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黛林八字入门(王黛林出生时间与命运)

无药可救 2023-09-02 20:23:07 网友分享

带你解风水

风水学传统五术之一相术中的相地之术,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叫地相、中国古代称堪舆术,目的是用来选择宫殿、村落选址、墓地建设等方法及原则,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

风水学在中国有着古往今来的漫长历史,几乎每个人对风水一说都有不同的看法与见解,通常有很多人把风水和《看相算命》论为一体,这根本就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风水是一种人世间无形的科学,就像人的灵魂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却依然存在,而看相、算命、卜卦、测字却是民间流传的一种道术。

风水学、阴宅风水定数为龙穴,上有仙气,下有兵马,前招阳,后至阴,四方猛兽来潮,堂中土壤有甜水,即是安息圣地。个人风水定数为天年,龙脉龙穴合一,即可增人体天年之气,德之涵养,福纳四海,寿与天齐,风水好必家安旺人丁第及状元,封侯拜相尽在气数之中!

风水学

风水学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较为学术性的说法叫做堪舆。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微观物质(空气、水和土)和宏观环境(天地)的学说。因有风水著作《青囊经》、《青鸟经》影响广泛,故也有人称风水为\"青囊\"和\"青鸟\"。\"风水\"最早见于晋代郭璞所著的《葬书》:\"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是有关风水的最早的定义。

风水学,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相传风水的创始人是九天玄女,比较完善的风水学问起源于战国时代。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风水的历史相当久远,在古代,风水盛行于中华文化圈,它是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后来发展至寻找丧葬地形。中华建筑风水研究协会理事高煜翔主张辨证研究风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解释风水现象,它用于占卜其实只是一种心理安慰,虽然其存在一些道理,但是只可用于趋吉避凶,若没有实际行动一切都是枉然,不可痴迷其中。

理论依据

通俗的讲,风水好的地方,居于此处,象征人事兴旺,盼望令后代富贵、显达。严格的讲,即是符合风水学中\"富\"和\"贵\"原则和标准(即所谓\"好风水\")的地理位置或环境。

\"风水\"只是名称,而非风和水。风水又称堪舆,或称卜宅、相宅、图宅、青乌、青囊、形法、地理、阴阳、山水之术。在中国古代的文义里,\"堪\"是天道、高处,\"舆\"是地道、低处。\"堪舆\"是指研究天道、地道之间,特别是地形高下之间的学问。它是以古代有机论自然观为基础,把古代天文、气候、大地、水文、生态环境等内容引进选择地址、步建环境的艺术之中。

风水术以气为万物本源,认为世界是从无(未见气)到有(气之始)。气是本源(一),它分化出阴阳(两仪),又分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五行),这些物质的盛衰消长都有不可改变的规律(有度而不渝),并且有了祸福(吉凶悔吝),这些祸福都是可以预测的。

渊源流变

谈风水学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中国人对地理风水的意识产生很早:\"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在那种危机四伏的自然条件下,人们先以树木为巢舍,后来在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首先对居住环境进行了改造。大约在六七千年前的原始村落--半坡村遗址,\"选址多位于发育较好的马兰阶地上,特别是河流交汇处……离河较远的,则多在泉近旁。\"西安半坡遗址就坐落于渭河的支流浐河阶地上方,地势高而平缓,土壤肥沃,适宜生活和开垦。到了殷周时期,已有卜宅之文。如周朝公刘率众由邰迁豳,他亲自勘察宅茔,\"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诗经·公刘》)

风水学

到了战国与先秦时期,是风水理论的形成时期,司马迁《史记·樗里子传》载:战国秦惠王异母弟樗里子,生前自选地于渭南章台之东,预言:\"后百岁,是当有天子宫夹我墓。\"至汉兴果然,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反映了当初活人的住宅和死人住宅的选择规律。秦代朱仙桃所著的《搜山记》,成为风水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汉代时,人们已将阴阳、五行、太极、八卦等互相配合,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对宇宙总体框架认识的理论体系。这个框架是风水学的理论基石,对风水的应用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使风水由以前人们只是用于卜宅、相宅的机械活动,升华到理论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代,风水理论已经逐渐完善,如托名郭璞的《葬书》一直被推崇为风水理论的\"经典\"。同时他还著了《葬书锦囊经》。当时的风水师也颇受推崇,如管辂以占筮、相术、相墓著称于世,据说他经过魏将毋丘俭的墓,曾\"依树哀吟。\"人问其故,曰:\"树木虽茂,无形可久,碑诔虽美,无后可守,玄武藏头,苍龙失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已备,法当灭族。\"唐宋时期,风水学普及最突出的表现是《葬书》的流行、罗盘的广泛使用。《青囊奥语》的诞生,使风水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流源。这是由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科学的发展所决定的。隋末到唐时,李播、李淳风父子作《天文大象赋》、《大衍历》、李淳风负责编纂的《晋书》、《隋书》中的天文志等诸多的天文书籍,皆对天上各大星座作了详细的描述,使风水之学与天地相对应。在地理学上则兴起了对山川地形进行考察的热忱,从而促进了风水学理论应用于对山川地形的踏勘。

到明清时代,风水发展到了极点,风水活动遍及民间及至皇室。明朝开元时的刘伯温就是一位风水大师,他对风水学也有很大的影响。后期蒋大鸿对地理风水在杨公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新的阶段。所著《地理辩证》是以挨星为理气的主要内容,为近代风水理论的经典。

风水宝地标准

首先要有山脉从很远的地方蜿蜒而来,这就是风水中所谓的来龙,将至到头处再隆起山峰,峰前有案山,峰左伸出青龙山、右有白虎、中有明堂、水流曲折,以使坟穴藏风聚气而福荫后人;外洋宽阔能容万马,可致后代鹏程万里、福禄延绵。鲁班符咒记载:伏以,自然山水,镇宅地板,抵抗一切灾难,家宅吉祥如意,家庭兴旺发达安康。

风水学

风水在中国有着古往今来的漫长历史,几乎每个人对风水一说都有不同的看法与见解,通常有很多人把风水和《看相算命》论为一体,这根本就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风水是一种人世间无形的科学,就像人的灵魂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却依然存在,而看相、算命、卜卦、测字却是民间流传的一种道术。

所谓天有三宝日、月、辰; 地有三宝风、水、火;人有三宝精、气、神。风和水合之为气,则脉气,归之为灵气,得之可行昌运也,失之停滞不前;青龙为水,水化为气,阳宅风水定数为龙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堂正中。

阴宅风水定数为龙穴,上有仙气,下有兵马,前招阳,后至阴,四方猛兽来潮,堂中土壤有甜水,即是安息圣地。个人风水定数为天年,龙脉龙穴合一,即可增人体天年之气,德之涵养,福纳四海,寿与天齐,风水好必家安旺人丁第及状元,封侯拜相尽在气数之中!

阴阳之术

风水学《易经》曰\"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壹体两面,彼此互藏,相感替换,不可执一而定象。二者虽无定象,随道而变,上皆可为道,下亦可为器。道用无穷,处处有之,因用而论。用即出,阴阳即定,二者虽定,亦随时而变迁。故曰:阴阳不二,以壹而待之。壹者太极是也,统领二物,相互作用,运化万千。

风水宗师

( 1 )舒绰,隋东阳人。稽古博文,尤善相家。吏部侍郎杨恭仁想迁葬祖坟,请舒绰等海内外五六个知名阴阳家为其选择佳地。然而纵说纷纭,各抒己见,所选地点多个,不知哪个地点正确。然后恭仁便派手下人前往葬地,各取样土一斗,将其所在方位和地理形势\"悉书于历\",密封起来,然后将样土示众。几位阴阳名家说后,人言人殊,只有舒绰所言丝毫不差。不仅如此,舒绰还说:此土五尺外有五谷,得其即是福地,世为公侯。为了验证此话,恭仁便与舒绰同到该处进行挖掘。等掘到七尺,便发现一穴,如五瓷大,有栗七八斗。原来此地过去曾为稻田,因蚂蚁捞窝,故土里含米。尽管如此,死耗子还是让他这只\"猫\"逮住了,所以当时朝野上下都以绰为神人。

( 2 )僧一行,俗名张遂,河北巨鹿人,精通历法、天文。所提出的\"山河两界说\",对后世堪舆家们的\"界水理论\",有重大影响。

( 3 )司马头陀,曾学习堪舆之术,历览洪都(南昌)诸山,钦定佳穴 170 余处,多有所验。一日在拜见奉某百丈(即禅宗高僧)时说:我在湖南觅得一山,可住一千五百善知识者。百丈问:\"老僧可否住得?\"答曰:\"不可\"。然后指着旁边在座的华林觉说:\"此为主人也。\"后来李景让率众人建庙于此,请朝廷赐号\"同庆寺\",此地遂成禅学中心。结果与其预言一样。其著作有《水法》传世。

( 4 )浮屠泓 僧人泓师,黄州(黄冈),善阴阳算术,武则天当政时,泓师曾帮着张说(燕公)在京城长安东南购置一宅,并告戒说:\"此宅西北地最是王地,慎勿于此取。\"过了一个月,泓师又对燕公说,此宅气候忽然索漠,肯定有人在西北角取土,燕公与泓师一起到西北角查看,果然有取土处三处坑,皆深丈余。泓师大惊曰:\"祸事!令公富贵止一身而已,二十年后,诸君皆不得天年。\"燕公惊问:\"可否填之?\"答曰:\"客土无气,与地脉不相连。今纵填之,如人有痔疮,纵有他肉补之,终是无益。\"后来燕公之子张均、张即皆被安禄山委任大官,叛乱平定后,张均被诛杀,张即被流放。竟如其言。泓师曰:\"长安永宁坊东南,是金盏地。安邑里西,是玉盏地。\"后来,永宁坊为王鄂宅,安邑为北平王马宅,王、马二人都进入官,王宅累恩赐韩弘正、史宪成、里载义等,所谓金盏破而再制;马为奉诚园,所谓玉盏破而完也。

( 5 )丘延翰,字冀之。永征年间以文章著名。后游泰山,与石室之中遇神人授《海角经》,遂通晓阴阳,依法选择,无有不吉,开元时为同乡卜选葬地。适逢太史向皇上奏曰:\"河东闻喜有天子气,朝廷忌之,派人挖断所葬之山的龙脉,并下昭捉拿他,可是没有捕到。于是又下诏免去其罪,求其进京献艺。丘以《八字》、《天机》等书进呈。被唐玄宗授予亚大夫之官,死后祀三仙祠。

( 6 )杨筠松,字叔茂,窦州人,长期居住江西,号救贫先生。曾以《疑龙经》、《撼龙经》、《立锤赋》、《黑囊经》、《三十六龙》等书。被后人尊为江西派祖师。僖朝国师,官至金紫色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曾路过赣州,以地理术行于世。自称救贫仙人。

古代环境学

风水学,在古代又称为\"堪舆学\"。风水的历史相当久远,在古代,风水盛行于中华文化圈,是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许多与风水相关的文献被保留下来。由文献中可知,古代的风水多用作城镇及村落选址、还有宫殿建设,后来发展至寻找丧葬地形。

风水学沿革

风水学在秦汉时开始与民间方术联系起来,和五术的命、卜、相皆有所关联,还说基本构成源自《易经》的卦象,分为看门井灶的阳宅相法与看阴宅的相法等现称玄学术数的民间信仰。其主要的流派有三元法、三合法、九星法等。风水一词早见于晋朝郭璞:\"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风水著作

现代风水学文献与著作:黄一真著《非常旺宅风水》,《风水学入门》,《风水知识》,《葬书》 《撼龙经》 《疑龙经》 《天玉经》 《青囊序》 《青囊奥语》 《都天宝照经》 《重校正地理新书》 《玉髓真经》,张子微著 《地理铁案》,宋 司马头陀著 《地理金水两案》,宋 司马头陀著 《理气心印》,宋 吴景銮著 《拨砂经》 《杨公开门放水经》 《玄空秘旨》目讲禅师 《地理原真》,孔闻星 《地理五诀》,赵九峰著 《地理辨正》 《地学仁孝必读》,周梅梁编著 《地理冰海》 《玄空本义》,谈养吾著 《玉函通秘》 《地理辨正揭隐》 《阳宅十书》 《阳宅大全》 《八宅明镜》 《阳宅地理风水全集》等。[1]

风水释义

风水学

风水学实际上就是地理学、地质学、星象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中国人是全世界最相信风水的民族之一,假如风水真能带给我们好运的话,怎么相信了几千年的我们,不论是在科技、经济、,各方面都落后欧美数年?假若没有风水这回事,那它又怎能让我们信了几千年,况且很多风水师看阴宅、阳宅断事往往神准无比。基于如此,我们相信有\"风水\"这回事,只是古代流传至今,在\"流传\"上出现了问题。 现代风水学既注重建筑的\"形\",也重视建筑的\"神\",追求形神兼备。\"千尺为势,百尺为形\"是指的\"形\",而\"四神砂\"、\"乘气说\"所指的是\"神\"。它们之间相辅相承,构成了中国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城市建筑风格。\"神\"的实质是追求建筑与自然的融合,为了达到\"天地人\"的统一。这个\"统一\"是追求宇宙创造生命背后之\"谜\"、地球颐养生命的规律和生命本身的运行规律的大统一。这与现代建筑设计只注重设计者的主观构思、平面和空间的艺术效果处理,满足功能方面的\"物质需求\",而忽略\"精神需求\"等,造就了今天的城市趋同性和城市弊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的建筑风水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对人类的生存空间提供了重要的意义,既能有效的结合自然环境又能很好的融入环境,达到天人合一的环境生存空间,把建筑行业和生态环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高煜翔多年的《建筑生态风水学》研究,提倡辨证研究中国建筑生态风水学,用物理的方法来诠释建筑生态风水知识。高煜翔,河南南阳唐河人,毕业于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现为阴阳易辨派创始人、河南省易学会命理特约顾问、中华建筑风水研究学会理事、中华中医研究协会特约顾问、国际阴阳五行研究协会顾问。提倡辩证研究中国的易经。在国外,中国的风水学已经得到各国不同领域的专家重视。他们采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从中领悟到其无穷的魅力,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如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权威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其编写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中指出,中国风水学\"是一门专家们正在谋求发展的前途无量的学问\"。中国的炎黄子孙,理应将这一理论发扬光大,为我所用。

堪舆风水学如果不加入环境哲学、环境经济学、建筑环境景观方法、生态修复技术、环境生态科学因素,那就是骗子的乐土。

风水学

风水学、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体科学是中国风水学的三大科学支柱。天、地、人合一是中国风水学的最高原则。中国古代科学家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经上下五千年的实践、研究、归纳和感悟,形成了著称于世的东方科学--中国风水学。如今,风水学已经上升到了准科学的地步,自王黛林以来,勘测风水已开始使用陀螺经纬仪、海拔测量仪、激光测距等工具。

风水学数、气、象即信息、能量、态势,也就是天人合一的那个神,西方哲学称作宇宙万物的\"本体\",亦是功能。《周易·系辞》称:\"神无方而易无体\"。神无方的\"方\"古文亦称\"方所\",就是方位,无方就是没有位置,无所在,亦无所不在。易经和佛经所说的精、气、神。孔子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游魂就是神,就是构象。

风水学精,中国古代先圣又称玄、道、元、一、水;称精,是因为人体信息来源于父精母卵。称玄,是因为信息难以观测,(怀玄、玄具难测,太玄无形容);称道,是因为信息决定宇宙万事万物生化的必由之路;称元,是因为信息在有形质宇宙之始;称一,是因为一为自然数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抱一、守一、归一、真一、太一);称水,是因为地球生物发源于水。

风水准则

风水学整体系统论,作为一门完整的科学,它是在本世纪产生的;作为一种朴素的方法,中国的先哲很早就开始运用了。风水理论思想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环境中的每一个整体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

依山傍水

依山傍水是风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发现的原始部落几乎都在河边台地,这与当时的狩猎、捕捞、采摘果实相适应。

依山的形势有两类,一类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环绕,奥中有旷,南面敞开,房屋隐于万树丛中,湖南岳阳县渭洞乡张谷英村就处于这样的地形。五百里幕阜山余脉绵延至此,在东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拥成一朵莲花。明代宣德年间,张谷英来这里定居,五百年来发展六百多户,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全村八百多间房子串通一气,男女老幼尊卑有序,过着安宁祥和的生活。

水质分析

风水学

怎样辨别水质呢?《管子 地贞》认为:土质决定水质,从水的颜色判断水的质量,水白而甘,水黄而糗,水黑而苦。风水经典《博山篇》主张\"寻龙认气,认气尝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温,主中贵,不足论。\"《堪舆漫兴》论水之善恶云:\"清涟甘美味非常,此谓嘉泉龙脉长。春不盈兮秋不涸,于此最好觅佳藏。\"\"浆之气味惟怕腥,有如热汤又沸腾,混浊赤红皆不吉。\"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质,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浙江省泰顺承天象鼻山下有一眼山泉,泉水终年不断,热气腾腾,当地人生了病就到泉水中浸泡,比吃药还见效。后经检验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氮。《山海经 西山经》记载,石脆山旁有灌水,\"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

云南腾冲县有一个\"扯雀泉\",泉水清澈见底,可无生物,鸭子和飞禽一到泉边就会死掉。经科学家调查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酸、氯化氢,这是杀害生物的巨毒物质。《三国演义》中描写蜀国士兵深入荒蛮之地,误饮毒泉,伤亡惨重,可能与这种毒泉有关。在这样的水源附近,是不宜修建村庄的。

风水朝南

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北风。风有阴风与阳风之别,清末何光廷在《地学指正》云:''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拦,否则风吹骨寒。\"这就是说要避免西北风。

清代的《郇日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风水学重视山形地势,龙脉的形与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远景,形是近观。势是形之崇,形是势之积。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住于外,形住于内。势如城郭墙垣,形似楼台门第。势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单座的山头。认势惟准,观形则易。势为来龙,若马之驰,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强,异而专,行而顺。形要厚实、积聚、藏气。

适中居中

风水学适中,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尽可能优化,接近至善至美。《管氏地理指蒙》论穴云:欲其高而不危,欲其低而不没,欲其显而不张扬暴露,欲其静而不幽囚哽噎,欲其奇而不怪,欲其巧而不劣。\"

顺乘生气

风水理论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太极即气,一气积而生两仪,一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于气,水得之于气,人得之于气,气感而应,万物莫不得于气。风水理论提倡在有生气的地方修建城镇房屋,这叫做顺乘生气。只有得到滚滚的生气,植物才会欣欣向荣,人类才会健康长寿。

地支是指木星轨道被分成的十二个部分

天干地支共同组成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历法纪年。木星的公转周期大约为十二年,所以,中国古代用木星来纪年,故而,而称为\"岁星\"。后来又将这十二个部分命名,这就是\"地支\"。

简介

地支dì zhī

\"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的总称。又称十二支。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23~1时,丑时为1~3时,等等,称为十二时辰。地支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等等。地支与十天干顺序相配,组成甲子、乙丑……癸亥,以六十为周期用以纪日、纪年。

折叠编辑本段起源

折叠理论分析

《易经杂说》中说:\"五行和天干配合,包涵了这许多,再下来配合地支,便又不同了。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有人写作\"地枝\",表示干的分叉,其实就是\"支\",支持的支。地球本身的作用,亦就是太阳系中,月亮和地球发生的作用,节气的关系作用,后面再详述。

关于地支这一套东西,如果只研究《周易》的学术思想和大的原理原则,则不必要研究五行和干支。如果要了解中国几千年来,《易经》八卦用于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关系,就必须先了解五行干支了。有一位学科学的教授,从国外写信来问一些问题,因为国外出了一本书,认为地球南极有一个洞,洞中有另外一个世界,并且有人类,飞碟也是从地球中心发出来的等等,这和《易经》有一定的关联。我回信告诉他,这并算不稀奇,中国古代人早就认识到地球是活动的,至于地球中心有没有人类,暂时并无定论。关于地球的中间南北极是相通的问题,道家在几千年前就说了,而且还说地球里各地都是相通的,这些话都是有书为证的,不过我们大家没有去注意它罢了。也有一说黄帝的陵墓后面有一个洞,可以通到南京。这些道家的说法,都可在《道藏》中找到。

上面这个故事,是要说明五行干支的思想,和原始的天文、地球物理有绝对的关系,只可惜后来仅用在卜卦算命上面,这只怪我们过去的文化不向科学方面发展的缘故。

王黛林的《出生时间与命运》一书讲到,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的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学着记录大事件和时间。在当时,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工具不完善,人们就用最原始的数手指的办法来计数,基于人类有十个手指的特征,人们发明出来的计数循环也就是十个,故计算单位十个为一循环,也就是现代所讲的十进制,发明出了这十个计数单位,同时就要对它们进行命名,结果分别是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这些计数工具主要用来计日,十天是一个循环,同时,基于夜晚没有灯光的原因,人们观察天象十分方便和清晰,人们靠观察月亮的圆缺来计月,月球绕着地球公转一圈是一个周期,也就是一个月,我们知道月球公转一周需要27.32天,但由于地球也在自转的缘故,能观察到的月相变化是29.53天,在公元前几千年的远古时代,人们能够观测的只是月相变化,所以当时人们把月相变化一个周期的天数定为一个月,即29.53天为一个月,基于一年365.24天只能容纳12个月的缘故,人们记录的月份也就是12个,为了区别于日,人们用另一套符号来表示月,分别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这样一来日和月都有了记录的办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符号用来计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符号用来计月,其中日,又叫干,是雄性的标志,名曰天干,月,又叫支,是雌性的标志,名曰地支,在具体计日、月甚至年份的时候,并不严格,导致地支也会被用来计日,天干也会被用来计月,久而久之,则干支联用,即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同时来表示某一日或某一月甚至某一年,譬如用甲和子同时来表示月份,叫做甲子月。具体地址有它的含义和类象,比如寅并非是我们大家通常所认为的老虎,它实际包括了一些大型猫科动物,譬如狮子、老虎、豹子等。当我们明确了天干和地支的类象,也就能组合出不同的出生时间对应的出生环境和人生各阶段工作环境,譬如乙木偏印为通讯、网络等。

我们知道天干有十个,就是五行的两极之道,亦即是五行的阴阳变化。而支六位数,是阴阳之道产生变化而成十二位。至于这些名称的由来,与《周易》没有多大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另外一种学说的系统,这在前面也曾经提到过。至于天干每一个字的定义,有很多种解释。究竟那一种解释完全正确,很难下个定论:如子是万物发生的现象。丑是枢纽的意思等等,各有各的解释,暂时不去讨论它。另外以中国文化发展史,站在军事哲学的观点看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等十天干,也有些人解释为古代十种武器的代表,如\"甲\"是一根木杆上装一种利器、\"乙\"是一把刀等等,莫衷一是,究竟那一种说法对,没有定论

折叠甲骨文分析

从干支的甲骨文字形上分析,十二地支源于十天干衍生。

癸孕甲,称子

己孕庚,称丑

乙孕丁,称寅

乙孕丙,称卯

己孕辛,称辰

丁孕己,称巳

丁孕戊,称午

戊孕庚,称未

辛孕癸,称申

辛孕壬,称酉

戊孕辛,称戌

癸孕乙,称亥

折叠编辑本段奥秘

这同样是个千古之谜,也是玄学之迷,揭开这个谜,就是揭开玄学之谜的开端,就可以探寻到古玄学的真谛,还古玄学――预测学本来的真面目,同时,还可以破除封建迷信。

十二地支决不是古人凭空创造的,传说有佛祖创造十二地支和十二属相,但这仅仅是传说,没有科学理论依据。

据师傅所传,十二属相和十二地支来源于古人对自然界的长期观察、积累的经验。有句俗语说:\"西南的猴子,西方的鸡;东北的老虎,西北的猪。\"略有地支知识的人都知道在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方位中,申为猴、位居西南;酉为鸡,位在西方;寅为虎,位在东北;亥为猪,居于西北,由此可知,地支的来历是有一定自然科学规律依据的。

现代天文学及考古学支持的说法是:岁星也叫\"岁\",就是木星。古人把天体中黄道附近的一周天,分为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十二次,岁星由西向东(逆时针)运行,每年行经一次,十二年(11年10月)绕天一周。当其运行到某一\"次\",就称某某年、如在寿星,这一年就叫寿星年。但因为木星的运行周期并非是准确的12年,它在黄道中的运行位置也会发生不同的偏移与变化,后世就形成了新的太岁纪年法--由于岁星由西向东运行,和由东向西(顺时针)配以十地支的\"十二辰\"顺序恰好相反,岁星纪年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起来很不方便,因此人们假设了一个与十二辰同步的\"太岁\",并给起了摄提格、执徐、大荒落等十二个名称来纪年,这种纪年方法称太岁纪年法。这是地支的考古起源说 。

折叠编辑本段来源

地支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最最核心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最重要的符号。天文来自具体对天象的观察。要言不烦,地支来源古代二十八星宿另一种一年的表达。

地支来源古代天文二十八星宿

折叠传说

远古时期的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进程中观察发现到:某一年的鼠特别多,繁殖力旺盛,生存力很强;第二年又发现牛生育力很强,易养易壮;第三年虎特别多,繁殖率很高;第四年兔特别活跃;第五年,天降飞龙;第六年,群蛇出现;第七年,马膘肥体壮;第八年,羊成群结队;第九年,猴子喧闹频繁;第十年,鸡的生长旺盛;第十一年,狗非常活跃;第十二年,猪长得快而肥壮。紧接着老鼠又多了起来……重复出现了以上的情况。古代人类中的有智慧之人,如伏羲、神农等三皇五帝,看到了这种现象,并发现了这种自然规律,因此,古人用象形文字记录下来。所以,古人就把鼠多的年份强命名定位为鼠年,牛多的年份强命名定位为牛年、虎多的年份强命名定位为虎年,兔多的年份强命名定位为兔年;龙多的年份强命名定位为龙年;蛇多的年份强命名定位为蛇年;马多的年份强命名定位为马年……

折叠年的代号命名

子代表鼠,丑代表牛,寅代表虎;卯代表兔,辰代表龙,巳代表蛇,午代表马,未代表羊,申代表猴,酉代表鸡,戌代表狗,亥代表猪。同时古人发现十二属相的分布很有特点,比如,鼠年旺的年份,北方的鼠更多,因此子为北方;我国东北的虎很凶很大,因此寅居东北;东南为沿海地带,为龙之故乡,因此辰居东南方。古人根据这种规律,发现了十二属相与十二方位的关系,如下图表示:(十二属相图、十二方位空间图)

十二属相图

十二方位空间图

同时,古人又发现木星也是围绕着太阳旋转,其周期近十二年。十二属相显象活动周期恰与木星绕太阳运转周期相互对应。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定位为,地球上十二属相的显象活动交替轮回的变化是受到木星绕太阳运转规律的影响所产生,木星、太阳、地球三者在运行时构成了一定的角度关系,它们本身放射出来的能量场由于每年所处位置的不同,在地球上形成的能量场也不同,当形成的能量场适合于鼠的生长时,鼠就特别多、特别旺,就叫做子年。这一年出生的人总是或多或少的带有点鼠的性格特点。同样可以推知;当木星与地球、太阳之间构成的角度关系放射出来的能量场适合牛的生长时,牛就膘肥体壮,就叫丑年,这一年出生的人就多少带有点牛脾气……由此,可以说,木星的运转规律决定着地球上十二属相的变化,十二属相与十二空间方位代号就是古人强命名的十二地支,由此可知十二属相、十二空间方位、十二地支,三者统一的强命名代号为――十二地支。

因地支是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一个椭圆轨迹其度数为365又1/4度,其地磁的场能反映应定位为365又1/4度,365又1/4除以十二得出每一地支所占的方位空间度数为30.4375度;因其相对位置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场能,相对而言对人类吉凶祸福的变化也不同。

折叠纪年

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天干地支纪年;从汉武帝到清末,用皇帝年号加天干地支纪年; 初期用诞生时间来纪年兼或使用公元纪年,以后广泛采用公元纪年。

天干(Heavenly Stems)表示次序

地支(Earthly Branches)计算时日

折叠干支年份

春节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是近代才确定下来的。辛亥革命后,皇帝年号被废除,而干支纪年一直沿用。1912年,先生宣布废除旧历,采用公历纪年。到了1914年,时任大总统袁世凯颁布法令,规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在此之前,传统上以立春作为岁首。而的老黄历,上面还是以立春为一个生肖年开始的节点。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历法》一书中阐述了干支纪年是干支历的一部分,且从立春起算!并明确指出2000多年来干支历与农历(数序纪时)\"既互相配合又各自成系统\"!意思很明白,自古农历就借用干支来纪年。但农历从正月初一起算不能改变干支纪年从立春起算这一原则。

下表中所列公历年月日均为农历正月初一所在之日,而农历是数序纪时,干支历却是天干地支这一存有天地密码的纪时,二者是不同的历法。固自古以来干支、五行、生肖存在着关联性,只与干支历有关。

第一循环开始

第一循环结束

第二循环开始

第二循环结束

干支

五行

生肖

1900年1月31日

1901年2月18日

1960年1月28日

1961年2月14日

庚子

1901年2月19日

1902年2月7日

1961年2月15日

1962年2月4日

辛丑

1902年2月8日

1903年1月28日

1962年2月5日

1963年1月24日

壬寅

1903年1月29日

1904年2月15日

1963年1月25日

1964年2月12日

癸卯

1904年2月16日

1905年2月3日

1964年2月13日

1965年2月1日

甲辰

1905年2月4日

1906年1月24日

1965年2月2日

1966年1月20日

乙巳

1906年1月25日

1907年2月12日

1966年1月21日

1967年2月8日

丙午

1907年2月13日

1908年2月1日

1967年2月9日

1968年1月29日

丁未

1908年2月2日

1909年1月21日

1968年1月30日

1969年2月26日

戊申

1909年1月22日

1910年2月9日

1969年2月27日

1970年2月5日

己酉

1910年2月10日

1911年1月29日

1970年2月6日

1971年1月26日

庚戌

1911年1月30日

1912年2月17日

1971年1月27日

1972年2月14日

辛亥

1912年2月18日

1913年2月5日

1972年2月15日

1973年2月2日

壬子

1913年2月6日

1914年1月25日

1973年2月3日

1974年1月22日

癸丑

1914年1月26日

1915年2月13日

1974年1月23日

1975年2月10日

甲寅

1915年2月14日

1916年2月2日

1975年2月11日

1976年1月30日

乙卯

1916年2月3日

1917年1月22日

1976年1月31日

1977年2月17日

丙辰

1917年1月23日

1918年2月10日

1977年2月18日

1978年2月6日

丁巳

1918年2月11日

1919年1月31日

1978年2月7日

1979年1月27日

戊午

1919年2月1日

1920年2月19日

1979年1月28日

1980年2月15日

己未

1920年2月20日

1921年2月7日

1980年2月16日

1981年2月4日

庚申

1921年2月8日

1922年1月27日

1981年2月5日

1982年1月24日

辛酉

1922年1月28日

1923年2月15日

1982年1月25日

1983年2月12日

壬戌

1923年2月16日

1924年2月4日

1983年2月13日

1984年2月1日

癸亥

1924年2月5日

1925年1月24日

1984年2月2日

1985年2月19日

甲子

1925年1月25日

1926年2月12日

1985年2月20日

1986年2月8日

乙丑

1926年2月13日

1927年2月1日

1986年2月9日

1987年1月28日

丙寅

1927年2月2日

1928年1月22日

1987年1月29日

1988年2月16日

丁卯

1928年1月23日

1929年2月9日

1988年2月17日

1989年2月5日

戊辰

1929年2月10日

1930年1月29日

1989年2月6日

1990年1月26日

己巳

1930年1月30日

1931年2月16日

1990年1月27日

1991年2月14日

庚午

1931年2月17日

1932年2月5日

1991年2月15日

1992年2月3日

辛未

1932年2月6日

1933年1月25日

1992年2月4日

1993年1月22日

壬申

1933年1月26日

1934年2月13日

1993年1月23日

1994年2月9日

癸酉

1934年2月14日

1935年2月3日

1994年2月10日

1995年1月30日

甲戌

1935年2月4日

1936年1月23日

1995年1月31日

1996年2月18日

乙亥

1936年1月24日

1937年2月10日

1996年2月19日

1997年2月6日

丙子

1937年2月11日

1938年1月30日

1997年2月7日

1998年1月27日

丁丑

1938年1月31日

1939年2月18日

1998年1月28日

1999年2月15日

戊寅

1939年2月19日

1940年2月7日

1999年2月16日

2000年2月4日

己卯

1940年2月8日

1941年1月26日

2000年2月5日

2001年1月23日

庚辰

1941年1月27日

1942年2月14日

2001年1月24日

2002年2月11日

辛巳

1942年2月15日

1943年2月4日

2002年2月12日

2003年1月31日

壬午

1943年2月5日

1944年1月24日

2003年2月1日

2004年1月21日

癸未

1944年1月25日

1945年2月12日

2004年1月22日

2005年2月7日

甲申

1945年2月13日

1946年2月1日

2005年2月8日

2006年1月28日

乙酉

1946年2月2日

1947年1月21日

2006年1月29日

2007年2月17日

丙戌

1947年1月22日

1948年2月9日

2007年2月18日

2008年2月6日

丁亥

1948年2月10日

1949年1月28日

2008年2月7日

2009年1月25日

戊子

1949年1月29日

2005年2月16日

2009年1月26日

2010年2月13日

己丑

1950年2月17日

1951年2月5日

2010年2月14日

2011年2月2日

庚寅

1951年2月6日

1952年1月26日

2011年2月3日

2012年1月22日

辛卯

1952年1月27日

1953年2月13日

2012年1月23日

2013年2月9日

壬辰

1953年2月14日

1954年2月2日

2013年2月10日

2014年1月30日

癸巳

1954年2月3日

1955年1月23日

2014年1月31日

2015年2月18日

甲午

1955年1月24日

1956年2月11日

2015年2月19日

2016年2月7日

乙未

1956年2月12日

1957年1月30日

2016年2月8日

2017年1月27日

丙申

1957年1月31日

1958年2月17日

2017年1月28日

2018年2月15日

丁酉

1958年2月18日

1959年2月7日

2018年2月16日

2019年2月4日

戊戌

1959年2月8日

1960年1月27日

2019年2月5日

2020年1月24日

己亥

展开

折叠编辑本段应用

折叠阴阳区分

1 、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此以奇偶分阴阳。

2 、寅、卯、辰、巳、午、未为阳,申、酉、戌、亥、子、丑为阴。此以四季分阴阳,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辰为阳中阳,戌为阴中阳,丑为阴中阴,未为阳中阴。

折叠十二支与五行

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

午巳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

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

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

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

未戌为干土,丑辰为湿土。干土者其中藏火,湿土者其中藏水。

折叠四时方位

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

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

辰戌丑未四季土。

少阳见于寅,壮于卯,衰于辰。寅卯辰属木,司春,为东方。

太阳见于巳,壮于午,衰于未。巳午未属火,司夏,为南方。

少阴见于申,壮于酉,衰于戌。申酉戌属金,司秋,为西方。

太阴见于亥,壮于子,衰于丑。亥子丑属水,司冬,为北方。

折叠十二月建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

三月建辰,四月建巳,

五月建午,六月建未,

七月建申,八月建酉,

九月建戌,十月建亥,

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传统的月建以干支历月份为准,只因斗建在一年的循环上与地球环绕太阳活动的回归年时间一致。干支历采用以节气为纲的做法,即寅月以立春至惊蛰,余类推。

折叠十二时辰

23-01 点为子时,01-03 点为丑时,

03-05 点为寅时,05-07 点为卯时,

07-09 点为辰时,09-11 点为巳时,

11-13 点为午时,13-15 点为未时,

15-17 点为申时,17-19 点为酉时,

19-21 点为戌时,21-23 点为亥时。

折叠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

辰龙,巳蛇,午马,未羊,

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折叠配人身

子为耳,丑为胞肚,

寅为手,卯为指,

辰为肩、胸,巳为面、咽齿,

午为眼,未为脊梁,

申为经络,酉为精血,

戌为命门、腿足,亥为头。

折叠地配脏腑

寅为胆,卯为肝,

巳为心,午为小肠,

辰戌为胃,丑未为脾,

申为大肠,酉为肺,

亥为肾、心包,子为膀胱、三焦。

折叠编辑本段作用

折叠化合

地支六合: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

相合者,有合作、结合、和好之意,人出生的年月日时 -四柱的地支中,见上面一组或两组者,即为相合。相合,分生合与克合,生合有:寅亥合,亥水生寅木;辰酉合,辰土生酉金;午未合,午火生未土。克合有,子丑合,丑土克子水;卯戌合,卯木克戌土;巳申合,巳火克申金。此为合之正克。亦有合之反克之理存焉,如子水旺而丑弱,为子水克丑土;戌土旺而卯弱,为土克木;申金旺而巳弱,为金克火。

合化的程度,看化神的旺衰,化神越旺,则合化程度越大;化神越衰,则合化程度越小。

命局喜合而有合者,主吉庆,人际关系好,好事不找自来,想不要都不行。命局忌合而有合者,主凶灾,人际关系不好,坏事不找自来,想推也推不掉。

在这六合中,每一对组合也都有自己的特征。

子丑合称为逆合、泥合或凑合。因为丑土本身会克制子水,在合中有牵制克制的含义。就好像一对夫妻相互之间没什么很深的感情,在凑合着过日子一样。在实际应用中,代表着所映射的事情处于一种好坏参半,先好后坏的状态,也代表着做事情的人并非真正心甘情愿的在做事。

寅亥合虽然是生合,但是寅木参天破亥水,因此它们这对组合,在实际应用中也代表事情不是那么地圆满,好中稍有不足。

卯戌合被称为淫合,自焚之合。表面上,卯木克戌土,实际上,戌土干燥且为火库。卯木合之那是有进无出,被彻底烧个精光。卯木在这对组合中,性子太冲,没有主见和定力。在实际应用中,就代表着事情虽然进展很快(合象),但是却是很没有理智的。特别在男女关系上,它代表着\"为君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一种没有理智的恋爱关系。

辰酉合又叫暗合。代表着事情是在私下里进行的,没有公开。例如很多明星的地下恋,就是辰酉合的一种具体现象。

巳申合就好像一对夫妻,相互之间经常吵架,但是分开又非常想念对方,没了对方活不下去一样。因此它叫做刑合。

午未合叫做天作之合。午火生未土,气势纯粹。它代表公开,光明正大,实心实意毫不遮掩。

·地支三合局

申子辰合化水局,亥卯未合化木局,寅午戌合化火局,巳酉丑合化金局。

三合局是生、旺、墓三者成局。水长生于申,旺于子,墓于辰,故申子辰合水局。木长生于亥,旺于卯,墓于未,故亥卯未合木局。火长生于寅,旺于午,墓于戌,故寅午戌合火局。金长生于巳,旺于酉,墓于丑,故巳酉丑合金局。

生旺半合局:申子半合水局,亥卯半合木局,寅午半合火局,巳酉半合金局。生旺半合局,其力次于三合局。

墓旺半合局:子辰半合水局,卯未半合木局,午戌半合火局,酉丑半合金局。墓旺半合局,其力小于生旺半合局。

生墓半合局:亥未拱木局,申辰拱水局,巳丑拱金局,寅戌拱火局。生墓半合局,其力最小。

三合局化财为财旺,财为喜用者,则利商海运营,财多利厚,多得人和之利,多得妻利,女人之利,富贵悠悠。财为忌仇者,多被财物所困累,多被妻和女人所累,灾咎,也多因财、女人所致,一生奔波劳碌。

三合局化官为官旺,官为喜用者,则利仕途扬鞭,多得人和之利,多得他人提携,官运亨通。若官为忌仇者,有官有权者,多被名权所困所累;平民百姓者,一生多官非口舌,胆小懦弱,病伤不断。

三合局化印为印旺,印为喜用者,多主文贵,多利文教、士途;为忌仇者,靠山多而无靠山,难以自立成事。

折叠相冲

地支六冲,即: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

地支相冲,是方位对冲,子水在正北,午火在正南,丑寅居东北,未申居西南,卯居正东,酉居正西,辰巳居东南,戌亥居西北。都是处在相对的位置上,所以是对冲。相冲为互相撞击,冲击,亦有相克之意。四柱逢冲,或四柱逢岁运之冲,有吉有凶,冲去忌神、仇神为吉,冲去喜神、用神为凶。从事物的现象看,好事、吉庆之事喜合,坏事、忧烦、凶咎之事宜冲。

六冲,乃五行之相冲相克,除了方位相冲,其支中藏干亦有冲克之义。子午冲,子中癸水克午中丁火,午中已土克子中癸水。丑未冲,丑中辛金、癸水克未中之乙木、丁火,未中已土、丁火亦克丑中的癸水、辛金。寅申冲,寅中之丙火克申中之庚金,申中之壬水亦克寅中之丙火。卯酉冲,酉中之辛金克卯中的乙木。巳亥冲,巳中的戊土克亥中的壬水,亥中的甲木、壬水亦克巳中的戊土、丙火。辰戌冲,辰中的癸水克戌中之丁火,戌中的辛金克辰中乙木。

支中藏干冲克谁胜谁败,要看冲克双方五行的旺衰强弱而定,力量强大者胜,力量弱小者败。败者亦称受损受伤。凡四柱干支(包括支中藏干)五行受损伤者,具代表命主本人自然属性(如身体等)中有某方面虚弱或伤病。社会属性之吉凶,主要看喜用神之受损受益,忌仇神受损受益而定之。

相冲有距离之分,紧贴相冲,如年与月、月与日、日与时距离最近,其冲力亦越大;隔柱相冲,如年与日、月与时,距离次近,其力次大;遥冲如年与时,距离最远,冲力亦越小。距离近,冲力大应吉应凶亦大;距离远,冲力小,应吉应凶亦小。

命中逢冲多主动,包括变动(职业、居所)与走动。女命逢冲易损胎。

折叠相刑

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为恃势之刑。

未刑丑、丑刑戌、戌刑未,为无恩之刑。

子刑卯、卯刑子,为无礼之刑。

辰午酉亥自刑。

刑亦主动,是刑动,其动幅一般小与冲。自然属性的灾病,主要看被刑伤之五行。社会属性之吉凶,则主要看喜用与忌仇神之损益。古有刑主伤病、官非之说,有一定道理,很多四柱逢刑之人一生多伤病官非。但又不尽然,有一部分人,一生少伤病或无伤病,亦无官非。所以,凡看生克制化,刑冲合害,都要一分为二,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相刑亦有吉有凶。

折叠相害

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相害也是相克,相害之吉凶,一看受损受伤之五行,二看喜忌神之损益。

折叠编辑本段干支关系

折叠藏干

子 -癸,丑 -已癸辛,

寅 -甲丙戊,卯 -乙,

辰 -戊乙癸,巳 -丙戊庚,

午 -丁已,未 -已丁乙,

申 -庚壬戊,酉 -辛,

戌 -戊辛丁,亥 -壬甲。

折叠歌诀

子藏癸水在其中, 丑中癸辛己土同.

寅藏甲木和丙戊, 卯中乙木独相逢.

辰藏乙木兼戊癸, 巳中庚金有丙戊.

午藏丁火并己土, 未中乙木加己丁.

申藏戊土庚行壬, 酉中辛金独丰隆.

戌藏辛金及丁戊, 亥中壬水甲木存.

折叠编辑本段各种类象

折叠地理类象

子:湖海池塘。丑:园圃田坟。寅:山林桥梁。卯:林木舟车。

辰:莹墓山岭。巳:炉冶窑灶。午:市道旌旗。未:村寨井泉。

申:驿铺石经。酉:岗城街巷。戌:田垄营丘 。亥:江河港涧。

折叠人物类象

子:丫鬟、妇女。丑:牧筑、耕夫。寅:隐樵、书史。卯:船户、车夫。

辰:鱼翁、禁子。巳:炉灶、窑工。午:马夫、蚕妇。申:铺兵、驿站。

酉:卑妾、娼妓。戌:军丁、奴仆。亥:道士、医伶。

折叠脏腑类象

子:膀胱。 寅:胆。 卯:肝。

辰戌:脾。 丑未:胃。 巳:三焦、小肠。

午:心。 酉:肺。 亥:阴、肾。

折叠饮食类象

寅卯:青色,春季所生之物。巳午:赤色,夏季所生之物。

申酉:白色,秋季所生之物。辰戌丑未:黄色,四季田园所生之物。

折叠器物类象

子:胭脂、簪环。 丑:帽子、腰带。 寅:桌子椅子。 卯:家具、木器

辰:量器、米尺、筛网。巳:炉、扇、弓弩。午:书画、旌旗。未:餐具、布匹。

申:碾磨。 酉:金银珠宝。 戌:盔甲、印章。亥:图画、雨具

折叠动植类象

子:鼠燕蝙蝠。丑:牛、象。寅:狮虎豹。卯:兔狐狸驴骡

辰:龙鱼虾鳖。巳:蛇蟒蝈蝉。午:马鹿獐。未:羊雁

申:猴子、猩猩。酉:鸡鸭鹅鹌鹑。戌:狗狼獾。亥:猪熊

寅卯相加,花草树木

折叠屋宇类象

子:后宫、后殿、内房、内室。丑:圣殿、神祠、官署、宦地

寅:客馆、山房、草房、茅舍。卯:行室、雷庙、船行、木厂

辰:龙庙、星宫、天牢、帅府。巳:方店、炉店、炕房、厨房

午:大堂、马厩、命馆、书斋。未:酒店、茶房、典当、仓库

申:碾坊、磨房、递铺、旅店。酉:金银珠宝、铜锡铁铺

戌:佛堂、禅房、营房、牢房。亥:道观、仙宫、戏院、楼阁

折叠室内类象

寅为箱柜卯为床,辰为盆瓮衣包箱。巳为炉灶并火炉,午为衣架笼皮相。

未为中堂外为院,申为神祠供佛堂。酉为凳子或刀剑,戌瓮仍兼吃物粮。

亥为登台并帐布,盏瓶笼匣为子箱。丑柜斛斗在其下,家中器物尽其祥。

折叠占坟类象

占坟外景

寅为花树卯桥船,巳坟高冈辰暗泉。午岭横山未堤岸,申河石道酉麻山。

戌骨臭穗破窑灶,亥地南还有水穿。子坟地头如仰瓦,丑为平地坤下轩。

此是孙膑地行法,取法临用着意观。

占坟内景

寅卯根绕似龙须,申酉铁器走耕梨。巳午热气熏蒸苦,亥子蛇鼠孔迁居。

辰戌丑未土塞墓,此是孙膑妙法遗。以上类象多用于论居家风水的。

折叠测病类象

子属膀胱水道耳,丑为胞肚及脾乡,寅胆发脉并两手,卯木十指内肝方。

辰土为脾肩胸肋,巳为齿咽下肠肛,午火精神司眼目,未土胃脘膈脊梁。

申金大肠经络肺,酉中经血小肠藏,戌土命门腿髁足,亥水为头及肾囊。

折叠测相貌类象

寅木代表的人个子高,脸形不好看,多为短圆形脸,头发有点黄。

卯木是桃花星中的一个,它所代表的人个高,喜欢打扮,因此比较漂亮。多为上宽下窄瓜子型脸。

巳火代表的人,面色红,头发少,脸型多为上尖下阔。

午火是桃花星中的一个,面色红润,肤内含肉而不臃肿,喜欢装扮,因此比较漂亮,多为上宽下尖脸。

申金代表的人脸形窄,多为上宽下尖形脸。

酉金是桃花星中的一个,它代表的人肤色白皙,漂亮有气质,多为方圆脸。

亥水代表的人黑胖,但是有灵气。代表女人时,则有风韵。脸型偏圆。

子水是桃花星中的一个,代表的人漂亮身材好。肤色偏黑。多为圆形脸,脸中间位置略凸。

辰土代表的人个子不高,肤色淡黄,多为圆形脸。

戌土代表的人个子不高,肤色淡黄,多为方形脸。

丑土代表的人个子不高,肤色淡黄,多为长形脸。

未土代表的人个子不高,肤色淡黄,多为长形脸或方圆形脸。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