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八字(文殊八字大威德真言)

心软是病 2023-09-17 02:38:13 网络

文殊菩萨是一切众生在佛道中的父母,大慈大悲

文殊菩萨,梵名Mañjuśrī ,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在大乘佛教的典籍中,文殊是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人。他生于古印度舍卫国,系多罗聚落婆罗门种姓,父亲名叫梵德,是一位著名的大长者。

文殊菩萨是智慧与善良的化身,文殊菩萨是佛陀怙恃之一。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形如童子,其形象多变,可分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其中最常见的是五髻文殊。

五髻文殊是因头顶绑了五个髻而得名,这五髻代表的是五种智慧。一般右手握“智慧剑”,象征以智慧剑斩烦恼结(或手持如意,象征智慧成就)。左手持的莲花上放置“般若经”,代表智慧的思维。智慧之利剑表示能斩断种种蠢痴,智慧犀利如剑;青莲花则代表纯洁无染,花上放有般若经,作为智慧与慈悲的象征。

菩萨亦常乘坐狮子座骑,表示智慧威猛无比、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战无不胜;或以莲花为台座,代表清净无染;或驾乘金色孔雀,比喻飞扬自在。文殊菩萨是如来佛祖怙恃之一。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右手持金刚宝剑(表示智能之利),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所具无上智慧,坐骑为一狮子(表示智能威猛)。

后世众多信徒,尤其是复习应考的学生,考前参拜文殊师利菩萨,也是因为其是无上智慧的代表。文殊菩萨手中执持宝剑和经函而宣讲佛法,利益无边众生并赐与无漏的安乐。礼拜供养文殊菩萨可获得无上的功德利益。可以说,人们拜文殊菩萨,除了祈福考试顺利,更是对无上般若智慧的礼敬和追求。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中记载:“若礼拜供养者,生生之处,恒生诸佛家,为文殊师利威神所护。”《大宝积经卷文殊师利授记会》中记载:“若诸众生见彼佛者,必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持诵文殊菩萨心咒:“嗡阿喇巴札那谛”可消灭罪障,消除违缘,文思敏捷,获无尽辩才,所求世间、出世间事悉得成就,令众生智慧成就。

依照佛教典籍所载,文殊菩萨是过去世无量诸佛的老师,曾经引导无数的修行者证得佛果。在《放钵经》中,佛陀也说: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萨的恩德!过去无数诸佛,也都是文殊师利弟子,未来当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萨威神力所致。就好像世间的小孩有父母一样,文殊菩萨是一切众生在佛道中的父母。

文殊菩萨常与普贤菩萨同侍释迦牟尼佛,是释迦牟尼佛所有菩萨弟子中的上首,所以又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菩萨形象则为仗剑骑狮之像,代表着其法门的锐利,以右手执金刚宝剑,断一切众生的烦恼,以无畏的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这是文殊菩萨的基本形象。

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根据记载,文殊菩萨是舍卫国之子,后来经过了仙人的指导,出家求法,五千四百年后,文殊菩萨来到了雪山,向一些仙人传播十二部经,后在尼拘楼陀树下盘坐,从身体处散发金色的光芒大火,自成金身,修炼成佛。

四大菩萨之中,其中智慧第一的就属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乘佛教中,所谓的悲智愿行的四大菩萨也有其深刻的涵义: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大行普贤菩萨。

说到文殊菩萨,就不得不说说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

五台山从前叫五峰山,寸草不生,赤地千里,炎热难挡。据传说,一日,文殊菩萨乘祥云路经五峰山,按正云头,细加观看,见这里五峰擎天,万山簪拥,实乃风水宝地,只可惜炎热难挡,众生受难,于是,她便选五峰山为道场,要凭自己的智慧,借东海龙王之水来浇灭五峰之炎热,好让方圆几百里之内的芸芸众生有一个清净舒适的生存环境。

她正这么想的时候,不料东海龙王正好前来请她去龙宫讲经。于是她暂入龙宫,在讲经数日之后,想方设法向东海龙王借来一块歇龙石,一下子,五峰山炎热顿消,气候变得清凉宜人了,五峰山遂取名为清凉山。为保清凉永存、百姓安居乐业,文殊菩萨便将这块歇龙石安放在了现在中台顶后面的清凉寺中。她原以为东海龙王宝贝多的是,少了这一宝如失九牛一毛,实在也算不了什么损失。

不想,五位龙子布雨归来,不见了供他们休息的歇龙石,一怒之下腾云而来,只用龙尾一扫,就把离高的五峰山的五座山顶扫成了五座平台,清凉山也从此更名为五台山。东海龙王的第五龙子受文殊菩萨的教化,说服了几位兄长,不仅没取走那块歇龙石,而且从此皈依佛门,协助文殊菩萨护卫这方佛国净土,成了受人分外尊重的龙王菩萨。那些龙石改名为清凉石,一直保留至今。

从此,文殊菩萨就长住于五台山,自然这里也就成了她的道场。

(完)

专注边境战争战史解密,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王铭苇

大威德明王到底是谁?

大威德明王(梵语:यमान्तक;拉丁转写Yamāntaka,亦称阎曼德迦(Yamantaka)、 怖畏金刚(Vajrabhairava)、大威德金刚,亦可直称阎魔敌(Destroyer of the God of Death),佛教神祇。汉传佛教、东密、台密认为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藏密则认为祂是文殊菩萨之化身。文殊菩萨是宗喀巴的本尊和宁玛八饮血中佛身部的本尊,因此阎魔敌在格鲁派和宁玛派中,受到极大的尊崇。

西藏唐卡。同诸多神祇一样,明王呈双修姿态,与明妃。画面下方是同样经过艺术化处理的祭品,依稀可见头骨碗的原形。藏密神祇往往有着相应的祭品,多为人头骨、腿骨、脑、内脏等人体组织。大量鲜艳绚丽的色彩凸显出一种朝气与旺盛的生命力,也是法力的充沛与广大。

在梵文中,阎魔敌的名称(Yamāntaka)是由阎摩(Yama),主管死亡的神明阎魔,及antaka——意为终结者——两个字组成。因此它的意思是“终结亡神、胜伏死主”。

他另一个名号为梵语:श्री भगवान् यमान्तक(Shri Bhagavan Yamantaka),意为“吉祥世尊、死亡的征服者”。其中,师利是神圣、吉祥之意,Bhagavan是世尊之意。

《文殊真实名经》一颂:怖畏金刚施(大)怖畏,因此又称怖畏金刚(Vajrabhairava),或吉祥大金刚怖畏尊(Shri Vajramahābhairava)。因其能降服恶魔,故称大威,又有护善之功,故又称大德。

佛教说法,念大威德明王之咒可以延寿,因此位明王乃阿弥陀佛化身,阿弥陀佛即无量寿佛又称无量光佛,众功德聚于一身的大威德明王深具延寿力。

大威德明王有九面,代表佛陀的九类教法,须发上指,朝向佛地。其必定以水牛为坐骑或是以牛头示现,这源于阎魔敌镇伏阎魔水牛的神话。一般的造像为六面六臂六足之形像,因此,又有“六足尊”之称。也有三面六臂的阎魔敌、一面二臂的红阎魔敌与俱生怖畏金刚。还有九面三十四臂十六足的畏怖金刚,亦为牛头。

同时,大威德明王是东密的五大明王之一,为西方镇守明王。

东密大威德明王像,13世纪,波士顿美术馆藏。明王持诸多法器、武器,身上佩戴着许多骷髅,烈焰升腾于身周,汹涌忿怒的气势显而易见。

藏密认为其是文殊菩萨的忿怒相,属教令轮身,是事业的根本。于无上瑜伽部、格鲁派(黄教)中,与胜乐金刚、密集金刚同为主要的本尊。宁玛派则认为是一切佛身的总集幻化,宁玛所依的红黑阎魔敌为忿怒罗刹面的阎魔敌与牛面怖畏金刚不同,主要的续典为《月密明点续》。

同诸多藏密神祇一样,大威德明王的唐卡具有一种狞厉之美。而牛头与牛角的特征更凸显出其攻击性,或是一种雄性力量感与兽性。深蓝色的身体凸显出其非人的属性,营造出一种异于人世的视觉效果。黑金主调的唐卡则显得绚丽而阴怖,将无上法力的充沛昭明与肃杀灭恶的森严强大汇于一处,栩栩生动的须发、火焰、祥云与饱满健硕的身姿、躯干都充斥着力量感。尖利的指爪獠牙则具有鲜明的攻击性,吊诡地为吉祥慈悲的宽广增添了狠戾与狂暴感。

浓艳的色彩与祥瑞的图形突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法相。博大庄严,五彩焕发。吉祥与嘉和感更为突出。威德金刚在此形同瑞主,战魔与斗恶的残酷感有所削减。某种程度上显得更为和谐。

人世感更为突出。金刚现形于一片自然景观之中,并好似从头骨所盛的祭品中幻化升腾而出。明妃长发垂下,人形更为显著。

更为阴森可怖的视觉效果。在此红色成为黑色之外的主调,渲染出血腥与残暴之美。更加突出了威德金刚阎魔敌的身份。好似带来死亡,又似征服死亡,又似统御死亡。这既是内心中妄念与阴暗面的体现,又是外界妖魔邪秽的象征。或许比只身具有更强的法力。正如中国传统文化,两性合和带来的阴阳协调能够带来最大的力量。万物便生于阴阳之化。

这一幅的古典特征更为突出。攻击性与侵略感明显遭到了钝化,而大量的装饰图案与柔美的曲线则将佛法的慈悲放在了主要位置。

更为突出的正面视角。带来了一种齐整,同时表现出一种凝聚与定力,肢干万象围绕着这守正的核心展开,更多显示出佛法的坚定。

文殊菩萨 智佛

文殊菩萨,梵名Mañjuśrī[1] ,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的象征。

文殊菩萨是佛陀怙恃之一。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右手持金刚宝剑(表示智能之利),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所具无上智慧,坐骑为一狮子(表示智能威猛)。

一般称文殊师利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佛之胁侍,分别表示佛智、佛慧之别德。所乘之狮子,象征其威猛。

代表聪明智慧,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法王子。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左右胁侍,世称“华严三圣”。应化道场为山西五台山。

据《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所记载:文殊菩萨是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之子。后来诣仙人处,求出家法,却无酬对者,乃皈依佛,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行稀有难事,佛涅槃后五千四百岁时至雪山,为五百仙宣畅演说十二部经,后还本生地,在尼拘楼陀树下入涅槃。依照佛教典籍所载,文殊菩萨是过去世无量诸佛的老师,曾经引导无数的修行者证得佛果。在《放钵经》中,佛陀也说: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萨的恩德!过去无数诸佛,也都是文殊师利弟子,未来当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萨威神力所致。就好像世间的小孩有父母一样,文殊菩萨是一切众生在佛道中的父母。

文殊菩萨常与普贤菩萨同侍释迦牟尼佛,是释迦牟尼佛所有菩萨弟子中的上首,所以又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菩萨形象则为仗剑骑狮之像,代表着其法门的锐利,以右手执金刚宝剑,断一切众生的烦恼,以无畏的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这是文殊菩萨的基本形象。

文殊菩萨形象多变,依照其形象,可分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其中最常见的是五髻文殊。五髻文殊是因头顶绑了五个髻而得名,这五髻代表的是五种智慧。一般右手握「智慧剑」,象征以智慧剑斩烦恼结。(或手持如意,象征智慧成就)。左手持的莲花上放置「般若经」,代表智慧的思维。智慧之利剑表示能斩断种种蠢痴,智慧犀利如剑;青莲花则代表纯洁无染,花上放有般若经,作为智慧与慈悲的象征。菩萨亦常乘坐狮子座骑,表示智慧威猛无比、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战无不胜;或以莲花为台座,代表清净无染;或驾乘金色孔雀,比喻飞扬自在。

要想见大智文殊菩萨尊颜,请你先记着这十种吉祥的事情

◎宣化上人 讲述

文殊师利菩萨出生的时候,有十种吉祥的事情,来表示这一位菩萨的功德圆满、智慧第一。十种的吉祥,是什么?

(一)光明满室。文殊师利菩萨降生这一天,他家房子里边,就放一种光。这种光不是日光、不是月光,也不是星光和灯光;这是表示文殊师利菩萨智慧、般若之光,也就是表示这位菩萨有大智大慧,能破除一切的黑暗。

(二)甘露盈庭。甘露,是一种不死的药,在天上有的;甘露可以饱满,你得到甘露,就不吃饭也不饿了。我们一般人不吃饭就会饿,为什么?因为没有甘露来滋润。甘露可以得到饱满,可以得到这种的清净、清凉;所以饿鬼若得到甘露一灌顶,即刻就消除他的罪业,可以往生了。甘露盈庭,这表示文殊师利菩萨以甘露法来灌救众生、救度一切众生。所谓“甘露门开”,甘露门一开开,饿鬼都进来,都得到饱满了。

(三)地涌七珍。从地生出来金子、银子、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这七种的珍宝。这七种为什么叫“宝”呢?因为它少有。世界上所少有的,就是宝贝;多了,就不是宝贝。好像土,本来也是很宝贵的,我们人若没有土,就不能生存;但是人人都不稀罕它,你抓把土送给人,是没人要的。说这是最宝贵的东西,我送给你!他一看是土,就会把它掉在地上。为什么?因为哪个地方都有。所以本来土是最宝贵的东西,没有人很稀罕它;因为随处可以有,所以就不宝贵了。

水,也是最宝贵的东西,我们人若没有水,就不能生存;不单人,就所有一切,若没有水,也不能生存的。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就是说,上等的善,就像水似的。水对一切物质都有利益,但是它也不争功。好像这花,它不会对花说:“你这朵花呀,幸亏我这个水,你才长这么大、开得这么新鲜!要不是我这个水,你能有今天吗?你应该对我有一种报答才对!”它没有这种思想。水在地最洼下的地方住着;谁都不愿意在那个地方,它在那地方住着,是处众人之所恶。所以水是很合道。

这金、木、水、火、土,对人、对一切众生,都有益处;但是为什么人不宝贵它?就因为它太多了。好像木头也到处都有,所以人也不宝贵它。金子为什么人宝贵它?因为它少;少就珍贵了,不是随地都是。若到了极乐世界那“黄金为地”的地方,这土就值钱了!因为什么?因为极乐世界没有土。到极乐世界,你若送给他一把土,他就好像什么呢?就好像从月球拿回来的石头,那么宝贵了!一样的石头,月球拿回来的,它就是价值连城了。本来我们娑婆世界这一把土不值钱的,你送到极乐世界去,他说:“喔!这真是稀有的!”因为它少有,所以就珍贵了。

这七珍为什么叫七宝?就因为它少有,不容易得到,所以人人都说这是宝贝。文殊师利菩萨因为有无量的宝藏,所以出世的时候,七珍也就随着他出世,从地里涌出来。涌出多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拿也拿不完,用也用不了。

(四)神开伏穴。这个神,是藏宝,叫藏主;这种藏主宝,就是管宝藏的神。转轮圣王有七宝:金轮宝、白象宝、绀马宝、神珠宝、玉女宝、藏主宝、主兵臣宝。地涌七珍,是从地里涌出来的;而神开伏穴,指这些宝藏,是以前的人埋到地里头,忘了拿出来,这时守藏的神把这财宝都打开,就好像有人把地刨开,宝贝也就都可以得到了!

(五)鸡生凤凰。鸡本来是生鸡,但是这鸡菢出来就不是鸡;是什么?凤凰。凤凰是一种很吉祥的鸟,谁若看见凤凰,一定会得到很幸运的事情。在古来讲,孔子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这个凤凰也不来了,也没有河图洛书出现了;伏羲氏画卦,有河图洛书的情形,现在已没有了!我停止啰!我不需要再宣扬道德了!我不做什么了!

(六)猪产龙豚。鸡生凤子,这还不算出奇;本来是龙生龙、凤生凤,但是现在他家里养的猪,生出一条龙了,一只好像龙似的猪。怎么像龙似的?这猪身上有鳞,就像龙鳞似的。龙身上都有鳞,他家的猪生出来的小猪也有鳞,这叫猪产龙豚。

(七)马生麒麟。马本来都生马,现在生出只麒麟。老虎是兽中王,麒麟和狮子,也都是兽类中之王;但是这麒麟,是由马生出来的。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兽,在中国唐尧的时候,很多的人都可以看得见凤凰、麒麟的;以后因为众生的罪业深重了,所以这一些个吉祥的鸟兽,也都不出现了。孔子在“获麟解”上说:

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

麟兮麟兮吾心忧!

唐尧虞舜的那个时候,麒麟和凤凰常常到这个世界上来游,人人都看得见。现在不是唐虞那时候,你来干什么呢?你来有什么所求呢?麒麟呀!麒麟呀!我心里正为你很忧愁的。

这是因为在当时(鲁哀公十四年),孔子见到打猎人打着一只麒麟,他一看,这麒麟他认识。因为孔子出生时,有一只麒麟来“麟吐玉书”,吐这个字;孔子的母亲就把一条绳栓到这只麒麟脖子上。等孔子看见打猎的人打着的麒麟,他妈妈系的绳子,还在这麒麟脖子上系着;孔子知道这麒麟被猎人给打来,他自己不久也就要圆寂。所以他很伤叹的,才说这么几句话。

(八)牛生白泽。白泽是白色的,白色的这种兽类是很少有的;它也不像牛,也不像马,也不像驴,也不像骡子,属于四不像。它是马的样子,但是长的牛蹄子;角长得像牛角,又是马的样子,所以叫白泽。这种的兽类,也是一种祥瑞的兽。

(九)仓变金粟。我头先问果某,这个金粟有什么用呢?可以拿来吃吗?这谷子本来可以做饭来吃,变成了金子,这怎么吃呀?他就很聪明,说:“这个你若拿一些去,卖了换钱,就可以买很多米。”我一想,也是这样子;果然这金粟你拿一些个去卖,就很值钱了嘛!先前我对这种情形还不了解,果某这么一说,我才豁然大悟。他问谁有贪心?我说我有。我贪什么呢?我这个贪心,贪想要大家快点成佛;所以不要把这个徒弟给饿坏了,还希望他快一点成佛呢!哈!这个傻徒弟,傻头傻脑的;但傻头傻脑,还有个不傻劲!

(十)象具六牙。本来象是生两根牙的,文殊菩萨出世的时候,他家里养的象生了六牙,你说这是不是很稀奇的事呢?“为什么象有六根牙呢?”这是个很好的问题。这六牙就代表六度,大象代表万行。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有这十种的吉祥,这代表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十度波罗蜜”,所以和其他的菩萨不同。这是文殊师利菩萨,有这十种的吉祥如意的事情;我们要想认识文殊师利菩萨,要想见一见文殊师利菩萨,就要先记着这十种吉祥的事情。你知道这十种吉祥的事情,见着文殊师利菩萨,你可以说:“您老人家,是我一个老朋友、最知己的善知识!”为什么你这样讲?“我知道您出生的时候,这十种的吉祥事情。”你一念,文殊师利菩萨会很欢喜,“哦!是的!你是我的老朋友,我不否认,因为你知道我。”这叫知己的朋友。你若不知道他,文殊师利菩萨虽然没有分别心,但是你对他不认识,他对你也就不会接近;认识他多一点,他和你就近一点。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知道每一个菩萨的这种境界?也就是要每一个菩萨都和我们做朋友、做兄弟。每一个菩萨都是我们的善知识,你们各位将来都是菩萨的善知识,所以自己不要把自己看轻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