到了一位医者应尽的职责。

“张勇干防疫专干那会儿,一年四季忙得连轴转。骑着摩托车、背着冷藏箱,几乎大柳镇家家户户的门槛他都踏过。基层医务人员少,他不光接种疫苗,群众有就医需要时,不分白天黑夜,他都会上门诊疗。遇雨天、雪天不好走的路他就步行前去。”曾经共事的同事回忆说。

“从我和他认识到现在,在我的印象中,张院长一直以卫生院为家,对工作非常用心、上进,总是不折不扣地去做好交代给他的任务,没有出过一次差错。”西和县卫健局副局长赵庭选对记者说道。

斯人已逝,长歌当哭。

在卫生院门诊的简介牌上,还留着他的简历:张勇,1994年7月参加工作至2010年10月负责长道镇大柳卫生院工作防疫工作(防疫专干);2010年至2016年10月任大柳卫生院副院长,公共卫生科科长兼防疫专干;2016年11月至2020年3月3日任喜集卫生院院长。

网络上,认识他的、不认识他的人,纷纷点亮蜡烛,悼念他的离去:“英雄英名常存,愿一路走好!”“从来就没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有的只是平凡人的挺身而出。”“现在正是人们需要你的时候,怎么不照顾好自己呢,愿天堂是平安幸福的”……

悲痛之余,他的同事纷纷明志:“您倒下了,我们会接力,一直战斗到胜利的时候!疫情不散,我们不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