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的八字分析(俞敏洪八字命理点评)

趾高气扬 2023-08-25 14:35:06 用户分享

俞敏洪:三次高考逐梦北大,10平米小房间,发展出教育巨头新东方

1962年9月4日,江苏省江阴市出生了一名男婴,那个年代在农村出生的男娃,大多的命运都是读完中学回家务农结婚生子。

但是谁也想不到,这名名叫俞敏洪的男婴,将会在30多年后颠覆中国教育模式,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用叫卖的方式,挽救了一个千亿的教育帝国。

来之不易的高考机会

俞敏洪是不服输的典型代表,他或许不是最强最优秀的人,但他骨子里的那股韧劲让他一直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无论前路多么曲折。

1976年,俞敏洪初中毕业,因为那时的特殊政策,家里只能有一人在上高中,而这个求学的机会因为年龄的原因被俞敏洪的姐姐占据了。

那时全国还未恢复高考制度,身强力壮的青年男性正是家里务农的主要劳动力,对于没能继续上成高中,俞敏洪本人并不觉得有多可惜,可能是从未接触便没有太多遗憾,也可能是体谅父母劳作辛苦,自己留在家里也能多帮衬帮衬。

俞敏洪不介意,不代表他妈妈也不介意,那个年代愿意供女孩求学的父母本就是少数,尽管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妇女,但俞敏洪的母亲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在妈妈的努力下,14岁俞敏洪得以重返高中校园。

这一回头,便改变了俞敏洪的一生。

1977年年末,同志决定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全国的每一个角落,上至干部军人下至工人农民,每个人都平等的拥有了改变人生的机会。

但那时刚上高中没多久的俞敏洪根本不敢肖想自己能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拥有在高中学习的机会就已经是他的幸运了,那遥远神秘的大学,又怎会与他有关呢。

这略微带有一点自卑的想法被班主任的一番话给改变了。

俞敏洪的班主任是南京翻译局下放到他们高中来教书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班主任对他们说“我清楚的知道你们这些孩子一个都考不上大学,但我还是希望你们去试一试,要是你们有幸被大学录取,你们的人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是努力了没有考上,日后在在田间劳作时,抬头的间隙,扛着锄头望一望天,还能想一想,曾经,我也努力考过大学。”

老师的言辞恳切,言语之间透露着一股淡淡的诗意,这一抹诗意化作勇气飘进了所有学生的心里。

三次高考,终成北大学子

1978年,高考恢复的第二年,全国统一命题,尽管农村的教育水平落后,但俞敏洪班上的同学,每一位都报了名。

那一年,俞敏洪班上只有一位学文的同学被常熟市一所师范专科院校录取,后来这名同学成为了一名小学校长,很可惜,这个人并不是俞敏洪。

第一次高考俞敏洪英语只考了33分,这样的低分别说本科了,专科都与他无缘。

这次高考失利妈妈没有责怪俞敏洪,没有考上学校的俞敏洪只能回家种地,但他没有就这样放弃,他对知识的渴望已经被点燃,那么诱人的机会曾在他的眼前划过,只要再努力一次,一定能考上的吧。

在家劳作了两个月,初中校长把俞敏洪请回当地中学当老师,俞敏洪一边备课教学一边挑灯夜战进行复习,他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在备考,这一年,俞敏洪的目标是去年同学成功上岸的常熟师专。

1979年,俞敏洪参加了人生中第二次高考,高考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英语成绩由33分提高到了55分,虽然成绩提高了,但常熟师专的分数线也提高到了60分,俞敏洪又一次与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

那一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有468万人,但只录取了28万人,录取比例仅为6.1%,要知道2018年全国有975万人参加了高考,录取了715万人,录取比例高达73%。

这一次回家,俞敏洪跪在了母亲面前,他恳求母亲再给他一次机会,但俞敏洪坚定的语气也在告诉母亲,他一定要参加第三次高考!

面对儿子的执着,俞敏洪妈妈别无他法,她将家中长辈全部请到祠堂中,告诉了大家自己儿子要参加第三次高考的消息,同时妈妈也向所有人开口,她要借钱。

俞敏洪很清楚,这将是他最后的机会。

第三次高考的备考过程中,俞敏洪没有干农活、也没有在中学任教,他来到市里,参加了江阴市教育局建立的专门针对外语学科的辅导班,这一次俞敏洪完全脱产学习,他选择了放手一搏!

因为是第三次备战高考,老师觉得俞敏洪经验丰富,破例让成绩并不突出的他担任了辅导班的副班长。

在辅导班学习的时光是辛苦的,却也是充实的。俞敏洪每天早上带领大家晨读,课间和班上的同学一起讨论难题、背诵课文,宿舍熄灯之后,大家还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背诵单词,努力的成效在俞敏洪身上似乎并不明显,1980年春节假期前夕,八九十人的班级里,身为副班长的俞敏洪排名倒数第十。

那年春节辅导班只放了一星期的假,难得的放松时刻,俞敏洪却一天都没有休息,在这期间,他将四五十篇课文背的滚瓜烂熟。

或许是上天看到了俞敏洪的努力,1980年3月,倒数第十的俞敏洪变成了年级第一,而这份质的突破,让俞敏洪将目标从常熟师专升级为北京大学!

白驹过隙,1980年高考很快就开始了,两个小时的英语作答时间俞敏洪仅用了40分钟便交卷了,辅导班老师得知了他的疯狂行为后怒不可遏,直接抽了俞敏洪一耳光,老师觉得,俞敏洪毁了自己上北大的希望。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高考满分为500分,俞敏洪考得了387分的高分,而这一年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380分,俞敏洪忐忑的在志愿栏上,填上了自己梦想中的学校,北京大学!

1980年8月,填完志愿在地里耕作的俞敏洪被队上的人喊走,说是有消息通知他,那天,教育局局长亲自通知俞敏洪,他被北京大学录取了!

俞敏洪乐疯了,他一路蹦跳狂奔,甚至逼停了在路上行驶的大卡车。

这时,距离北京大学开学只剩下一周的时间,村里人借来了一辆拉土的大卡车将俞敏洪从江阴拖到了常州,到达常州后俞敏洪在火车上站了36个小时才到达北京,兴奋和喜悦之情久久不散,俞敏洪一点都不觉得累,一路奔波抵达北京,俞敏洪崭新的人生,开始了!

想象与现实,截然不同

满怀憧憬来到北大校园的俞敏洪,却并没有过上想要的生活。

在当初备考时,俞敏洪学的是哑巴英语,只顾着埋头背单词和语法,他发音很不标准,甚至被人笑称能听出老家在哪,听和说对于俞敏洪来讲,是件难事。

刚入校时,因为高考的英语成绩不错,俞敏洪最开始被分到了最好的班级A班,但没过多久,俞敏洪便被调到了C班,这个班被戏称为语音语调及听力障碍班。

因为出身于农村,俞敏洪不仅英语发音不好,就连普通话也说不流畅,在班级里做自我介绍时,甚至有同学站起身问俞敏洪会不会说日语。

语言上的困难暂且放到一边,与同学的差距也让俞敏洪倍感焦虑。

俞敏洪的同学多得是省状元,和他们相比,俞敏洪仅仅是一个运气好了点的压线生。课余时间,已经超过俞敏洪一大截的同学们永远都在看书,而俞敏洪甚至连《红楼梦》都没读过。

俞敏洪拼命追赶,但在学期末,他仍旧是班级里垫底的人。这一切好像又是高考的重演,但却并不像高考那般,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出头。

在北大永远都做不好的俞敏洪甚至没有得到女生的喜欢,没有人照顾他敏感的内心,没有人安慰他焦躁的情绪。

俞敏洪深深地感觉到,自己在北大就是一个失败者,他永远是别人的陪衬,是大伙眼中幸运的那个人,却永远不是优秀的那个人。

负面情绪无时无刻都在侵蚀着俞敏洪,由心影响到身体,进入大三后,俞敏洪生了一场名叫“传染性浸润肺结核”的重病,这场病导致俞敏洪不得不休学一年。

在北京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俞敏洪一下子时间多了起来,卧床养病的他爱上了写诗,他将情绪融入进文字,也正是这样,俞敏洪找到了自己的救赎之路。

他通过诗词来舒缓自己的内心,他在文字中一点一点地与自己和解。

发音不好怎么了,俞敏洪便每天早上跟着收音机练英语、练普通话。阅读量不如同学又怎样,他会将钱省下来,全部都用来买书,空闲时间全部用来看书。没有女生喜欢更不算什么,没有人爱自己,那便自己爱自己。

直到毕业,俞敏洪都没有成为班级里最优秀的那个人,但是北大教会他的,是哪怕在逆境之中,也可以正确面对生活的态度与勇气。俞敏洪用北大知识的涌泉,浇灌出了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

一波三折,创造教育帝国

198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俞敏洪被返聘为教师在北京大学任教,担任北大外语系教师一职。

从农村到城市,从复读生到北大教师,俞敏洪如果扎根在此,也算是完成了阶级的大逆袭,但人生那会就这样风平浪静下去。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任教两年之后,学校里突然刮起了一股留学浪潮,看着往日同学纷纷坐上留学这辆东风车,平平淡淡教书的俞敏洪也忍不住跟着动心了。

那时的托福考试满分为677分,而俞敏洪在毕业那年就已经考出了580分的高分,虽然语言不是留学的障碍,但并不鼓囊的钱包是。

此后的三年里,俞敏洪不停地提交出国留学申请,虽然他获得了不少学校的录取通知,但没有学校愿意给出全额奖学金,没有奖学金的支持,俞敏洪完全负担不起留学的费用。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那时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也开始缩紧,俞敏洪出国留学的希望越来越渺茫,申请学校的漫长三年里,消耗掉的不仅是俞敏洪想要出国留学的信心,还有他本就不充盈的积蓄。

囊中羞涩、迫于无奈,俞敏洪便利用课余时间到外面兼职托福培训,渐渐地,这位上课充满喜欢鼓励大家,课也讲的精彩的托福老师的名字,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学生熟知。

1990年,北大教师俞敏洪借着学校的名头私自在外教学的事情被北京大学发现了,一时间,北大的广播里、有线电视里、路边的橱窗里,到处都是北京大学对于俞敏洪的处分决定。

迫于压力,1991年,俞敏洪辞去了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一职,兜兜转转数十年,俞敏洪难道最终要落得一个一无所有的下场吗?

为了活下去,为了养家糊口,俞敏洪干脆拉上妻子,一起开办了托福培训班。

尽管培训班的启动资金少,但俞敏洪怕培训班名头小没人愿意来,所以,他找了一家民间大学“东方大学”作为培训学校的挂名处,每年给东方大学交15%的管理费。

还没开班便花出去了不少钱,为了省钱俞敏洪在中关村租了一间十平米的小屋作为教室,那屋又小又破、漏风又漏雨,支张桌子支把椅子,挂个“东方大学英语培训”的牌子,新东方的前身变这样悄无声息的开业了。

尽管条件落后,但这些困难依旧阻止不了俞敏洪的办学热情。

为了拉倒更多的生源,在北京寒风刺骨的冬天里,俞敏洪骑个自行车就到处发传单,有时他拎着浆糊桶粘广告,常常没走很远浆糊桶便被冻结实了。

开张第一天,俞敏洪只招到了两个学生,这两个学生一脸狐疑地跟着俞敏洪走进破破烂烂的教室内,上下打量着环境,就差将你是骗子几个字写在脸上了。

见到情况不妙,俞敏洪赶快推销起了自己,两个学生犹犹豫豫地交了钱,后来还折返回来将钱拿了回去。

后来有一天周六,一次性来了三个学生,很干脆地交完钱就走了,那笔学费俞敏洪数了又数,一直兴奋到晚上,嘴里还嘟囔着,这是我在北大四个月才能挣来的工资啊。

为了避免学生不放心,俞敏洪在自己的报名册上编了30个名字,再有学生过来报名,便从第31个空格开始写起。

这一招果然好使,来交钱的学生都不疑有他,很爽快地便交了学费。

那时,别的地方类似的培训收费要300-400元,而俞敏洪只要160元,靠着产品和价格的双重优势,俞敏洪的培训班越做越红火,后来有了资金换了一个大教室,仅能容纳300人的教室硬生生挤下了500人,俞敏洪成功的将托福培训班,做大了。

1995年,俞敏洪实现了第一笔财富积累,现在这笔钱足够支持他去海外留学。俞敏洪确实拿着这笔钱飞到了国外,但是他没有去留学,而是飞去了加拿大,找曾经同在北大任教的好友兼同事——徐小平。

徐小平被俞敏洪的创业故事所打动,选择回国和俞敏洪一起,将新东方做大做强。随着王强、包一凡、钱永强等昔日好友一个个加入新东方,新东方逐渐发展壮大。

2000年,新东方在广州、上海设立了分校。

2001年,新东方教育集团正式挂牌上市。短短两年后,便相继在武汉、西安、成都、深圳等八地设立了分校。

2004年,新东方少儿英语品牌诞生。

2005年至2011年,新东方又在厦门、长沙、南昌、昆明、石家庄等37地设立分校,真正做到了,遍布全国。

新东方也的市值也达到了千亿以上,开启了由它所引领的国内教培行业的辉煌时代。

大厦将倾,凤凰涅槃

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正式出台。

新东方这样的教培行业巨头一夜之间蒸发千亿市值,为了响应国家号召,2021年9月17日,俞敏洪在新东方的高管会议上正式宣布,新东方停止小学和中学学科类业务的招生。

之前一点一点在各个城市开起来的教学点也要逐步关闭,教学点内的课桌椅全部捐给贫困学校使用。与此同时,新东方还将开始大面积裁员,发展这么多年,新东方在职员工有10万人左右,2021年年底,预计裁员40%。

一时间唱衰新东方的消息甚嚣尘上,万丈高楼平地起需要一群人一起一点点的努力,但高楼倒塌,却只要一瞬间,这一次,花甲之年的俞敏洪好像真的无法翻身了。

就在一群人开始准备嘲笑俞敏洪时,俞敏洪却带着剩下的伙伴们寻求转型之路。

2021年12月28日,新东方正式宣布成立“东方甄选”,以现在最流行的直播间带货形式开始售卖助农产品。

此消息一经发布,许多人嘲笑俞敏洪,说他老糊涂,转型就转型,还选择了一个与教培牛马不相风及直播行业,这不就是给倒闭推波助澜吗。

众说纷纭,新东方却屏蔽了所有的负面声音,开始认真准备适应新的行业。

但转型依旧是艰难的,哪怕有新东方出品这个名头在,东方甄选刚开始播的几个月,带货的农产品没有引起一点水花。

主播们也是由讲师转型而来,不会产品之间的串词,不知道介绍产品哪些重点,甚至连直播间上链接都要一点点摸索着来,最惨淡的时候,东方甄选直播间的观看人数不超过两位数。

曾经是巨人的新东方,如今变成了一名没有保护、蹒跚学步的婴儿。

东方甄选的所有人在一次又一次的冷遇中坚持了下来,好在,希望的曙光终于到来!就像新东方的经营八字方针所说,打动人心、超越期待。

2022年6月15日,东方甄选直播间主播董宇辉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爆火,董宇辉之前是新东方的英语教师,在直播卖货时,顺势教起了网友们英语。

牛排的单词、平底锅的单词在一次直播中被普及到了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的脑中,网友们调侃“主播好像是真的像教会我们”的话题也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

就这样,最有文化的东方甄选直播间彻底崛起,之前因双减政策暴跌的新东方股价瞬间上涨500%,东方甄选直播间,做到了一个奇迹!

在热度持续的时间里,董宇辉也牢牢抓住了流量,他卖玉米卖出了消费者的眼泪,他卖苹果卖出了消费者的童年,他用心去感受每一件商品,然后用商品将这一份真情,传递给了千万消费者。

如今,东方甄选直播间一天的销售额可达1500万元,粉丝数量更是暴涨突破千万大关,东方甄选的粉丝数量从0到100万走了整整六个月,而从100万到1000万,只用了短短三天。

俞敏洪用事实告诉那些不看好的人们,无论是讲台还是直播间,只要用好的产品作为载体传播大众需要的文化,就永远不会被时代抛弃。

我们由衷地希望,未来的东方甄选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更实惠更健康的农产品,同时也让我们学到更多更有用的英文单词~

《不负我心》俞敏洪30年心路历程感悟,给你有价值的人生启迪

近日东方甄选直播间的爆火,新东方俞敏洪再次进入人们视野,从做新东方教育培训到上市公司,"双减”后的成功转型,俞敏洪创业及生活历程不禁让人佩服。今天给大家推荐俞敏洪的一本新书《不负我心:俞敏洪随笔精选》,总体上讲这本书是俞敏洪老师30十年心路历程,60载人生回望,关于学习、成长、事业、家庭等方方面面的一些所思感悟。

一、内容简介

俞敏洪近30年的随笔精选,《不负我心:俞敏洪随笔精选》(下文简称《不负我心》)凝聚了作者60年的人生思考,饱含作者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和成长感悟。

从创业的困惑迷茫,到成功的波澜壮阔,再到守业转型的步履维艰,他走过谷底也爬过险峰,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阅读这本书,跟随作者的脚步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从书山学海中汲取智慧,在跋涉远足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人生回望,他用温暖的文字记录生命的厚重,书写顺境与逆境下的心态调整,量变与质变下的思维提升,成功与失败下的荣辱不惊,本书包含学习、工作、生活、情感、阅读、旅行等多个重要主题。作者人生经历的全面思考与回顾,也是他获得前行目标与力量的心法。

《不负我心:俞敏洪随笔精选》

从心制境,万事可成,从初心,真心,苦心,用心,从心到正心,俞敏洪用60年岁月诠释了不负我心。他的人生经验也将让更多人获得启发和力量,找到方向,从“心”出发。

二、作者简介

俞敏洪,1962年9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 ,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担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从北大辞职,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6年带领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2009年获得CCTV年度经济人物,2012年获得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 2018年6月6日,发起成立东方坐标学院并担任校长。 2018年10月24日,入选中央部、全国工商联《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

三、《不负我心》这本书的逻辑主线

《不负我心》首先谈到的是不忘初心,在爱与被爱中前行。记录了作者回忆父亲母亲以及父爱母爱的点滴故事。关于家庭、妻子、女儿一些温馨的点滴片段。父母给他的爱,让他有所启迪,以及他对下一代爱的传递。其次,苦心经营自己,如何突破工作瓶颈期,给青年人的创业指南,让自己成为有价值的存在,用心做人做事,教你实现目标的两条原则,如何培养人格魅力,拥有美好生命的三个要素。然后从心出发,阅读、行走与思考,经历过的人生地图所感所悟,正心修炼自己,造福他人。

四、《不负我心》这本书的亮点1、苦心经营自己,成为有价值的存在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位置,从青少年到大学及刚刚开始工作这个过程你要不断思考,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定要去思考并为了这个目标持续不断的心灵完善以及在现实中不断的努力。

什么时候是一个最好的状态?最好的状态不是说你拿到了一个211或者985的文凭。好的教育可以让你超越自己,超越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超越你的极限,超越你的天赋。

所以不管是什么情景下,最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有饱满的精神,对未来的期待以及未达到自我期许而努力。这比你所拥有的物质也好,地位也好,或者某种转瞬即逝的成就也好,都更加重要。一个人为未来和理想努力的状态,才是最迷人的状态。

35岁之前如何实现自我增值,或者说刚毕业到你工作头几年,如何增加你自己的价值?在工作中寻求自身的价值提升,或者说当你遇到工作瓶颈期时,你如何去思考,如何去突破自己的瓶颈期?一辈子一个人要搞清楚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然后围绕这个大方向持续输入有价值的东西,不断积累,苦心经营,让自己成为有价值的存在。

2、创业前四方面的准备——读书、人脉、专业、经验

俞敏洪在做新东方之前,他已经在大学有了六年半的教学经验。用整整16年的时间,把新东方从一个小小的培训辅导班做到了上市公司。这都是时间的积累,经验的积淀。

①读书要博览群书。

比如说一年读300本书,你可以从各行各业不同的书中汲取营养。在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在你感兴趣的领域,有深度的阅读和专业学习,把你感兴趣的书的思想提炼出来,为自己所用。广义的阅读和狭义的专业的阅读相结合,可以为你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帮助你成长。

②正确认识人脉,正确建立朋友圈。

要建立你有信任感的朋友圈。现在好多人都用微信,微信里面的朋友圈每个人可能有上万人,几千人,但是真正成为你事业合作伙伴的人寥寥无几。建立人们最重要的就是让别人信任你,让人们觉得你是一个特别可信,可靠,值得依赖的人。这是你能够把事情持续做下去特别重要的前提条件。

③要专注投入形成专业。

无论干哪一行,都要在你的专业里面持续的深耕,激励经验,积累才华,积累你的一些创业的技能。把你所感兴趣的这个行业或者这个专业发挥到极致的用极致的努力,极致的经历,极致的勤奋去投入。做到你所感兴趣的这个专业,你是一个极致的专家。

④创业要不断的积累经验。

可以是间接经验,也可以是直接经验,比如说可以了解一些企业家创业失败的故事,哪些是失败的经验汲取经验教训,哪些是成功可取的案例可以借鉴。

3、关于爱情的正确的理解

说一下关于爱情。在大学里面,如果有可能的话, 恋爱这里面如果有可能的话,谈一场比较专注的恋爱。谈恋爱的前提非常重要的就是你一定要非常专注,一心一意地去谈。

4、总结八字人生箴言——修炼自己,造福他人

使自己变得越来越纯粹,越来越有眼光,越来越胸怀,越来越宽容,越来越仁慈,越来越不急功近利。修炼自己,造福他人。

修炼自己一定不是投机取巧想方设法赚更多的钱,不是为了名利。利他思维,不仅可以造福他人,也可以使你的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和美好。比如于老师个人上学的时候就经常帮同学打水,扫地,帮助别人。能力强了以后,比如他的新东方曾经每年为几十万农村的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教学服务。

《不负我心:俞敏洪随笔精选》这本书凝结了作者六十载的人生思考饱含了作者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和成长感悟。用温暖的文字记录了生命的厚重,书写顺境与逆境下的心态。量变与质变下的思维提升。包含了学习,工作,生活,情感,阅读,旅行等多个主题。不单单是作者人生经历思考与回顾,也是他获得前行目标与力量的心法。希望给阅读的你心灵上有所启迪。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道理你都懂,为何却成不了俞敏洪?

参加三次高考才上了北大,在北大上了五年学,当了六年老师,为了凑齐1万美元的留学费又离开北大,创办培训班,最终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教育领域在国际上市的集团公司CEO。俞敏洪的故事绝对是励志版的草根神话。

俞敏洪新书《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2019年,俞敏洪出版了《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书中讲述了新东方如何从0到1、从1到N的发展历程。新东方的发展和俞敏洪的个人成长是分不开的。俞敏洪的创业历程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如果你想创业或想实现个人成长,这本书一定能给你提供好几个成功关键词。我们先来看看新东方的成长之路。

新东方发展历程

1990年的一天,俞敏洪向北大提交了辞职报告。因为在校内办培训班,俞敏洪被记了行政处分,他发现如果继续在北大发展下去,这个处分会让他在很多事上占下风,于是毅然决然地在北大和培训班之间,选择了培训班。

搬家时他用一辆三轮车从宿舍拉上所有家当离开北大,搬进了租来的民房,从此也开始正式踏上创业之旅。

创业初期,条件异常艰苦,俞敏洪在朋友的帮助下租了中关村二小的一间小破房,这间房子只有20平米,下雨还会漏水,位置很偏僻,要在一个小巷中拐十八道弯才能进去。有学生揣着钱来报名,看到这样的环境又拿着钱跑了。

20世纪90年代初期俞敏洪在课堂上

招不到生,俞敏洪就扯着嗓子在中关村二小的操场上做公益讲座,由此培训班迎来了第一批学生。没有办学许可证,俞敏洪就借用东方大学的许可证,直到1993年拿到第一张许可证。

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没有足够的老师上课,俞敏洪只得将小班调为大班,同时给100个学生上课,没想到效果却出乎意料地好。学生们竞争意识被调动了,老师也因为学生多而使出浑身解数、上课充满,300人一班、500人一班,大班模式渐渐成了新东方的标配和教学文化。

大班模式也带来了学生奇高的考试分数,新东方在出国考试领域的市场口碑人人称赞。上海、广州的学生在假期不远千里来学习。冬天的报名季,来新东方报名的学生在中关村礼堂前如一条蜿蜒的长龙,绵延不绝。新东方蓬勃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关村礼堂前,报名长龙蜿蜒数百米

1995年年底,俞敏洪出游北美,走访美国、加拿大,见见老朋友,心底也想着如果能把老朋友拉回来一起创业就更好了。果真,徐小平与王强被顺利说服。两人回国后,三个人决定以合伙的形式将新东方这块蛋糕做大。徐小平开发了移民咨询和出国留学咨询这项业务,王强也发挥优势,做起了口语教学板块的业务。《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讲的就是三个人在新东方的合作故事。

随着新东方的名声大噪,此后的新东方故事就渐渐为大家所熟悉了。在外语培训领域新东方一家独大,2000年在上海、广州设立分校,2001年成立新东方科技教育集团,开始推动上市进程,2006年9月7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机构。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现在的新东方,已经是一个综合性教育集团,公司业务包括外语培训、中小学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在线教育、出国咨询、图书出版等各个领域。

成长关键词

从一个破旧小屋中无人问津的培训班,到一个在美国上市的综合性教育集团,新东方是如何走过来的?从俞敏洪在《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这本书中的讲述,我们似乎可以找到答案。俞敏洪的成长历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和帮助吗?细心梳理,你会发现这几个成长关键词。

1.紧握希望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这是俞敏洪提出的新东方的校训文化,是一句很励志的话,相信这句话曾很大程度上激励着新东方的老师和学员,可为何是这句话成为校训呢?

因为这句话印证着新东方曾走过的路。1990年,俞敏洪还没办不了办学许可证,恰好人大几位教授创办的东方大学没有外部培训,俞敏洪便把收益的25%分给他们以使用东方大学的办学资质。

直到1993年俞敏洪死磕拿到第一张办学许可证,这三年他都借用别人的资质。而这三年是异常艰辛的三年,最初在一个只能容纳三四十人的破旧小屋教学,夏天俞敏洪穿着短裤与背心在课堂上汗流浃背,热到不行时买大冰块降温。那时北京的晚上常常停电,教室的屋顶上挂起了几十个煤油灯。

后来新东方发展壮大了,在外语培训学校里一家独大,竞争对手看着眼红甚至拿刀砍杀新东方的员工,在新东方教室门口发小广告。

任何一家企业的强大或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必然会经历许多坎坷与挫折。可为何有些人一蹶不振而有些人能绝地反击呢?在困境中认清事实同时保有希望很重要。

2.成长思维

2001年,受王明夫启发,新东方决定开始推动上市进程,第一步是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从松散的学校式管理转变为规范的公司操作,由合伙人的关系变成股东,俞敏洪、王强、徐小平这“三驾马车”开始跑得有点乱了,创业团队出现各种矛盾与争吵。

俞敏洪选择退出董事会来平息矛盾,同时他明白吵架的原因在于谁都不懂得如何运作资本市场,此前中国在教育领域内没有任何公司上市的先例,于是在吵架的这几年中,俞敏洪做的一件非常有帮助的事情就是:学习。

左起,俞敏洪、徐小平、王强

俞敏洪在书中写到:

“所以在吵架的这几年中,我看的书大部分都是关于公司治理结构、上市公司股权管理、美国“萨班斯法案”具体条款内容等的。同时,我也跟业界一些上市公司的老板、朋友进行了接触。所以在2003年年底,新东方内部矛盾斗争差不多也快接近尾声的时候,在资本市场方面我已经做到比新东方其他人更懂,知识更加丰富。”

2004年他回到董事会后带领新东方成功上市。

(美)卡罗尔·德韦克《终身成长》

卡罗尔·德韦克教授在《终身成长》这本书中向我们提出了一种非常关键的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能力不是天生的,努力比才智更加重要,只要你积极去探索,就一定能够获得成长。

在俞敏洪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就一次又一次地见证了他的成长性思维模式,企业发展需要什么知识与技能,他就刻意去学习来获得。这也是新东方能够不断向前的一个原因。

很多名人都拥有这种思维模式,比如乔丹在球场的叱咤风云正是因为不认命,不停地练习。

你若想在自己的人生领域里不断精进,那就不要用天赋两个字来限制自己,保持一种随时学习的心态吧。

3.只问耕耘

“我常说一句话:只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好的结果自然会来。”俞敏洪如是说。

世间的许多事其实挺微妙也挺有趣的。

曾国藩

曾国藩也曾说过: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然而你细细想过这句话吗?你认同它吗?真的可以只顾耕耘不问收获吗?

我们每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若有人问你,工作是为了什么?你答道,领工资呀!我们悉心打理家庭、用心陪伴孩子,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因为我不得不做呀!

这两件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都可以丝毫不顾收获吗?当然不行,工作不可不思业绩,带娃不可不顾娃未来的成长。不问收获的前提是清晰了解你想要的收获,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然后忘了这个目标,只埋头做好成功路上的每一件事,让你做的每件事都利人利己。人是属于社会的,多大程度地利人便是多大程度地利己。不要急功近利地向你的目标飞奔,你会绊倒在途中,要做好你能做好的每一件事,一定能稳稳地到达彼岸。

因此,不问收获的耕耘才是最好的耕耘,只顾收获的耕耘反而得不到收获。

4.胸怀坦荡

新东方在北京一家独大,肯定给其它英语培训机构带来莫大的影响。“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有一次, 一家培训机构和新东方员工在同一个广告桶上贴广告时,拿刀把新东方员工捅了几刀。海淀区公安局的介入后,没人敢再动刀子了,却有一家培训机构派员工到新东方教室门口发广告,令新东方的人很是不舒服。

巧的是,这家培训机构的4位老师在某一天同时罢课,无计可施的机构老板只能打电话请俞敏洪帮忙,让新东方把所有的学生接过去。俞敏洪知道对方是个下岗工人创业,不希望她的机构就此关闭,于是答应借老师给她,渡过眼前的难关。后来这个机构又存活了两年。

书中没有说,想必这位老板对俞敏洪是心存感激的。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新东方与联想合作之时。

2000年,新东方在线成立,准备进军在线教育领域。在寻找合作对象时,与联想公司一拍即合。联想公司出5000万占50%的股权,新东方不出资占50%的股权,但要把线下的内容搬到线上。到2002年,联想发现在线领域没有发展,便放弃了在线战略,请新东方将5000万退回来。当时钱已经用掉了一部分,新东方原打算只将剩余部分退回去。联想却希望全数退回。最后,新东方不光把5000万全数退回,还把银行上存下的利息都给了联想。

2019年3月28日,新东方在线在港上市

人在做,天在看。俞敏洪的淳朴、厚道在江湖上想必是声名远播的。1998年,银行在周末时没有开放对公业务,而新东方在周末收的学费却是最多的,一般能收50~100万,这么多钱放在公司也不安全。俞敏洪就每周末晚上拎回家,果真某个周末,他被人盯上了,200万现金被人劫走了。有一个劫匪说“老大,我们把他做了吧。”那个老大说:“俞敏洪还是个不错的人……就留他一条命吧!”后来得知,这帮劫匪前前后后抢劫的7个人中,俞敏洪是唯一活下来的那个。

“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俞敏洪的真诚、坦荡让他在危机中保住了命,也让他在事业上平步青云。也如孟子所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新东方的发展不是俞敏洪一个人能够推动的,是他的坦荡胸怀、人格魅力让大家愿意帮着他一起前行。

在绝望中保有希望、成长型思维模式、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心胸广阔,这些道理我们似乎都明白,可为何没能成为一个像俞敏洪一样的成功者呢?我想关键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做。

知道≠做到

事业发展的瓶颈期恰恰是突破期。很多人往往被困在了这里,无法再继续前行。俞敏洪在新东方几次遇到问题时都能力挽狂澜,将新东方推向新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他是如何做的,我想这才是他和我们最大的区别。

1.做到极致

1993年,新东方越办越好,但那时候的办学证仍然借用东方大学的,每年俞敏洪支付25%的品牌使用费给人家。按照1993年的年收入,一年得支付上百万。心疼不说,你的小命还捏在人手上,人家什么时候说不让你办就不让你办了。

可当时办理办学许可证的条件很苛刻:一是办学人必须有大学副教授以上职称;二是要经原单位同意。至少对于俞敏洪来说这两个条件都很困难,他离开北大时知识一名讲师,且是跟学校吵了架、背了处分才出来的。

俞敏洪走到海淀区教育局申办,人家自然不会同意。俞敏洪却并不死心,他在书中说“我死磕也要磕下来”。于是他每过一两周就去海淀区教育局跟人聊天,一去就去了半年。直到和人家混熟了,教育局的人也对俞敏洪的培训班有一定了解了,才适当放松条件,又经过几番周折,1993年11月16日那天,俞敏洪终于拿到了办学许可证。

做一件事时,你是如何去做的?你有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吗?你有放下所谓的“尊严”和“身份”,只为求一个结果吗?

俞敏洪能将事情做到极致还体现在教育行业的生命线——教育质量上。创业初期,俞敏洪要备好每门课,他要让新来的老师看看一堂好课应该怎么上,更是不想愧对学生交过来的每一分钱。他要求自己将每门课都讲到最高境界,这样才能达到内心安宁的状态。

《道德经》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我们如果能将每件事情做到极致,将每个细节打磨到最佳状态,你离成功还会远吗?

2.初心不改

“江山易打不易守”,创业初期,人人都知道要关注质量,没有质量无法取得市场,真正难能可贵的是在事业蓬勃发展时仍能坚守质量,甚至急流勇退,俞敏洪就做到了。

2006年成功上市后,新东方知名度得到提升,也迎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这是利好的一面,但资本市场介入教育也给新东方带来了危机。资本有其逐利性,资本市场希望看到企业不停上涨的收入和利润。这使得新东方的考核机制中只考核收入和利润。

在这种考核机制的带动下,有些分校的收入年增长率达到了70~80%,甚至100%。但第二年,收入却不再增长,因为机构只关注收入而没有关注教育质量,老百姓不再信任你了。

直到2015年,新东方痛定思痛,“大家一起坐下来关上门讨论,终于达成了思想的统一,那就是一切都要以教学质量和教学产品为核心。”自此,上市给新东方带来的消极影响才渐渐消退,老百姓又重新对新东方燃起了希望。

2016.4.20新东方“梦想之旅”行程终点设在芦山县新东方小学,俞敏洪为学校揭牌并同孩子一起玩耍

是的,“与其向1万个客户提品,不如向100个真正忠诚于你的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而这100个客户自然会帮你带来1万个客户”。新东方没有忘记教育质量这条生命线,俞敏洪也知道怎么做才能真正给客户带来价值,从而赢得信任,那就是坚守教育的初心。

俞敏洪的忠诚不仅体现在教育质量的坚守上,还体现在他对新东方这个品牌的挚爱上。俞敏洪在书中还讲述了新东方不做假账的故事。

“2012年,浑水公司攻击新东方,说新东方做假账、数据造假,但是最后也不了了之了。后来经过两年的独立审计,新东方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认为没有财务问题。这样的好结果源自新东方最珍贵的传统——不做假账。”

中国很多的民营企业在上市前遇到的大问题可能都是账目的混乱甚至虚假,而新东方的账务完全经得住考验,这正是得益于俞敏洪对新东方的这颗初心,他绝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新东方的利益。“只求发展,不求私利”是他对自己提的八字要求。

是的,朋友们,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还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读了那么多励志书也仍然没有成功呢?我想,是知与行之间有着很大的距离。我们不仅要关注成功者们教会了我们什么道理,更要看看成功者们怎么做的,而你自己决定要如何去学、如何去做。

《道德经》里还有一句话:“为大于其细,为难于其易”。把握好我们能够把握住的点滴,将每一个当下活到极致,才不负人生,也不惧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