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八字(裴度还带求姻缘)

若即若离 2023-10-09 04:29:20 网络

宰相裴度的官印被偷,嘱咐幕僚千万别声张!第二天小偷自动奉还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繁盛的朝代,但在安史之乱后逐渐衰落。众所周知,唐朝著名的宰相郭子仪,便是在安史之乱中扭转了局势的伟人。

但鲜有人知道,在逐渐衰落的唐后期短暂地出现过一段中兴时期。其中,缔造了这一段“元和中兴”,功勋堪比郭子仪的宰相就叫裴度。裴度是唐中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作为唐后期四大宰相之一,在唐朝国力衰弱之时与其他几位名臣竭尽全力,力挽狂澜,与奸佞宦官斗争。

为唐朝政局的稳定,社会的安定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这样一位名臣,却曾经被算命先生说是饿死之命,也曾差点因为小偷偷了他一件贵重的东西失了官职。

一、裴度少年改命

裴度生于唐朝永泰元年,字中立,河东闻喜人,是唐代与狄仁杰、郭子仪齐名的三位名相之一。裴度出生于名门望族,但在他年少时贫困潦倒。有一天,他在去学堂的路上遇到了一个自称会看面相的相士。

那相士看他长相瘦小平庸,全身上下看不出半点富贵的特征,便摇摇头对他说:“你将来恐怕会遭遇横祸,落得个饿死的下场。”裴度听了之后释然一笑,说道:“鸡猪鱼蒜,有的吃就吃没吃就不吃。生老病死之事,时辰一到,该走就走。”

后来有一天,裴度去香山寺游览。看到一个素衣女子把一件黄色单衣放到寺庙的栏杆上,然后祈祷许愿了许久。她走了之后,裴度发现那件单衣还在原地。

裴度知道是那个女子忘记拿回去了,但这时那女子已经离开许久了,恐怕追上去还给她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他便收了起来,打算等那女子回来再还给她。

可是太阳已经落山了,还没有见到那位妇女回来,于是裴度便打算在寺庙的旅馆住一晚。第二天天还没亮,裴度便带着那件单衣去了寺庙。功夫不负有心人,裴度看到昨日那女子急急忙忙跑过来,向四处张望。

裴度便上前询问她出了什么事。他了解到那名女子的父亲明明没有罪却被关押起来,这犀牛玉带单衣便是一位贵人赠与她来贿赂主管的物品。但在这里却丢失了。裴度确认过是这名女子没错,便把单衣还给了她。

之后裴度决定启程回家,而就在出旅馆的路上又遇到了那名相士。这相士看到他的面相后大惊失色,惊叹说:“你一定做了一件善事。这阴德到了你的身,你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二、裴度丢失官印

裴度自从听了那相士的话之后,便更加努力,考中了进士。而后在唐宪宗时一路迁升到御史中丞。后来,他因和宰相武元衡一起支持唐宪宗削弱藩镇的权利,成为了很多人的眼中钉。而后武元衡遇刺,裴度就代武元衡为相。然而,就在裴度升任宰相后发生了丢失官印的事。

众所周知,官印是一个官员最大的信物,是一个官员身份的象征。因此虽然价格不高,但其意义巨大。如果丢失了官印,就可能被免职甚至终身不再录用。有了官印,便可以代表本人审批文件。但在唐朝中后期,政局并不很稳定。有很多贪官小人为了谋取不当的利益,会去偷盗他人的官印。

那天,裴度和几位好友一起在家举酒宴饮。突然,几位幕僚面色十分着急,匆匆走到裴度面前,附身告诉他说:“大人,不好了!我们宰相府的官印不知被谁给偷了!”

裴度知道后,让幕僚们冷静下来,并且叮嘱他们不要宣传,也不要大肆寻找。幕僚们十分不解,生怕来不及官印就追不回来了。裴度笑了笑,让幕僚们先回去不要声张,说官印明天便会回来。

幕僚们听到之后,大惊失色,觉得这怎么可能呢?但裴度一向聪明,自有他的打算,而且宰相发话了,他们也只能遵守,便听裴度的话都回去了。裴度当做什么事没有发生,依旧和朋友们把酒言欢。他们一直喝到了后半夜,幕僚们又急急忙忙跑来,面带喜色的给裴度说:“大人,回来了,回来了!”

幕僚们心中既兴奋又疑惑,对裴度更敬重了。但是到底为什么官印这真的就如裴度所料,又自动还回来了呢?幕僚们决定一起去问一问裴度。原来裴度很清楚,能够偷他的官印的人一定不是为了金钱,很可能是为了伪造文书。

而会用他的官印伪造文书的人,一定也不是个简单的角色。那么他不会希望事情闹大,便会在裴度没有发现的情况下,将官印偷去,等到用完了就会再还回来。

如果当时幕僚们召集下人一起寻找,便会打草惊蛇。偷官印的人为了销毁证据,很有可能把官印毁掉。这样一来,就得不偿失了。

幕僚们听后,对裴度大为钦佩赞赏,更加认可他的心智才能。裴度安排幕僚们紧紧盯住这几天的文书,让他们把文书放到他的书房里,他亲自一一查看。

果然,伪造的文书就藏在真的文书之中。裴度顺着这文书来找线索,果然把偷官印的人抓了个正着。而伪造文书的是一个小吏,他为了轻松地获取一个官职,便把官印偷来打算伪造检举的文书。最后这个人被押到衙门,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三、总结

裴度的经历告诉大家,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绝路,也没有真正的“死棋”。哲学告诉世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主动地改变困境,努力争取努力奋斗,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裴度在处于困境之后选择无为,并不是选择放弃,而是先静观其变,等待时机成熟后再一举解决。裴度一生坦坦荡荡、尽心尽责,可谓是做到了“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立马定乾坤”。总而言之,裴度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更是值得后人尊敬的一代名相!

拍案惊奇|| 裴晋公义还原配

裴晋公义还原配

官居极品富于金,享用无多自发侵;

惟有存仁并积善,千秋不朽在人心。

当初,汉文帝朝中,有个宠臣,叫做邓通。出则随辇,寝则同榻,恩幸无比。其时有神相许负,相那邓通之面,有纵理纹入口,“必当穷饿而死。”文帝闻之,怒曰:“富贵由我!谁人穷得邓通?”遂将蜀道铜山赐之,使得自铸钱。当时,邓氏之钱,布满天下,其富敌国。一日,文帝偶然生下个痈疽,脓血进流,疼痛难忍。邓痛跪而吭之,文帝觉得爽快。便问道:“天下至爱者,何人?”邓通答道:“莫如父子。”恰好皇太子入宫问疾,文帝也教他吭那痈疽。太了推辞道:“臣方食鲜脍,恐不宣近圣。”太子出宫去了。文帝叹道:“至爱莫如父子,尚且不肯为我吭疽;邓通爱我胜如吾子。”由是恩宠惧加。皇太子闻知此语,深恨邓通吭疽之事。后来文帝驾崩,太子即位,是为景帝。遂治邓通之罪,说他吭疽献媚,坏乱钱法。籍其家产,闭于空室之中,绝其饮食,邓通果然饿死。又汉景帝时,丞相周亚夫也有纵理纹在口。景帝忌他威名,寻他罪过,下之于廷尉狱中。亚夫怨恨,不食而死。这两个极富极贵,犯了饿死之相,果然不得善终。然虽如此,又有一说,道是面相不如心相。假如上等贵相之人,也有做下亏心事,损了阴德,反不得好结果。又有犯着恶相的,却因心地端正,肯积阴功,反祸为福。此是人定胜天,非相法之不灵也。

如今说唐朝有个裴度,少年时,贫落未遇。有人相他纵理人口,法当饿死。后游香山寺中,于井亭栏干上拾得一条宝带。裴度自思:“此乃他人遗失之物,我岂可损人利己,坏了心术?”乃坐而守之。少顷司,只见有个妇人啼哭而来,说道:“老父陷狱,借得一条宝带,要去赎罪。偶到寺中盥手烧香,遗失在此。如有人拾取,可怜见还,全了老父之命。”裴度将一条宝带,即时交付与妇人,妇人拜谢而去。他日,又遇了那相士。相士大惊道:“足下骨法全改,非复向曰饿革之相,得非有阴德乎?”裴度辞以没有。相士云:“足下试自思之,必有拯溺救焚之事。”裴度乃言还带一节。相士云:“此乃大阴功,他日富贵两全,可预贸也。”后来裴度果然进身及第,位至宰相,寿登耄耋。正是:

面相不如心准,为人须是缺阴功。

假饶方寸难移相,饿革焉能享万钟?

说话的,你只道裴晋公是阴德上积来的富贵,谁知他富贵以后,阴德更多。则今听我说“义还原配”这节故事,却也十分难得。话说唐宪宗皇帝元和十一年,裴度领兵削乎了淮西反贼吴元济,还朝拜为首相,进爵晋国公。又有两处积久负固的藩镇,都惧怕裴度威名,上表献地赎罪:恒冀节度使王承宗,原献德、隶二州;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愿献沂、密、海一州。宪宗皇帝看见外寇渐乎,天下无事,乃修龙德殿,浚龙首池,起承晖殿,大兴土木。又听山人柳泌,合长生之药。裴度屡次切谏,都不听。佞臣皇甫傅判度支,程异掌盐铁,专一刻剥百姓财物,名为羡余,以供无事之费。由是投了宪宗皇帝之意,两个佞臣并同乎章事。裴度羞与同列,上表求退。宪宗皇帝不许,反说裴度好立朋党,渐有疑忌之心。裴度自念功名太盛,惟恐得罪。乃口不谈朝事,终日纵情酒色,以乐余年。四方郡牧,往往访觅歌儿舞女,献于相府,不一而足。论起裴晋公,那里要人来献。只是这班阿谀诌媚的,要博相国欢喜,自然重价购求:也有用强逼取的,鲜衣美饰,或假作家妓,或伪称侍儿,道人殷殷勤勤的送来。裴晋公来者不拒,也只得纳了。

再说晋州万泉县,有一人,姓唐,名壁,字国宝,曾举孝廉科,初任括州龙宗县尉,再任越州会稽丞。先在乡时,聘定同乡黄太学之女小娥为妻。因小娥尚在稚龄,持年末嫁。比及长成,唐壁两任游宦,都在南方,以此两下蹉跎,不曾婚配。那小娥年方二九,生得脸似堆花,体如琢玉;又且通于音律,凡萧管、琵琶之类,无所不工。晋州刺史奉承裴晋公,要在所属地方选取美貌歌姬一队进奉。已有了五人,还少一个出色掌班的。闻得黄小娥之名,又道太学之女,不可轻得,乃捐钱一十万,嘱托万泉县令求之。那县令又奉承刺史,道人到黄太学家致意。黄太学回道:“已经受聘,不敢从命。”县令再一强求,黄太学只是不允。时值清明,黄太学举家扫墓,独留小娥在家。县令打听的实,乃亲到黄家,搜出小娥,用肩舆抬去。着两个稳婆相伴,立刻送至晋州刺史处交割。硬将一十万钱,撇在他家,以为身价。比及黄太学回来,晓得女儿被县令劫去,急往县中,已知送去州里。再到晋州,将情哀求刺史。刺史道:“你女儿才色过人,一入相府,必然擅宠。岂不胜作他人箕帚乎?况己受我聘财六十万钱,何不赠与汝婿,别国配偶?”黄太学道:“县主乘某扫墓,将钱委置,某未尝面受,况止一十万,今悉持在此,某只愿领女,不愿领钱也。”刺史拍案大怒道:“你得财卖女,却又瞒过一十万,强来絮胎,是何道理?汝女己送至晋国公府中矣,汝自往相府取索,在此无益。”黄太学看见刺史发怒,出言图赖,再不敢开口,两眼含泪而去。在晋州守了数日,欲得女儿一见,寂然无信。叹了口气,只得回县去了。

却说刺史将千金置买异样服饰,宝珠璎珞,妆份那六个人,如天仙相似。全副乐器,整日在衙中操演。直持晋国公生曰将近,道人送去,以作贸礼。那刺史费了许多心机,破了许多钱钞,要博相国一个大欢喜。谁知相府中,歌舞成行;各镇所献美女,也不计其数。这六个人,只凑得因热,相国那里便看在眼里,留在心里?从来奉承,尽有析本的,都似此类。有诗为证:

割肉刺肤买上欢,千金不吝备吹弹。相公见惯挥闲事,羞杀州官与县官!

话分两头。再说唐壁在会稽任满,该得升迁。想黄小娥今己长成,且回家毕姻,然后赴京末迟。当下收拾宦曩,望万泉县进发。到家次日,就去谒见岳丈黄太学。黄太学已知为着姻事,不等开口,便将女儿被夺情节,一五一十,备细的告诉了。唐璧听罢,呆了半晌,咬牙切齿恨道:“大丈夫淳沉簿宦,至一妻之不能保,何以生为?”黄太学劝道:“贤婿英年才望,自有好姻缘相凑,吾女儿自没福相从,遭此,休得过伤怀抱,有误前程。”唐壁怒气不息,要到州官、县官处,与他争论。黄太学又劝道:“人已去矣,争论何益?况干得裴相国。方今一人下,万人之上,倘失其欢心,恐于贤婿前程不便。”乃将县令所留一十万钱抬出,交付唐壁道:“以此为图婚之费。当初宅上有碧玉玲珑为聘,在小女身边,不得奉还矣。贤婿须念前程为重,休为小挫以误大事。”唐璧两泪交流,答道:“某年近一旬,又失此良偶,琴瑟之事,终身己矣。蜗名微利,误人之本,从此亦不复思进取也!”言讫,不觉大恸。黄太学也还痛起来。大家哭了一场方罢。唐璧那里肯收这钱去,径自空身回了。

次日,黄太学亲到唐璧家,再一解劝,撺掇他早往京师听调。“得了官职,然后徐议良姻。”唐璧初时不肯,被丈人一连数日强逼不过,思量:“在家气闷,且到长安走遭,也好排道。”勉强择吉,买舟起程。丈人将一十万钱暗地放在舟中,私下嘱付从人道:“开船两曰后,方可禀知主人拿去京中,好做使用,讨个美缺。”唐璧见了这钱,又感伤了一场,分付苍头:“此是黄家卖女之物,一文不可动用!”在路不一日,来到长安。雇人挑了行李,就裴相国府中左近处,下个店房,早晚府前行走,好打小娥信息。过了一夜,次早到吏部报名,送历任文簿,查验过了。回寓吃了饭,就到相府门前守候。一日最少也踅过十来遍。住了月余,那里通得半个字?这些官吏们一出一人,如马蚁相似,谁敢上前把这没头脑的事问他一声!正是: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一日,吏部挂榜,唐璧授湖州录事参军。这湖州,又在南方,是熟游之地,唐璧也到欢喜。等有了告赦,收拾行李,雇唤船只出京。行到潼津地方,遇了一伙强人。自古道慢藏诲盗,只为这一十万钱,带来带去,露了小人眼目,惹起贪心,就结伙做出这事来。这伙强人从京城外,直蹋至潼津,背地通同了船家,等待夜静,一齐下手。也是唐璧命不该绝,正在船头上登东,看见声势不好,急忙跳水,上岸逃命。只听得这伙强人乱了一回,连船都撑去。苍头的性命也不知死活。舟中一应行李,尽被劫去,光光剩个身子。正是: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被打头风!那一十万钱和行曩,还是小事。却有历任文簿和那告赦,虽赴任的执照,也失去了,连官也做不成。

唐璧那一时真个是控天无路,诉地无门。思量:“我直恁时乖运骞,一事无成!欲持回乡,有何面目?欲持再往京师,向吏部衙门投诉,亲身畔并无分文盘费,怎生是好?这里又无相识借贷,难道求乞不成?”欲持投河而死,又想:“堂堂一躯,终不然如此结果?”坐在路旁,想了又哭,哭了又想,左算右算,无计可脑,从半夜直哭到天明。喜得绝处逢生,遇着一个老者,携杖而来,问道:“官人为何哀泣?”唐璧将赴任被劫之事,告诉了一遍。老者道:“原来是一位大人,失敬了。舍下不远,请挪步则个。”老者引唐璧约行一用,到于家中,重复叙礼。老者道:“老汉姓苏,儿子唤做苏风华,见做湖州武源县尉,正是大人属下。大人往京,老汉愿少助资斧。”即忙备酒饭管持。取出新衣一套,与唐璧换了;捧出自金二十两,权充路费。

唐壁再一称谢,别了苏老,独自一个上路,再往京师旧店中安下。店主人听说路上吃亏,好生凄惨。唐璧到吏部门下,将情由哀察。那吏部官道是告赦、文篙尽空,毫无巴鼻,难辨真伪。一连求了五日,并不作准。身边银两,都在衙门使费去了。回到店中,只叫得苦,两泪汪汪的坐着纳闷。只见外面一人,约莫半老年纪,头带软翅纱帽,身穿紫绔衫,挺带皂靴,好似押牙官模样,踱进店来。见了唐璧,作了揖,对面而坐,问道:“足下何方人氏?到此贵干?”唐璧道:“官人不问犹可,问我时,教我一时诉不尽心中苦情!”说末绝声,扑簌簌掉下泪来。紫衫人道:“尊意有何不美?可细话之,或者可共商量也。”唐璧道:“某姓唐,名璧,晋州万泉县人氏。近除湖州录事参军,不期行到潼津,忽遇盗劫,资斧一空。历任文篙和告效都失了,难以之任。”紫衫人道:“中途被劫,非关足下之事,何不以此情诉知吏部,重给告身,有何妨碍?”唐璧道:“几次哀求,不蒙怜准,教我去住两难,无门恳告。”紫衫人道:“当朝裴晋公,每怀侧隐,极肯落难之人。足下何不去求见他?”唐璧听说,愈加悲泣道:“官人体题起‘裴晋公’一字,使某心肠如割。”紫衫人大惊道:“足下何故而出此言?”唐璧道:“某幼年定下一房亲事,因屡任南方,未成婚配。却被知州和县尹用强夺去,凑成一班女乐,献与晋公,使某壮年无室。此事虽不由晋公,然晋公受人造媚,以致府、县争先献纳,分明是他拆散我夫妻一般,我今日何忍复往见之?”紫衫人间道:“足下所定之室,何姓何名?当初有何为聘?”唐璧道:“姓黄,名小娥,聘物碧玉玲班,见在彼处。”紫衫人道:“某即晋公亲校,得出入内室,当为足下访之。”唐璧道:“侯门一入,无复相见之期。但愿官人为我传一信息,使他知我心事,死亦瞩目。”紫衫人道:“明日此时,定有好音奉报。”说罢,拱一拱手,踱出门去了。

唐壁转展思想,懊悔起来:“那紫衫押牙,必是否公亲信之人,道他出外探事的。我方才不合议论了他几句,颇有怨望之词,倘或述与晋公知道,激怒了他,降祸不小!”心下好生不安,一夜不曾合眼。巴到天明,梳洗罢,便到裴府窥望。只听说令公给假在府,不出外堂,虽然如此,仍有许多文书来往,内外奔走不绝,只不见昨日这紫衫人。等了许久,回店去吃了些午饭,又来守候,绝无动静。看看天晚,眼见得紫衫人已是谬言失信了。嗟叹了数声,凄凄凉凉的回到店中。

方欲点灯,忽见外面两个人,似令史妆份,谎慌忙忙的走入店来,问道:“那一位是唐璧参军?”唬得唐璧躲在一边,不敢答应。店主人走来问道:“二位何人?”那两个答曰:“我等乃裴府中堂吏,奉令公之命,来请唐参军到府讲话。”店主人指道:“这位就是。”唐璧只得出来相见了,说道:“某与令公素未通谒,何缘见召?且身穿亵服,岂敢唐突!”堂吏道:“令公立等,参军休得推阻。”两个左右腋扶着,飞也似跑进府来。到了堂上,教“参军少坐,容某等禀过令公,却来相请。”两个堂吏进去了。不多时,只听得飞奔出来,复道:“令公给假在内,请进去相见。”一路转弯抹角,都点得灯烛辉煌,照耀如自曰一般。两个堂吏前后引路,到一个小小厅事中,只见两行纱灯排列,令公角巾便服,拱立而持。唐璧慌忙拜伏在地,流汗侠背,不敢仰视。令公传命扶起道:“私室相延,何劳过礼?”便教看坐。唐璧谦让了一回,坐于旁侧,偷眼看着令公,正是昨日店中所遇紫衫之人,愈加惶惧,捏着两把汗,低了眉头,鼻息也不敢出来。

原来裴令公闲时常在外面私行耍子,昨日偶到店中,遇了唐璧。回府去,就查“黄小娥”名字,唤来相见,果然十分颜色。令公问其来历,与唐壁说话相同;又讨他碧玉玲班看时,只见他紧紧的带在臂上。令公甚是怜悯,问道:“你丈夫在此,愿一见乎?”小娥流泪道:“红颜薄命,自分永绝。见与不见,权在令公,贱妄安敢自专。”令公点头,教他且去。密地分付堂候官,备下资装千贯;又将空头告敕一道,填写唐璧名字,差人到吏部去,查他前任履历及新授湖州参军文凭,要得重新补给。件件完备,才请唐壁到府。唐壁满肚慌张,那知令公一团美意?

当日令公开谈道:“昨见所话,诚心侧然。老夫不能杜绝馈遗,以至足下久旷琴瑟之乐,老夫之罪也。”唐璧离席下拜道:“鄙人身遭颠沛,心神颠倒。昨日语言冒犯,自知死罪,伏惟相公海涵!”令公请起道:“今日颇吉,老夫权为主婚,便与足下完婚。簿育行资千贯奉助,聊表赎罪之意。成亲之后,便可于飞赴任。”唐璧只是拜谢,也不敢再问赴任之事。只听得宅内一派乐声嘹亮,红灯数对,女乐一队前导,几个押班老嬷和养娘辈,簇拥出如花如玉的黄小娥来。唐壁慌欲躲避。老娘道:“请二位新人,就此见礼。”养娘铺下红毡,黄小娥和唐璧做一时儿立了,朝上拜了四拜,令公在旁答揖。早有肩舆在厅事外,伺候小娥登舆,一径抬到店房中去了。令公分付唐璧:“速归逆旅,勿误良期。”唐壁跑回店中,只听得人言鼎沸;举眼看时,摆列得绢帛盈箱,金钱满筐。就是起初那两个堂吏看守着,专等唐壁到来,亲自交割。又有个小小筐儿,令公亲判封的。拆开有时,乃官浩在内,复除湖州司户参军。唐壁喜不自胜,当夜与黄小娥就在店中,权作洞房花烛。这情,比着寻常毕姻的,更自得意。正是:

运去雷轰荐福碑,时来风送滕王阁。今朝婚宦两称心,不似从前情绪恶。

唐壁此时有婚有宦,又有了千贯资装,分明是十八层地狱的苦鬼,直升到一十一天去了。若非裴令公仁心慷慨,怎肯得人十分满足?

次日,唐璧又到裴府谒谢。令公预先分付门吏辞回:“不劳再见。”唐璧回寓,重理冠带,再整行装,在京中买了几个童仆跟随,两口儿回到家乡,见了岳丈黄太学。好似枯木逢春,断弦再续,欢喜无限。过了几曰,夫妇双双往湖州赴仕。感激裴令公之恩,将沉香雕成小像,朝夕拜祷,愿其福寿绵延。后来裴令公寿过八旬,子孙蕃衍,人旨以为阴德所致。诗云:

无室无官苦莫论,好事赖烘恩。人能步步存阴德,福禄绵绵及子孙。

唐朝名相裴度

天下无二裴,指全天下的裴姓均出自同一祖宗。在山西闻喜县有一个村,三面环山,一面是水,坐北朝南,人杰地灵,这便是裴度的故乡、这个村叫裴柏村,2000年里出过59位宰相和大将军、裴氏宗祠所在地、号称天下第一村。

裴度(765-839年) ,唐宪宗时任门下侍朗、平章事(宰相),平息淮蔡判乱后,封为晋国公,839年三月初四病死洛阳,享年75岁,葬于郑州南的新郑市龙湖镇(今华南城商业地带的核心区),墓穴保护完好,天天有人修剪草坪、打扫卫生,并有一条路命名裴度路(地图无标识),与唐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韩愈均为同一时期官员。(下图为裴度墓园林景观一角)

百川论道|刘禹锡

文 | 百川

刘禹锡,男,汉族,公元772年生,寿命71岁。属相鼠,星座约为座,河南洛阳人。刘禹锡以“诗豪”传世,他的文章写得也非常棒,比如《陋室铭》,还有他在政治上,是如何作为的?

《新唐书·刘禹锡传》记载:“ 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出中山,世为儒。”刘禹锡自称是汉代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与三国蜀帝刘备同宗。世代都是知识分子。

刘禹锡21岁考中进士,并荣登当年的博学宏辞科光荣榜。最初分配到淮南地区最高行政长官杜佑手下,任秘书。后来调入朝中,做纪委监察专员。

公元800年左右,权臣王叔文得到太子的宠幸,刘禹锡因为是诗文明星,能够与他交往。王叔文特别欣赏他,称赞刘禹锡有宰相器量。太子即位,成为唐朝第十位皇帝唐顺宗,朝廷大议秘策多出自王叔文。

王叔文邀请刘禹锡和柳宗元,共同与他制定大政方针,二人所言,王必从之。王叔文还把刘禹锡连升三级,从县处级的员外郎到地市级的判官。刘禹锡从文人到政客,似乎来了个华丽转身。

可惜好景不长,王叔文的政治改革,以主张反对宦官专权,反对藩镇割据的永贞革新,只持续了100多天,就失败了。王叔文惨遭杀害,刘禹锡等人也都被罢官贬职。

刘禹锡先是被贬到广东清远市属的,县级市连州任市长。可是,他还没有到任地,又被贬到湖南常德任公安局长。当时那里是西南荒凉之地,民风僻陋,举目异俗,甚至连语言沟通都特别困难。

刘禹锡在这里一呆就是十年,唯一的消遣就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湖南当地人的民俗是喜好巫术,每当唱歌跳舞,必然会有歌词辅助,刘禹锡就为他们写歌词。流传的当地民歌,很多词出自刘禹锡。

公元815年,44岁的刘禹锡,从湖南武陵地区被召还。当朝宰相本来想把他重新安排在中央机关任职,但是刘禹锡作了一首诗《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却给他惹了祸。

此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道是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诗语涉嫌讥刺,执政者不悦,又把他安排到更远的贵州遵义市播州区当区长。

任命书下达后,刘禹锡的好友,时任中央纪委书记的裴度,向皇帝启奏:“播州太远了,那里是猿猴才呆得住的地方,禹锡母亲八十多岁了,根本走不动。她与儿子洒泪而别,并言就此永决。如果真的母子因此不能再见,恐怕伤了陛下以孝治天下的英名,还请陛下三思,改任其内迁为官。”唐宪宗听后说:“为人子者,适宜谨慎做事,不让父母担忧。

像刘禹锡这样的人,率性而为,比别人的性质还严重,更不能饶恕了。”裴度沉默了,无言以对。稍后,唐宪宗缓和了容颜,又说道:“我说这番话,是责怪做儿子的不会处事,并不想伤害他的母亲。”

唐宪宗下诏,将刘禹锡调任连州,后来又迁任重庆奉节的县长。在这里,刘禹锡写出了著名的,原本属于川蜀民歌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刘禹锡经常感叹当时教育制度的缺失。他就上书给宰相说:“现在天下缺少读书人,却不懂得培养人材的方法。不是上天不降生人才,而是人才被湮没了。

这就像,不耕田,却说仓库里没有余粮。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没有资金。按照制度,全国地方州县一年四季,都祭奠孔子庙,每年花费共四千万钱,奉节每年也支出十六万钱。

这种行为,对办学无益。现请求,废除祭奠孔子的制度,用这些钱的一半,给予所隶属的地方州县,增设学校。另一半,给国立大学,营建学舍教室,提高老师待遇。可惜,朝廷没有采用他的主张。

刘禹锡晚年和白居易交好。诗词文章,当时没有在白居易之上的人。白居易常常和刘禹锡相互和诗酬答,于是,白居易集录这些诗,并为之写序说:“彭城刘梦得,是诗人中的豪者。”

他的诗,锋芒突出,很少有敢和他对诗的。我自不量力,常常和他对诗。互相呼应的人,声气相同;交锋的人,力气相当。我们两人,一唱一和,欲罢不能。

829年春天以前,用纸墨记录下来的诗,共一百三十八首。”刘禹锡曾经写了《西塞怀古》《金陵五题》等诗,江南文士称这些诗为佳作。虽然刘禹锡官当的不大,但公卿大官中,有很多人与他交往。

国学名篇《千字文》有言“巨野洞庭”,直译为巨野泽湖有洞庭。刘禹锡还有一首名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