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老板是不是会算员工的八字(老板是潮汕人)

行尸走肉 2023-08-18 16:46:43 网友分享

没能力别雇用潮州人,因为你驾驭不了他们!

李嘉诚是潮州人,他在塑胶厂打工的时候,因为工作太出色,老板觉得浪费了,主动建议他出去自己搞厂,他可以投资入股。

我们身边的潮州人,要么是老板,要么是在成为老板的路上。

外国人不了解中国人,觉得中国人是一盘散沙,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几个中国人凑一起就是一条虫了。

其实形容中国人的性格,很难,皆因中国太大,不同族群性格差异很大。

潮州人内部非常团结,能互相帮助,他们之间借钱都不用写借条,很讲信用。

潮汕人投资眼光独到,骨子里就是经商的料。

潮州人象泥鳅,到处乱钻,哪里有商机就往哪里钻。

潮州人又象蜘蛛,每天辛勤织网,潮味的大酒楼晚上都是灯火通明,一群潮汕老板在喝酒聊天,互通信息,加深交情,打造他们的圈圈。

在这个圈圈里面,上到政府各部门批文,中到医院搞床位,下到寺庙主持帮忙加持都有。这个潮州人圈圈很是神通广大。

一个潮州老板赚到钱不算本事,能办别人办不到的事,那才叫本事。

有了这个万能的圈圈,潮州老板一般不会移民外国,担心寂寞到抽筋。

每个潮州老板的企业,门口都摆一套精致茶具,客人来了,先喝茶,聊聊天。喝茶的过程,感情深了,人品有了,价格定了,生意成了。

潮州人不喜欢打工,经商是他们的传统,李嘉诚是他们的榜样。

潮州人讲究打拼,这个拼,不是拼命,而是拼礼,拼命送礼。潮州人喜欢送礼,根据不同的人送不同的礼,保证送得你心花怒放。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潮州人认为,没有什么不能通过送礼来解决的。

那嫁个潮州人,岂不是拾到宝?非也。

有个外省女的,男朋友是潮州人,她很犹豫要不要嫁给他,闺蜜跟她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去他老家一趟再决定就是了。

结果去了一趟,回来就坚决讲拜拜了。

只有潮州女人嫁潮州人才会习惯。

做潮州人的老婆,生一个男孩是不够的,最好生一打,没男孩肚子就休想休息。

家里必须打理得一尘不染,把老公照顾得妥妥的,老公的兄弟们来了,照顾好就行,聊天别插嘴,没你什么事,躲一边待着去。

想嫁给我儿子?男朋友老妈会要求先给生辰八字,如果两人对不上,那叫爱情滚一边去。

这样说来,娶个潮汕小妹倒是拾到宝了。

那潮州,作为我国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不是发展非常好呢?非也,不是非常好,是非常失败。自从靠走私贸易火过一段时间后,潮州就安静了。

潮州人都喜欢抱团取暖一致对外,外地人包括中央空降的领导,去到都只能唱一首《冷冷的夏》 ,连潮州话都听不懂,怎么跟他们抱团?外来工和人才都不喜欢去的地方,怎么可能发展得起来,再加上潮州人不喜欢搞实业,只喜欢做贸易,没人愿意去投资。有开放的深圳,有谜一样的的东莞,外地人不想去潮州混。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会忽悠的老板,让员工进步了?

Hi 大家好,今天我们又来讲讲职场上的那些你经常被忽悠和被套路的事。

像我一样毕业出来,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工作,只有少数人选择继续考研,而大部分都是应届生出来找工作,不免得都会被一些小公司套路,而变成了身兼数职的一位万事通员工。

我们来说一下,全国一个比较独特的城市汕头,为什么汕头独特呢?

汕头好歹也是经济特区,加个独特显得有威望,其实这个到不是很重要,只是我比较欣赏潮汕老板的管理员工思路为什么可以做到如此的精打细算,不过人才外流严重,让汕头的老板招聘方这边不断的让步,慢慢的身兼数职的工作就会越来越多,你会发现工资还是那个样子,除非去做销售。

以前见过最会忽略的一家销售公司的老板,招的是一个前台接待,然后求职者是专门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毕业了,在招聘会上刚好被一个招前台无需经验的老板看中,就邀请去面试,老板把前台具体工作要求说了一遍,接待,负责入职离职,会务安排,环境卫生,收件派件,定制员工车票,还有其它听从领导安排,你还有什么其它的疑问没有?求职者感觉还是可以的,就说没有,不过你们有没有发现老板的套路就在这里,其它听从领导安排,相必就是个大坑了,然后老板就让求职者改天来上班了。

后来求职来到了前台这个地方工作,每天对着每一个人微笑问好,感觉工作特别的清闲自在,老板也有经常过来问问工作适不适应,这个时候要注意了,老板是要看看你适应了没有,然后你适应了,那么你的清闲日子就到头了。

果不其然,老板对着新来的前台说,今天我要给你安排一个任务,求职很积极答应了,然后老板罗里吧嗦的说了,前台的新人觉得没问题,就开始按着老板的话去做,不过这样的事情不断的重复的做着,日积月累,前台自己感觉毫无活力,而且招人越来越难,工资又没提成,感觉每天都生活过得越来越来忙。

终于前台坐不住了,就去和老板提辞职的事,老板说工作不是干的好好的嘛!为什么要辞职呢?前台说,之前我们进来的时候你可不是这样说的我还要兼职做全职人事这方面的工作的。

老板笑笑的说,哎,年轻就是没注意听,我之前不是有说其它听从领导安排?你看看你就是不够认真听我说的话,我问过你还有没有其它疑问,是你自己说没有的,那时前台小姑娘也意识到自己被套路了,又不能说什么。

老板有又说看看你,刚从一个应届毕业生,到现在的成长成一个我们公司的小白领,你也在公司的指导下学会人力资源管理这方面的不少知识。

老板说,居然你都这么成熟了,我也该给你加加工资,从三千加到四千,你看行不,前台小姑娘,觉得在汕头这边有四千块的工资已经算得上是体面了,就接受了。

看到没有,这就是会忽悠的老板,不过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对于工作具体做什么内容都会很敏感,但是可能一些刚初出校门的人,还是会被套路。

但是从文章总结来看,小姑娘是刚出校门的,由于汕头这边,要应聘人事这方面是需要工作经验的,由于一个老板看中了小姑娘的专业,不过从理论上解读,老板的角度,他希望花最少的钱聘用一个人做两份工作,虽然是忽悠,但未必是坏事,在这样的程度上反而让小姑娘也因此学会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很多东西,即使是跳槽小姑娘也早已经有独立工作的能力。

好了^0^~,那么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了,你们会感觉我在黑潮汕老板?

本文章授权已下:微信公众号创意123,新浪微博动漫和音乐的交流群 今日头条 羊村最懒懒羊羊 B站 威望鸣助

位列泰国第二富豪,红牛饮料创办人许书标家族与海南断不了的乡情

一说到功能性饮料——红牛,您可能会惊叹它的“提神醒脑”,但更让人惊奇的是,短短四十余年来,它催生了三个富豪家族,其中不乏首富级别的,其神奇的“造富功能”恐怕世上任何一种饮料所能比拟的。

在泰国,红牛创始家族位列第二富豪,祖籍海南文昌的他们,虽在泰国扎下根,也有一份断不了的乡情。

红牛“提神醒脑”,“造富功能”也神奇

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

这几天,有关黑龙江高院12号判决书涉及的有关泰国天丝针对中国红牛及产业链合作伙伴的诉讼,再次引发外界对“中国红牛争夺战”的关注,不少消费者也会问:我到底喝的是谁的红牛?

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也称“中国红牛”,其幕后是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华彬集团成立于1984年,客观地说,中国红牛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也有严彬一方的贡献。

除了中国红牛,华彬集团这些年也陆续引进了美国唯他可可、德国果倍爽、挪威芙丝水等国际品牌,自己也推出了一款功能饮料——战马能量型维生素饮料。即便如此,中国红牛一直是华彬集团核心大单品,而营收占比也是最大份额的。

2023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严彬家族上榜身家为人民币1050亿元。当然了,今天的严彬家族,在投资上也一直积极多元化布局,比如港股安域亚洲 (00645.HK),生于1991年的严彬之女严丹骅女士,在去年换届前,曾为该公司董事会主席。

至于中国红牛多次申明中提及的所谓《50年协议书》(1995年11月10日签订),以及其与“泰国天丝”彼此的商标争夺战诉讼及争议,非本文重点,留待法律来裁决吧。

泰国天丝集团CEO、红牛创始家族成员许馨雄

畅销能量饮料红牛(Red Bull),1975年诞生于泰国。其泰国籍华裔创始人许书标于1956年成立了泰国天丝集团,此后许书标与共同创办人、已故的奥地利首富马特希茨(Dietrich Mateschitz)合作,于1984年共同创办红牛公司,将“红牛”饮料推广至全球。

红牛,成就了许书标家族,也令马特希茨跻身于奥地利首富之宝座。据说,他生前一天可以喝10至12罐红牛。

据泰国天丝官网的介绍,许氏家族(Yoovidhya Family)是全球红牛品牌及“红牛”商标的创始者和所有者,也是全球红牛配方的独家持有人。红牛饮料最初是由许书标(Chaleo Yoovidhya)先生于1975年研发成功的。

乡情,断不了的挂念。红牛创办人许书标祖籍海南文昌,随着红牛在国际市场的成功,1993年,许书标在海南省设立了红牛在中国的第一家工厂,并以中文“红牛”命名,首次把功能性饮料红牛引入中国。

1995年12月,许氏家族的泰国红牛、泰国天丝与其他股东(包括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合资成立了“中国红牛”,拥有了红牛(Red Bull)商标在中国的经营权,此后,不同于泰国红牛包装外观的矮胖金罐红牛品牌,畅销大江南北,并一直占据中国能量饮料“一哥”地位。

宛如凉菜第一品牌“王老吉”一样,数年以来,许氏家族旗下“泰国红牛”及泰国天丝与严彬家族就红牛品牌授权争议,双方闹得不可开交,诉讼也一直进行中。当然了,诉讼期越拉长,对严彬一方就更有利,可争取赢得“时间换空间”。

已故的奥地利首富、红牛共同创办人马特希茨(Dietrich Mateschitz)

红牛创办人许书标,于2012年3月17日在曼谷一家医院逝世,享年89岁。另一位红牛共同创办人、奥地利首富马特希茨(Dietrich Mateschitz)于2022年10月因癌症去世,享年78岁。

说起马特希茨与许书标及红牛的结缘,说起来与中国香港有一定渊源。

早年在德国化妆品公司Blentax担任销售总监的奥地利人马特希茨,1982年一次到香港出差时,偶然喝到一款泰国常见的带有甜味的饮料Krating Daeng,发现其有提神之功效,能克服他的时差引起的疲劳和困顿症状,于是萌生销售这款饮料的念头。

这款名为Krating Daeng(注:泰语“红牛”)的饮料,是泰籍华人许书标与1975年研制成功的。

1984年,马特希茨去了泰国,找到了饮料的创始人许书标,提议一起把它推广到全球。两人交谈后,一拍即合,共同成立红牛公司。期间,马特希茨也向许书标提出建议,为迎合西方人口味,添加一点碳酸。

彼时,两方各出资50万美元,各占股份49%,剩下的2%股权,由许书标的儿子持有。换句话说,许书标家族在红牛公司创办时,就拥有超过半数的股权。

有必要提及,红牛最早的品牌口号及商标设计,是马特希茨特意请大学同学约翰内斯·卡斯特纳来策划的。最初,其设计团队一共给出50个不同的Logo,最后选定是一轮黄色太阳下,两头肌肉强劲的公牛对顶的设计方案。品牌口号,是约翰内斯·卡斯特纳在凌晨三点多的“灵机一动”而来的灵感:Gives YouWings(让你飞起来)。

为了提高红牛品牌的全球知名度,马特希茨就以红牛名义,向媒体、房地产、美食及体育等领域投放广告和赞助,最有名的是斥巨资建立一级方程式赛车队“红牛车队”,也包括他收购奥地利和德国足球队。因为红牛的“造富”功能,马特希茨成为福布斯奥地利富豪榜上的奥地利首富,去年,他上榜身家274亿美元。

许书标家族与海南断不了的乡情

许书标长子许书恩

红牛创始人许书标去世后,其财富为其长子许书恩及其他家族成员所继承。2022福布斯泰国富豪榜上,许书恩家名列泰国富豪榜第二,上榜身家为264亿美元,与泰国首富、正大集团的谢国民兄弟仅相差1亿美元。

事实上,好多年来,许书恩家族在泰国富豪榜长久居于“老二”地位,可见红牛饮料“造富功能”稳定性及可持续性。

在泰国,600多万的华人华侨中,祖籍海南的就超过150万人。他们的祖先,漂洋过海到泰国,也在泰国落地生根下来,多数已融入当地社会。有人考究,泰语和海南话,同属侗台语族系,比如泰语的“猪脚”叫“脚猪”,“大哥”叫“哥大”,与海南话颇有几分相似。

在泰国华人社会,除了潮汕人,祖籍海南的泰籍华商也出了不少巨擎级巨头,比如“饮料大王”许书标、“洋行大王”郑有英、“纺织大王”吴乾基,还有“森林大王”陈修炳、陈明安,“酒店大王”王金玉等,都是在泰琼籍华商的杰出代表。

许书标孙子沃拉育

在泰国,许书标家族较为低调,若不是许书标孙子沃拉育撞死警察外逃,普通泰国人可能也不太关注其家族动向。

也因为此案件,在检方撤销对沃拉育指控的消息传出后,受到泰国社会及民众的密切关注,泰国民众纷纷呼吁抵制红牛饮料。2020年7月25日,泰国红牛饮料公司发出声明,称沃拉育从未参与公司管理和日常经营中担任任何角色,也非集团股东。但此案引起了泰国总理巴育的重视,他签署命令,决定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调查红牛创始人许书标之孙沃拉育涉嫌开豪车撞死警察案件。

整个案情大致是这样,2012年9月3日,在曼谷素坤逸路上,一名警察在驾驶摩托车巡逻时,被一辆超速行驶的银黑色法拉利跑车从后面撞倒。事故发生后,法拉利不但没有停下,反而把倒地警察拖行100米后逃逸,后来,此名警察送医院后不治死亡。

案发后,调查人员顺着刹车痕迹,追踪到红牛创始家族许家豪宅,警方搜查时,在豪宅发现一辆受损严重的法拉利跑车,且车头已面目全非。许家在调查初时,称驾驶者是其雇佣司机,但随着调查深入,沃拉育的律师承认是沃拉育本人,但辩解他急于逃离现场,是为了回家告诉其父亲许书恩。至于是否酒驾,律师称沃拉育撞人之后,为了和缓紧张情绪才喝了一点酒,并非酒驾,沃拉育后来也选择向警方自首,其家人为其缴纳50万泰铢后保释。

2017年8月,泰国警方证实,国际刑警已对沃拉育发出蓝色通报。当年5月,泰国警方签发对沃拉育的逮捕令并吊销其护照,但沃拉育已于4月乘私人飞机前往新加坡后,就不知去向。此前,在诉讼程序上,他曾通过代理律师以身体不适、精神状态不佳、海外出差等理由,连续7次缺席法庭传唤,直到他逃往新加坡那一个月,司法机关才要求警方将其逮捕。

除了被指控“鲁莽驾驶致人死亡”罪行的有效诉讼期是到2027年,其余诸如“超速驾驶”、“交通肇事逃逸”的指控已因诉讼时效,泰国检方已先后撤销该项指控,但司法机关也因办事拖沓的作风饱受泰国舆论的批评。

红牛创办人许书标

红牛创始人许书标,1922年出生于海南文昌的宝芳乡坑尾园村,2岁时他被送往泰国与父亲团聚。

最早时,在泰国长大的许书标在曼谷一家药行推销补药,一干就是十余年,1956年他自创公司,主要从事代理欧洲药品及原料,后在曼谷开办保健品药厂——泰国天丝。1975年,泰国天丝研发出一款内含水、糖、、纤维醇和维生素B等成分的“滋补性饮料”,即后来奥地利人马特希茨在香港公差时喝的名叫“Krating Daeng”饮料。

在马特希茨1984年赴泰国与许书标会面之前,“Krating Daeng”饮料已畅销泰国、且供不应求。

哈佛商学院行销学教授罗希.戴许潘迪曾对红牛品牌创建如是说:“红牛是一个建立在活动上的品牌。许书标是那个提出产品设想的人,是发明易拉罐里的饮料的人,而那个奥地利人则被视为推广它的家伙。”

许书标与许多在泰国海南人一样,其成功是凭借灵活的头脑和艰苦创业精神,闯出自己一片天地。发家不忘家乡,后来他除了积极捐助家乡慈善公益,也把红牛引入中国的第一个落脚点放到家乡海南。即便少小离家,但乡情,是断不了的挂念!

成立于1946年的泰国海南会馆,是泰国九大华人社团中较有影响力的社团之一。旅居泰国的华人群体里,最多的是潮汕人,大约占40%,其次就是海南人,大约18%,其他如福建人和客家人,大约各占16%左右。

许书标有两次婚姻,二任妻子共生育11个子女。在他87岁时,为了“冲喜”,找了一位19岁的“女秘书”,也成了泰国“饮料大王”一段趣谈。1991年,许书标携夫人及女儿第一次返回家乡,后决定投资设厂。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为什么说潮汕人很会做生意?他们的4点品质,你参透了吗?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著名的商帮,比如明朝的浙商,清朝的晋商和徽商,都曾辉煌一时,引领着当时的商业潮流,另外一个能和它们相提并论恐怕就是以潮汕人为主的潮商了。

在当代也有很多知名的潮汕人,如李嘉诚、谢国民、马化腾等,在2015年的福布斯全球华人富豪榜上,就有34位潮汕人,里面最富有的11人更是累计财富超6000亿元,难怪人们都说潮汕人做生意太厉害了,这可能和潮汕人身上具备的4个优秀品质有关,如果参透了你会发现赚钱这件事,好像也没那么难。

敢闯敢拼

潮汕地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地多而平原少,再加上人口众多,为了谋生,早期的潮汕人不得不“一片舢板下南洋”,从而让潮汕人的足迹遍布海外,也让潮汕人敢于冒险、努力拼搏的基因代代相传。

潮汕人爱自己当老板,哪怕是开个小门店、摆个小菜摊,也不愿意给别人打工。当老板,意味着不仅需要有承担各种失败的勇气,更要有开拓陌生领域的决心,毕竟创业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李嘉诚很牛吧,最早也是做小老板起家的,然后不停的尝试陌生的行业,几十年后终于取得了成功。

团结互助

俗话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远度重洋、寄居国外做生意的潮汕人更明白这一点。潮汕人很抱团,在国外人生地不熟,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大家只有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才能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而做生意,归根结底还是要和人打交道,那么为了在商场上站稳脚跟,建立稳固的人脉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国美的黄光裕曾经在和陈晓争夺国美控制权时缺少,没有地方给他借款,最后他只能救助老乡和朋友,结果很短的时间内借来20多亿,从而解决了燃眉之急。

吃苦耐劳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潮汕人也同样深信这一点。贫瘠的土地,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去打理;变化的海洋,收获前的煎熬同样让人煎熬不已;开门做生意,重复的工作千万遍的做,方才有看到成功的曙光。

因为起点低,潮汕人更明白汗水的重要性。事实上那些商界大佬成功前,也都经历过辛苦的创业期。李嘉诚初入商海进入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他把自己的表调快10分钟,就为了每天早到店里打扫卫生,这样才不会被老板开了,从而拿到菲薄的薪水供养母亲和三个弟妹。没有那每天走快的10分钟,如何成就他后来的辉煌呢?

合作共赢

独木不成林,生意想要做好,靠一个人是很难的,所以合作才是取得成功的一块重要基石。你一个人的风光,只能维持一时,只有一个人富了,带动别人一起富,才能长久。潮汕人早早明白这一点,所以无论是小生意,还是大买卖,他们都喜欢成群结队地去做,也难怪潮汕人生意遍天下了。

曾经有报道,一个地方刚开始只有一个潮汕人卖不锈钢厨具,结果生意好了后,那个潮汕人不断的介绍别的老乡前来一起卖,十几年后当地五金市场上9成的老板都变成了潮汕人。再比如说,别看腾讯和阿里、360曾经“杀得头破血流”,但在私底下其实马化腾和马云、周鸿祎关系都不错,一起吃过饭聊过天,圈里人都知道,小马哥其实人缘很好,朋友遍天下。

有人说,人要成功,一命二运三风水,把成功的原因归结于虚无缥缈的迷信,无疑是很错误的。许多成功人士的先天条件并不好,但并妨碍他们以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别人的故事学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才是能够提升自己的关键法门。

现如今大家生意都不好做,“钱难挣”成为很多老板碰面交流时的口头禅。严峻的疫情,会带来很多商机;纷乱的国际环境,让漂泊的异乡人更加团结;艰难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告别“内卷”,开始竖起“共赢”这面旗帜。

成功从来都不轻松,但勇敢向前的人,总会比别人多出那么几分可能?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