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3点5分出生八字怎么算(2007年2月23日出生的孩子是什么命)

饕餮少女 2023-09-02 15:22:07 用户分享

2007年,陈晓旭去世,曾被说是林黛玉的转世,患癌后为何放弃治疗

陈晓旭为何会被说是林黛玉的转世?

因为在她出生之前,母亲怀她时曾做过一个梦。梦里有个白胡子的老头跟陈母说,她生的是个女儿,并且名字应该叫陈欎(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也)芬。

这件事十分玄乎,陈母陈父都觉得不能轻视。

但陈父翻遍了字典,也没有找到这个字,后来听当老师的邻居说,“欎”字在南方是一种不起眼的小草的意思,之后他们又找老先生算了算,发现这个名字是林黛玉的命,也意味着会命运多舛。

于是陈爸爸给女儿改了名,想要让她过得顺利一点,没想到改名却没能改命,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似的,就像陈晓旭长大后会出演“林黛玉”一样。

陈晓旭的父母都是京剧演员,所以她从小就喜欢读书写诗,对文学和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还曾梦想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但因为政审不合格而落选了。后来她便进入了鞍山话剧团,开始了演员的生涯。

1983年中央电视台准备筹拍《红楼梦》,陈晓旭本来挺犹豫的,也对自己没信心,觉得她肯定选不上,但在当时的男友毕彦君的激将法下,她还是给导演王扶林写了一封自荐信加一张照片。

其实对于“林黛玉”这个角色,王扶林早就想好了标准,那就是必须像个古代人,并且有才情。

而陈晓旭寄过去的照片中,她那手扶胸前辫梢,纤细文静的模样,瞬间就吸引了王扶林的注意。除此之外,照片背面还附上了陈晓旭14岁时,发表过的一首小诗。

王扶林顿觉惊为天人,因为林黛玉也是会写诗的,而且两人的岁数气质都很相符,于是他亲自给陈晓旭回信,让其来北京面试。

如果面试通过了,差旅费可以报销,没通过的话只能自己承担。得到导演的回复后,陈晓旭很是激动,跟话剧团请了三天的病假,就美滋滋地坐火车去北京了。

因为对《红楼梦》足够了解,还能背判词,后来她果然得到了饰演林黛玉的机会,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和考核后,就正式进入剧组拍戏了。

1987年,《红楼梦》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瞬间引起了轰动。陈晓旭也凭借自己对林黛玉的精彩诠释,一夜成名。自此她的名字和林黛玉紧紧相连,成为了一个经典的形象。

然而这也给她带来了困扰,因为她发现自己很难摆脱林黛玉的影子,没有导演敢再请她演其他角色了。

在后来的采访中陈晓旭也说:“我发现自己被‘林黛玉’这个角色困住了。之后我生活在一片迷茫之中。虽然我是大家眼中的明星,但没有导演愿意让我演其他角色,陈晓旭的名字被林黛玉遮盖了。”

但陈晓旭不甘心一蹶不振,她决定寻求新的机遇和挑战。

之后在朋友的建议下,陈晓旭毅然决然离开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转身下海经商,她先是加入了长城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并在里面担任制作总部经理一职。

当时她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关系,为公司拓展了很多业务,还亲力亲为地参与广告的策划和制作。

直到1996年,陈晓旭决定自己单干出来创业,于是成立了北京世邦联合广告有限公司,自己当董事长。

两年后她又创办了北京世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并兼任董事长和总经理。期间投资投资电视剧,或者当当制片人,妥妥的女强人一枚。

那几年间,陈晓旭陆续获得过“中国经济年度风云人物” “中国30位杰出女性广告人”的称号。

可以这么说,她成功从演员转型为了身价上亿的富婆,真真正正凭借自己的才干和眼光,在商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在商界的成功,并没有让陈晓旭感到满足和快乐。她曾经说过:“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空虚的人,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于是她开始寻求心灵的慰藉和信仰的支撑。1999年陈晓旭皈依了佛教,并开始了学佛的道路。

陈晓旭对佛教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她认为佛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境界,而不是一种迷信和逃避。

她说:“我学佛不是为了求什么,而是为了放下什么。放下自己的执着、贪嗔、痴愚、妄想,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安宁。”

她也在学佛的过程中,不断地做善事,捐助贫困、教育、医疗等领域,据说曾经捐出过几千万元。

2006年5月,陈晓旭意外得知自己罹患了乳腺癌。这对她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令人诧异的是她并没有选择接受治疗,而是选择了静心修行。

因为她说:“我不怕死,我只怕死得不明白。我想用佛法来面对死亡,用佛法来超度自己。”

之后陈晓旭把自己的公司和财产都交给了丈夫郝彤,自己则去了各地的寺院和道场,寻求佛法的指引。

2007年2月23日,陈晓旭在兴隆寺剃度落发出家,法号妙真。她说:“我出家不是为了逃避什么,而是为了回归自己的本性。

我觉得这是我今生最正确的选择。”其丈夫郝彤也陪同她一起出家,法号妙行,从此两人成为了一对夫妻比丘。

同年5月13日22时51分,陈晓旭在广东深圳圆寂,享年41岁。她临终前留下了一封遗书,信中写道:“感谢父母给予我的生命;感谢郝彤与我同行;感谢所有关心我的人;感谢佛祖赐予我的智慧;感谢生命中所有的苦难;感谢一切有情众生。”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陈晓旭的墓旁竖立着一尊雕像——洁白无瑕的黛玉。这一情景,与书中黛玉葬花的场景别无二致。这些花儿和雕像,流露了所有爱着她的人们,对她不尽的哀思。

家人按照她的遗愿,成立了陈晓旭慈善基金会,并捐赠了5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教育、医疗及其他慈善事业,因为她希望能用自己的财富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陈晓旭葬礼现场

去世后丈夫秘密还俗再娶他人?

陈晓旭香消玉殒后,丈夫承受了巨大的悲痛,并表示:“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缺的人,我失去了我的另一半。”

后来郝彤为陈晓旭写了许多悼词和诗篇,表达了自己对她的思念和怀念:“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但我知道我会永远记住她。”

然而在外界看来,郝彤并没有像他所说的那样忠贞不渝。因为据知情人士透露,陈晓旭去世后不久,他就秘密还俗了,并且还娶了一个妻子。

对此很多人都替陈晓旭感到不值。

两人是在1992年拍摄郝彤的毕业作品时相识的,郝彤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

当时他为陈晓旭写了许多诗词歌赋,表达了自己对其的爱慕和敬佩,渐渐地他们就在一起了,并于1994年结婚,婚后一直相敬如宾,虽然没有孩子,但依然恩爱甜蜜。

当陈晓旭得知自己患了癌症时,郝彤是她最坚强的支持者。

他尊重她的选择,并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财富,陪同陈晓旭一起出家修行:“我不想让她一个人走这条路,我要和她一起走。”

两人出家后,虽然不能再做夫妻,但仍然保持着深厚的友情和亲情。他们一起念经、打坐、布施、参禅,共同体验佛法的真谛。

但这一切很快就随着陈晓旭的去世结束了。

得知郝彤再娶后,有人认为他是一个见色忘义、背叛爱情、辜负信仰的人。有人说:“他不配做陈晓旭的丈夫,也不配做佛教徒。”还有人说:“他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没有道德的人。”

对于外界的非议和谩骂,郝彤并没有作出任何回应。也没有公开承认或否认自己另娶他人。他只是默默地生活着,继续着自己的事业和创作。

他曾经说过:“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我只在乎我自己怎么看我。”他说:“我不后悔我的选择,我只后悔我的无能。”

如今郝彤的生活似乎很充实和幸福,至于他是否真的忘记了陈晓旭另娶他人,是否真的放下了一切,是否真的得到了平静和安宁,这些问题的答案,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陈晓旭是一个传奇的女子,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林黛玉这个角色,也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女性的力量和魅力。

虽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她仍旧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林黛玉”,永远的“妙真”。

#陈晓旭凄美一生

红楼梦:宁可病逝也不接受化疗。你支持陈晓旭这样做吗?

这里埋着一位伟大的女性陈晓旭在15岁时候的一句戏,如今却成为了预言。陈晓旭有着林黛玉一样的美丽和才华,但她的人生也像林妹妹一样短暂,在最灿烂的年华像笑语。

2007年5月13日陈晓旭因患乳腺癌去世,走完了她年仅41岁的人生历程。陈晓旭的父母工作很忙,她是跟着姑姑长大的。在她患癌时,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她仅仅告诉了姑姑一个人。随着病情的加重,陈晓旭的一条腿已经不能动了。

丈夫郝彤才告诉陈晓旭的姑姑病情已经恶化到了乳腺癌二期,这个时候她仍然要求姑姑和丈夫瞒着父母。我知道时候她已经都有条腿都不能动了,她谁也没告诉我,但是我知道了。

当父母知道病情以后,就不断的劝陈晓旭积极治疗,根据当时的医疗水平和她的身体情况,还是大有希望治愈的。但是她拒绝医治,一心扑在了佛穴上,只为求得心中的宁静。

2007年2月23日,陈晓旭抛下亿万身家,在百国兴隆寺提出出家法号妙真。她的出家震惊了所有人,同时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猜测。我说这个治愈力挺高的。她跟我说她爸假如说动手术做化疗,能治好或者是不治不用这个就就死亡,我就选择死亡了。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我理解她的意思就是不要把人破坏,即便死也是个完美形象,同在陈小旭出家后,已然选择在深圳剃度出家法号开场。

陈小旭在临终前,来到了深圳看望她的丈夫浩南,南方的天气比较闷热潮湿,这让她的病情急剧恶化。

2007年5月13日,陈晓旭在深圳因病去世,享年41岁。她的一生像林黛玉一样追求完美,在面临死亡时,她宁可病逝也不接受化疗,只为了心中那份完美,希望她能像林黛玉一样,回到真正美好宁静的地方。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