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八字测斤两(生辰八字测算斤俩)

趾高气扬 2023-08-27 00:01:59 网友整理

生而有时,活而有命

每个人生下来都有一个时间,能活下去都有一个空间,在这个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下,就形成了一个生命完整的历程。在这个历程当中,我们有太多的不得已和太多的不由己,有趣的是,我们很多人还是不相信命运,坚定命运在自己手中,他们常常试图去抵抗去改变,但很少有人能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会有下一个牢笼等着你,你还在命运的掌握中不曾离开何谈逃命,这个就是定数,就是生而有时,就是你的出身你不能自己决定。可是上天是公平的在给定题目的同时也给我们一定的提示,让我们需经三个历程才能活而有命。

一、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不知道时间从何而来,不知道空间从何而起。只知道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算自己不想走,都被推着走,是谁在背后做推手,是谁在掌控这一切?我们从古到今都想掌握自己的命运,然而总是有那么多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命理界,唐朝的袁天罡所著的《称骨歌》已经把每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做出了斤两的计算,由一到十二一一排列对应斤两,有多少斤两,就享受多少重的命,所以常言到,您命重,您命好,斤两越多命就越重,如比尔盖茨的命算出来就是4.7两,《称骨歌》曰:此命推为旺末年,妻荣子贵自怡然,平生原有滔滔福,财源滚滚似水流。诚然也应对了歌所对应的现象。算出已经是这样,那么结果就不会离差。这就是第一个历程,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命里有多少就是多少。那么有人会问,我也是4.7两,为什么他成为世界首富而我却身无分文甚至我的命比他的还重,我却还乞讨过世?

二、易经有云: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

为什么会是有同年同月同时生的人而命运不同呢?试想一下,世界那么大,人那么多,都是那个时间出生的人有多少?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地球每天有约36万人诞生,也就是说,每一秒钟出生4人,每分钟出生253人,每小时15208人,既然同一时间有那么多人出生,算出结果必定是相同。这里也就矛盾了,1+1不等于二了。我们忽略了环境,忽略了每个人应该是个个体而不是一个整体,可以时间相同,但是环境不同,就算是环境相同,各人的想法也不同,这样就导致相同的事情每人做起来就不一样,那么其结果也就不一样,这个就是人遁其一,天道衍其四九,视为定数,我们人遁其一,就会有变数。在地球上,各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产生的看法也就不一样,如我们肯定的时候是点头,摇头表否定,而在印度、巴基斯坦、保加利亚却完全相反,同命的人,人家去努力读书,努力学习知识,不怕困难,勇于面对挫折,经过反复的捶打自身,方能有如此成就,对比一下自己恐怕是抱怨的多,行动的少,坚持下来的更少。因此,天数一定,变数可循,大洋彼岸的一支蝴蝶可以引起飓风,我们也可以因一些小事而改变自己。

三、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到了第三个历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从字面解释就是天地不仁慈,只把万物当作没有生命的贡品,这个是不是也讲上天是公平的,不分彼此不分厚薄,上天是公平的,给每个季节都安排有好的事物,不会因某个特例而改变,也就应证了老子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就是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天地的无私?无私到连圣人都要说出“不仁”,天地不仁的体现的是一种公平,比天枰还公平的公平,天枰的公平会因一方重而偏向另一方,天地不会,该生的生该死的死。公平做事很难,我们因为要处理矛盾而学会了圆滑,所以做起事就会趋利避凶有所倾向,这样得到结果有两种,一种是皆大欢喜一种是有失偏颇使正义得不到伸张,公平得不到执行,问题会越积越久最后爆发出来,结果更为严重。中国的古代,都是因为利益的分得不均而,如汉武帝时代,朝廷想打仗,地方想发展不听朝廷的,而地方又比朝廷富,怎么办?只能削藩和推恩令,瓜分地方利益,使地方不再是一个整体,这样朝廷才好突破。蛋糕怎么公平的分,这是一个难题。

四、一花两开,见花生佛。

在李嘉诚办公室中有一幅对联,“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其实这是一个和尚写的一首诗中前两句,后面还有“若无闲事挂心头,最是人间好时节”。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特点,发现美不美得靠自己,这也同时教会我们要顺其自然,如何叫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不是任其发展不去约束不去管教,更不是随波逐流,它讲的是我们要看清事物的发展规律,然后跟着规律发展去做,就像一个高明的棋手总是能预测对手下一步怎么走一样,这才叫顺其自然。我们理清了线头,心中就会一片通明,当然是“无闲事”,看到事物的美好一面,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登上泰山而小天下,也是这么一个理。所以当年佛祖拈花,唯有摩柯迦叶破颜一笑,是以传位给迦叶,一花两开,见花生佛。

计量惠民“斤两”足

来源:海外网

刘道伟作(新华社发)

江西省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红谷滩沁园农贸市场使用2KG重的砝码对市场内的电子秤进行检测。马 悦摄(人民视觉)

近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哈密西路社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队联合社区共同邀请新疆计量测试研究院检测人员,为辖区居民、商户等免费检定电子计价秤、人体秤、血压计等。图为检定员(左)在活动现场为辖区居民免费检测血压计。新华社记者 王 菲摄

你的眼镜制配器具是否合格?家里的智能电表走得准不准?集贸市场电子秤有没有缺斤短两?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于今年3月至12月在全国组织开展民生计量专项行动,持续开展眼镜制配场所计量专项整治、集中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推动智能电表状态评价及更换工作等。

计量是什么?与百姓生活有何关系?在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民生领域,如何打通计量惠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交易公平的“度量衡”

“记得小时候跟妈妈出去买菜时,偶尔会遇到一些商家在秤上做手脚,比如偷偷在称盘中放个不起眼的砝码,或者不按去皮质量算,在斤数上浑水摸鱼。”家住北京芍药居的小宋回忆,那时买菜时因为缺斤少两而产生的纠纷不在少数。

“现在这种情况很少见了,基本都是电子秤。但作为普通消费者,我对计量器具的精度不太了解,也不清楚这方面是否有统一的标准。”小宋说。

小宋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居民对计量的感受:不太了解,更不清楚生活中常见计量器具的统一标准。有的人还因此吃过亏。

年近六旬的姜阿姨就有过这种遭遇。“我年纪大了,眼睛近视又有些老花,前段时间去眼镜店配了一副眼镜,戴了几天却觉得眼睛很不舒服。”张阿姨对记者说,“后来我去医院重新验光,医生说我在眼镜店验光的数据不准确,配的眼镜不适合我,因此容易头晕、眼镜酸胀。”张阿姨疑惑,明明同样都是验光设备,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此外,也有消费者对加油站、加气机的计量精准度产生疑问。“同样一辆车,在不同服务区的加油站加满油,价格都有细微差别。”老家在江苏的张先生每年过年都要从北京驱车回家,一路上经过不少服务区,“这种情况其实很少见,但出现这种问题,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加油站的量具不准确。”

计量到底是什么?对居民的消费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居家生活,许多老百姓讲究精打细算。出门买菜购物、眼镜店制配眼镜、加油站加油等,就怕缺斤少两、计量工具准确度不足。计量准确与否,与民生息息相关,与公平正义密不可分。”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清杰介绍,“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支柱,可以说,计量是保障交易公平的‘度量衡’,是维持整个市场经济体系健康、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

挤掉计量器具存在的“水分”

近年来,中国计量标准工作得到明显提升,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不过,个别出现的计量器具不符合标准现象,还是引起消费者对计量“水分”的疑问。

如何挤掉这些“水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民生计量专项行动,就是要着力解决其中的难点。

不让菜市场、商场缺斤少两,国家市场监管部门集中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

在甘肃省兰州市木塔巷菜市场,执法人员掏出额定砝码,随机放在商户使用的电子秤上。“一台秤要测量五次,中间位置一次,四个角各一次。”执法人员将砝码放在电子秤托盘上的不同位置。兰州市市场监管局计量科副科长张丽芸表示,近几年,兰州加大了民生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力度,各大集贸市场、超市使用的计量器具准确率比较高。

在售金银饰品的克数是否和标签上标注的克数一致?据介绍,与集贸市场使用的电子计价秤不同,按国家要求,称量金银饰品时要使用千分电子秤,称重的计数要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但目前仍有许多商家使用的是百分电子秤。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重点检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用于贸易结算的电子计价秤是否存在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者超过检定周期仍投入使用的情况,严厉打击缺斤短两等计量作弊违法行为。

此次专项行动还将持续开展眼镜制配场所计量专项整治。前述负责人介绍,将以“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检查眼镜制配场所是否按要求配备相应的计量器具、使用的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是否经计量检定合格等。除此之外,将提高加油机、加气机、充电桩计量精准度。对加油机、加气机实施计量监督检查,保障加油、加气的计量准确性。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魏际刚认为,现阶段开展民生计量专项行动意义重大。“这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从居民角度看,有利于增进消费者信心,促进国内消费规模的扩大,提升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中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从企业的角度看,魏际刚认为,将实质性推动企业产品质量的改善,推动企业精益设计、精益生产、精细管理、精准服务,改善全面质量管理,提升全社会产品与服务质量。

计量惠民惠企新举措频出

近年来,全国计量工作在惠民惠企方面不断推出新举措。

体系更健全——在推进构建计量校准管理体系方面,对现行计量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完成修订《计量基准管理办法》等9件计量规章。

专项行动在推进——今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全国计量标准专项监督检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部署各地在今年3月到10月开展计量标准专项监督检查;今年5月20日是第22个世界计量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以“测量守护健康”为主题,开展“计量守健康惠民生”等活动,强化健康领域民生计量监管。

“‘十三五’以来,我们坚持保障民生,计量法制监督不断强化。”前述负责人介绍,近几年,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在民生领域开展了一系列计量工作。加强民用“三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环境监测数据等方面的计量监管;研究开展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及应用试点;开展了电能表状态评价及更换试点工作。

计量惠民,效果几多?

“从民用‘三表’试点成效来看,上海市对2020年到期的66批次152万余台电能表使用期限延长到2024年,预计节约社会投资3.35亿元,减少电子垃圾300余吨;国家电网公司在10个自贸区选定2314个配电台区115422台智能电能表作为试点对象,当年节约投资4000万元,减少电子垃圾22.6吨,计量服务民生水平得到提升。”该负责人介绍。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年均发放国内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1万余张,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150余张,年均强检计量标准器具300余万台件,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工作计量器具7000余万台件。

魏际刚认为,未来国家需要从生活生产两大方面持续深入推进计量标准监管工作。“对于商品交易、交通、电信、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珠宝玉器等与居民息息相关的产品与服务需加强计量监管;在生产方面,重要工业品、关键部件、先进工艺等也要加强质量管理工作。”魏际刚说。(记者 孔德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5月11日 第 11 版)

责编:赵宽

本文来自【海外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