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迟八字(语迟的语)

牛奶煮萝莉 2023-08-16 17:53:35 互联网

一岁宝宝发育指标,你家宝宝会哪些本领呢?

堂妹家的宝宝马上一周岁了,胖嘟嘟的挺可爱,但是不会说话也不会走,妹妹有些着急。孩子每天都是她一个人带,所以她让我帮忙查查宝宝一周岁的发育指标,我给她总结出来,顺便发到网上让更多的爸爸妈妈看到。

宝宝第13个月,约有3/4的宝宝能独立行走了,尽管还不稳当,但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他的活动开始不受大人的限制了。接触到的一切都那么有趣,他什么都想抓一抓,试一试。

现在,宝宝的生理发育没有1岁以前那么快,但体能发育却快速提升,而且精细运动的能力也会提升的让你啧啧惊叹,理解,表达能力都在慢慢的提高。

一、满周岁的幼儿:

体重均值男孩为10.16±1.04千克,女孩为9.52±1.05千克。

身长均值男孩为77.3±2.7厘米,女孩为75.9±2.8厘米。

头围均值男孩为46.5±1.3厘米,女孩为45.4±1.2厘米。

胸围均值男孩为46.3±1.9厘米,女孩为45.2±1.9厘米。

牙齿2~8颗。

一岁的宝宝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身长增加了25厘米左右,而1岁以后的宝宝生长发育的速度比1岁前明显减慢,宝宝饮食的量也有所减少,这是因为宝宝的身体需要减少,自然吃得会少一些,不必担心。

二、从独立行走到随意走动,为宝宝布置安全的环境

13个月的宝宝大约有3/4能够独立行走了,也有的宝宝到17、18个月时才会走。宝宝从会走两三步到随意走动,可以扶栏杆学上楼梯,双脚踏一级台阶,站稳后再迈上一级。

宝宝能够独自行走了,活动范围随之扩大,现在的宝宝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所有能够拿到的东西都要试图拿到。父母要移开能绊倒宝宝的东西,将危险的热水瓶、清洁剂及有毒物品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宝宝常常要扶东西站起来,桌布上摆放之物易被牵拉掉下,餐桌上的热饭菜、粥和汤会烫伤孩子,所以父母要格外小心。

手眼协调能力提升

手眼配合能力及操作能力也提高了,会把一块块积木放进大口的容器里,会紧紧地握住一支勺子放进嘴里,会学搭积木、套环入棍,会学会翻书页及会用棍子够取远处的玩具。如果你看到宝宝用地上找到的蜡笔在墙上涂鸦,也不必太惊奇。现在他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了,很快到处都会出现他的艺术大作……

三、和宝宝交流变得复杂,能听懂父母的更多语言

他也很可能已经会说“爸爸”、“妈妈”和其他一些能听懂的词了,还已经明白了不少你每天在他身边说的简单用语,所以要尽可能多地和他说话,给他读书。

和13个月大的宝宝交流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宝宝现在也能更多地理解大人的语言了,可以听指令帮大人取东西了,但现在宝宝会说的词汇仍很有限,有时他会用动作或手势来表达自己的要求,比如他想下地时会用手指地,他想让你注意时会拉你的衣服。注意仔细分辨他们的每一句模糊不清的言语,尽可能的给他们讲述正在发生的事情。

开始有了“自私”的表现

宝宝开始有了“我的”意识。对自己的玩具和亲近他的人会表现得非常“自私”,不允许你抱别的孩子,会强抢其他孩子的玩具,他还开始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喜好和愿望,会激烈的反抗他不喜欢的东西。

宝宝喜欢一遍遍地听同一个故事,而且会用手指图回答问题。

四、学走路

当宝宝坚强的站起,摇摇晃晃的向你扑过来时,你是不是激动的热泪盈眶?是不是准备好了相机来记录这历史性的一刻?宝宝学走路是这个绝对是这个阶段的重大事件。

你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

在宝宝的行走过程中,爸妈的帮助起着很大的作用,不管是心理暗示、语言鼓励还是实际的辅助,都将让宝宝早点开步哦。

借用一些合适的学步辅助品,可以帮宝宝顺利快速的学走路。

宝宝学步,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帮宝宝养成正确的行走姿势,这会对宝宝将来的发育非常重要哦!先学习下宝宝学步禁忌,是不是担心宝宝学步会造成罗圈腿、O型腿或者八字脚?

相信你的宝宝,帮助你的宝宝,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会发现宝宝走得越来越好!

五、学说话

对宝宝学说话要有耐性

宝宝出生时,用哇哇大哭标志着进入语言世界。在这之后的差不多一年时间里,他用各种声音表示他的需求和情绪。而现在,宝宝一岁啦,开始进入语言发展的快速车道,用心关注宝宝每一天的变化,他会让你大为惊叹的!

他会从各种途径学习,珍惜每一个可能的发声、说话的机会。你为宝宝做的语言训练帮助,可以帮助宝宝的语言能力更快的进步。

宝宝学说话过程中,可能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宝宝的发音都是不准确的,不要急,给宝宝足够的时间,他会让你听到最甜蜜最准确的声音。

说话晚&语言环境复杂

如果,宝宝什么都明白,一个眼神、手指一指就能让你明白他的需求,却迟迟不肯说,你可以想到一个成语:贵人语迟。有些宝宝两岁以后才进入语言学习的高峰期。

如果,你家是一个普通话与数种方言相互碰撞的语言“熔炉”,也别担心,宝宝有着超乎你想象的语言能力,他会比你更快的适应各种发音和腔调。

本月温馨提示

宝宝学步,摔跤、跌伤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尤其是头部,如从高处跌落地上,头部着地,要注意观察孩子哭声,如哭声大,哭后精神好,无呕吐,应不必担心;如哭后呕吐,昏睡,提示问题严重,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医。

宝宝一岁以前应该已经注射了不少疫苗,别忘了继续按照医生的安排带宝宝注射疫苗,防患于未然。

六、能力发展

宝宝的能力发展主要是指:大运动、精细动作、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和语言、情绪、社交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是每个宝宝各个月龄重点稍有不同,这也和宝宝的自身发育特点有关系,12个月宝宝的基本技能表现包括:

应该掌握的能力(大多数宝宝能做到):能够模仿其他人的动作;能用手势表示自己想要什么。

发展中的能力(一半宝宝能做到):能走上几步;除了妈妈”、爸爸”外,能说个别单字。

高级能力(只有少数宝宝能做到):能独立行走了;能用彩笔涂鸦;除了妈妈”、爸爸”外,能说个别词语。

七、和宝宝一起玩

亲子游戏:

1、宝宝分辨各种声音:学会听声音、辨别不同的声音和内容,为说话做准备。

游戏步骤:你要先把宝宝熟悉的人或物的声音一一录下来,如爸爸、妈妈或其他亲人的讲话声,汽车的喇叭声,狗的叫声等。游戏开始时,按动录音机,逐一播放给宝宝听。然后让宝宝说出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不要选择太相像的两种声音,以免宝宝答错后有挫败感。如果宝宝答对了,记得要称赞宝宝。

2、追小狗

游戏目的:训练宝宝行走或爬行的速度和灵巧性;训练宝宝脖颈运动的能力;训练分辨声音的方向。

游戏方法:把房间地板铺好泡沫地垫,就可以开始啦:

宝宝、爸爸、妈妈一起站在地垫上,妈妈喊着追小狗了,追小狗了,并迅速的来到宝宝身边。

当妈妈追到小宝宝时,爸爸在前面拿着一个玩具向前走,并说:“小狗,来追爸爸,旺,旺。”妈妈也向宝宝说:“宝宝快去追。”宝宝被玩具吸引,便会急速的追去。

游戏提示:

这个游戏应在宝宝吃饱后,精神状态十分良好,没有疾病的情况下进行。

爬行的场地应该足够宽敞,并移除所有硬的玩具或家具,以防弄伤宝宝。

1、《小牛的春天》:

在《小牛的春天》中,他运用文字和图画的双重叙事功能,巧妙地设计出了两条故事线索。一条是关于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一条是关于小牛的成长。巧妙新颖的构思,妙趣横生的想象,让每个人都体味到生命带给我们的感动。

2、《我爸爸》:

讲述父子亲情的书籍多如牛毛,但是很少有像《我爸爸》这样的角度和方式, 真正撼动心灵地描绘了孩子对于父亲的热爱和崇拜。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和精心设计的排比句式,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来描绘一位既强壮又温柔的爸爸,不仅样样事情都在行、给孩子十足的安全感,还温暖地像太阳一样。

宝宝智力开发,切忌拔苗助长。宝宝周岁了,爸妈们开始注意起孩子的智力发育。不过要记住,不要试图以各种方式加快宝宝的智力发育速度,这会使你气馁,宝宝受罪。如果你非要制定出计划,一天教宝宝认识几个汉字,或几个数字,或几个英语单词,这对刚刚1岁的宝宝来说,不但是比较困难的,也是枯燥乏味的,宝宝没有兴趣这样死记硬背。爸妈应给宝宝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创造更多自由发展的环境。强行推着宝宝向前走,只能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儿歌推荐:

《牵牛花》、《石榴花》、《向日葵》、《月季花》、《黄花开》、《蒲公英》。

请记住,发育指南只是参考,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

所有的宝宝都是独特的个体,在生长的过程中他们会按照自己的节奏达到每一阶段成长的目标。所以这个指南只是一个参考的指南,如果对宝宝的发育有任何问题,一定要寻求医生的指导。

语迟不一定是贵人,却影响大脑连接,用\"父母语\" 让娃变成小话唠

一大早,朋友栗子就在群里发了条语音,点开听却是一个稚嫩的声音:"菊纸、皮果、妙条……"我十分奇怪,那头在讲啥呢?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是栗子一岁多儿子学说话,这些"暗语"讲的便是:"桔子、苹果、面条……"

另一朋友洋洋羡慕地问道:"你家儿子就能说这么多词语了?不是说男孩说话晚吗?我宝宝比你家大半岁呢,还只能说一些简单叠词啊。"

栗子说,她娃娃6、7个月就能发"baba""" mama"的音,1岁能有意识指着碗要"米米"。现在刚1岁半,能说很多词语了,虽然还说不大清楚,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洋洋家孩子现在2岁,还不能准确说出词语。身边人都说男孩说话晚是聪明,所以她也没放心上。

但孩子说话晚,真是"贵人语迟"吗?这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宝宝语言发展有规律

美国语言专家Kuhl教授曾说:"每个宝宝都是天生的语言学习天才。"

宝宝从出生开始,就在观察周围人的说话方式和语调,并为模仿发音做准备。根据《家庭自测0-3岁宝宝语言发育能力》表,宝宝语言发育正常的情况应该如下:

3个月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4个月以后能模仿说一些音调

7-8个月能发出简单的叠词

12个月可以表达需求,比如"喝水" "要""抱抱"等

18个月进入词语爆发期,能讲部分词组

2岁以后,进入句子爆发期,可以说出完整的一句话

仔细观察我自己的宝宝,或者周边的孩子,发现他们大部分都符合表格里的语言发育情况。即使会有细微出入,但基本都能在合适的年龄达到相应的语言发展能力。

正如Kuhl教授所说,每个宝宝都是天生的语言大师,他们会通过内外在的不断学习,来掌握好语言这一门技巧。但如果在最佳的学习年龄忽略这一能力的发展,那么之后想再学,会变得极其困难。

宝宝说话晚,会引起大脑的"知觉窄化"

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中,卡洛琳•佛卢西亚教授为研究婴儿的语言发展能力做过一项实验。她让英国的婴儿们听印地语中的两种语音"t"和"t",这两个语音发音几乎相同,如果是非印地语使用者要听出差别来非常难。

6-8个月婴儿接受测试时,都捕捉到了两种语音的不同。然而1岁左右的宝宝以及成人,却都没有辨别出差异。对于这种现象,卡洛琳教授解释说:"这是大脑'知觉窄化'现象。当婴儿出生时,他做好了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准备。然而在1岁末,大脑只专注于特定语言相关的内容,忽略不重要的东西。大脑中被激活的连接会得到加强,而较弱的连接则会逐渐停用。"

也就是说,如果宝宝大脑中关于语言的连接没有发展起来,那么经过优胜劣汰的"知觉窄化"后,这种连接就会不断被消弱。而0-3岁正是宝宝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所以,所谓的"贵人语迟"不但没有科学依据,反而可能是宝宝语言发育落后的表现。

"父母语"能极大促进宝宝语言发展

"父母语"是指我们用提高音调、拖长词语发音、节奏清晰的语调,来与宝宝互动的说话方式。这是剑桥大学乌沙·戈斯瓦米教授,在研究婴儿对语言刺激测试中提出的一种交流方式。

她让宝宝带着能显示大脑电子信号的仪器,观看并倾听屏幕里人物说话。当听到"父母语"时,宝宝们都会聚精会神认真倾听,而当听到正常语速的说话声时,宝宝则很快失去了兴趣。

乌沙表示:"父母语增大了词语的节奏,能为婴儿大脑提供最佳输入,语音信号中的那些大峰值能被大脑以极好的同步方式接收。"其实我们日常与小宝宝自然、拖长音节、缓慢发音的说话方式都属于"父母语"。这能让宝宝积极地处理信息、学习语音,从而发展语言。

4个方法,让宝宝变成小话唠

既然"父母语"能促进极大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那我们平时就需要跟宝宝多说多互动。宝宝只有在语言丰富的环境下才能早早开启"话痨"模式。

1、表情丰富,话语重复

我家宝宝出生不久,我就常抱着他面向我,然后语速缓慢、表情夸张地一字一句和他说话。比如我会拉长音调,尽量张大嘴一字一句地说:"宝~宝~,妈~妈~爱~你~。" 一句话重复说很多遍,每次他都睁大眼睛盯着我,嘴唇也一张一合好像话就到了嘴边马上就要蹦出来似的。

他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却能将我每天跟他互动的话语吸收存储进大脑,只等词语积累到一定量便爆发出来。

2、多带宝宝出去走走

带宝宝出门,去丰富外在环境来增加说话的机会和词汇量。你可以指着外界的任何一个物体告诉宝宝名称,也可以跟他描述任何一件你看到的事物。你说话越多,宝宝存储的词汇量越大,他说话的时间也就越早,话语越清晰。

3、多提问和倾听

为了让孩子自己将话说出口,我们平时就要避免"代劳"。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尽可能为孩子创造表达的机会,比如孩子指着玩具看向你,你可以问:"宝宝想要什么呢?"他可能会指着积木想要你陪他玩。你可以拿着积木重复地告诉他:"这是积木。"然后让孩子跟着你发音,再试着让他自己说出来。即使发音不准也没关系,说多了,他自然就能将音调整正确了。

4、让宝宝参与社交

带宝宝多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孩子间的沟通方式与我们不一样,他们间的理解程度、模仿和学习能力也比与大人交流更强。在与其他宝宝互动过程中,他们能找到共同语言,学起来也更快。

佑子妈说几句:

宝宝说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从他出生开始就已经为发展语言能力在做准备。我们给宝宝多陪伴,多跟他交流互动,激活他大脑中的语言连接让他做一个口齿清晰的"小话唠"。如果你家宝宝真的说话晚,也不要担心,多一些耐心和引导,相信不久,他就能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孩子说话晚是贵人语迟?狼孩的故事警醒家长要重视宝宝的语言启蒙

01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里,人们经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生物”出没于附近的森林里,通常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四肢着地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

后来,人们消灭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了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小女孩,其中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只有两岁多。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孤儿院收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一事。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夜晚活动;怕火、光和水;饿了觅食,吃饱就睡;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一样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了4、5个词,到离世之前也无法与人类正常交流,无法融入社会。

02

宝宝说话晚、不说话、说不清,很多家长都喜欢用“贵人语迟”来安慰自己,可“狼孩”的故事却警醒我们,宝宝语言发育的黄金时期不可逆,一旦错过了,再去补救就晚了。

昨天带着2岁的小梓宸去公园玩,在沙坑旁边碰到了邻居也带着他儿子在这边玩耍,他儿子比我儿子大半个多月。

见到哥哥,小梓宸十分兴奋,直接叫着“哥哥,我也要玩”就冲了过去。邻居听到后,一脸愁容地对我说:“你们家小梓宸说话怎么清楚,我儿子比你家的还大上半个多月呢,现在虽然也会说一些叠词,但是完整的一句话却说不出来!”

宝宝学说话这个事,的确有早有晚,有的宝宝很早就能学会说话了,快到两岁的时候就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了,甚至可以背诵一些简单的诗歌了;有的宝宝到了两岁却还不怎么开口说话,或者说只会一些简单的叠词。

这个时候,家长一边安慰自己和孩子“贵人语迟”,一边也有点担心是不是宝宝发育出现什么问题了。

03

事实上,宝宝在不同时期,会有一些共性的语言发育特点,家长们要按照这个标准看一下自己家的宝宝是否符合要求。

2~3个月:宝宝会开始发出一些没有意义的“叽叽咕咕”的声音,而且能重复一些元音,比如“啊啊啊、哦哦哦”之类的。这个时期,家长们应该和宝宝多说话,并且可以模仿宝宝的“儿语”,交流互动越多,宝宝大脑的发育就会越快。

4~7个月:如果有人和宝宝说话,会“咿咿呀呀”的回应,发出笑声。会因为高兴而尖叫,哭闹时,大人的安抚声音,会让他停止哭闹或转移注意力。这个时期的宝宝像个“小话痨”,家长们可以多和宝宝说话并鼓励他们,在交谈中也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句子。

8~12个月:宝宝的“叽叽咕咕的儿语”开始被比较清晰可以辨别的音节代替了,很多宝宝会叫“爸爸”和“妈妈”了,并且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词语和指令了。这个时期,为了帮助宝宝增强理解能力,家长们要尽量多用简单而明确的语言,和宝宝谈论周围的事情,还要创造更多机会,让宝宝参与进来。

12~18个月:会挥手表示再见,会模仿简单的声音,比如“汪汪”。这个时期,宝宝词汇量增长得特别快,家长们要多抽出时间陪宝宝说话。

18~24个月:会说的词汇更多,可以用简单的词语和人互动,会跟着大人模仿说单个的字,比如“去”或“跳”这样的动词,以及“上”或“下”这样的方位词。这个时期,家长们在和宝宝交流的时候,要注意放慢语速,吐字清晰,教宝宝认识东西的时候,记住要前后一致,减少宝宝学习说话时的迷茫和混乱。

24~30个月:会用词汇或不完整的句子要求别人做什么,比如:喝水、给我。会重复句子的最后一两个字,会认得电视上常见的事物,语言发展快速的孩子,甚至可以清楚地说出常用的句子。这个时期的宝宝,通常能说50~200个不等的词汇,

这个就是宝宝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可能有的宝宝的语言发育能力会比这个描述得更加厉害,没有达标的宝宝家长也不要着急,宝宝语言发育早或者晚3个月以内都是正常现象。

04

但是,如果宝宝的语言发育落后超过6个月,家长们就要重视起来了,不要还觉得是“贵人语迟”,要尽早带孩子去检查。

美国儿科学会指出:宝宝出现下面的情况,家长就要警惕宝宝是否出现语言发育迟缓了。

4个月:没有发出过“咿咿呀呀”的声音,不会模仿家长的声音6个月:不会发出笑声或者尖叫声12个月:没有说过任何简单的词语,不会用身体语言和婴儿语言与家长沟通15个月:不明白常见物品的作用(比如牙刷、手机、勺子等)18个月:会说的词语少于15个2岁:听不懂简单的指令(穿上鞋子、拿给妈妈等),不会说由两个词组成的句子3岁:不会说由3个词组成的句子,不会正确使用“我”、“你”,从来不提问题4岁:不能理解复杂的指令(把玩具捡起来放进篮子里等),不能正确说出自己的姓名,不会讲述自己的日常活动。

当家长们发现宝宝有上面这些现象的时候,就要尽早干预,及时治疗。

05

虽然说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有可能不怪家长,但是家长们却可以给宝宝做语言启蒙,可能会改变这种状况。

语言启蒙从宝宝3个月就可以开始了

婴儿是天生的语言学习家,宝宝大概3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注意大人的口型了,他们用咿咿呀呀的声音来回应,这就是语言敏感期到来的一个标志。

1.5岁~2.5岁是语言敏感期的一个高发阶段,这个时期的宝宝,常常像是自言自语,说出的一些语言很是让人匪夷所思,有时候就连亲妈都不知道他们在碎碎念些什么,常常给人一种听“外星人”说话的感觉。

其实,这都是孩子语言敏感期的一个正常表现。在这个阶段,家长千万不要去打断孩子,也不用刻意去纠正,这是孩子成长阶段的一个必经过程。我们要做的是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者要多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主动去说,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

多和宝宝互动,比自说自话更有效

我们大人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如果一直都是一方在说话,另一方不作回应,说话的那一方是不是兴致就没了呢?

宝宝同样也是这样,如果就是单纯的因为我们听不懂宝宝说的话而不去理睬他们,宝宝也同样失去了说话的兴致。

美国儿科学会指出:不管是为孩子读书还是跟他讲话,要创造大量机会让他参与进来。这些互动可能看起来没有什么意义,但这会告诉孩子,交流时双向的活动,你很欢迎他参与。

所以,在宝宝开始咿咿呀呀学说话的时候,家长们就要积极和宝宝互动,用积极的态度回应和鼓励他,让宝宝知道,他说的话被听见和回应了。

每天坚持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是锻炼宝宝语言能力的好方法,不要代替宝宝说话,要引导宝宝主动思考,说出更多的词语。每天坚持亲子共读,宝宝的词汇量会得到提升,遇到问题时,也知道用哪些词汇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家小梓宸刚刚2岁,每天我都坚持陪他读这套《0~3岁幼儿语言启蒙绘本》,现在小梓宸已经可以读出《咏鹅》这首诗了。

这套书包含10册,通过10大主题,给宝宝正确的语言引导,通过字、词、句、游戏等,全方位对宝宝进行语言训练。

亲子互动引导,海量场景和小提示,指导妈妈训练宝宝,帮助宝宝认知和理解,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让宝宝学说话、会说话、爱说话。

一套10册,定价66元,现在限时优惠价只需要59元,点击下方“去看看”即可下单哦~#童书上头条#

06

宝宝的语言启蒙,是一个默默积累、厚积薄发的事情,需要家长们花费更多的时间、耐心和努力,在某一天,宝宝的一声“爸爸”和“妈妈”,会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欢迎大家关注我@梓宸爸爸科学育儿,专注宝宝护理和儿童教育,每天给大家分享现代化科学育儿知识和经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