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八字(唐玄宗八字命理)

落荒而逃 2023-09-20 16:05:00 网络

张九龄第一见安禄山留下八字预言,22年后果真应验,几乎倾覆唐朝

神龙元年,已经八十二岁的武则天,病了。

此时的她已经当了15年的皇帝,阅尽千帆,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被李世民纳为才人,小心翼翼在深宫中步步惊心的少女了。

她华丽丽地度过了一生,已经无欲无求,什么江山,什么权势,什么富贵,对她来说,终究成为了身外之物。

她原本打算让大唐的江山彻底易主,将自己的皇位传递给她们老武家,但在朝臣的劝说下,武则天终究放弃了这一打算。

江山绕了一圈,还是得回归李唐,武周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可是看着病重的武则天,拥立李唐江山的臣子却耐不住性子,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投机分子,立即拥立唐中宗复辟,杀死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兄弟,迫使武则天退位。

武则天明白,这一步早点都会来,只不过她没想到这些臣子会那么放肆,竟然敢在自己活着的时候逼宫,可她转眼一想,只能听之任之,毕竟她预感自己大限将至。

皇宫之中的腥风血雨,在成年人看来,似乎很是正常,但此时一个弱冠之年的皇子却亲眼目睹了这场,他名叫李隆基,是武则天的亲孙子。

生在帝王之家,哪会有什么安享太平,这场对李隆基的影响很大,等他当上了皇帝成了名留史册的唐玄宗之后,更是深深明白权力还是得掌控在自己手里,臣子、儿子都不可靠。

唐玄宗的前半生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凭借文治武功,创造了开元盛世,但是后半生却开始沉迷享乐,大唐的荣光也在此时逐渐黯淡。

唐玄宗在位期间,启用了共26位宰相,其中不乏有才之人,更不缺奸佞之人,而张九龄便是其中有才之人的代表人物。

而他在第一次见安禄山的时候,就留下了八字预言,结果22年后果真应验,几乎倾覆了整个唐朝。

少有才名

没有人会随随便便的成功,但让人很愤愤不平的是,总有一些人,生来便离成功很近,张九龄就是这样的人。

张九龄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张君政曾任韶州别驾,祖父张子虔曾任窦州录事参军,父亲张宏愈曾任新州索卢县县丞。

偏偏张九龄自幼聪明敏捷,小小年纪便能写出极其出彩的文章,13岁的时候,便已是当地有名的小才子。

广州刺史王方庆还曾接到过他的书信,看完给予了高度评价,即:

此子必能致远。

王方庆的鼓励让张九龄更加自信,他也一直以王方庆的鼓励为奋斗目标,立志将来可以出人头地。

他勤奋好学,他能诗善文,摆在面前的已是星光大道,在二十来岁的时候,便已经进士及第,宰相张说得罪了武则天的宠臣张宗昌而被贬岭南的时候,曾在韶州逗留,机缘巧合之下,读到了张九龄的文章,被深深折服。

张说博学多才,是当时文人的领袖,在他的大力肯定下,张九龄的仕途更加顺风顺水。

唐玄宗当了皇帝之后,张九龄也在政坛有了极大的名气,后来甚至当上了大唐的宰相,一时间,风光无限,为开元盛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可以说,开元之所以能成为盛世,是离不开张九龄的,只是盛世的美景让唐玄宗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在他安于享受的时候,耿直的张九龄开始不合时宜,而唐玄宗也不再敬重和待见这位有功之臣。

而在安禄山的问题上,唐玄宗就直接否决了张九龄。

初见胡人

开元二十年,担任幽州节度使的张守珪抓到了一个偷羊贼,便准备将其乱棍打死。

没想到这个偷羊贼面对生命之忧发出了一声呐喊:

大夫不欲灭两蕃耶?何为打杀禄山!

张守珪听到后,觉得很有意思,他没想到一个偷羊贼还能说出如此大丈夫的话,在拷问之中,得知此人名叫安禄山。

张守珪见他白白胖胖,又满腹豪言壮语,便放了他,然后将其留在军中,安排他与史思明一起去抓俘虏。

还别说,安禄山还真有两把刷子,每次都能按时完成任务,张守珪便提拔他当了偏将,由于安禄山还很会讨人欢心,以至于还被张守珪收为了义子。

有了靠山,安禄山也走上了一条飞黄腾达的路,在张守珪的提拔下,他甚至还亲自去了一趟长安入京朝见。

按照当时的惯例,要见皇帝奏事,得先去拜见宰相,在这种情况下,安禄山与张九龄有了第一次见面。

张九龄能位居宰相,本身便目光如炬,他一眼便看出了安禄山是个奸诈之徒,也断定日后此人必将犯上作乱,所以他对侍中裴光庭说出了自己的八字预言:

乱幽州者,必此胡也!

预言应验

开元二十四年,安禄山已是平卢将军,在张守珪的安排下,他带领军队去讨伐契丹,结果作战不利,大败而归。

失败,总有人要为此埋单,张守珪当然不会为这个干儿子背锅,而他满心思想的是他养了干儿子那么久,是他该做出回报的时候了,所以想都没想便奏请朝廷,要将安禄山斩首。

按照大唐律法,斩首可不是地方官能裁决的,需要押送京师,奏请朝廷来定。

安禄山被押送到了长安,张九龄毫不犹豫在奏文上批复,为了严肃军纪,应当将安禄山斩首示众,此外,他还专门写了一封奏文给唐玄宗,奏文是这样写的:

穰苴出军,必斩庄贾;孙武行令,亦斩宫嫔。守珪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死。

说白了,就是对唐玄宗说,甭管别人说什么,都不能免了安禄山的死罪,在张九龄看来,只要安禄山掉了脑袋,那么自己的预言就成不了真。

可是此时的唐玄宗根本没有听不进张九龄的忠告,他直接这样说道:

卿岂以王夷甫识石勒,便臆断禄山难制耶?

意思是说,人和人是有区别的,你说安禄山会乱幽州,会不受节制,那都是你猜的,成不了真。

所以,唐玄宗大笔一挥,为了体现皇恩浩荡,便直接将安禄山释放,此后安禄山便在边关暗中积蓄力量,逐渐有了反叛的资本。

天宝十四载,唐玄宗召安禄山进京,可是他却推说自己有病,安禄山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从范阳起兵造反,一场几乎倾覆唐朝的安史之乱,就此拉开序幕。

此时,张九龄已经去世,而距离他第一见安禄山也已经过了22年,他当初所做预言果真应验,只是唐玄宗当成了耳旁风……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等。

(图网,侵删)

野史:康熙拿出弘历生辰八字,相士看后:为女必为娼,为男必为皇

“康乾盛世”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盛世,从康熙登基开始到乾隆去世结束,历时134年,先后经历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

在这三位皇帝的励精图治之下,大清王朝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它的人口、版图、经济、文化、政治都有了巨大的发展。

但是在这些辉煌的背后,也存在着为了争夺皇位而进行着的肮脏的内斗。

康熙皇帝身体健康,子嗣甚多,在选择接班人问题上一波三折,最后才定下了雍亲王胤禛。

然而谁能想到,康熙皇帝之所以选中胤禛的原因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儿子——弘历。

因为喜欢自己的好孙子,康熙皇帝甚至还寻找相士给他算命,得出的结果令所有的人大吃一惊。

康熙命长引纷争

古代生产条件差,人的寿命普遍都不长。纵使高高在上的皇帝,天天面对着锦衣玉食,娇妻美妾,也很做到难长命百岁。

他们中的很多人,其中不乏后世所谓的有道明君,为了提高寿命,选择了用汞来炼丹,最后重金属中毒,反而加快了自身的死亡。

康熙皇帝一反“常态”,自幼坚持锻炼身体,合理搭配饮食,同时加强满人一贯提倡的骑射活动,身体强健,精力充沛。

在历代帝王中,是少有的长寿皇帝。

人的长寿是好事,但是对于封建王朝的皇帝就未必是好事了。

他的长寿,使得它下面的皇子们根本没有机会早早接班成为新的君主。

而他的长寿,也使得他老年的时候昏聩奢靡,逐渐出现国库空虚,吏治的问题。

本来在他幼年的时候就定好了继承人——太子胤礽。

但是胤礽的屡屡犯错,让他也感到厌恶甚至是痛恨,无奈之下,他只能把他废黜,需要从其他皇子中再选一位出来。

面对诱人的皇位,他的儿子们,特别是那些成年的皇子们,就像饿狼一样盯着皇位,眼放绿光。

他们形成派别,互相抢夺,互相攻击,不顾亲情只是为了老父亲手中的皇位。

康熙皇帝看到自己的孩子们竟然都成了这个模样,感到十分的痛心。

作为一名皇帝,他手握至高无上的皇权,享受着人生最高级的精神和肉体满足。

但是作为一名父亲,他看到自家孩子们成了这个模样,感到无比的痛心。

他饱读诗书,对历史很有研究。

他深知,自古以来,在皇权的抢夺中有多少老皇帝被儿子架空成太上皇。

连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千古一帝都概不能免,也何况是他下面这些人呢?

那些被束之高阁的太上皇们,又有几个最后得以善终了呢?

李渊不问世事,醉生梦死;李隆基住在破败的冷宫里,形同囚徒。

赵匡胤最后是不是被赵光义打死的,至今还是个迷案。

“无情最是帝王家”,人活着都有念想,哪怕他个人再伟大,他也不愿意轻易把皇权交出去,自己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想到这些,康熙皇帝不免感到一丝悲凉。

看到那些为了夺得帝位的儿子们,他更愿意和那些尚不知世事的孙子们相处。

在众多的孙子辈中,他最喜爱的就莫过于四阿哥胤禛的儿子——弘历了。

康熙喜欢弘历,把皇位传给胤禛

隔辈亲这个话题,其实不仅仅存在于民间,更存在深宫内苑。

相对于普通老百姓无忧无虑的生活,那些生活在权力漩涡内的人,更加期盼着亲情带来的温暖。

当年大阿哥胤禔为了夺位,竟然三番两头地陷害太子胤礽,最后竟然说出了要康熙杀掉他的话来。

康熙皇帝震怒,痛骂胤禔不顾亲情。

他感到十分的心痛,想不到自己看着长大的儿子竟然说出如此的话来。

他甚至能够想到,胤礽被废黜之后,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甚至那个一直藏得比较深的老四在背后会不会也期盼着他早点去死。

这些本该是他左膀右臂的儿子,竟然为了权力站到了他的对立面。

他觉得自己甚至不如田头一个普通的农夫过得更为潇洒。

既然儿子们靠不住,他就把目光放到了那些晚一辈的孙子们身上。

他让孙子们都集中在皇宫中读书,他亲自给他们选择优秀的教师进行教课。

他时不时地会对他们进行考核和观察。

他发现胤禛家的弘历天资聪慧,气宇非凡,隐隐之中有着富贵之相。

他不动声色,打算继续观察。

在一年一度的皇家围猎中,大家斩获颇丰,唯独弘历双手空空。

在满人的习俗中,谁的猎物越多,代表着谁的武功最强,谁就能获得皇帝的奖赏。

弘历双手空空,自然惹得众人一阵耻笑,康熙皇帝看着脸上不以为意的弘历,内心感到十分的失望。

但是他又不甘心自己的孙子会是如此愚笨之人,所以他就问了弘历几个问题。

没想到弘历对答如流,令周围的人纷纷称奇。

最后康熙问道为何弘历没有斩获猎物的时候,弘历直接搬出了圣人的仁孝之说。

这一下子触动了康熙皇帝的心事,他看着四周众多的皇子皇孙,感觉他们中没有一个能够跟弘历相提并论。

所以他打定了主意要把皇位传到弘历身上去。

也就是这个原因,弘历的父亲胤禛捡了一个大便宜。

野史中的看相之说

古人偏好鬼神之说,特别是身居高位的皇帝更是崇信鬼神。

在正史里面就有过对他热衷占卜的记载,在民间的野史中就更多了。

其中有一部野史就记载了他拿着弘历的生辰八字让人测算。

他命人冒充普通老百姓拿着弘历的生辰八字找到了当时有名的相士进行测算。

相士测算之后,大吃一惊,他看看来人,再看看测算结果,顿时浑身冒出冷汗。

来人看出相士脸上的异样,当场就问原因。

相士本不想答,奈何来人是宫中的大内侍卫,力大无比,像揪小鸡子似的把他一把揪了起来。

相士结结巴巴地说道:“为女必为娼,为男必为皇。”

侍卫自然知道算卦的对象是弘历,他暗暗称奇,但是脸上依然没有表情。

他掏出一锭银子扔给相士,转身就扬长而去了。

听闻侍卫的奏报,康熙皇帝闻讯大喜,从此就更加疼爱弘历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