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国明八字(隋国平简历)

趾高气扬 2023-09-16 22:02:15 网友分享

国货精品影响力指数研究工作报告:十大绿色精品品牌案例分析

据海南日报报道,《 2022国货精品影响力指数研究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第二届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发布。《报告》由中华商标协会品牌影响力专委会、中国企业影响力实验室、海南日报智库、世研指数和华夏风物联合在“华夏风物馆”发布,并推出国潮精品品牌和绿色精品品牌两大榜单。《报告》汇报2022年国货精品影响力指数研究工作上半年的研究工作进展,预计将在今年底发布中国品牌影响力指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报告》指出已明确品牌影响力指数的研究方法,推出品牌影响力指数评估体系的三大设计原则、指数体系。品牌影响力指数需要遵循评估体系科学性、动态平衡全面性与可操作性、数据意义精准性这三大设计原则,在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有三个,即竞争力指数、品牌力指数和传播力指数。三者组成一个既可以相互独立存在,又相互作用的影响力评价的系统结构。在以品牌为评估目标的影响力评价中,竞争力、品牌力、传播力三大维度下进一步推演二级及二级以下的细分指标。

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提出,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扩大绿色消费品供给。为鼓励品牌积极参与、引领绿色消费,本期研究设置“绿色精品品牌”课题,聚焦消费品工业,力求在广泛的行业领域推选绿色标杆,旨在遴选推荐出一批在绿色消费领域有积极行动和显著成就的中国影响力品牌。评估流程及主要评价标准如下:

1、基于前述品牌影响力指数评价方法,初评入围一批影响力领先的品牌。

2、在入围品牌中,以“绿色精品品牌”标准进行专项评估。三大标准包括:绿色低碳产品、绿色制造水平、资源利用效率。

基于前述品牌影响力指数评价体系,结合以上三大绿色评价标准,十个绿色精品品牌脱颖而出:华为、安踏体育、美的、蒙牛、海尔、联想控股、顾家家居、小鹏汽车、青岛啤酒、片仔癀。

品牌之表率,扩大绿色消费品供给

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指引下,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绿色消费蔚然成风。为市场提供类别丰富、低碳环保的绿色消费品,是绿色精品品牌的重要行动一一

绿色家电:美的通过AI节能关键技术,可实现沐浴用水精准恒温,节电40%,单台电热水器每年节电478.15度;海尔智家基于环境因子变频控制技术,使太阳能和空气能同时工作,热水器节电能效达80%以上。

电子消费品:华为创新性提出三级节能措施,每台智能光猫每天的耗电量可低至0.37度,与同规格普通光猫相比,每年可为用户节省38.5度电。

新型原材料:顾家家居与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合作,积极研发新型材料,包括以水为唯一溶剂的全新生态皮、无醛添加的环保板材、无危废产生的耐磨硅胶牛皮。环保原材料的面市将带动大批绿色家具产品的供给。

优化生产工艺:联想独创的低温锡膏制造工艺,将印刷电路板组装工艺的能耗和碳排放量减少35%,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000吨。片仔癀积极应用锅炉蒸汽冷凝水回收及工艺水回用,蒸汽冷凝水循环使用率达到63%,年节水量约8000吨,年节约柴油耗量约80吨。

品牌之担当,推动产业链绿色化

以集团战略推动上下游供应链的绿色执行标准,以数字化革新推动整个生态链的绿色化,是华为等行业领军企业的担当和行动:

华为在《绿色发展2030》中提出,将围绕打造绿色CT基础设施,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使能电力、工业、交通、建筑等千行百业节能减排。低碳化将驱动行业数字化渗透率提升15%,80%的数字基础设施使用可再生能源。

美的集团、蒙牛乳业,均高度重视绿色采购体系,从环境保护、劳工权益、健康安全、商业道德、体系完备性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社会责任审查。积极引领行业上游供应商共建绿色工厂,开展碳排查工作,组织供应商进行碳排查、ESG等方面的培训。牵引价值链上游供应商学习、转化、执行绿色战略,为国家双碳战略做贡献。

品牌之引领,探索行业低碳模式

在绿色低碳的大主题下,不同行业之间的践行方式有较大差异。品牌企业领先探索的绿色低碳新方法、新模式,在各自行业内起到了标杆示范作用。

2021年一组联合国数据显示,纺织服装行业的总碳排放量超过所有国际航班和海运的排放量总和,占据全球碳排放量的10%。旗下拥有行业多家知名品牌的安踏体育,从2015年开始连续7年发布ESG报告,从绿色产品设计、绿色物流、绿色生产等方面展开全流程绿色管理,持续加强碳排放管理,碳强度按年递减,由2015年的5.53吨减少至2020年的2.63吨二氧化碳当量。

从长远目标来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减碳的有效措施之一。2021年,小鹏汽车相较于传统汽油车,交付的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减排二氧化碳约100万吨。光伏项目投产后,当年能源消耗密度同比下降50%。

乳品行业从研发生产到零售终端的各环节都会产生温室气体,养殖活动碳排放量尤其巨大。蒙牛乳业在食品产业链减碳展开了积极探索:从上游,在乌兰布和沙漠种植了9000多万棵树木,打造出沙漠绿洲中的有机牧场;从下游,用数字化环保周转箱全面替代传统瓦楞纸箱,每年可减少树木砍伐206万棵,减少1680吨二氧化碳排放;在生产端,积极建设国家级绿色工厂,全面应用太阳能、沼气发电等可再生能源。

酒类及饮料行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产业链覆盖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青岛啤酒积极探索企业绿色发展新模式,“污水约定限值排放+热凝固物综合利用”项目成效显著,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千升酒综合能耗同比降低15%,每年减少碳排放量达5000吨。为酒类行业推行该模式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范式。

本报告使用的相关研究数据及资料信息截至2022年7月。品牌影响力专委会将继续推进落实《中国品牌影响力指数研究计划》,预计在2022年底发布指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022国货精品影响力指数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组专家

隋国栋 中华商标协会品牌影响力专委会主任

值得买科技董事长、 创始人

张 曦 世研指数总经理、世研智库首席专家

臧文如 中华商标协会品牌影响力专委会秘书长

孙 梦 华夏风物创始人

华夏风物产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赵一鹤 易合博略品牌咨询机构创始人、CEO

新闻来源:海南日报

查看报告全文:http://wwwrc/news/3655.html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