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汉良八字分析隐婚(钟汉良八字命理)

煮酒送别 2023-09-18 12:19:52 网友上传

钟汉良隐婚?发胖?有了孩子?真实的钟汉良到底是什么样子

早年的古装剧中,泡面头的出镜频率极高,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却是迥异。

很多人说,光头造型算什么,能HOLD住泡面头的,才是真正的帅哥。

而我一直认为,能HOLD住泡面头的男星只有两位。

一位是焦恩俊的李寻欢。

另一位是钟汉良的顾惜朝。

同样帅到让人过目难忘。

不同的是:李寻欢是《小李飞刀》的主角,而顾惜朝只是《逆水寒》的配角。

能将配角演得出彩已经不简单。

然而一个配角能被观众记得多年,怀念多年,却是真正的经典。

而钟汉良,就是那个经典缔造者。

他演绎的顾惜朝,单纯又阴狠,狂傲且自大,算不得什么正人君子。

说起来却也不过是个痴心人罢了。

所做一切只为能配得上相爱的人。

实在令人讨厌不起来。

很多人说,顾惜朝是钟汉良的颜值巅峰。

其实不然,拍摄《逆水寒》的时候是2003年,而钟汉良出生于1974年,这一年他29岁,算起来,这个叫钟汉良的男人,已经巅峰了将近十年。

更可怕的是,他的动态图比静态还要更美上十分。

他的一位铁粉曾谈及入坑经历,当年她看了顾惜朝的剧照,不以为然:好看是好看,但也没有到惊艳的地步吧?

后来看到一张顾惜朝骑马的动态图,瞬间惊为天人。

一眼万年。

1995年,台湾娱乐圈出了一个“小太阳”。

那一年钟汉良21岁,发行了人生第一张专辑《OREA》,连续两年获得了“台湾十大最受欢迎偶像”。

大约正因为台湾是他的福地,很多人包括我在内,一直以为他是台湾人。

却很少有人知道,钟汉良出生于香港,他最早是在香港无线电视台出道的。

1993年,19岁的钟汉良考入香港无线电视舞蹈训练班。

香港的快节奏生活是出了名的。

而在香港娱乐圈,更是快节奏中的快节奏。

有多快?

学习、排练一整首歌的舞蹈可能只有一小时,所以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记下所有的细节,同时要兼顾演出时的感觉。

钟汉良有舞蹈基础,但是在进TVB之前也只会现代舞,经过TVB的魔鬼训练,不久后,他居然连新疆舞都学会了。

同时,他还练就了许多速成技能,比如如何进戏、布灯,虽然不精,但样样都会一点。

只会跳舞也只爱跳舞的钟汉良,很快被TVB调去演戏。

演戏当然不比跳舞轻松。

钟汉良像个陀螺一样,每天旋转不休。

那段时间,他看得最多的,就是凌晨几点的香港夜景。

有一天晚上收工的时候已经凌晨三四点。

钟汉良开车进入隧道,等他再有意识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开到了隧道的另一端。

短短几十秒的时间,他累到睡着了。

也因为这样的高强度训练,所以钟汉良在无线台待的时间虽然只有两年,但学到的东西却很扎实。

这也为他日后成为全能型的艺人奠定了基础。

后来有记者问起钟汉良,你这么忙,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会不会很累。

“团队里有些人每天只能睡一个小时!”

他笑着说,想来TVB的那段时光对钟汉良来说终身难忘。

TVB期间,钟汉良演的剧大部分只是客串的小角色。

但也有值得一提的作品。

比如1993年《少年五虎》中饰演的阿B。

那是钟汉良刚刚经过几个月艺员班突击培训后的作品。

也是他第一次当主角。

印象中,港剧的男主角们通常都有一股很独特的港味,说话大大咧咧,走路大摇大摆,玩世不恭,安慰人的时候总喜欢煮一碗面送到对方面前:喏,做人呢?最重要的是开心。

但钟汉良很罕见的没有。

在这部剧中,他的画风明显和其余几位主演不一样。

印象中,那个叫阿B的少年抱着萨克斯,夜凉如水,他独自依靠在窗户边。

青涩鲜嫩的面孔,微微一笑,已然惊艳一方。

镜头转过。

他的眼神晶亮,清澈得像夜空里的银河。

一不小心,就叫人沉溺了进去。

我一直认为钟汉良是个很独特的演员。

他生于香港,出道于TVB,表演却没有带有明显的港味。

之后大红于台湾,却也没有台湾偶像剧的表演套路。

而是自始至终的,热爱且忠于表演,自成一派。

台湾的唱片公司很快注意到了这个年轻鲜嫩的小男生。

于是伸出橄榄枝,邀约钟汉良出唱片。

钟汉良几乎不假思索就答应了。

因为在他心里,始终是希望自己的舞蹈特长可以有一个施展舞台的。

在当时来说,出唱片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而TVB在这一点来说,显然不能满足他。

很快,钟汉良放弃了香港全部的演艺事业,孤身一人飞到了台湾。

当时的他,年纪尚小,除却对亲人的思念,他将全部的时间扑在了排练歌舞上。

在这样的专心致志中,时间过得飞快。

他甚至没有时间去想自己将来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是觉得一定要抓住这份从天而降的机会。

显然,他抓住了。

《OREA》一出,他一炮而红。

此后几年,他一直活跃在唱片界,专辑一张接一张的出,从1995年的《OREA》《在你身边》、1996的《奇迹》《礼物》、1997的《亲热》、1998的《你爱他吗》《钟情二次方》,多张唱片记录了这个少年的整段青葱时光。

那时候他是歌坛的“小太阳”,但也只是歌坛的“小太阳”。

随着唱片业的日益衰落,公司的合约到期。

1999年开始,钟汉良开始把事业中心放在了电视剧方面。

于是有了《流星花园》中惊鸿一瞥的阿松,以及《逆水寒》中惊才绝艳的顾惜朝。

内地观众真正对钟汉良的影视作品有印象,应该是来自2006年的两部戏——《康熙秘史》和《鹿鼎记》。

成功诠释两大清朝传奇人物的风采,让钟汉良在内地市场打开一片新局面。

此后,他又拍了一部奠定小言男主地位的剧——《来不及说我爱你》。

故事开始于一列行驶中的火车。

军阀少爷与富家小姐于乱世相逢、相爱。

却因为种种误会总是来不及对对方说爱,便相隔千里。

多年之后,重逢之日,少爷却已经失忆。

好在缘分天定,尽管来得比较晚,他们却终于有机会向对方说出那句迟来的爱了。

抛开导演、剧情等,单就演技而言,慕容四少这个角色都比四年后他的另一部大热剧《何以笙箫默》中的何以琛来得饱满、立体得多。

四少英挺霸气,却又情深似海;

浪漫迷人,却又优柔寡断。

不论从颜值还是演技上来说,这部剧都可算得上是钟汉良的巅峰之作了。

而2015年的大热剧《何以笙箫默》,他的发挥就明显一般了。

简单的小言霸道总裁,并没有给到钟汉良更大的发挥空间。

这些年,钟汉良的作品很多,评价却参差不齐。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钟汉良,从来不是喜欢待在舒适区的人,这一点,从他当初远走台湾就能看得出。

2013年《天龙八部》的乔峰,出场便引起了轰动。

这部剧实在槽点满满。

第一集里,南慕容北乔峰之一的乔峰一出场,几乎没人不知道他是丐帮帮主了。

一身的抹布条,满脸脏污的胡渣,鸡窝头,加上一块炫酷的滑板,高高从雪地跃出。

这还是当初那个年轻帅气的慕容四少,那个温润如玉的纳兰性德吗?

加上韩国欧巴饰演的段誉和神仙姐姐张檬。

嗯,这部剧,不出所料的扑了……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投资方是希望钟汉良出演谦谦公子段誉的。

这个角色出身高贵,端雅俊美,温柔多情。

以钟汉良的颜值演技来说,绝对是轻松拿下。

但导演建议,让钟汉良出演乔峰。

钟汉良有些诧异,却没有拒绝,反而颇有兴致。

他甚至为此颇费功夫的美黑了一番。

只是最终的结果是,多数观众对他这一角色并不买账。

演员能得到观众的认可、赞许,当然很好,但他们对于每个角色的挑战又何尝不是一种冒险。

一个演员能出演自己最合适的角色,看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如何润东的吴聘,角色合适了,他不仅摆脱了之前的咆哮霸道总裁标签,还圈粉无数,也拓宽了今后的戏路,但何润东等了多少年才等到的吴聘?

能等到已属不易,更多的演员,很可能终其一生都没能遇到那个角色。

对此,钟汉良看得很开。

曾有小道消息称,钟汉良曾经婉拒了《甄嬛传》的果郡王一角。

也有记者特意找他求证。

钟汉良却说,他忘了。

“其实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通常总是会有好几部戏同时放在你面前,你总是要做一些选择,总是会错失大大小小一些机会,你只能把你定下的决定尽可能做到最好。

你不可能算到将来会如何,没有可惜不可惜,有太多的因素会影响一部戏最终的结果。”

已经演过、错过的角色,他基本不会回头去看。

这就是钟汉良,一种当红后的淡然。

这种性格里的淡然,大约也与长时间的独处有关。

中学的时候,钟汉良的父母都来到了内地工作,十天半月才能见一次,长大以后,他又一个人远走台湾。

随着事业的成功,他在香港、台北都有了家,却又仿佛都不是他的家。

作为一个长期在外的人,他似乎早就习惯了异乡客的身份。

但回香港的时候,钟汉良一定会去茶餐厅坐坐,点一份菠萝油或者猪扒饭,他觉得这样的食物味道才足够浓烈,方能唤醒记忆的共鸣。

2016年,钟汉良被爆已经隐婚三年,还有了女儿。

照片清晰的拍到了他与妻子,算得上证据确凿。

对此,钟汉良依旧选择不作回应。

其实作为一个走红时间较早的偶像,对于恋爱与婚姻,可能注定了他不会像现在的年轻演员一般高调。

既然选择了做偶像,就会专心经营好粉丝们的梦想,并售卖梦想。

但偶像的身份之外,钟汉良并不是擅长照顾自己的人。

他吃饭很随便:多一餐少一餐无所谓,好一些坏一些也不挑剔。

但长期东奔西跑的酒店生活,终究是太过清冷,所以他养成了自己培养安全感的习惯。

每到一个新地方,他都会尽量带自己的被子枕头,会点一支香,放上喜欢的书,制造一点温暖。

前不久,网上又有传闻,说他终于寻找到了真正的温暖。

这个人就是服装设计师谢易桦。

谢易桦工作能力很强,曾担任过李大齐,叶锦添的助理,还曾为章子怡、金城武等巨星服务过。

传言说,他们很可能是在钟汉良的工作中相识相爱。

但钟汉良对此从来没有表过态。

他依旧安安静静的工作,却对私事绝口不提。

这么多年,他习惯了,也不希望别人打扰自己的生活。

于是,坚定的划清界限。

我负责售卖梦想,而你们不能入侵我的私域。

2017年的《孤芳不自赏》再次让钟汉良上了热搜。

对于这部别名为《抠图不自赏》的热剧,我曾围观过十分钟。

恰好演到钟汉良裸露上身的一幕,可能是伙食不错的缘故,钟汉良竟然有了大肚腩。

一圈白花花的滚刀肉,配上钟汉良棱角分明的俊脸,这样的反差萌,让观众笑出了声:小哇,你是有多久没锻炼了?

但是笑归笑,观众对这部剧的好感度却普遍不高,更因为“抠图门”的影响,认为演员的职业操守有问题。

有人甚至说,《孤芳不自赏》是钟汉良的自毁长城。

于是骂声不断。

只是因为一部剧的口碑便盖棺定论似乎有失偏颇。

但钟汉良的确年纪不轻了。

他售卖了一辈子的梦想,也做了一辈子有实力、且合格的偶像。

于他而言,演技没有所谓的上坡路、下坡路,只能算每个角色的冒险。因此听到这些质疑,他反应并不大。

就像当初知晓网络上自己被评选为“天涯四美”之一后。

钟汉良的反应是,有点纳闷:为何不是“四帅”而是“四美”,“美”这个字形容男生是不是有点怪怪的?

但他并不计较,他永远清楚自己不可能左右他人的思想,只能把握好自己能做好的那部分。

从年幼时对舞蹈的痴迷开始,他就学会对同一件事情的关注高度集中,因此他始终会守住自己的节奏,守住自己的初心。

《青春那些事儿》里,朱丹问钟汉良:你会怎么形容你走过的这些路?

钟汉良说:值得了,我的这些年蛮值得,我算是沒有浪费。

朱丹又问:对自己的过往说句话,你想说什么?

他笑:虽然不能重来,但是也没有胡乱糟蹋。

这就是了,对得起观众,也对得起自己,就算圆满了。

作者:谢慢慢

正在被互联网算命收割的95后们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周天财经,作者丨白雪 傅叶

新年伊始疫情抬头,在杭师大、杭医、浙工大提前放寒假的情况下,浙江大学按兵不动的态度引发了众多在校学生的不满和愤怒。

当发微博、喊楼、与学校管理层进行交涉的招数通通使完之后,浙大学子使出了绝招——斥 40 元「巨资」上淘宝找师傅为浙大算上一卦。

「此卦非同小可,事关 10000+ 人的身家性命」浙大学子激动地向大师如此描述。一些大师了解原来自己要算的是一所知名 985 高校时,即刻选择了拉黑处理。

也有部分大师拿出了专业素养,冷静询问八字,学生便拿出了浙大的建校日期应对,大师算完后回复:「会提前放,大概 18 号」。

部分商家在得知要算「浙江大学」,选择拉黑处理

大师算得不准,倔强的浙大仍按原定计划,在 1 月 29 号才放了寒假。浙大一卦为莘莘学子买来了短暂的期待和安慰,也为「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解释不通,穿越时空」提供了鲜活案例。

浙大学子用「算一卦」的娱乐性来化解与学校管理层无法避免的矛盾,但也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正真实地相信着算命。

在「紫薇斗数资料室」「我们就是爱算命」等豆瓣小组,就有近十万年轻人乐此不疲地在网络算命师的免费算命帖中留下自己的真实出生日期、出生地。

占卜、算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崇尚科学、理性的现代社会,算命非但没有销声匿迹,还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欢迎。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找到了一群「沉迷」算命的年轻人。在他们之中有每年都要找师傅给自己算运势的活动主持人,有读犯罪心理学,钱包却放着三张护身符的研究生,还有不信鬼神想尝试去算命的媒体从业者......

01、考 GRE 前我问了大师,现在我拿到了 offer

JIN,25岁,海外留学生

作为一个较为典型的留学生,长时间待在美国却并没有让我远离中国传统文化圈,反而每年暑假我都会回国去道观走几遭。

原因很简单,我好兄弟是道观里的俗家弟子,跟着他常常能与观里的道士打交道,聊天喝茶,有时候也会留下来好好吃一顿道长做的油泼面和道观里的斋饭。年年都去,年年都拜,机缘巧合下,2018 年夏天,道观里的师傅给我算了一卦大体运势。

没有特别的理由,我去算卦仅仅是因为有那个环境,也好奇这件事。当时给我算卦的是道观里身份高的大师。等正式开始,大师先让我写了生辰八字,他便侃侃而谈,说了很多关于感情和事业方面的运势。

当时他说的内容很多,但过了三年多我已经记得不太清。唯独有两句我比较深刻,大师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你命里金多,容易惹桃花,要离 5、6 次婚。」当时我听到挺惊讶,虽然我承认我过去感情上有些烂桃花,但是离婚五六次这个说法确实让我有点怀疑。

当然,我说给我女朋友听的时候她觉得很扯,但是她略带调侃和担心的眼神发出「真的吗」的疑问时,我察觉到她是有点相信的。

她随后问我算命要多少钱,其实大家可能对这方面有些误解。算命也分明码标价和随缘随功德,像这一次算运势,我买了一条大重九送大师,就也不要钱。

说完感情,师傅又看了我的面相,对我说:「看你这个鼻子,以后穷不着。」我很难说这个完全是算出来的,因为我跟师傅已经认识许久了,他可能知道我从小到大不太缺钱。但不得不说,听到这句话,我内心还是有点兴奋,毕竟能一直不缺钱靠得不仅是家境,还有本事。

如果你要问我信不信,我只能说算命本来就只是个仅供参考的坐标系,不能不信也不能尽信。在有些大事儿上,我习惯去算上一卦。尤其是我 2019 年准备考 GRE 的时候,我就去道观摇签,问了师傅选在几月考试比较好。

我摇出了中下签,师傅看了签又问了我生日,很爽快干脆地说让我 11 月去考。

我当然照做了,现在我已经拿到了全美专业 top5 的 offer。

所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算命也讲究天道不全,凡事皆有一线生机的逻辑,因此,我算是理性地相信算命,再加上本科学了 4 年的犯罪心理学,当然明白现在年轻人跑去算命的现象可能多少都有点 Terror Management(恐怖管理)的意思。

简单来说,它就是人们出于减少对死亡及未知恐惧,总是会通过加强社会认知动机和系列日常活动来强化自己对未知事物的掌控感。

算命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不过了解这一点并不妨碍我对 Super nature 的敬畏心,毕竟 ritual 能够解释让人害怕的东西,况且老祖宗流传这么久的五行八卦必有其道理。

钱包里放着的其中一个护身符 | 受访者供图

到现在,我钱包里放着三个符文,护身、辟邪、文昌都有。除此之外,我也会拜太岁,把太岁符用大米供起来。虽然也有人背地说我「高学历搞迷信」这种话,但没关系。首先他们不敢当我面说,其次我也不屑这种说法。

我始终认为人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就是恐惧,而其中最为凶猛的便是对未知的恐惧。如果能用算命的方法化解一部分恐惧,那我干嘛要硬碰硬,努力克服它?

02、带着揭榜的心情,我每年都会去算命

镜子,25岁,商业活动主持人

说起我和算命的缘分,发生得比较早,也有些尴尬。初二那年我不太懂事,和同学打架被学校开除。辍学后我就开始在社会上游荡,在服装店打了几个月工,心有不甘还想继续读书。

正巧,朋友的爸爸会算命,就给我看了八字和面相算了一卦,他说:「学运未断,一个月内就会回去继续上学。」果不其然,一个月不到我就又回去学校里读书,而后又顺利读完了高中和大学。

最开始我把它当成巧合,直到家里二舅找风水先生算卦的经历,让我基本相信了算命。事情是这样。二舅家的两个小孩住在家里 2. 3 楼,有一段时间总是不分缘由地半夜被吓哭。

于是在熟人介绍下,二舅找到了当地需要排队预约的风水大师咨询一番。大师见到我二舅,只问了他八字就告诉他只要扔掉客厅电视机旁的红色小人,就能避邪解决问题。

神奇的是二舅从未向师傅透露过家里的布局,更没有提到电视机旁边的被小孩儿从台灯上拽下来的装饰品——红色小人偶。小人扔掉了,我两个外甥儿也不再在夜里莫名大哭,这让我更加相信算命了。

找大师咨询二舅花了 200 块,但是如果在网上找师傅,我相信这个价格还可以更低。像我一般就会凭眼缘会在淘宝、抖音上找师傅算命,最近几年每年都算一次,每次花费基本不会超过 100 元。

说实话,在流程方面,网上算命跟线下算命其实都一样。都要先告诉师傅问哪方面,再说八字、让师傅看面相看手相,师傅再解答,只不过互联网算命把这些流程搬到了线上。当然,网上算命也不排除遇到尴尬的情况,像我上一次,我把自己精修自拍发给师傅看面相的时候,他毫无感情的敲出一句:得发素颜照。

尽管流程相似,但是在我看来线上算命和线下算命的感受区别挺大。在线上,师傅不会特别注意自己的话说方式,显得不太近人情。

例如,我一个朋友她在网上算命,对方直接告诉她淫欲重、床伴多,但是在线下师傅就更通人情,只会说她「咸池桃花」,顺平人性的同时需要修身养性。

除此之外,具体选择线上线下我还得看我具体要了解的问题,如果是问大体运势我就在网上找师傅,更方便。如果要想要让师傅解答我具体疑惑,我喜欢找线下的师傅,这样更好追问。

因为做主持人的缘故,我常常接到公司开业的主持活动,结识了很多给身价过亿大老板看风水的师傅。可以说,他们凭着这门手艺不愁吃穿,甚至其中一个少年时就开始学易经,看卦,等到三十多岁赚够钱,觉得腻味了便入股摇身开了一家酒吧。

我清楚地知道算命的行当很赚钱,名气大一点的师傅几年下来积累两三百万没有问题。

不过我并不觉得赚钱多就是迷信和骗局,相反我倒认为正是因为他们算得准有顾客找才能赚得钵满盆满。

比如上个月,我在抖音上刷到一个给钟汉良算过命的大师,于是我就加他微信告诉了他八字,他就大概说出了我无兄长、小时候家庭生活比较坎坷的事实。

听到这些以后我也没犹豫,立刻就给他发了我房间照片让他帮我看看风水。这师傅也很直接,说我长期把床放在阳台附近容易抑郁。我很吃惊,因为我确实有轻微抑郁,一到晚上就陷入「人生无意义」的悲凉感,有时候一个月就能解决好几瓶威士忌。

现在,我把床从阳台附近搬到了书房里,又把师傅从山东发货的桃木剑挂在了脖子上。效果如何目前还有待考证,但加上桃木剑一共才 89 元的收费,我确实觉得很划算。

今年我又按往常的习惯在网上找师傅算了一卦年度运势,连续两年了结果都不怎么好,财运一般、感情坎坷、师傅建议我广结善缘。事实上,面对这样的中下运势,我的心态早已好得不能再好了。

在我看来命理学其实是规律学,好时提醒我切勿猖狂、不好时提醒我修身修心,所以算命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次揭榜,揭开我人生中 1+1=2 的那部分事实。

03、我是无神论者,但这不妨碍我在互联网算命

木木,24岁,媒体从业者

作为豆瓣深度用户,在接触了惯用科学知识解释灵异现象的「灵异豆瓣」小组后,我又顺藤摸瓜加入了各种算命小组,想找师傅帮忙算算我的大概运势。虽说我是个无神论者,也没有宗教信仰,但是我实在是好奇我生活的出口在哪里。

刚毕业一年的我在二线城市的传统纸媒里无所事事,过着白天上班,晚上一到九点就找朋友 K 歌喝酒的生活。

说实话,我想换工作了,但更具体的我无从得知。所以,听到算卦组有师傅们免费看八字时,我立马闻风赶去帖子留言。

心动不如行动,我飞快找了几个师傅开的算命贴,拼命复制粘贴我的出生年月,然后静待他们的回复。等到第二天,大部分师傅都给了我简短的运势评价。

第一个师傅说我初年无才,老年自得享命之福,第二个师傅说我天资聪颖,对待感情敏感,如能耐心努力方可修得正果,第三个师傅我命里有月德贵人,跟女性关系亲近总能得到她们的帮助。

师傅们给我的运势评价都还不错,所以我自以为中肯地挑了第二个师傅加了他挂在豆瓣简介上的微信号。师傅姓文,我称呼他文师傅。

文师傅的朋友圈可以说是易经小课堂,有五行相生相克小知识,还有最新一年的犯太岁属相介绍。很不幸,看到这条的我才意识到属牛的我今年正值太岁,借用文师傅的话:「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于是我立马主动向文师傅表达了想算一卦的意愿。

文师傅的朋友圈常常科普犯太岁的危险

他的话不太多,每次就回复五六个字:「算哪方面?」我表明想算事业和爱情,他又让我发一下八字和手相。在了解我的具体生辰之后,文师傅发给我用「国际易经网」自动测算出的命盘。当然,字都认识,就是看不懂的。

在命盘上,除了姓名、出生地,其余的「乾造」「神煞」「命宫」等等专业术语我统统一窍不通。

于是,文师傅开始试探性问我:小时候家庭生活比较动荡?我发出了好几个感叹号惊叹。我确实年纪小的时候父母离婚,受得苦多。

事实上,无论我发多少个感叹号,文师傅都很冷静,有距离感。

紧接着他说我事业上更适合从事文艺工作,且工作变化和可能性都比一般人强许多,我又立马惊叹。我内心确实想辞职转行去搞艺术,但苦于没有专业知识又没有门路,我把疑惑向问师傅讲了以后,他只是淡淡回复道:「不急,还没到时候。」

说完事业,我又向文师傅问了我的感情。我得到的答案是花心不定,桃花运多,可能会晚婚。晚婚不晚婚我不知道,只是我的确谈过那么四五段匆匆而过又无疾而终的恋爱。

正当我感叹自己感情之路命运多舛时,师傅总结性发言告诉我总体是运势不错,今年本命年要特别注意。如有耐心事业上一定有所成就,明年事业上就会出现转折。

听到这里,情呀爱呀都成了过眼云烟,我赶紧给师傅发了 88 元咨询费。最后,文师傅提醒我今年犯太岁,要不要请张太岁符保健康平安。

我心想保险起见还是买一张,于是我又花了 129 块买了张太岁符。虽然这些钱也够我点四五顿外卖,但谨慎起见我还是选择保平安。

这种谨慎其实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文师傅给我算完以后,我又悄悄在 Apple store 里下载了「灵占算命」的 App,准备再验证一下结果。下好之后我进去一看,好家伙,你别说做得还有模有样的。

八字算命、祈福参拜、求签断事样样都有,更让我大开眼界的还有「智能面相」「智能手相」功能,真是把 AI 与算命结合得天衣无缝。

算命APP上甚至有智能看相功能

这一下勾起我的好奇心,我正准备挨个都给它试一遍,结果发现每个项目都要收取 120-1000(折合人民币 12-85 元)不等的虚拟币。

我找遍全首页,才发现唯一一个免费功能就是最基础版的八字算命,于是我又输入了自己的生辰算了一遍——页面上明晃晃地写着「衣食无亏,一声富贵之命。」

再具体内容已经不重要了,就在此刻,我焦虑的心似乎得到了安慰。

怀着好奇,我又尝试了一下 App 里「思念河」,发现这个功能就是把自己思念和祝福通过虚拟方式公开发布。一些莲花水灯循环漂浮在水面上,整体风格像交给设计师 15 分钟就能做好的 UI。

我心想真的有人花十几块在软件里放灯表达思念?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年轻,有,而且还不少。

思念河上关于升学、爱情、家庭的许愿层出不穷

在思念排行榜上,有人表达对已故父亲的想念,有人对打胎这件事心怀愧疚,还有的人则疯狂写下关于身体健康、财源广进的普世愿望。

也就是这个时候我似乎才了解到,无论是网络算命还是在虚拟空间中花钱「放河灯」,言语之间表达的都是真情实感,那些关于命运的言说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场心理按摩。

现在我还是在原来的单位安安稳稳地上着班,但有空我会去听听艺术史公开课。前不久我和我妈聊起来,问她我到底是不是早上六点生的,她微信回复我:「那是妹妹,你是早上十点生的。」

那一刻我陷入了沉默,又转而长舒了一口气。

注:本文中的受访者均使用匿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