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月26日5点(1990年1月26日出生)

凉话刺骨 2023-07-06 11:54:55 网友上传

志愿军5名师级干部被火线撤职,授衔时是否受影响?

作者:相忘于江湖

在抗美援朝战场,先后有5位师级干部在火线被撤职。

这5位师级干部都是哪些人?他们都是因为什么原因被免职?三八线上就地免职,对1955年的授衔有没有影响?这5位被战场就地免职的师级干部,晚年的命运又是什么样的呢?

战场赏罚分明,是我军战无不胜的法宝之一。但战场上从来没有常胜将军,胜败是兵家常事。作为师级干部,在火线被免职,是深刻的人生教训。

这5位被就地免职的师级干部,包括2位师长、2位政委和1位代师长。

跨过鸭绿江

一、用错了最后决定权的师政委

三八线第一位被火线撤职的师级干部,是42军124师政委季铁中。

季铁中是吉林宾县人,1934年参加赵尚志的哈东支队。“七七”事变后到冀南石友三部做,随后被编入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后任冀南4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期间,任松江军区政治部主任。

42军124师是最先跨过鸭绿江的部队一,在第一次战役中,扬名黄草岭。

第二次战役发起以后,38军113师和42军124师先后担负穿插任务,38军113师一昼夜急行军75公里到达三所里和龙源里,而随后穿插的43军124师却没有赶到顺川和肃川。

实际上,124师已经到了大同江东岸丫波里,过江只剩20公里路程。

师长苏克之认为,应当立即过江,构筑阵地,阻击美军。政委季铁中却认为,单凭124师的力量不够,坚持等125师赶到后一起过江阻击美军。师长和政委争执不下,最后季铁中动用了政委的最后否决权。

这样一来,124师白白浪费了十几个小时宝贵时间。第二天上午9点许,两个师一起渡江反而造成渡口拥堵,结果被美机一顿狂轰滥炸,好不容易才渡过大同江。

由于贻误战机,造成第二次战役的一大缺憾,124师政委季铁中被火线撤职,1951年调任东北军区政治文化干校校长。1955年,以东北工程兵政委身份授大校,可以说当初撤职没有影响评级。

后来,季铁中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晚年曾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

二、瞻前顾后、贻误战机的师长和政委

同样是第二次战役,东线长津湖战场的26军88师则没那么幸运。

这一次,犹豫不决、贻误战机的换成了九兵团26军88师师长吴大林和政委龚杰。吴大林是四川南部人,红军时期担任过副营长,抗战时期担任过新四军的团长,解放时期任三野30军88师师长。

88师政委是湖南平江人,参加过秋收起义,是主席很欣赏的一位青年才俊。后来任机、游击队副队长。抗战时期,龚杰的最高职务是团政委。解放时期,龚杰先后任88师副政委、政委。

1950年1月,30军军部调归海军,88、89、90师分别划归26、20和27军。

长津湖战役发起之前, 由于连最起码的粮食、棉衣都很紧张,宋时轮没有听从主席的建议把预备队26军靠前布置,而是放到距离长津湖100公里的江津,所以美陆战1师突围时,九兵团20军、27军早已失去了战斗力,只能让26军救火堵住美军南退的道路。

26军军长张仁初下令,88师限期赶到下竭隅里以南独秀峰一线。关键时刻88师掉了链子,先是怕夜间大雪迷路推迟了出发时间,白天行军又遭到美机轰炸损兵折将,到达指定地点晚了15个小时。

战场上只看结果不问过程,26军受到九兵团严厉批评,吴大林和龚杰因为“怯战”被就地免职。回国后,吴大林任锦州军分区司令员,龚杰任镇江军分区第二政委。1955年,都被授予大校军衔。

1976年9月9日,主席去世以后,龚杰还被组织点名,赶到北京给主席守灵。

长津湖的美军

三、不听政委建议、犹豫不决的师长

第4位被就地免职的志愿军师级干部,是189师师长许诚。

许诚是江西宁都人,当过彭总的警卫员,后任红10师30团团长,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29师的营长、师供给处政委。解放时期,任晋察冀19兵团193师师长,参加过清风店、石家庄和平津战役。

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志愿军19兵团配属人民军1军团负责强渡临津江。战役打响后,63军187师在雪马里围歼英29旅格罗斯特营,188师突入纵深30公里,割裂了英29旅和美3师的联系。

关键时刻,预备队189师掉了链子。189师政委蔡长元建议,立即渡江配合187、188师合围英29旅扩大战果。师长许诚犹豫了几个小时后才同意,可是等过了江又以等待军部命令为由停止前进。

第二天上午9时,189师遭到美军轰炸,565团副团长高连喜、566团副团长李凯牺牲,师属炮团只剩下4门大炮。更要命的是,后续的64军、65军无法渡河,一整天都暴露在美机的狂轰乱炸之下。

彭总亲自下令把许诚就地免职,政委蔡长元接任师长。换帅如换刀,189师在铁原阻击战打出了逆天表现。而许诚改任19兵团补训师师长、炮兵指挥部主任,1955年授大校,1964年晋升少将。

和26军88师的吴大林和龚杰相比,许诚的结局应该算幸运多了。

后来,许诚还担任过63军和67军的副军长、天津警备区政委,以及天津市委书记。

开国大校许诚

四、赶鸭子上架、经验不足的代师长

第5位被火线撤职的志愿军师级干部,是180师代师长郑其贵。

郑其贵是安徽金寨人,16岁就参加了红四方面军,从一名战士、班长、连长,一直到师部管理科长。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29师的团长。解放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副旅长、180师副师长兼参谋长。

入朝作战时,180师师长邓仕俊已升任60军参谋长,郑其贵接任师长。

第五次战役第三阶段,志愿军由攻转守。范弗利特摸准了志愿军“礼拜攻势”的特点,采取特种部队穿插突袭和机械化部队围追堵截相结合的新战术,杀了志愿军一个回马枪。

实事求是地讲,180师被围,客观因素更大,但郑其贵大战经验欠缺也是重要因素。从开始犹豫不决到后来分散突围,展现出了一师之长的担当和勇气,但从战术层面上看,无疑是有问题的。

最终,180师牺牲3000余人,被俘3000余人,陆续归建4000余人。

郑其贵

尽管没有全军覆没,也没有成建制损失,但180师遭重创,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郑其贵被就地免职,接收审查,后改任团级的兵团管理处处长。回国后,担任副师级的吉林省军区副参谋长。

1955年授衔,郑其贵被授予上校军衔,1963年,晋升大校军衔。

1990年1月26日,生命垂危的郑其贵面对老上级和连襟邓仕俊,生命中最后的遗言是,自己先走一步,马上就能见到180师牺牲的战友们。当年三八线的惨败,伴随郑其贵走完了一生。

晚年郑其贵与亲人在安徽干休所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