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不成格局命运很好(八字不成格局的人命不好吗?)

孤独是毒 2023-07-25 03:30:52 网友投稿

“小事不做,大事不成”,《道德经》里的10个道理

近日,《典籍里的中国》播出《道德经》一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的思想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塑造了中华民族如水一般的性格底色。

一些《道德经》里的句子,至今看来,依旧充满哲理、令人受用。

0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最高的品德和修养就应当如水一样。

其实无论是做人、交友还是处事,如果能多一些如水般温和纯净、海纳百川的气度,多一些如水般适应百态、顺势而为的豁达,多一些如水般涤荡尘污、川流不息的能量,想必也能更好地在这个世上“奔腾”吧。

02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不自我炫耀的人,反而更容易被人看到;不自以为是的人,反而更容易名声显赫;不自吹自擂的人,反而更容易功勋卓著;不自高自大的人,反而能长期有所长进。

可以说,谦虚一直是中国人最崇尚的品质之一,但又和自贬绝不相同,很多时候,它更接近一种能沉下心来做自己的事的态度——不事声张,也不和别人争什么,安心做事,自有结果。

03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色彩过于繁多,就会使人眼花缭乱;声音过于繁多,就会使人听觉失灵;食物过于繁多,就会使人食不知味。

物欲太多,有时会使人看不清事物本来的样子,失去了初心。就像现在很多人都会感慨,明明物质丰富了,但小时候那种一根白糖冰棒就能满足的快乐却好像不多了。也许,适当减少些物欲,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反而能收获简单纯粹的快乐。

04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与其捧得盆满钵满,不如适可而止;把器物捶磨得过于尖锐,是难以长久保持(这种尖锐)的。

有句话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难填满,一个是大海,一个是欲望。”贪图功名利禄的人,常常得寸进尺不知节制,所以,学会知足是一种智慧。还有一句话叫:“过刚易折。”恃才傲物的人,常常容易锋芒过露,所以,韬光养晦有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05

曲则全,枉则直,

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委曲反能保全,弯曲才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更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这句话,几乎完美诠释了何为“辩证思维”,正面与负面,并不是绝对的东西,它们相互包含,也可以相互转化。(是不是想到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句?)就像作家王蒙说的:“你在功名上、俗务上、金钱上、风头上曲了,枉了,洼了,敝了,少了;你在事业上、学问上、智慧上、境界上、大道上、贡献上才能有所进取,有所获得,有所创造,有所作为。”

06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最刚直的东西好似弯曲的,最灵巧的却仿佛很拙笨,最善辩的却好像不善言辞。

相比之下,大家可能对“大智若愚”更熟悉一点。其实,无论是“大智”,还是“大直”“大巧”“大辩”,都像是一个人人格的真实形态,而“若愚”“若屈”“若拙”“若讷”只是它们的外在表现。与其说这是一种“迷惑”,不如说它是一种智慧:真正高尚的人格,不是外在形式上的表露,而是内在生命的丰厚。更不用说,“愚”“屈”“拙”“讷”本身也可以是一种智慧。

0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了解别人可以说是机智,但能认识自己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你有力量,而能战胜自己才叫强者。

我们一生都在与自己相处,了解自己、反思自己、战胜自己、与自己和解……这些命题,也许比了解他人和这个世界还要困难。自知者明,一个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会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会知道自己要朝什么方向而去;自胜者强,一个能战胜自己的人,比较容易在遭遇困境时,落落大方地走出来。

08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端庄方正却不生硬,棱角分明却不伤人,坦直率真却不放肆,明光发亮却不刺眼。

哪怕是那些令人称道的性格,一旦极端,也容易伤害到别人,所以在人际交往时,方正的人,注意不要过于生硬;锐气十足的人,注意不要刺痛别人;喜欢直言的人,要把握好分寸;风光无限的人,别太过炫耀。也就是说,可以多一点为他人考虑的心。(这一句和孔子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有异曲同工之妙。)

09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处做起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微处开端的。

人们常说:“小事不做,大事不成。”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性格、素质、思想、格局、能力、责任感,都是从他对待小事、易事的态度和标准中折射出来的。眼高手低,容易一事无成;言胜于行,难有实质进步。把小事做好是一种优秀的习惯,也是做好大事的底色。

(《道德经》里另一句为人熟知的名句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0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在最后阶段,仍然像开始时一样认真谨慎,则做事没有不成功的。

做事的时候,常常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开始时干劲十足处处慎重,时间一长,许是遭遇了瓶颈,许是觉得厌了倦了,热情慢慢消退,态度也渐渐松懈起来,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烂尾”。古人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说的就是坚持和一以贯之的重要性。若能多一些“不忘初心”,就能多一些“方得始终”,少一些“无疾而终”。

文/央视新闻《夜读》

图/视觉中国

你印象深刻的《道德经》名句有哪些?

监制丨李浙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杨瑜婷 校对 | 高少卓

©央视新闻

论八字之格局

四柱八字,必有格局,人人不同,格局各异。从极其尊贵到极其低贱此间各种各样,不一而足,变化多端。其中的道理,用文字是不容易完全讲清楚的。大体上只能循其规律,在有情无情,有力无力上辩别忧劣。细推之,需注意干支的藏透,刑冲合会,过克制化以及十神配置,所处位置,相互顺序等等。要看立格之神和辅助之神的关系;要看命局的纯杂和真假。

论格局,先定格局之神。格局之神,专寻月令,月令透出为格,首论贵贱,或贵中取富,或贱而贪穷。芸芸众生,多不在贵贱,贫富之极端,而是在贵贱,贫富之中的某一个节点上,亦有贵而不富,富而不贵,贫而不贱,贱而不贫之人。

格有专气之格,如子午卯酉的藏干透出;有专旺之格,如寅申已亥的藏干透出(所藏之土为余气,土行透出为余气之格);有杂气之格,如辰戍丑未的藏干透出(所藏之土为本气,土行透出为本气之格)。局只有本气之局。

格神是天之主气,代表天时,谓之天道能容,人事之显;局神为地主之气,代表地利,谓之地道根基,决定干之强弱。专旺之气取格能量最大,生旺贯通之气和本气之格能量次之,杂气之格和余气之格释放的能量较小。地主之气与天主之气不在一个层次。

格有十格,局有十局。即正官格局、七杀格局、正印格局、袅神格局、正财格局、偏财格局、食神格局、伤官格局、羊刃格局、建禄格局。其中官、印、财、食为四吉神格局,宜扶持,宜顺用;杀、枭、劫、伤为四凶神格局,宜制化,宜逆用;比肩、偏财为二平神格局,适宜拟命局配置或顺或逆,或扶或制。格局之神又因人而异配置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组合成不同的象意,其意繁芜,奥秘无穷。

天干四位,成格者除格神和日元外,尚有二位;成局者则无格神,尚有三位;透出者均为辅助之神,或格之铺神,或局之辅神。铺神或喜,或忌,或闲。一般情况下,格局之神能量最强,与能量稍逊的铺神组成基本格局,用以讨论命主吉凶的主要方向。需要注意的是闲神不是没用,能量小的五行也可能发挥关键作用,细推之不可以忘记一根稻草的故事。

财神为格局之神,多以物质为中心论;印为格局之神,多以精神为中心论;官为格局之神,多以事业为中心论;比劫为格局之神,多以自我和竞争为中心论;食伤为格局之神,多以自由为中心论。

所谓中心,即命局推演的切入点,着眼点。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