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八字文曲星格(生辰八字文曲星什么意思)

旧人陌兮 2023-08-13 13:25:43 网络

中国神话传说之文曲星--送给开学季的莘莘学子

何谓“文曲星”?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把文曲星当作是主管功名利禄的神,而“魁”是“第一”的意思,从字形看,“魁”字是由“鬼”与“斗”合成,所以有的魁星形象并不雅,一个似鬼的神灵站立于一条大鳌鱼的头上,这或许就是成语“独占鳌头”的来历。也有的魁星是另一种形象:蓝画赤发作鬼形,翘足踢斗。所以后来因两星形象相差不大,混同了起来。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

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魁(即魁星)之上六星的总称。斗魁是北斗七星之第一星。也写作奎星。在民间他被认为是文章之府,是主宰文运的神仙。其信仰盛于宋代。是古代社会读书人崇信最甚的神。其形象为蓝面赤发。

《晋书·天文志》云:“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录,五曰司命,六曰司寇。”古代星相家认为它是吉星,主大贵。后被道教尊奉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

文曲星不仅仅是天上的文昌六星,他和人间的梓撞神结合在一起,最后形成了文曲星。也就是说,文曲星是天上的文昌星与地上的梓撞神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民间传说出现过的文曲星下凡的代表包括:比干、范仲淹、包拯、文天祥、许仙的儿子许仕林、刘伯温等人

中国古时,文人最敬仰的星象是“文昌星君”或者说是“文曲星”,古时总是把状元说是文曲星“下凡”。在《儒林外史》第三回中,穷秀才范进一向潦倒,一日中举后却因兴奋过头而发了疯,不知就里的乡亲要他的岳父胡屠夫去打醒他,可是平时对女婿横挑鼻子竖跳眼的这个杀猪人,此时却认为他“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打了天上的星宿,闺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发在十八层地狱,永不得翻身。”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才壮了胆去打了范进一巴掌,可“心里到底还是怕的”,后来还“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的文曲星是打不得的!’”《封神演义》姜子牙曾封被纣王剖心的比干为“文曲星”;还有传说宋代大文豪苏轼也是天上的魁星下凡转世,而《水浒》中的头号主角宋江则是“天魁星”下凡……

在四川梓潼原有相距不远的两座庙,一是张育祠,一是张亚子祠。这二张原先都是东晋时代的一介武夫,但因都是敬重父母的孝子,作战又勇猛无比,所以在牺牲后,当地百姓为他们立庙祀奉,后合称为“梓潼祠”。据明代《一统志》:“梓潼神姓张,名亚,字恶子。其先越蒿人,徙居梓潼县之七曲山,”《集说诠真》则说:“文昌君,一名梓潼君,系张氏子。……道家谓文昌星明,文运将兴,上帝命张氏子裳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到唐朝时,此祠又分别得到了因避免战乱而入川的唐玄宗和唐僖宗的册封,因而日渐变成了声名显赫的神灵。但它变成“文昌星君”则是在宋朝之后的事了——元仁宗正式册封其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简称为“文昌帝君”,从此受到了历代文人的敬奉,各地也纷纷建起了“文庙”与“文昌宫”。因为人们以为,它是文人的命运之神,每一个书生的功名利禄,悉数掌握在它的手中,于是,每年的二月二、七月七及九月九(均是农历),所有的读书人都会到那儿去拜祭,祈求它“多多关照”自己,而已得功名的,则更是对它感恩戴德……

相传在明末时,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率部打进四川,他在见到“文昌宫”内张亚子的神像时,这位自称“我花开后百花杀”,后来在四川建立了“大西”王朝,做了3年“大顺皇帝”的大将军,又一次豪气万丈,他笑对此偶像说道:“你姓张,咱家也姓张,就与你联宗了吧。”于是他当真命人为自己塑了一尊像,一起并列于庙堂上,还把此庙改称为“太庙”,当然张献忠最后兵败而死,其自塑的像自然也难逃被毁的命运,“太庙”也再次恢复为原先的“文昌宫”。

他也就是文曲星的化身,他其实梓潼神(文昌帝君),原是晋朝人,姓张名亚子,居四川梓潼县七曲山,东晋宁康二年起兵反抗前秦苻坚时阵亡,被奉为梓潼神。后四川学子认为梓潼神有护佑文运之力,每逢考试,皆往祭之。唐玄宗入蜀时,途经七曲山,有感于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宋真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时又复封“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敕封“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于是梓潼神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

据当地老人讲,文昌宫即梓潼宫的建筑十分壮观,年代久远,宫门前,矗立三株古杨。树干挺拨刚劲。需三人合抱方能合围,树枝虬曲纵横,姿态万千。宫门进魁星楼,过甬道,便是三间大殿突兀梯石上,大殿金碧辉煌。殿门雕花窗格,玲珑剔透,富丽华贵。大殿正中为贴金的文昌帝君坐像,帝君两边是“天聋”、“地哑”侍童像。在梓潼宫的山顶上有一洞,人们称之为紫府飞霞洞。据越西厅志载:“为宋代苟沐父子所开。”是文昌帝君修炼处。此外越西城内的瘟祖庙,观音庙都与文昌帝君张亚子有关。这是因为文昌帝君行善施药,泽及百姓,更是瘟神的天敌。这么一位人神也算是够灵验的了,因为他本来就是掌管功名利禄的神。很多川蜀学子都愿意去相信他。这位神灵对学子的刻苦学习是认可的,关于他的传说也是很多的,据说文昌帝君是皇帝的儿子,以后不停地转世,为民造福,是一位地位很高的神,并负责人们的学习和考试。14世纪以后,中国的许多学校里都供奉着这位神仙。他的生日定在农历的2月3日。特别在清朝时,当他生日时,连皇帝都要派人去祝贺。

掌管文运利禄的神灵。古代封建社会以科举取士。士人一旦通过科举考试,便可以做官发财。禄,即官吏的俸禄。高官厚禄是士人一心向往的,于是便产生了禄神崇拜。由于古代的科举考试主要是做文章,禄神崇拜便也包含对文运的祈求,所以禄神又不仅仅是士人的主宰神,也是一般崇拜文化、崇拜文才的百姓所喜爱的吉祥神,或可称文神。

禄神原是星神,称“文昌”、“文曲星”、“禄星”。在北斗星之上有六颗星,称为文昌宫。其中的第六颗星即是人们崇拜的禄星。《史记·天官书》说:“曰文昌宫:一曰是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司禄,即职司功名利禄的禄星。隋唐科举制度产生之后,禄星遂成为士人命运的主宰神,天下士人莫不对之顶礼膜拜。

禄星后由星神演化为人神。最有影响的禄神人神是在宋朝附会上的梓潼神张亚子,称“文昌帝君”。

祭祀活动

​士人渴望功名利禄。祭祀梓潼文昌神尤为虔诚。每年农历正月初三文昌帝君诞辰,士人必到当地文昌宫拜祭文昌帝君,秉烛焚香,献上祭品,祈求文昌帝君保佑科举应试顺利,赐给功名利禄。祭祀禄神还演变成民俗活动。

喜庆节日正式演出戏曲之前,往往有一种”跳加官”的表演,以祝原主人家和宾客鸿运高照,升官发财。由一人扮演禄神。身穿大红官袍。头戴白色面具,面具作笑容可掬状,手捧巨大的朝笏,上书“当朝一品”,上场绕几周,便下场。然后抱一道具小孩再出场,同样绕场几周后下场。最后出场则手拿一红色条幅。不断向台下展示条幅上的字样:“加官进禄”,也是绕场几周后下场。跳加官含有祈愿禄神赐给官运的意义。

闽东等地旧时在农历七月初七拜祭禄神。拜祭完毕。还要玩一种叫“取功名”的游戏,以祈禄神赐给好运。士人以桂圆、榛子、花生三种干果代表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一人手握三种干果各一颗,往桌上投掷。某种干果滚到某人跟前,即预示某人中该干果后代表的状元、榜眼或探花。游戏直玩到每个人都有功名为止。该游戏含有向禄神占卜功名的性质。

祭祀禄神的民俗化。更多地体现在新年贴禄神年画的习俗中。禄神年画有两种。一种禄神年画绘文昌帝君,亦即梓潼神。无非是看官帽官袍之类的形象。有趣的是,在文昌帝君两侧,常绘两位童子像。俗称“天聋”、“地哑”,为一聋一哑的侍童。为什么新禄神旁绘聋哑人作为侍童呢?《历代神仙通鉴》说:

(梓潼真君)道号六阳,每出驾白骡。随二童,曰天聋、地哑。真君为文章之司命,贵贱所系,故用聋哑于侧,使其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天机弗泄也。

传说科举考试的试题是由梓潼神定的,所以梓潼神决定看士人的命运。安排聋哑人为侍童,是要保证试题保密。

另一种禄神民俗年画,则采用谐音借代的方法,用鹿来代替禄神,其吉祥色彩则更为浓厚。鹿本来就是一种可爰的动物。身上有奇妙的斑纹。头上有美丽的枝角,其作为吉祥物由来已久。鹿最早被认为是一种仁兽。传说当君王施行仁政、天下太平之时。就会有瑶光生成的散发看五色光辉的鹿出现,这种称为天鹿。包含天降祥的意思。

还有一种世所罕见的白鹿,则是长寿的象征。伟说白鹿能活到千岁以上。白鹿是由普通鹿变化而来的,五百岁的鹿便开始变白。

科举考试产生后,鹿又逐渐具有功名利禄的象征意义,成为禄神的象征。科举制度消亡后,鹿仍以其活泼美丽的形象受到人们的喜爰。仍然是人们心目中能带来富贵的瑞兽。

在禄神民俗年画中,鹿有时是看官袍禄神的坐骑,或者是一官人模样的人所抚摸的对象。以突出“进禄”及官运通达的主题;有时,鹿与福神、寿神同出一画中,鹿象征利禄,代表禄神。

官禄世袭一直为士人向往,“太师少师”、“五子登科”、“带子上朝”、“苍龙教子”、“辈辈封侯”等图案,以不同的祈禄内涵满足人们的入仕心原。封建朝廷中,官职级别直接影响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因此升迁、位高权重,成为官吏们难以割舍的仕途情结。三国曹魏时期颁布的九品官人法,把官职、门第均分为九品。“当朝一品\"、“连升三级“、\"马上封侯“、“指日高升“等祈禄图案,准确地表达了士人盼升迁、求高位的心迹,因而广为流传、久盛不衰。在封建社会中,文人总是将读书与入仕的憧憬联在一起。对于读书的功利本质,孔子曾有精辟诠释:\"学也,禄在其中。“圣贤的言论一直是学子们的祈禄箴言。“书中自有万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以更加直白的语言描绘读书的功利效应。科举是封建文人入仕的必由之路,科举制始于唐朝中期。金榜题名意味看吃皇粮、享俸禄,地位显赫,光宗耀祖,过荣华富贵的生活,因此读书人梦寐以求。宋代已有“鲤鱼跃龙门”的民间传说,至明、清,寓意功名利禄的吉祥图像盛行一时。

关于文曲星的祭祀的方法也有很多,其中较为准确的事以下几种可以熟读记住,拜真正的文曲星君,

1.以香火作为沟通天界神仙的媒介,并诚心诵读文昌经书《文昌孝经》、《文昌帝君阴骘文》或道经经书《太上文昌宝忏》;

2.祈福仕途高升的人也可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到文昌庙,供奉鲜花、水果、茶食、点心等供品。儿童如果调皮捣蛋,成绩不理想亦可供奉文昌帝君,在供奉之时,可选用供品“葱”(象征聪明)、“芹菜”(代表勤奋好学)、“肉粽”(代表高中状元);

3.如果选用以上两种方法,必须虔诚并坚持,效果可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才能显现,若从个人八字文昌星入手,根据自身日元针对性增旺,则效果会比较明显,比如著名的摆件“文昌八将”就是按此原理设计而成的。

《命理奥秘》一一八字文昌的运变之象

文/君子道杨善君

在中华传统命理学中,文昌贵人和命带文昌是一个好的神煞。文昌贵人又称文曲星,古书云:文昌者乃食神之临官所在也。

有文昌星的人,主天资聪明,又主逢凶化吉,命带文昌星的人,多以文化为入官之途径。

对于当今读书人来说,命带文昌是一件很好的命途。

虽然现在读书不全是为了当官,但考个好成绩或好大学还是对人生有很大帮助的。命带文昌,考试中多能随机应变,不慌不忙地考出好成绩来。在实际运用中如处于生旺之地,方能如愿所期。

四柱八字命带文昌星的人,举止温顺文雅,好学上进,男命注重内涵,女命颇重仪表。实践证明,命有文昌星的人,文途腾达,才华横溢,且有逢凶化吉之作用。

这里所讲的文昌是与人生八字有关的变化之机,并非单独命局见文昌贵人。

①日逢贵地见禄马,壮岁登科甲。

②伤官有制,伤官合杀,利考学。

③羊刃重重又见杀,大贵登科甲。

④七杀化印,早登金榜科第。

⑤印逢禄地,必入高等学府。(谢谢阅读!不妥可忽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