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八字算结婚日(生辰八字算结婚日期真的有必要吗)

行尸走肉 2023-08-18 18:56:09 网友投稿

九 结婚前有同居的必要吗?

哈喽宝子们,今天又来录一期微博热搜话题叫做结婚前有同居的必要吗?其实这个话题可能在很多年前,大家比较保守的时候可能是觉得结婚之前同居没有什么太大的必要,或者可能有很多的顾虑,但是现在社会,就是尤其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

所以我觉得在结婚之前无论是短期的同居也好,还是一起出去旅游也好,其实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彼此两个人能够就更了解彼此的生活习惯。包括在生活当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因为平时可能约会都会以最完美、最新鲜的形象去面对你的另一半。

但是在生活当中,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发现两个人,比如彼此之间有没有什么缺点,或者是两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作息等等,是否是真的可以同居的,能够协调的。还有两个人兴趣爱好方面,比如两个人在遇到生活当中的一些小的问题,比如买菜、做饭、还有一些宠物等等这些繁琐的事情,两个人是怎么样去调和也好,协商也好,是否能够达到阴阳的平衡,所以其实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其实结婚前的同居还是有必要的。

因为有些可能真的是在同居当中,就可以发现这个人的一些问题,也可以去重新去思考是否这个问题,是在婚后或者这段时间就可以解决的,如果是不能解决的,或者也是没有办法容忍的。

非常在意的点,那么这个事情肯定会成为你们婚姻的一个吵架或者是其他的问题的一个导电反应。所以在这个方面还是应该在婚姻的时候,两个人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可以去先把这个事情给解开,然后一起去讨论一下,看看两个人是否在这些小的细节上面,不说哪种什么三观上了,就细节上面是不是能够调和的,能够磨合到一起的。所以结婚前同居当然还是可能闯入的时间,我觉得会更合适。因为长期可能就会把一些没想到。

民生直通车|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扩大首日见闻

6月1日起,在此前试点基础上,北京、天津等21个省(区、市)实施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试点扩大首日,记者走访了试点地区婚姻登记机关,发现各地“跨省通办”工作井然有序,这一便民举措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恭喜两位从今天起正式结为夫妻。”6月1日上午,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来自辽宁的王先生和张女士兴奋地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大红色的结婚证,过程仅花了十分钟。

“如果没有这项好政策,我们还得赶回辽宁老家领证,耗费时间不说,光路费就得花近3000元。”手捧着新领到的结婚证,王先生高兴得合不拢嘴,“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对我们这些在外地工作的人来说真是一个好消息。”

记者从民政部门了解到,全国每年办理婚姻登记和补领婚姻登记证约1800万对。随着人户分离现象愈加普遍,婚姻登记必须在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的规定,多年来让不少外出工作、生活、学习的人深感不便。

试点工作开展后,试点地区群众办理婚姻登记,无需再回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可以选择一方经常居住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凭借双方户口簿和身份证以及一方当事人经常居住地的有效居住证办理婚姻登记。

“我们5月下旬就在网上看到了可以‘跨省’办理结婚登记的消息,预约通道一开放,就赶紧选择了‘六一’这个日子,一是想快些领到‘红本本’,二是觉得‘六一’寓意着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在上海市普陀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现场,来自陕西的刘先生和姚女士开心地向记者分享着他们的喜悦。

6月1日,来自陕西的刘先生和姚女士在上海市普陀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完成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据了解,实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的21个省份,覆盖我国总人口的78.5%,能够基本满足群众异地办理婚姻登记的需求。

为了提高“跨省通办”效率,试点地区婚姻登记机关的工作人员提前作了许多准备。

天津市河西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电话从5月31日起就不时响起。

“打来电话的大都是非天津户籍的‘准新人’,想了解‘跨省通办’的办理细节。”天津市河西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夏玉生介绍,为做好这项工作,河西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提前做好系统调试等各项准备工作,还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对来电咨询的群众耐心解答。

天津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四级调研员周婧告诉记者,全市各级婚姻登记机关充分利用报纸、广播、民政系统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跨省通办”政策进行了广泛宣传和详细解读。“我们还专门制作了新的婚姻登记办事指南图解,帮助群众更清晰地了解新政策。”周婧说。

老家在江苏淮安的新人刘先生和袁女士6月1日按照预约时间准时来到了上海市普陀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顺利地领到了结婚证。

“多亏了这里的工作人员,提前一天专门打电话来告诉我们结婚登记的流程、需要携带的证件,我们才能这么顺利地办完这件‘人生大事’。”袁女士说。

6月1日,来自江苏的刘先生(右二)和袁女士(右)在上海市普陀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柜台递交结婚登记相关材料。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数据显示,6月1日,上海16个区级婚姻登记机关迎来了100余对新人跨省“领证”。

上海市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开展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工作,相关婚姻登记机关专门对预约系统和登记系统进行操作演练,做足准备工作。

此外,上海市民政部门通过与相关单位合作,做好潜在服务人群测算,帮助窗口人员了解相关信息情况,为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夯实了数据基础。

婚俗展示区、自助拍照室、特色颁证室……为迎接新政策落地,苏州市吴中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专门对登记场所进行了升级改造,550平方米的改造空间焕然一新,让人倍感温馨舒适,吸引等候登记的恋人自发拍照“打卡”。

图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新改造的婚俗文化展示区场景。

“我们每个窗口都配备人脸识别系统等智能化设备,同时加强现场登记人员安排,确保有序快速零失误办理。”苏州市吴中区民政局局长张建琳说。

专题培训是帮助试点地区婚姻登记机关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政策和办理流程的重要方式。

记者从民政部了解到,此前,民政部专门举办了培训班,21个试点地区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6月1日前,新纳入试点省份普遍组织了本省范围内的业务培训,确保婚姻登记工作依法依规开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指导各地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强化服务意识,为群众带来更贴心、暖心的婚姻登记服务。”民政部社会事务司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高蕾、吴振东、何磊静、尹思源

来源: 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