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富兰克林·罗斯福)

陪你演戏 2023-07-16 10:36:36 用户分享

立德人物-富兰克林:5点起床的时间管理大师,百元美钞上的男人

从寒门到国父,这位5点起床的时间管理大师,影响了美国几代人。

曾经有一位穷小子,靠着自己一路打拼成为了美国国父,他就是今天我想跟你分享的这位立德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

说到他,你可能不陌生,虽然不是总统,但他的头像被印在美国面值最大的百元大钞中间,要知道华盛顿总统的头像才被印在1美元上,可见他对美国影响深远。

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上,他被评为影响美国100位人物第6名。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曾说:“在我的一生中,能让我佩服的人只有三位,第一位是富兰克林,第二位是富兰克林,第三位还是富兰克林。”

在我们前几期的立德人物中讲到过查理·芒格,股神巴菲特的好搭档,不知道你有没有印象,他是一位传记迷,研究过爱因斯坦、达尔文和牛顿这样耳熟能详的伟人,但他唯一最喜欢的偶像,只有富兰克林。

也正是因为受到富兰克林的影响,所以他形成了这种“要变得富有才能自由地为人类做贡献”的观念。

富兰克林既是《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和签署人、美国开国元勋、同时还是一位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和发明家,他发明的东西千奇百怪:避雷针、双焦点眼镜、蛙鞋、导尿管。

涉足的每个领域,都有不小的成就,可谓是斜杠中的精英,一个近乎“全能”式的人物。

他这么牛,难道是个天才吗?绝对不。

如果你纵观他的整个人生,就会发现他只是将每一件小事,通过简单的方法,去慢慢堆砌出不凡的。

1706年,他出生在波士顿的一个清教徒移民家庭,父亲以制造蜡烛、售卖杂货为生,同时还是当地教会的执事,原本这个家庭应该富足有余,但因为父亲和两任妻子共同养育了17个孩子,家境变得极为贫寒。

富兰克林是家中最小的儿子,在拉丁学校上了2年,就被迫辍学,当时只有10岁的他只能跟着父亲一起制作、售卖蜡烛。

可聪明好学的富兰克林一直对读书情有独钟,2年后,他跑去哥哥詹姆斯的小印刷厂做起了一名印刷学徒,契约为9年。

在这里,他一边辛苦地工作,一边进行了打量的阅读,他在自传中写道:“我现在终于可以接触更多的书”、“夜里,我常常在书房读书,那对我来说是最适合读书的时候,因为晚上借的书第二天一早必须还回去。”

是的,他可以免费读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等等各类书籍,只要是印刷厂负责刊印,他都拿来读。除此之外,他还省吃俭用,将剩下的零钱都拿来买书。

短短几年时间,他拥有了极广的视野和渊博的知识,算数、艺术、制造业、贸易等等各行业都有所涉猎。

17岁的时候,他用“杜古德夫人”为笔名,在哥哥主编的《新英格兰报》上发表了一些针砭时弊的文章,当时的读者怕是万万没想到,这位文采斐然的知识女性,居然是一位十五六岁的黄毛小子。

为了写出受欢迎的文章,他自创了一套练习文笔的方法。

找到几篇喜欢的文章,将每个句子尝试用最简短的话描述,再用最适合的词语做补充还原,接着把杂志上的文章改成诗和散文......

长此以往,他的词汇量、文章结构和逻辑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文章非常受读者欢迎,就连马克·吐温都说要拜他为师。

17岁,是他做印刷工人的第五个年头,因为受不了厂主哥哥的冷酷严苛,他单方面终止了学徒契约。

随后受宾夕法尼亚总督的赏识和推荐,前往伦敦购买印刷设备,后来总督给的承诺落空,无奈他在英国逗留2年后返回费城。

在返程的船上,他写下了自己的人生奋斗信条:节俭、诚实、勤奋、得体。回到费城,他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印刷厂,当了老板。

打工人转型当老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并不害怕,因为许多事都能靠勤奋解决。当时有人这样评论他:“那个富兰克林的勤奋,是他的同行们望尘莫及的。我离开俱乐部回家时,他还在干活,他的邻居还没起床,他又在工作了。”

21岁,他和朋友创立了一个读书讨论小组,叫“共读社”,也就是后来的“费城图书馆俱乐部”,这是美国第一家收费图书馆,他往图书馆捐了大量的私人藏书。

在之后的数十年,小组成员都聚在一起讨论各种话题,开启了费城的启蒙运动。

先进的思想,知识的碰撞,让23岁的他做了一个决定。他给自己制定了13条道德准则,把它叫做《德行日记》。

节制、缄默、有序、决心、节俭、勤奋、真诚、正义、中庸、整洁、冷静、节欲、谦逊。

对着这13条准则,1星期7天,只培养1个习惯,如果哪天没做到,就再增加1星期,直到完全做到再开始下一个习惯。

每天照着清单,审视自己的行为,他认为勤奋意味着“不浪费时间,总是做有用的事”,因为时间就是金钱。

他还坚守一个非常严格的日程表,每天早上5点起床,然后开始计划今天要做的事,把时间分配给工作、吃饭、做家务等不同的活动。每天晚上10 点上床睡觉,睡前他都会花一些时间来反思当日的成就。

后来他创办了《宾夕法尼亚公报》,多年积累的写作才华终于派上了用场,在报纸发刊初期,他就发表了诸如《论自由与必然、快乐与痛苦》等影响力巨大的文章。

几年后,这份报纸成为当时北美殖民地知名的刊物,这也让富兰克林赚得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巨款。

30岁,他有幸当选为宾夕法尼亚州议会的秘书,开始走上从政的道路。7年后,创办了费城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常春藤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

1776年,美国大陆会议选出一个五人委员会起草《独立宣言》,其中就包括富兰克林。同年7月4日,《独立宣言》在费城大陆会议无异议通过,这一天成了美国的建国日。

在美国建国的元勋中,富兰克林是唯一签署《独立宣言》《巴黎条约》《美利坚合众国宪法》3个最重要法案文件的人,被美国人尊称为“国父”。

如果你看过他写的《富兰克林自传》,你不会认为这是一个严肃的国父,只会看到一个幽默的老头,向你讲述着他的过往、烦恼和希望,偶尔冲你调皮地眨吧眼。

一个穷小子,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几代美国人追逐的对象、美国梦的代表人物,他的影响力之所以可以持续200余年,不仅仅因为富兰克林的优秀,更重要的是他的人生模式具备“可模仿性”。

他的知识都是从阅读中获得;他的认知都是在与世界的碰撞中习得;他的成长都是通过自我升级中的“自悟”来进化完善的。

既没有鸿运当头,也没有青云直上,更没有贵人相助,每一个脚印都踩得扎实而坚定,他让更多人相信:任何努力都值得肯定,哪怕努力再微小,都有可能逆风翻盘。

最后,小伙伴们有没有喜欢的立德人物推荐?欢迎你在评论区告诉萌姐❤️。你喜欢的她/他有机会出现在公众号推文中,让更多人领略这些优秀人物的人生故事,快来留言吧!

美国史上最爱中国的5位总统,他一生访华20多次,称有回家的感觉

你们知道吗?美国历史上曾经有5位总统很喜欢中国,他们都是谁?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第一位:富兰克林▪罗斯福

他是美国的第32任总统,也是美国史上唯一一个连任四届的总统,当然连任这么多年一定是有原因的,他带领着美国从强国走向了超级大国,成为当时主导世界的主要奠基者,所以他当时被称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在国内备受尊重。当时美国经济危机出现的时候,罗斯福的出现拯救了美国,在二战爆发的时候,他选择明哲保身,战火并没有蔓延到美国,让其他国家都在战火纷飞的时候,他们能平安稳定的生活着,不过这只是他对于美国的贡献。

其实当时他对中国的态度也还不错,在二战之前就直接下场,跟日俄进行谈判,致使日俄结束了在中国境内的日俄战争,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在后来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他当即要求日本撤出中国,并向日本进行了制裁,让日本当时的石油钢铁等禁运,阻碍他们国内的正常生活。

抗日战争的时候,他派出飞虎队对中国进行援助,当时陆地物资道路被切断的时候,他又开辟了空中援助通道,为我国运输了85万吨抗战物资,在抗战结束后,他还帮助中国恢复经济,归还庚子赔款,当时这笔钱一部分用来建清华学校另一部分用来发展经济,所以直到现在清华大学里面还有罗斯福的纪念馆。

当时中国最为战后五大国之一想要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但是斯大林却不同意,后来是在罗斯福的坚持下,中国才加入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第二位:尼克松

一提到他想必大家想到的都是尼克松访华,让中美之间破冰并正式建交,但在说这个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尼克松这个人。他是美国的第37任总统,在他上位前,美国面临着很多巨大的挑战,特别是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的问题,而他在上位后就推行了新经济政策,刺激国内经济,使得美国经济再次得到回升,算是美国当时的“救世主”了。

而他上位期间,中国美国的关系不是很好,同时中苏之间的关系也开始恶化,甚至经常会发生边境冲突,后来在珍宝岛事件爆发后,苏联一度非常愤怒,想要将核武器用在我国身上。结果这件事被尼克松发现了,于是他就偷偷地告诉我国,让我国能尽快拿出解决方案应对这件事,最终很快度过了这个危机。

之后,尼克松多次铺垫,主动与中方示好,到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意识到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便踏上了中国的这片土地,实现了中美两国领导人的首次会谈,也是成为中美关系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不过当时也是因为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不仅让中国经济蓬勃发展,让中国的国际威望也不断提高了,而尼克松也是因此才想要与中国亲近,可没想到的是,日后中国发展的越来越快,竟然慢慢变成了美国的“头号敌人”。所以在尼克松临死前还有点后悔与中国的亲近,自嘲自己可能创造了一个怪物。

其实,中国的发展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是每一届国家领导人踏实走出来的,不能算是美国或者尼克松创造的!

第3位:老布什

老布什是美国的第41任总统,对于美国来说,他可能是一个非常不称职的总统,因为他在位期间国家财政赤字十分严重,但是对于中国来说他是比较友好的。

1974年,中美关系破冰不久,美国国务院找到老布什,通知他可以在英国或者法国之间选择一个国家常驻,而他却十分出乎意料的选择了中国,此后便成为美国驻中国联络处的第二任主任。老布什来到中国后,很快就爱上了这里,他喜欢北京全聚德的烤鸭,喜欢清晨公园里传出来的歌声,喜欢街头巷尾的各种风景,于是每到休息日,他便会带着妻子骑上自行车在北京城里闲逛,还跟妻子一起学习中文。

他两次见到毛主席,并被毛主席的风采所折服,多年后还将自己珍藏的《选集》赠送给儿子小布什,之后老布什担任美国中情局局长,在告别晚宴上,向他举杯,这份大度也让老布什深深感动。

老布什终于当上美国总统之后,刚满月他就选择出访中国,当时在北京与、等会谈,而美国国会当时却一心想要制裁中国,面对这种声音,老布什坚定地拒绝了国会的提议,最终让国会暂时放弃了对中国制裁。而他在卸任后,访华次数更是高达22次,成为历届总统中访华次数最多的,就连我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他已经白发苍苍,但晒是来到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事后,他称自己这次“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后来即便是已经十分年老,他最爱的依旧是北京烤鸭,他是真的很喜欢中国。

第4位:里根

他是美国第40任总统,其实在他当选美国总统之前,就曾大放厥词,说自己要上任了的话,就会用最强硬的态度来对待中国,特别是对我们的宝岛要加强外交关系,到之后只跟日韩两国商量就行,不用通过中国。这次演讲我们能明显看出来,他跟那些的总统应该没啥区别,结果谁能想到,后来他在上位后,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变,与他之前的演讲完全相反。

1984年,里根成为中美正式建交后美国第一位访华的总统,当时我们的领导人都十分重视这件事,所以在各个方面都安排的非常周密,要知道里根可是在当选不久后就遭遇过一次刺杀,当时刺客用左轮手枪射中了里根的腋下,距离心脏只有一寸,他幸运地活下来了但是却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在访华期间,里根还到上海复旦大学进行了演讲,并为了拉近与中国之间的关系还说他的夫人与复旦大学的校长是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校友,大家都是朋友,他访华期间还去了西安参观兵马俑,被我国古人的智慧折服。而他在位期间也将中美双方的关系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让美国确认了“一个中国”原则,重申了“三个公报”的承诺,虽然当时中美之间的实力差距比较大,但是里根认识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超大潜力,因此双方签订了一系列经济、文化交流协议,在里根执政的两年时间里,中美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都得到了稳步发展。

第5位:小布什

小布什是美国第43任总统,跟他的父亲一样,他上台8年的时间里,根据美国的调查显示,他几乎是美国历史上风评最差的总统。虽然在美国人眼里,他不怎么好,但是对于中国来说,他也是一位对中国十分友好的总统。

小布什上台后不久,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爆发,事情发生后,小布什没有立即做出指令,之后他乘着空军一号飞机飞往空军基地躲避攻击,后来回到了华盛顿特区,这次的攻击改变了美国也改变了世界,给美国人心里造成了无法抹去的影响,于是美国以反恐为由,发动了阿富汗战争。

本来以美国与阿富汗的各方面对比,都让大家认为美国这次发起的战争定会速战速决,结果阿富汗“帝国坟场”的称号不是盖的,这场战争愣是持续进行了20年。后来小布什又对伊拉克实施了单方面的军事打击,引发伊拉克战争,导致伊拉克战争也持续了多年,这两场战争导致美国的财政预算赤字,美国经济压力也变得空前沉重。

就是他专注于战争,压根没时间制约中国,为中国创造了10年发展的机遇期,在这十年里,中美之间的关系十分稳定,可能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小布什对中国也比较友好,在2008年的时候他和夫人一起来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他还十分喜欢中国菜,对我们的毛主席更是十分敬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