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风 2023-07-17 15:02:16 网友上传

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不了解三件事,你就无法理解他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2年12月6日,的追悼会在北京举行时,有记者随机对街头驻足默哀的群众们进行了采访。

在人们的口中,是坚定的人、是做实事的伟大领导人、是说话和蔼做事果断的优秀领导人、是多才多艺的能人……

在的妹妹的口中,想要真正了解,如果不仔细了解三件事,那么你就无法真正理解他。

家人,家乡

人们都知道是江苏扬州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祖籍是安徽。

江家的祖上是在清朝末年迁居到扬州的。的祖父叫做江石溪,在到了扬州之后是在当地行医治病的医生,因为医术高明,并且还给看不起病的贫民免费看病、赠药,在十里八乡很有名气。

江石溪极其擅长诗词书画,他的一些作品在时期非常受欢迎,甚至有人评价江石溪的书画可以与清代著名画家王石谷相媲美,可见其水平之高。

江石溪有子女七人,长子江世俊在文学方面造诣很高,经常与同窗好友朱自清一同被人提及。

江石溪的子女中,六子江上青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十分喜爱文学,颇有文人风骨。他也是兄妹几人中最早成为员的人,在上海读书时是当时的地下党青年中的骨干,因为积极参加先后两次被捕入狱,在国共合作时曾经担任过第五战区政治部主任,可惜在二十八岁时便已牺牲。

江上青牺牲时与夫人王者兰只有长女江泽玲和次女两个女儿,在当时家中没有男丁算是“无后”,所以长兄江世俊在征得家中族老同意后,把十三岁的过继给王者兰为子,所以江上青也就是名义上的父亲。

过继过去的时候已经是十三岁了,他曾是“六叔”的忠实粉丝。在江上青的熏陶下,的心里很早就埋下了革命的种子。

小的时候,他的祖父江石溪经常带他到史可法的衣冠冢去游玩。当初史可法在扬州抗击清军,死后因为正值酷暑,尸首和扬州军民的遗体堆在一起很快就腐烂得很难辨认,所以后人为了纪念他,只能给史可法做了一个衣冠冢,之后逐渐扩建成了史公祠。

的家离史公祠并不远,他经常能够看到扬州人们去祭奠这位民族英雄。把史可法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印在了自己的心里,史公祠门前的一副楹联也多次被挂在了嘴上,成为了他向国际友人介绍家乡的名片。

1989年在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时候,用史可法的事迹表明了中国人的民族气节,也向美国人传达了中国人不会轻易被所谓的“制裁”和外来的压力所吓倒、打倒。

1990年,在接见台湾的“统一联盟”访问团时,与著名作家陈映真谈起了史可法,以及史公祠门前的楹联。在共同的民族情结和爱国情结面前,台湾的同胞们的思乡情被唤起,纷纷说起了自己的家乡,气氛变得十分亲切。

1991年,朝鲜领导人访华,更是专程到了扬州,则变成了导游,向其详细介绍了扬州的景点和人文历史文化。

2012年,扬州发生了几十年来少见的地震,得知后第一时间打去了电话,在询问当地的应对措施时,同样表达了对当地的干部和群众的关心和慰问。

朱自清曾经有过一篇文章叫做《我是扬州人》,也一直都带着浓厚扬州口音对其他人说“我是扬州人”。

1946年,到了他的第二故乡上海,在这里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也在这里参加了工人运动,同样也是在这里加入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在这里参加了工作,并且开始了他的从政之路。

在上海的食品厂生产过冰棍、在肥皂厂参与过经营,还在机械设计局参与过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经历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从亲手建设到指挥发展,他是亲眼看着上海从当初的魔都变成东方明珠的。

上海的老百姓都知道,在街头、小巷、工厂、商店,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看到到百姓中探访民情的身影。

可以说,上海作为的第二故乡,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同样见证了的逐渐成熟和成长。

多才,多艺

的身上继承了江家人的多才多艺和聪明才智。

在的印象里,小的时候经常在老家的中式大院中和祖父下棋,也经常看着祖父写字、弹琴、拉二胡。

江家人是“书礼传家”的书香门第,每一代人都有着很好的教育基础,读书、写字可以说是江家人的家风,一直都在代代相传。从小的时候就受到祖父和父辈们的悉心指点,从上学时开始就始终都是校间书法的翘楚。

199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上,展示了亲笔手书的“香港明天更好”,许多外国友人也都纷纷为这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竖起大拇指称赞。

在许多外交场合,的字曾经多次作为珍贵的礼物赠与对方,用以表达双方真挚的友谊。从政之后曾经多次给母校、政府以及文化单位题词、题字,人们到国家博物馆、鞍钢、古田博物馆、上海海洋大学、扬州中学等地还能够一览书法的魅力。

中央党校曾经把的题词刻在卧石上,摆放在党校外面的绿化草坪上,引得人们纷纷赶去与这块卧石合影,甚至排起了长队影响交通,最后校方不得已只能把卧石从草坪移进了主楼。

还对乐器十分在行,管弦类的乐器他至少能够熟练掌握七种以上的乐器。在2002年访问夏威夷时,用当地的夏威夷吉他给州长夫人伴奏,的确让众人大感意外。

因为夏威夷吉他与普通抱着的吉他不同,是需要放在桌子上演奏的,一般没有经过学习的人是很难掌握的,而已经七十多岁的还能直接弹出动听的曲子,可见他对掌握乐器的功力非同一般。

有人在采访赞叹到他的艺术才华时,却说自己已经老了,并且好多年都没有碰过这些乐器了。

并没有吹牛,他从小就在长辈的熏陶下学习过这些乐器,在这其中他最喜欢的还要数二胡。早在上海上学的那段时间里,二胡不仅是他消遣时间的玩伴,也是他在工人运动中融入工人的工具,人们经常能够看到他拉着二胡和工人们一起唱戏的身影。

上世纪六十年代时,我国开展支援农村建设的运动,许多上海一汽厂的工人们都听到过带头干活时候的歌声,有时候也会带着大伙一面唱着歌,一面抡着镐头干活。

2011年,在《领导干部外事用语丛书》的序章里,写了一篇《领导干部一定要努力学习外语》的文章,作为国家领导人,在许多外事场合所表现出来的外语才能,都让人感到吃惊。

1997年秋天,在与美国总统进行会晤时,直接用流利的英语读出了《葛底斯堡演说》,让在场的美国官员惊叹于英语发音的标准和流畅。

其实,从9岁就已经开始学习英语。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的时候也常会用英语同留学归来的教授、院士进行交流,一直到90多岁的时候,还经常听一些英语新闻。

1998年,访问俄国科学院的时候,因为时间紧张,干脆不用翻译,自己直接用俄语进行演说,即便是一些晦涩难懂的科学名词的时候也能够脱口而出。

2001年访俄时,同样用流利的俄语进行了长达40分钟的演讲,获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除了英语、俄语,还精通德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还有罗马尼亚语和巴铁的乌尔都语这种小语种,用“语言奇才”来形容,也并不为过。

革命,从政

1931年,日军入侵东北的时候,虽然刚上小学,但是从报纸上看到日寇的恶行之后,年少的也立下了自强救国的志向。

1937年,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不久之后扬州沦陷,这座充满爱国精神的城市,再次被抗日的烽火点燃。跟着江家人回到了乡下老家的,经常能够听到日军的以及抗日武装的各种消息。

那时候的对“六叔”江上青无比崇拜,当得知江上青牺牲的消息之后,先是悲恸,随即就将这种“悲”,转成了对日军的“愤”,还有向往革命的动力。

1943年,成为了汪伪政府的南京中央大学当年仅招的8名学生之一,虽然他的功课成绩很好,但是他更多的精力则是放在了组织中,起初一些学生不敢参与,但是在的鼓励和亲身示范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偷偷加入了进来。在上海的和工人运动当中,也经常是运动的核心人物。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上海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被送往莫斯科学习,回国之后到上海、武汉、长春等地担任一汽和电器科学研究所领导工作,不久之后成为了中央委员。1985年,他带着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重新回到上海,成为上海的市长、书记。

这次在上海执政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却让上海的百姓得到了莫大的实惠,不仅改善了市政建设和普通百姓住房问题,还通地铁、建南浦大桥、扩建机场、治理污水、清理河道,也就是在那一段时间里他提出了“菜篮子工程”,因为行之有效,所以在不久之后被推向全国。

正是因为在上海的一系列出色工作,不久之后中央又将他调回北京,在1989年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中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继而成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在国家领导人的位置上的十多年时间里,在党的建设、军队的发展和国家的路线上都有着杰出的成果,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百姓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在得到缓和的基础上有了更好的进展,同时确立了科学和教育战略地位,提出了985、211以及知识和技术创新工程。他所做出的这些政策,至今仍然还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

国外的媒体对于执政时期的成就,也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美国的《华尔街日报》评价是“市场化改革的加速者”,是因为改善了中美之间的关系,才让资本大国美国和世界第一大人口国家中国有了更多的合作,也让中国在市场化改革的春风下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成长,继而成为一个让全球都不能小觑的经济大国。

《纽约时报》对的评价则是“改变了中国几十年的经济和军事发展轨迹的重要人物”。在执政的期间里,中国的制药、电子、汽车等领域的研发和生产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都不可或缺的主要生产基地。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他自己的回忆录中对的评价是“经常面带笑容”“资质极高”“有很强的语言天赋”“少见的、活泼外向的领袖”,李光耀还强调“很喜欢交朋友,我们之间就是很好的朋友”。

这些对于的评价,正是对执政期间最有力的肯定。

结语

邓公曾经对有过这样的评价:有本领、有知识,知识经验比我差一些。不过经验是可以通过事情锻炼出来的,由他负责这个班子我很放心。

人们总是对结果很重视,但是却很少能够真正深入了解,正如他的妹妹所说的,想要了解他,需要从他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以及他个人的素质,多方面地去了解他。

但人们未必都会了解他,可是他做出的政绩、对国家的贡献以及人们对他的评价,以及人们对他的爱戴,都足以让人们和历史对他铭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