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的八字(哥哥八字眉)

几分真心 2023-08-21 21:53:36 用户分享

原来抖音小哥哥们的眉型叫……

作为五官之首,眉毛在整体面容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时候只是稍微修整画一下眉毛也能提升一个人的精气神。

今天作为一个非专业的美妆博主的小编偶推荐几款抖音上比较流行的男士眉妆。

粗浓眉

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这一款眉毛非常浓密,眉形非常粗。我们常说的浓眉大眼的浓眉就是指这种眉毛。

一字眉

平眉俗称一字眉。用修眉刀修出完美的眉型角度,修理太长的眉毛,让眉型更立体,留有一字眉给人温和亲切的感觉,给人一种谦谦公子温润如玉。

剑眉

剑眉,直而末尾翘起略呈剑形的眉毛,俗称倒八字眉。剑眉的男性,充满男性气概,也颇有君子气质。

细长眉

细长眉,眉毛非常细且长,男士画这种眉毛会有一种阴柔美。

以上几款抖音男士眉妆,哪一款是你的菜呢?

我哥哥的悲惨人生

我哥哥于前年七月份脑干大出血去世的,结束了他这悲惨的一生,他由于23岁还是24岁时,双腿被截肢,而且还精神错乱,他无妻无儿女,我作为他的亲妹妹,我从未想过他这一生竟然这么凄惨!每当我一想起他时,我内心也是悲叹,是什么原因让他把自己的人生作成这样呢,我也不禁问自己。

我哥哥年轻的时候,真的是一表人材,玉树临风,口才也极好,喜欢唱歌,我记得小时候他经常同我比谁唱歌唱得好,论到唱歌,他的确比不过我,开玩笑了,还是讲我哥吧!

我们小时候那个年代,都很穷,而我家应该是穷中之穷,我还有个弟弟,但即使是这样,妈妈还是送我们读了初中,我的爸爸之前是在攀枝花攀矿上班开挖土机,我的妈妈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我的爸爸由于工作的地方离家乡有一千多里,所以我爸爸有时几年才回家探亲一次,故而我对我爸爸很陌生,所以我妈妈一个女人要养三个孩子,因为我爸爸很少寄钱回家,所以我们过得很潦倒,一年到头很少吃肉,油都很少吃,我记得读书时没衣服穿,穿我妈的衣服,穿哥哥穿不了的鞋子,冬天赤脚上学,冻得直打哆嗦,怎么来形容我家的贫穷,方圆百里也找不到几户像我这样的家庭,由于我爸爸的自私,我妈妈的脾气特别火爆,也经常偷偷地哭,对我和我哥非打即骂,那个时候我的心里也好恨我妈,她骂我特难听,我哥哥身为长子,他承担的责任更大,才12岁时就要挑水,就是家里很多重活就要同我妈妈共同去做,他有时候也不想去做毕竟年龄在哪,还贪玩,我记得我妈妈打他,用扁担打他,用铁桶扔过去,有一次我哥哥被打怕了,往床低下钻,我妈妈用扁担捅他,一直把他打到求饶为止,那次我都吓坏了,小时候我很怕我妈,所以到现在打我哥那场景,我还历历在目,我们虽然有父亲,从来就没父亲的陪伴,我们甚至想不起自己还有爸爸,我记得隔壁家有个小女孩快7岁了,她问她妈妈,说姐姐怎么没有爸爸,可想而知,那个时候家里境遇!

我哥哥的脾气性格一点也不好,经常打我和弟弟,也乱骂我,像极了我妈妈火爆脾气,而且极度自私的一个人,我有时在想,环境真的是造就一个人。

那个年代有孩子接父亲的班,我父亲是攀枝花攀矿的工人,如果是我父亲正式退休的话,刚好轮到我接班,而我哥哥年龄就超了,但我哥哥坚决不同意让我接班,他向我父母亲喊话,敢不让他接班,他不但要做逆子,不孝子,让他们有好果子吃,无奈之下,我父亲做出了妥协,办了病退,提前退休,让我哥哥正式接班了!

也就是让我哥哥接班,从此他的命运就改写,悲剧从他接班开始就拉开了序幕!

今天就写到这里吧,故事很长,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评论!明天继续写!

哥哥们的名字

哥哥们的名字

原创 周民伟 鱼台文学

哥哥们的名字

—与稻改有关的乡村记忆

在1964—1974年间的鱼台稻改是鱼台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有人把稻改称之为鱼台的第二次解放,以此来说明它的历史功勋,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不算过。它给鱼台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那时我们庄上的男子名字有好几个与此事有牵连。作为出生在20世纪70后的晚辈,我不敢提及长辈的名字,就说说哥哥们的名字吧。

最悲催的名字,是我南大街上的大哥,他的名字叫灾民。他生于1958年。那年,鱼台县逢上大黄水,四下里下雨,四下里的水从水沟里、从平地里冲向鱼台,往南四湖淌,把地里种的大豆、高粱、谷子、绿豆等都泡死了,据说庄上平地里的水到了大人腰间。没法了,水进人退,庄上的乡亲们四散去逃荒,按老白话来说,就是要饭去。在到河南要饭的途中,灾民哥出生了。起什么名字啊?大爷看着大娘,大娘有气无力地看着要饭的烂碗。哎,咱就是灾民,谁都不怨,就怨老天爷爷。老天爷爷让我们当灾民,咱也没脾气。大哥就叫了灾民。在夏邑县,大叔家的流民哥出生了,想想背井离乡,四处漂泊,大叔鼻子一酸,给大哥起了“流民”这个名字。

带“民”字的哥哥中,只有一个是喜庆的,他的名字叫“福民”。他出生在1967年。据说,这一年夏天水也不小,哗哗地下了三天两夜,开挖的沟渠排了整整五天才把水位耗下去,由于雷电雨的缘故,雷把空气中的养分聚集成肥料,地里种下的水稻噌噌地往上长,一亩地破天荒收了568斤稻谷。这是很大的福气。福民哥的名字是为水稻的丰收作注解的,也成了以后说起稻改故事,庄上的老年人不得不提的典故。当年,为调整南四湖以西地区水系及防洪排涝,时称红卫河,后改名东鱼河的山东省最大的人工河开挖。从时间上看,正是运动兴起的时候,从地域上说,东指的是东明县,鱼就是我们鱼台县了。此河西起菏泽地区的东明县刘楼,东流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等县市及济宁所属金乡县,于鱼台县城东部的西姚入昭阳湖。整条河长172.1公里,流域面积5923平方公里。河道深2.7~4.9米,口宽28~233米,堤距84~369米,最大流量935~2335立方米/秒。我的庄子在东鱼河南,与河相距二里来路,老家的田地都是由此河水来浇灌(后来在庄南苏鲁边河上修建了以我们庄子命名的排灌站,我们庄及周边五六个庄子拥有南北两个相连通的灌溉网,这是稻改之后的事)。在老家的时候,我常跟着哥哥们到河里洗澡,逮鱼摸虾。由于工程浩大,前后三年才挖通。这三年里,庄上出生的哥哥们有几个与这条河有关。因为,父母们觉得,这是一条能带来好年成的河,是吉祥的河。新河,红河,大河,桥,红桥,运河,河东,都与开挖的河流有关,成为历史的一个符号。之后,没有人再叫这么土里傻气的名字。在这段时间里,上级在东鱼河南岸的王庙镇小王村修建了一座装了四台抽水机的大型排灌站,我们村上有了站、大站、北站等与此有关的名字,小王村也不例外地有了以“排灌站”来起名的孩子。

幸福哥的名字和幸福河有关,也是庄上唯一一个这样叫的人。他的爸爸,我的三叔却说,幸福河挖的不幸福。那时候正是全县稻改稳步推进,水患治理,开挖河流沟渠如火如荼的当儿,从唐马郭楼到鱼城镇的幸福河在腊月里开始动工。天气寒冷,土方结冰,挖起来费劲,那时很少有机械,全凭男女老少肩挑背扛从河沟里往河堰上运土。平地里起河,大家越干越疲沓。这天早晨,骑着自行车县领导来检查工作工作,听取指挥部的汇报,没有对如何解决提出的困难发表任何意见,只是把自己的棉鞋拖了,把自己的裤脚挽起,从一个民工手里拿来铁锨,一步步走到结冰的沟里,默默地挖起泥土。这是无声的命令,男女老少嗷嗷叫,从这里到两边波及开去,也有脱掉鞋子的,也有不来不及脱的,大家争先恐后地往前冲,就像当年的解放军过长江。

三叔早些年已经过世。关于幸福河的故事,幸福哥接着三叔的讲诉说下来:幸福是不容易得到的,他来自不幸福,来自痛苦,也可能来自痛苦的快乐。说这些的时候,他仿佛是一个哲学家。他陷入沉思,眼里放着光芒,仿佛十月的阳光照耀下的稻子闪耀的金黄色。

很多年后,当人们再次说起稻改故事,我想起了家乡的这些哥哥们,想起父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发现,他们的名字为稻改作出了很生动的注解,成为稻改历史中最生动的乡村记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