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简笔八字型龙(八字形的龙)

趾高气扬 2023-08-26 00:15:13 网友投稿

逝世,他含泪写下八字挽联,竟有3层含义

出生于1904年8月22日,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后更名为,四川广安人,

1997年2月19日,去世,享年93岁。

当他得知这一消息后,悲痛万分,含泪当即写下一副8字挽联: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虽只有八个字,可是包含了三层意思。这三层思意分别是什么?

与知己好友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两就相识了。两人性格相投,很快成了密友。

挽联的第一层含义,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

在一起工作生活了60年的朋友,如今这样突然离开,让他一下很难接受这个现实

得到到邓公的死讯后,愣了下,静静坐在办公桌前,迟迟没有动笔

他没有动笔的原因,因他不愿意相信邓公已经去世,和自己老朋友说永别了。

一番情绪斗争后,缓缓的拿起笔来,只写了八个字,“一人千古,千古一人”,回忆与邓公一起的时光。

抗日战争结束后,和邓公相遇。

一个是,冲在反蒋第一线的“愣头青”,一个是“能文能武的文武全才”。

这两个小青年,志向高远,理想相同,很快成为好朋友,一起共事。

伟人永恒

邓公是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为新中国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挽联的第二层含义是赞扬邓公的成就。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的春风席卷而来。

经过慎重考虑,邓公决定设立经济特区,这使中国的现代化高速发展。

“经济特区”概念刚开始提出时,遭到政界、商界和媒体势力的质疑和反对。

在这个关键时候,坚强的站在邓公一边。

“我支持小平同志的决定。经济特区是历史上的第一个,是国家大计。

大家必须要团结起来,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打出一番新天地!"

20世纪80年代初,应邓公的要求,先后到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考察,选定经济特区。

为什么这四个城市被邓公列为经济特区的首选?

首先,四个城市相同之处都有出海港口

有出海港口方便国际贸易往来,这样经济地位自然高。世界各国,很多著名的大城市,像:美国的洛杉矶和纽约,日本的横滨,都有海港。

走出海港口就像一条丝带,连接着国内和国外贸易往来。在海港设立经济特区最合适不过了。

其次,这四个城市都不是省会。

省会是一个省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不可以作为试点,来搞经济特区。这四个城市都不是省会城市,所以试点的时候反对声比较少。

这说明邓公在经济特区这盘大棋中,每一步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

在邓公的精心策划下,经济特区成功建立,中国经济迅速腾飞。

在改革开放后的第45个年头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如此巨大的成就与邓公的远见是分不开的。

勉励后辈

邓公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后人应该以邓公为学习榜样。

挽联的第三层意思,是勉励后辈,致敬伟人。

邓公的一生,几经风雨,历经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信念,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现在虽然国家富强起来了,但是国际形势依旧非常复杂。作为一个前辈的,不希望看到我们后辈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所以他用邓公作为榜样来鼓励后代人。

归纳总结

邓公是千古伟人,是我们所有中华儿女的榜样。

身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以前辈为榜样,为中华的崛起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