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的八字(美人八字格局)

及時行樂 2023-08-30 13:42:15 互联网

有趣的灵魂,可爱的八字眉:蛋糕姐姐

诗道骏言

“小爷我好色不淫,爱财不贪”

“三十岁的女人不好追,你会的她都会”

“饺子要吃烫烫的,女人要找胖胖的”

伴随着轻松愉快的音乐

一句句寻常百姓语

从这个长发女孩唇红齿白的口中飘出来

愉悦的表情

随意的动作

有点儿松松垮垮的衣装

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演唱背景

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音乐风景!

这就是音乐达人“蛋糕姐姐”。

她的魅力在于

高挑的身材

白嫩的肤色

略微成八字的双眉

水汪汪灵动而柔和眼睛

她的演唱风格带着喜气、带着灵气

有的歌词带几分俗、几分痞、几分丧

体现出来的精神却是洒脱不羁

让人感觉到的是不装、不媚、不拘谨

非常的宜人

她的演唱

很适合在茶馆、酒肆、烧烤摊上

那些充满了百姓日常烟火味儿的地方

她吟唱的是风趣、是快乐

是人间最平常的七情六欲

蛋糕姐姐是一个形成了独特风格的音乐人

我喜欢她标志性的八字眉

喜欢她轻松随意的演唱风格!

中国古代美女大全:她们有貌、有才、有权,你知道几位?

羞花——【贵妃醉酒】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羞花”称号得来。

【杨玉环】719~756年,唐代蒲州永乐人(陕西华阴县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纳入宫中,着为女道士,号太真。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於路祠。安史治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柳如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秦淮八艳之首。本姓杨,名影怜,改姓柳,名隐。后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又号蘼芜君,浙江嘉兴人,幼年被卖到盛泽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为养女。受徐教养,柳诗擅近体七言,分题步韵,作书得虞世南、诸遂良笔法。年稍长,流落青楼。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曾与当时两大著名诗人陈子龙、钱谦益切磋过武功,虎视群雌,不让须眉。20余岁时,嫁给钱谦益。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钱谦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氏硬托住了。于是钱便腼颜迎降了。钱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钱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由于受柳氏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1666年钱氏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

莫怪女儿太唐突——“女侠名姝”柳如是

人人恨得牙痒痒——慈禧,虽然慈禧垂帘听政,手段辛辣,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的前进和解放,迫害的生命也无数,但是,我还是要恻隐一下,这样的人是寂寞的。

妖姬——古今第一怨女——妲姬

美人心计,汉朝第一后,她出生贫寒,然不骄不躁,不妄自菲薄,谋略过人,先后扶持了汉朝三个有名的明君,敦促了“文景之治”之盛世,如此胆大,如此英明,如此谋略,世间女子,除了武则天,天下有几人。

不许人间见白头,西晋名媛——绿珠

落雁——【昭君出塞】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撕雁鸣,撕列了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座骑上,拔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背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在地上,从此,昭君酒得来“落雁”的代称。

【王昭君】汉宣帝时匈奴贵族争夺权力,势渐衰落,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韩邪单于,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i)单于打败。呼韩邪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朝见汉宣帝。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他要求汉宣帝帮助他回去。汉宣帝答应了,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这时候,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还送去三万四千斛粮食。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汉朝和好。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汉宣帝死了后,他的儿子刘(音shi)即位,就是汉元帝。匈奴的郅支单于侵犯西域各国,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汉朝派兵打到康居,杀郅支单于。郅支单于一死,呼韩邪单于的地位稳定了。

西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要求和亲。元帝许。汉朝和匈奴和亲,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有个宫女叫王嫱(音qiang),号昭君,长得美丽,有见识。自愿到匈奴去和亲。元帝逐择日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汉元帝看到昭君又美丽又大方,使汉宫为之生色。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他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模样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可爱。原来宫女进宫后,一般都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选。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汉元帝一气之下,把毛延寿杀了。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骑着马,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封「宁胡阏氏」,希望她能为匈奴带来安宁和平,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难能可贵的是,当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她又「从胡俗」,再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大阏氏的长子,虽然这和中原的伦理观念相抵触,但她从大局出发,珍惜汉与匈奴的友谊。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书没有记载。

倾国倾城,妖冶王妃——妹〔mo第四声〕喜她是夏朝第十七位君主

闭月——【貂蝉拜月】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后,貂蝉於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京剧有《凤仪亭》就是叙述这段故事的。

倾城名花,薄命红颜,钱塘名妓——苏小小,好像与你同撑一把油纸伞,飘荡在悠悠,悠悠的钱塘岸,那搁浅的小船成了遥远的梦,静静的小河湾成了历史的照片。

【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常州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本姓邢,名沅,字畹芬。为苏州名妓,善歌舞。初为田畹歌妓,后吴三桂纳为妾。吴三桂出镇山海关,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陈圆圆曾被俘。吴三桂降清,清军攻陷北京,仍归三桂,从至云南。晚年为女道士,改名寂静,字玉庵。民间传说称吴三桂降清是为了她。陈圆圆母亲早亡,从养母陈氏姓。圆圆能歌善舞,色艺冠时,时为称“江南八艳”之一。崇祯时外戚周奎欲给皇帝寻求美女,以解上忧,遂派遗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选美。后来田畹将名妓陈圆圆、杨宛、顾秦等献给崇祯皇帝。其时战乱频仍,崇祯无心逸乐。陈圆圆又回到田府,田畹占为私有。一日吴三桂在田府遇见陈圆圆,一见倾心,后吴三桂纳圆圆为妾。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遂引清军入关,在一片石攻破李自成,陈圆圆复归吴三桂。后吴三桂为滇王,圆圆随往,以女道士卒于云南

冲冠一怒为红颜,争得峨眉匹马还——陈圆圆,这位秦淮河畔的绝代佳人,竟引江山易色,地覆天倾,帝星殒落,霸王为僧,当世枭雄,为之搏命,生灵涂炭,倾国倾城。

【李师师】宋徽宗的私爱。北宋名妓,得到宋徽宗宠爱,擅长歌舞,深谙诗词。与诸多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有关,关系暧昧。遂北宋为金国所灭,李师师下落不明。对她一生的所做所为,有这样一首诗作了高度的概括:

芳迹依稀记汴梁,当年韵事久传扬;

紫宫有道通香窟,红粉多情恋上皇。

孰料胡儿驱铁马,竟教佳丽死红羊;

靖康奇耻谁为雪,黄河滔滔万古。

描龙秀凤,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苏惠,她、字若兰,容貌秀丽,举止娴雅,她,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学会织锦,她,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琴琴棋书画的神韵,全被她运用到了织锦之中,远近乡邻将她的超人之才,传成了神话。

巾帼英雄,须眉比之竟折腰——梁红玉。一位风尘女子,能在历史上取得如此辉煌的地位和成就,以“武妓”迥然不同于其他九位文妓的经历,这样一位不输须眉,为国为民且有勇有谋胆识过人的“侠之大者”如若她甘为第二,那谁可当第一?

【卫子夫】卫子夫是中国汉代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原是曹寿和平阳公主的讴者,后汉武帝到访平阳公主家时临幸了她,并把她和卫青一同带入宫中。初封为夫人(后宫地位仅次于皇后),元朔元年(前128年)生下刘据,遂被立为皇后,元狩元年(前122年)刘据被立为太子。征和三年(前90年),因巫蛊之祸不能自明而自杀。以一头乌黑靓丽的秀发,而闻名天下... 得宠于汉武帝--刘彻。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卫子夫她出生卑微,原来只是一个歌女,后来成为汉武帝的第二个皇后,其弟卫青,外娚霍去病都是汉朝著名抵抗匈奴的英雄,卫子夫在复杂的后宫环境中,做了38年的皇后,不是独霸天下,而是处处小心,谨小慎微,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恭谨谦和赢得了汉武帝的恩宠,赢得了大臣后宫人等的尊敬,后来汉武帝移情别恋,但汉武帝对卫后依然信任,每次出行都把后宫的事托付给她。

【李香君】又名李香,为秣陵教坊名妓。李香君体态娇小玲珑,肤色莹白如玉,绰号“香扇坠”。自孔尚任的《桃花扇》于1699年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李香君与复社领袖侯方域交往,嫁与侯作妾。侯曾应允为被复社名士揭露和攻击而窘困的阉党阮大铖排解,香君严辞让侯公子拒绝。阮又强逼香君嫁给漕抚田仰作妾,香君以死抗争,此时正值马、阮大捕东林党人,侯等被捕入狱,香君也被阮选送入宫。清军南下之后,侯方域降顺了清朝,香君之下落,众说纷纭。

吕稚汉王朝创始人汉高祖刘邦的正配夫人,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

【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四大才女之一,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上官仪因替唐高宗起草谋废皇后武则天的诏书,与其子上官庭芝同被诛。时在襁褓中的婉儿与母亲郑氏被没入掖庭即内宫为婢。上官婉儿14岁时,武后召见她,让她执掌诏命。唐中宗时,上官婉儿成为中宗后妃之一,被封为昭容,故又称上官昭容。上官婉儿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后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后人称其为“巾帼首相”,活了46岁。上官婉儿流传下来的诗作不多,最动人的是这首《彩书怨》: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不服丈夫胜妇人——“才华绝代”的上官婉儿

通晓文史工于诗词洗尽铅华——顾横波秦淮八艳中顾横波—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受诰封为“一品夫人”

一代名妃,绝代佳人董鄂妃——董鄂妃、孝献皇后‘顺治最爱,董鄂氏18岁进宫,世祖对其眷之特厚,宠冠厚宫。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自古江南多才俊,秀水青山育红颜。晚明之际,这里诞生了一位名扬江南—挤压群芳的才女——董小婉名白,号青莲,江苏南通人,歌妓,“秦淮八艳”之一,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又称“针神曲圣”,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小宛最令人心折的,是把琐碎的日常生活过得浪漫美丽,饶有情致。1639年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另有认为董小宛与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鄂妃实为一人,并导致了顺治出家,不过,此系误传,顺治皇帝生于1638年,董小宛长他14岁,董小宛去世时顺治皇帝仅13岁,况且董小宛从未去过北方。其诗《绿窗偶成》:

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

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

珍珠无价玉无瑕——浪迹江湖的女诗人董白

西汉成帝昭仪——赵合德赵飞艳之妹,传说赵合德生得体态丰肥,较赵飞艳更得皇帝宠爱,留下温柔乡的祸水典故。

不信美人终命薄,自古侠女出英雄侠妓小凤仙——小凤仙因与护国运动名将蔡锷的传奇经历而名载史册。

卓文君中国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汉司马相如之妻。西汉著名才女,貌美,擅琴,能诗,家中富贵。她是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并与之私奔,古之有名的浪漫史。二人开了个小酒铺,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打杂。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曾想弃妻另媒,但终被卓文君家书所感回乡迎妻。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诗》。其诗曰: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数字诗。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中夜相从知者谁——“当垆卖酒”的卓文君

倾倒西东方的清末名妓——赛金花

人面桃花相印红,历史上第一个为国献身的美女——息妫春秋时陈国公主,先为息夫人,后为楚国王后。

千金为买美人笑祸国殃民幽王后——褒姒

谢道韫,魏晋时期才女,约(376年前后在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王曦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公元399年王凝之孙恩起义军所杀,她一直寡居会稽,“咏絮才”典出于斯人。

【谢道韫】东晋女诗人,南朝著名才女。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成人后又是王家的媳妇。谢道韫是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聪慧有才辩,被后人称之为绝代才女、奇女。谢道韫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蕴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后嫁给庾氏。据《晋书'烈女传》记载,谢道韫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所以说,她虽出身名门,却也命运多舛。代表作:《登山》——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成自然。

气象尔何然?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絮才”谢道韫

【甄洛】又名甄宓[fu注,是东汉王朝宰相(太保)甄邯的后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极贤的美女之一,懂诗文,貌艳丽,魏文帝曹丕的正室,本为袁熙之妻,曹操攻陷邺城后成为曹丕的妻室,后因被郭女王所害而被曹丕赐死,死后谥曰文昭皇后。

魏文帝皇后,甄皇后。曹丕称帝后宠郭皇后,郭后恃宠中伤甄皇后,甄后从此失宠,在《塘上行》里写出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相思到极致的、一往无悔的深情泣诉,可怜最后等来的却是曹丕的一纸死令。甚至死后对尸身‘以发覆面、以糠塞口’的侮辱与凌虐《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 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 莫若妾自知。

众口烁黄金, 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 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 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 夜夜不能寐。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有才有识的甄氏

【武曌】女皇武曌(读音“zhao”)则天大帝,古往今来唯此一女...

冠冕李唐文物盛——我国著名的女皇帝武曌女皇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

〔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唐中宗和唐宗时为皇太后,后自立为武周皇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 年退位,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古流传。

李冶,字季兰,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诗人,与薛涛、鱼玄机并称 “唐代三大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因曾上诗判将朱沚,被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

琴棋书画博古通今宁死不屈——严蕊,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叶女词人,出生低微,自小习乐礼诗书,沦为台州营妓,改严蕊艺名,善操琴,奕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四方闻名,有不远千里慕名相访。

李清照,四大才女之首,宋代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和哥们李奕柯是当时的礼部员外郎,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是当时能诗能文的才女(《新唐书·李格非传》中提到)她,在家庭的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她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1127年,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藏书。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的《声声慢》就创作在此时,所以诗中,从开头的几对复词,可以看出她的悲伤.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具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李清照作品选赏:《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唐琬】字惠仙,自幼文静灵秀,才华横溢,陆游表妹兼前妻。陆游二十岁(绍兴十四)与唐婉结合,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孰料,缘深情浅的这一对恋人竟在绍兴二十年,与城南禹迹寺的沈园意外邂逅,陆游“怅然久之”,于沈园内壁上题一首《钗头凤》,沧然而别。唐婉读此词后,和其词,不久即郁闷愁怨而死。代表作: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晚风干,泪痕残,欲传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令人扼腕的陆游前妻唐琬

【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南宋女词人,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朱淑真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安徽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道出她失恋的伤感之情、她无法敌过顽固的封建势力的压制,受父母之命‘媒之言嫁给了一个市井商人为妻。

相传因父母作主,嫁给一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其墓在杭州青芝坞。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堪称一绝。朱淑真书画造诣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明代著名画家杜琼在朱淑真的《梅竹图》上曾题道:“观其笔意词语皆清婉,……诚闺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也。”明代大画家沈周在《石田集·题朱淑真画竹》中说:“绣阁新编写断肠,更分残墨写潇湘。”由此可见,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当与李清照并驾齐驱。

纵有风流无处说——抱恨以终的名作家朱淑真

虞姬虞姬奈若何西楚霸王项羽爱姬,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虞姬不紧长得美丽,虞姬的舞姿也是楚楚动人,

还有他的剑,也同样挥舞得轻盈如水,虞姬终于爱情,为让项羽尽早逃生,拔剑自刎,成就了一个盛世感人的霸王别姬,其情,惊天地,其义,泣鬼神。

【鱼玄机】(约844——约871年)字幼微,一字蕙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市民家女,姿色倾国,天性聪慧,才思敏捷,好读书,喜属文。十五岁被李亿补阙(掌讽谏之官)纳为妾,与李情意甚笃、但夫人妒不能容。唐懿宗咸通时,李亿遣其出家,在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但她对李却一往情深,写下许多怀念他的诗。她曾漫游江陵、汉阳、武昌、鄂川、九江等地以遣怀;亦曾放纵情怀以求知己。《北梦琐言》说她“自是纵怀,乃娼妇也。”她曾与许多文士,如温飞卿等交往甚密,以诗相寄赠,但终是孤零一身。她无可奈何地发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痛苦而又绝望的心声。后因妒杀侍婢绿翘,被京兆尹温璋处死。所著有《鱼玄机诗》,目前传世共50首,其诗多清词丽句,又对仗工稳。多与温庭筠等以诗篇相赠答。《全唐诗》卷804存其诗1卷。

自恨罗衣掩诗句——晚唐女冠诗人鱼玄机

鱼玄机,晚唐诗人,长安人,唐代三大女诗人之一,约十岁,与温庭筠相识,吟诗作对,十四岁时,李亿状元及第,崇真观题诗,与李亿相识,并嫁之,后被弃,后来出家,改名为鱼玄机,后因打死婢女绿翘,为京兆温璋判杀,其诗作见于〔全唐诗〕,现存有五十首之多。

【薛涛】唐代名妓和女诗人,人称女校书。字洪度,祖籍长安,出生于成都。其父薛郧宦居成都时去世,薛涛由母亲抚养。当其及笄之年已辩慧知诗,兼撤擅书法,描眉涂粉,才貌超群。但因与母亲生活无靠,只得加入乐籍,成为官妓。后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赏识,成为私人秘书,还准备奏请朝廷任命其为“校书郎”,虽位或准,但人们从此称其为“女校书”。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实力不俗。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建吟诗楼于碧鸡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晚年。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称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在唐代女诗人中,薛涛和李冶、鱼玄机最为著名。薛涛的诗,不仅如世所传诵的《送友人》、《题竹郎庙》等篇,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在封建时代妇女,特别是象她这一类型妇女中,是不可多得的。代表作:吟梧桐诗(八岁时作)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万里桥边女校书——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

惠心兰质旖旎,才情巴蜀女诗人,名妓——薛涛,字洪度,今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留寓蜀中,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在唐代女诗人中,薛涛,李冶、鱼玄机最为著名。

【班婕妤】汉成帝妃,西汉女文学家。名不详,班固祖姑。少有才学,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婕妤是名门之女,少有才学,且才辩超群。班婕妤擅长音律,既写词又谱曲,所以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师益友。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汉成帝把她放在朋友的地位,无人可及。班婕妤曾生下一个皇子,但数月后夭折。她虽然承宠时间很长,却再也没有生育。赵飞燕姐妹得宠后,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学,班婕妤恐日久见危,求侍奉太后于长信宫。《团扇诗》既是作于长信宫中,这首小诗词彩清新,情致哀怨,而表现的却委婉含蓄,有一种怨而不怒的气度。《团扇诗》---

新裂齐纨素, 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 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 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 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 恩情中道绝。

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才辩超群的班婕妤

沉鱼——【西施浣纱】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於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於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其中西施居四大美女之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蔡琰】即蔡文姬,四大才女之一,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作《胡笳十八拍》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双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操平定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千秋蔡女竟归来——博学多才的蔡琰

侯夫人,隋炀帝的迷楼里一个可能还是之身的宫女,最后自缢而死,臂悬锦囊,左右取进,得自感诗三首,她死后颜面若桃花,美貌异常,臂系锦囊,中藏宫怨诗,

引发杨广无限悲伤,令选美失职渎职的官员自尽,她是历史上少见的死后才得到帝王无限宠爱并且美名,才名俱满天下的美女。

孝庄皇太极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布贝勒寨桑之女,清朝历史上举足轻重,颇受关注的人物,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显赫的家庭,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嫁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福晋,十年十三岁,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渐卷入一场又一场的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并展示出她卓越的政治才华,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并成为清初政坛上的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

【邓绥】大汉,和熹皇后。东汉和帝邓皇后(81年-121年),东汉女政治家,名绥,南阳新野人(今河南新野),是汉光武帝时太傅邓禹的孙女,禹为南阳豪族,随光武帝起事,为东汉初的大功臣;其父邓训,曾为护羌校尉,抚边有功。其母为东汉弟二任皇后阴丽华的堂侄女,和帝死,她先后迎立殇帝,安帝,临期执政近二十年,其兄居要职,掌握大权,执政期间,崇尚宽简,不视奢华,兼用外戚,官臣,尊理三公。1、幼年时期:邓绥自小孝顺慈爱、喜好读书,六岁即读史书,十二岁通《诗》、《论语》,常和诸兄互相讨论。她不喜欢学做家事,因此屡次被其母亲责骂,母亲以传统男女有别的看法,认为女孩子唯有习女工最重要,于是她在白天学女工之外,晚上仍读经书,她父亲则对她读书较为支持,认为她才能胜过他其它几个儿子。2、从贵人到皇后:邓绥十五岁(95年)时,被选入宫中,因外貌出众,次年即升为贵人。她入宫之后,待人接物甚谦谨,嫔妃们多打扮艳丽,只有她素服不装饰。但也因她如此地敬慎曲从,益受到皇帝的喜爱。永元十四年(102年)阴后因为被告行巫蛊之事为皇帝所废。和帝因宠幸邓氏且认为她有德行,因此立她为皇后。邓绥成为皇后之后,因其具学识和才能,已逐渐参与政事。3、摄政太后:汉和帝在元兴元年(105年)去世,使邓皇后更得以进入政治权力的中心。邓太后虽为一妇女,但自小修习经史,又在后宫时曾受经书于班昭,其后亦常诵读,因此颇熟习于治术,她的统治在许多方面甚为成功。但其在后续接班人的培养安插上却思虑不够详尽,以至安帝即位后东汉的政治开始走向衰败。

何处风来气似兰自写幽香纸上看——马湘兰,明代女诗人、女画家,秦淮八艳之一,她虽然谈不上诗画名家,但她的兰花图、兰花诗却堪称一绝,是当时文人雅士争相收藏的宠物。

【赵飞燕】汉成帝皇后(前45年—前1年)和汉哀帝时的皇太后,在中国民间和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指的就是她和杨玉环,而燕瘦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同时她以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人物。原名宜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故人们称其为“飞燕”。我国古代最为杰出的著名舞蹈家,汉成帝刘骜最宠幸的皇后,又是身材最为苗条,姿容最为秀丽的绝色美人。赵飞燕出生后便被父母丢弃,三天后仍然活着,父母也觉得奇怪,就开始哺育她。稍大后,她同妹妹一同被送入阳阿公主府,开始学习歌舞。她天赋极高,学得一手好琴艺,舞姿更是出众。汉成帝刘骛喜欢游乐,经常与富平候张放出外寻欢作乐,他在阳阿公主家见到赵飞燕后,大为欢喜,就召她入宫,封为婕妤,极为宠爱,后又废了许皇后,立飞燕为后,赵飞燕之妹赵合德亦被立为昭仪,两姐妹专宠后宫,显赫一时。汉成帝死后,赵飞燕姐妹无子,由定陶王刘欣即位,即汉哀帝,赵飞燕被尊为太后,哀帝没过几年就死了,汉平帝刘衍即位,后由于其妹合德害死了后宫的皇子,被送去陪葬陪孝成皇帝,赵飞燕则被贬为皇后。

当时民间曾流传有这样一首童谣:“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琅,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说的就是赵飞燕,燕燕尾涎涎说的是赵飞燕的美貌,木间仓琅琅说的是她将当皇后。

【花蕊夫人】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五代十国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也号花蕊夫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如“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这一首,就写得十分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其《述国亡诗》亦颇受人称道,实难得之才女也。据闻花蕊夫人是个奇异的女子,美丽却屏弃妖娆,聪颖而博学强记,对如山的诗词歌赋和纷繁复杂的君王世界,了解的一如俯视自己手心的纹路。 宋灭后蜀时,只用了一万军队,而后蜀的十四万军人几乎不战而降,花蕊夫人随孟昶流亡北行,夜宿葭萌驿站,感怀国破家亡的哀愁,在馆壁上题了这首《采桑子》,因军骑催促,只得半阕,却一字一泪——“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宋太祖赵匡胤久慕花蕊夫人的才名,召见了她并命她赋诗一首,花蕊夫人就做了这首满怀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思的《述亡国诗》(其代表作):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谢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后传闻:宋太祖因为她的才华和气骨更加倾慕她,不久封她为贵妃。后来,花蕊夫人被太祖的弟弟赵光义在狩猎场一箭射死了,而这个人,几年之后,篡了赵匡胤的位。其实这一切,花蕊早有暗示,她在房间里挂了一幅男子画像,手里挽着弓,说是送子神仙张仙的画像。事实上,她是想暗示赵匡胤,自己将会被这把弓箭射死,而这个人将会弑君。可是,女人心,海底针,赵匡胤打死也听不懂啊。而花蕊夫人之前的丈夫孟昶,她也提醒过他会亡国,预知了以后的一切,可是没人相信她。

初离蜀道心将碎——吟咏宫词的花蕊夫人

【花木兰】中国古代女英雄,以代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事迹被多种样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多次重拍,甚至影响波及美国和全世界。花木兰其人其事正史记载不详,所以其生卒年和故里有很大争议。

代父从軍--一代小女震古奇——花木兰北卫人士,另一说是隋朝人,也有可能是杜撰人物形象,尚不能确定,以代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追封为(孝列将军)。

【班昭】东汉女辞赋家。一名姬,字惠班。生卒年不详。班彪女,班固妹。嫁曹世叔,早年守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未成而去世。昭博学高才,和帝下诏令其续成。她经常出入宫廷,担任皇后和妃嫔的教师,号为“曹大家”。每有贡献异物,常令昭作赋颂。及邓太后当朝,班昭与闻政事。著有赋、文等16篇。

东观续史赋颂并娴——我国第一个女史学家班昭

【左芬】说起左芬,可能知者甚少,但是提起她的哥哥,那就“天下无人不识君”了。他就是左思,西晋文学家,尤其擅长辞赋和诗歌。“洛阳纸贵”的事儿,就发生在他身上。妹妹左芬,虽不及哥哥的才情,但也是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诗文。晋武帝司马炎闻听诗人左思的妹妹左芬才情过人即纳入后宫,左芬因为德才超群每每被帝王群臣赞赏,使后宫佳丽见妒。一贯荒唐渔色的司马炎是历史上最无耻无为的帝王之一,左芬被封为贵妃,不过是司马炎为自己博得惜才的虚名,《晋书》中称左芬‘姿陋体羸,常居薄室’。《啄木诗》是左芬淡泊自律的生活写照:

南山有鸟, 自名啄木。

饥则啄木, 暮则宿巢。

无干于人, 唯志所欲。

此盖禽兽, 性清者荣,性浊者辱。

左芬存有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多为应诏而作。在她受命而写的那些诗赋中,虽也不乏情真意切之作,但岂能摆脱得了应景的形式之作?所以,对于左芬来说,承受的是双重痛苦。首先,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她既没有得到真挚的爱情,也没有得到普通夫妻间的日常恩爱。其次,从诗人的角度来说,她没有创作的自由,总得写些命题应景之作,岂不痛苦?钱钟书曾这样评价《离思赋》:“宫怨诗赋多写待临望幸之怀,如司马相如《长门赋》、唐玄宗江妃《楼东赋》等,其尤著者。左芬不以侍至尊为荣,而以隔‘至亲’为恨,可谓有志。”尽管“有志”,左芬也无力逃脱命运,也正因为“有志”,才更加痛苦。

骨肉至亲化为他人——情辞哀婉的西晋文学家左芬

【侯夫人】隋炀帝在位期间广造高楼,并网罗天下美女数千名纳于迷楼中幽闭,侯夫人就是这几千名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隋炀帝的宫女之一,侯夫人最后自缢而死,一个美丽的才女,就这样被白白死去了,身后只留下了几首咏物寄意的空灵飘逸的小诗,让后人读来辄用伤怀。《春日看梅》——

砌雪无消日, 卷帘时自颦。

庭梅对我有怜意, 先露枝头一点春。

此身无羽翼何计出高墙——隋炀帝的宫女侯夫人

【黄娥】明代女文学家,字秀眉,四川省遂宁市人。杨慎之妻,世称黄安人、黄夫人。父珂官尚书,自幼博通经史,能诗文,擅书札。政德十四年(1519)与杨慎结婚不久,慎谪守云南,长达30年之久,长期留居夫家新都区,管理家务。在天各一方的离别期间,以《寄外》诗闻名当世。又工于散曲,在明时已有刊本《杨升庵夫人词曲》5卷,又有《杨夫人乐府》,但其中多与杨慎《陶情乐府》所收者相混。近人将两人之作合编为《杨升庵夫妇散曲》,风格缠绵悲切,有“曲中李易安”之誉。她博通经史,擅制词典的才名为艺林传颂。丈夫状元郎杨慎对自己妻子的才学叹赏之极而致于崇拜,称黄娥为“女洙泗(女孔子),闺邹鲁(女孟子),故毛语(女毛公)”。

蜀中有四大才女: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各位看官,黄娥的故事小的就插上一小段供大家鉴赏。话说,杨升庵原配夫人亡故,第二年在新都桂湖之滨的榴阁,同她结婚。这才女以石榴自喻,赋诗表达自己对新郎倌的深情:

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

不为秋深能结实;肯于夏半烂生姿!

番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身为续弦继室,所以说不与桃李争春,只说自己像火红的石榴花,仲夏五月才开放。花开虽迟,却是喜得状元结为连理,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实属蕙质兰心。

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明代散曲作家黄峨

【郭爱】明代的官女大都出自京城门庭清白的小户人家,一旦被选入宫,就意味着从此与家人生死永不得见,而且明初的宫廷沿袭了元代惨烈的人殉制度,官女郭爱被勒令为明宣宗殉葬时入宫仅20天,《绝命辞》是临终时所作,字字血泪与父母诀别,自此后魂消影绝阴阳两隔。《绝命辞》——

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

生而如梦兮,死者觉也。

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

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

《明史后妃列传》对郭爱评价甚高,称「贤而有文」。历代帝王为一己之私,广蓄美女,幽闭后宫,不见天日的高墙深院,不知白白葬送了多少女子的青春、幸福和生命。如有来世,她们该期望是嫁在一个平凡的人家,上有父母在堂,下有儿女绕膝,纵有才情,也心甘情愿在妻职母职中渐渐磨灭,在一菜一蔬、一昼一夜里延续人间烟火的爱,一天一天、年华老去…… 然上穷碧落下黄泉,此生已了。

【张红拂】风尘三侠之一,李靖爱妻。张红拂是唐代人氏,她姓张,但她为何名为“红拂”有两种说法:一是她爱身穿红衣,手执白丝拂尘;二是因她手上如终拿着红色的拂尘而得名。红拂女本是一名歌女,被当时的军阀杨素收在府中。因缘际会,认识了李靖及虬髯客,她的传奇故事从此开始,走上了“侠义”之途。虬髯客当时被传为可以与唐军一争高下,却因为百姓着想而远走关外,另创伟业之人。这在梁羽生的《龙凤宝钗缘》中亦有交代,还称他的后人曾试图回中原来夺回本属于他们的江山。这自然是后话,与红拂女无关。但红拂女之所以能够留名与世,却与这虬髯客有着及为密切的关系。李靖虬髯客与红拂女曾被称为“三侠义。” 至于李靖,他本身就是个传奇人物。他与红拂女能成为夫妇,皆因他上门拜访杨素,呈上他的救国方策,而时年他已三十有几了。杨素并未理会与他,这让他不快。但意外收获却是杨素家中歌妓红拂女慧眼识英雄。红拂女在初见李靖之时,就先迷上了他的救国方策。在李靖离开杨府之后,她私自外出,寻到李靖所住之旅馆,誓要与之私奔。不论是锦衣玉食与清茶淡饭之二选一,还是日后生活是否颠沛流离,四处行军打战,无安生之日过,都未能阻止红拂女的决心。她年轻,美貌,但最难得的是她的这种勇气,真是令人嘉许。如无如此决断之心,自是没有后来的红拂女之传奇。后李靖参加了李唐的军队,成为卫国公,此中红拂女自然是功不可没。她不但善战,且机智,故而为夫君李靖的屡立战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后她中年病逝,夫君李靖痛失爱妻,自是哀伤不已。唐太宗命魏征撰写墓志铭,并自己亲手题下“大唐特进兵部尚书中书门下省开府仪同三司卫国公李夫人张氏之碑”的碑名。

【孙尚香】孙坚之女,孙策之妹,刘皇叔娶之。孙夫人,乃孙权之妹。刘备定荆州时,孙权对其十分畏惮,于是进妹予刘备为夫人,重固盟好。孙夫人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身边侍婢百余人,皆亲自执刀侍立,刘备每入,心内常觉凛然惊惧。诸葛亮曾说:“主公(刘备)在公安时,北畏曹公之强盛,东惮孙权之进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此之时,进退狼跋……”后刘备入益州,使赵云领留营司马,留守荆州。此时孙夫人自以孙权之妹的身份,骄妄豪强,常带着一群东吴吏兵,在荆州纵横不法。既尔孙权闻知刘备西征,于是大遣舟船以迎孙夫人,而夫人带着后主刘禅回吴,幸得诸葛亮及时派遣赵云与张飞勒兵截江,方重夺刘禅。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信。《三国志》中也再没记载过孙夫人回吴后所发生的事情。

【窦皇后】生于前40年,卒于公元97年。窦皇后,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人,东汉初年名世窦融的曾孙女,父窦勋,母沘阳公主,东汉章帝刘炟的皇后,貌美,性悍妒。窦氏出生于显贵的家庭,到了她的父亲窦勋,因罪伏诛,家道中落,窦氏是窦勋的长女,生得很漂亮,六岁能写字,家人对她寄予很大的希望,公元77年(东汉章帝建初二年)。窦氏与她的妹妹同时应召入长乐宫,汉章帝听说宫中新进两位姓窦的美女,遂召见,马太后见了也说相貌非凡,第二年,册立窦氏为皇后,她的妹妹也封为贵人,公元82年(东汉章帝建初七年),窦皇后的父亲窦勋得到平反,追封为安思成侯,她的弟弟窦宪,拜为郎官,旋升侍中虎贲中郎将。另一位弟弟窦笃,也拜为黄门侍郎,从此,窦族又重新显赫起来。窦皇后没有生育儿子,而宋贵人却生了皇太子刘庆,梁贵人生了皇子刘肇,于是汉章帝对窦皇后遂渐疏远起来。窦皇后是一位悍妒的女人,诬宋贵人“挟邪媚道”,逼她自杀,并使用阴谋促使汉章帝废去太子刘庆,贬为清河王,对于梁贵人,她采用另一种手段,收刘肇为养子,然后写匿名信诬梁贵人,逼其自尽,从此,窦皇后于后宫气焰嚣张。谁都不敢说她的坏话。她又极力献媚讨好汉章帝,重新获得汉章帝的宠爱。窦宪恃他姐姐为皇后的淫威,竟把汉章帝的妹妹沁水公主的田园也霸占了,后来被章帝知道,才被逼归还,章帝不仅不问罪,仍授予以重任,这为外戚专权埋下了祸根。公元88年(东汉章帝章和2年),章帝死,刘肇继位为汉和帝,时年仅十岁,窦氏以皇太后监朝执政,窦宪等成为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窦太后废除了盐铁官卖,借以取得地主豪强的支持。公元92年(东汉和帝永元4年)和帝与宦官关众等合谋,诛杀窦宪等外戚势力,逼窦太后归政。公元97年(东汉和帝永元9年),窦太后死,太尉张蒲、司徒刘方、司空张奋联名揭发窦太后的罪状,请废去封号,不宜与汉章帝合葬。汉和帝为了报答窦太后的养育之恩,没有采纳。

【萧皇后】

历史上风流一时

迷君倾国的红颜不少

象萧皇后数经改朝换代

总伴君王之侧却不多见

萧皇后是南朝梁明帝女儿

天保20年生于后梁国都江陵

天生丽质,娇媚迷人

至于说她美到什么程度

绝不是语言可以描述……

萧皇后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儿,天保二十年二月十九日卯时出生于后梁国都江陵。此女天生丽质,娇媚迷人,至于说她美到什么程度,那绝不是用语言可以描述的,从她的人生经历中,我们或许大致可以领略出她倾国倾城的风韵来。萧皇后天生就是一个人间尤物,她出生时,当时著名的占卜奇人袁天纲曾为她的相貌而惊奇不已,仔细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最后得出了八个字的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萧皇后以后的人生经历似乎恰好印证了这八个字。她自十三岁作了晋王妃后,便开始不断地被迫更换身份,历经了隋场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千般沧桑、万种风流,全溶进了她几十岁的生命历程,使她成为一个命运奇特的女人,这也就是她命中注定的“桃花劫”吧。

为了饱览江南秀色,隋炀帝下令凿通了连及苏杭的大运河,然后带领萧皇后及众多佳丽浩浩荡荡幸游江都。炀帝下江南时,只见运河中舢舻相接绵延二百余里;骑兵沿岸护卫,旌旗敝野;龙船摇橹拉纤的都是年轻的宫女,柳腰款摆,姿态曼妙,让隋炀帝大饱眼福,谓之“秀色可餐’;而宫女们梳妆洗下的脂粉流满了运河,香气数月都不散尽。大业六年,扬州壮丽的离宫落成,隋炀帝偕同萧皇后再次游幸江都,炀帝还写下了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一诗;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然而,这种艳丽奢侈的享受,不知耗费了多少的民脂民膏,引得民愤四起。因而,大业十二年秋天,隋炀帝准备偕萧皇后第三次游江都时,众大臣苦苦劝谏:“若再纵情游乐,天下恐生变故!”隋炀帝却心不在焉在说:“人生自古谁无死,年过半百不为天”。他觉得只需自己享尽了繁华,即使国破人亡也不足惜。

【香妃】

香妃的故事历来非常迷人,传说她:玉容未近芳香袭人,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是新疆回部酋长霍集占王妃,回部叛乱霍集占被清廷诛杀,将军兆惠生擒香妃送与乾隆,但香妃心怀“国破家亡情愿一死”之志,始终不从乾隆,最后被太后赐死。将其运回家乡安葬,故新疆喀什有香妃墓。

【夏姬】,原籍郑国,本是郑穆公的亲女儿,上文吃鳖的郑灵公先生的妹妹。她具有息妫(桃花夫人)的美貌,更兼文姜的活泼,是春秋四大美女之第三

图文均来自网络

手工编织毛线海绵拖鞋棉鞋新手教程超级保暖耐穿

#头条创作挑战赛#手工编织毛线海绵拖鞋棉鞋保暖耐穿。新手教程:

原本想赶着年前完工的,结果还是拖到了兔年初三。新手教程,不喜勿喷[恭喜发财]

第一步:起针10针,我这双是拖鞋,如果是棉鞋,要根据后跟的高度去起针。然后织搓板针6到8排的样子。

第二步:开始加针,在正面的右侧固定位置每2排加1⃣️针。

我这双是38的鞋底,加针加到了40针,一边加针一边跟海绵鞋帮的高度去比较,差不多了可以织往反针。

第三步:开始织往返针,正面的左边每次留3针不织,在正面的右边每4排加1⃣️针。

往返针织完后的样子

第四步:往返针织完后再织3个来回的搓板针。我这双现在是53针。

第五步:开始织鞋子中间图案,我选了一个萌萌兔子的图案。

第六步:图案织完以后,同样织3个来回的搓板针。

第七步:这边的往返针是,左边同样留3针不织,在右边每4排减1针。

第八步:往返针织完后,在正面的右边每2排减1针。

第九步:减到只有10针后,织6排就和前面起针那里缝合。

第十步:缝合好后,再缝到牛筋鞋底上。先固定鞋后跟中间,再从脚尖中间开始缝合。

第十一步:缝合好后再把海绵帮跟牛筋鞋底缝合。

第十二步:再把毛线面翻过来套着海绵面。

第十三步:用毛线面折进去把海绵边包住用线缝一下。

鞋后跟那里也是把毛线面折下来到鞋底那里缝合就可以了。

说起来很容易的,织起来却不容易!终于大功告成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