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阳历2月25八字(1983年2月25日是什么命)

风里有诗句 2023-09-12 13:13:39 网友整理

最新儿童“身高标准”来了,你的孩子追上涨幅了吗?

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于3月1日开始实行。与前一版本相比,大部分年龄段的儿童身高“标准值”有所增长。

目前,武汉医疗机构暂未接到在临床上“刷新”身高标准的通知。不过,担心孩子身高追不上“标准”的涨幅,有家长早早到医院咨询。对此,儿科医生表示:儿童身高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影响,家长可合理期待、密切关注、积极干预,尽可能帮助孩子长高。

01

儿童身高新标准

比武汉临床使用标准“微涨”

3月4日,武汉儿童医院门诊6楼,儿童保健科分诊台前,不少家长抱着孩子在候诊。

29岁市民张女士,当天正带着女儿来检查生长发育情况。孩子半岁以前每个月都要来做儿童体检,测量身高、体重和头围等数据,现在10个月大,每两个月来做一次儿童体检,对于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全家人都十分关注。

在武汉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家长带着孩子在候诊。记者王春岚 摄

武汉儿童医院儿保科专家肖芳,多年来一直从事儿童保健工作。她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目前,她和同事在临床上使用的仍是“九市标准”。该版本由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制作,根据2005年九省/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数据研究制定,可参考年龄段为0—18岁。

肖芳介绍,自1975年开始,国家每隔10年组织对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福州、广州、昆明9个城市及郊区农村的儿童开展体格调查,从而得出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俗称“九市标准”),属于全国范围内较大的样本调查,比较符合我国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本次发布的新标准,与现在临床上采用的标准相比,大部分年龄段的中位数(即“标准身高”)有所上升。以6岁女孩为例,此前标准的身高中位数是116.6厘米,新标准达到117.5厘米,增长了0.9厘米;6岁男孩此前标准的身高中位数是117.7厘米,新标准达到118.8厘米,增长了1.1厘米。”肖芳认为,这与孩子们营养和运动的增加等因素有关。

02

宝宝才两岁

家长已在担忧身高

儿童保健科医生刘华在“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坐诊时,经常忙到没工夫喝水。“都说春天是长高的季节,家长很关注孩子身高问题,不少人带孩子来咨询。最近遇到最小的宝宝才两岁。”刘华说。

他介绍,这个宝宝是男孩,爸爸身高1.66米,妈妈身高1.58米,宝宝出生时身长50厘米,很标准。但会走路后,父母发现他比同龄幼儿偏矮,现在2岁1个月大,身高83厘米。查询儿童身高标准后,发现孩子处于同龄幼儿中的中下水平,父母都慌了神,忙来咨询:怎样让孩子长得更高。

“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受到家长热捧。记者王春岚 摄

“按照现行标准,2岁男孩的标准身高是88.5厘米,这个宝宝的确个头偏矮。询问平时生活起居发现,孩子体质较弱,1岁以后频繁生病,影响到生长发育水平,影响了孩子长高。”刘华说。

另一方面,儿童成年后身高与遗传、睡眠、营养、运动、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相关,但遗传因素影响较大。根据“男孩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厘米)÷2±5厘米”的公式推算,一般情况下,宝宝成年后身高将在1.64—1.74米之间,猛然窜成1.8米以上大高个的概率也不大。

因此,刘华建议这对父母调整喂养方式,设法增强孩子抵抗力,保证营养均衡、适当活动,尽最大努力帮他长高;平时给孩子做好身高记录,确保每个年龄段的身高增幅在正常范围内。

03

关注身高

这两个时段很重要

就在最新身高标准开始实行的前两天,2月底,一条新闻冲上热搜:#父母没重视15岁儿子最终身高1米53#,引发网友热议。

“在门诊中遇到过类似情况,孩子身高一直偏矮,家长认为孩子会‘晚长’,等到十五六岁才来咨询。结果一测骨龄,孩子已经没有长高空间了,此时再来加强营养和锻炼,作用也很有限了。”刘华说。

父母应当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孩子身高?刘华建议,最好每年记录孩子身高,关注增长曲线,尤其是两个快速生长期的身高增长趋势。

第一个快速生长期是0—3岁的婴幼儿时期。新生儿平均身长50厘米,在出生后3年时间内,身高会猛增45厘米左右。其中,第一年可以长高25厘米、此后平均每年长高10厘米。

第二个快速生长期是青春期前期,孩子个头会猛然拔高。女孩多在11—13岁之间,男孩多在13—15岁之间。这两年时间内,女孩平均每年可以长高7—10厘米,男孩平均每年可以长高8—12厘米。

刘华说,家长可以关注孩子每年长高的幅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由此判断孩子生长发育水平;还可以通过调节饮食、睡眠、运动等,帮助孩子抓住这两个关键时段。一旦发现孩子的身高增长幅度低于正常范围,就应尽快就医排查原因。

04

医生提醒

这些指标也影响长高

“家长更关心孩子身高是否达标,却忽略了孩子的体重指标。其实,体重和体块指数(即BMI=体重÷身高²)也很重要。BMI可以反映体型匀称度,用来判断是否超重及肥胖。肥胖也同样会影响长高。”刘华说。

刘华对着身高标准,和家长分析孩子生长发育情况。记者王春岚 摄

他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越来越重视儿童的营养水平,但有些孩子吃得好、动得少,明显偏胖。如果孩子过于肥胖,骨龄加速增长的风险会增高,“缩短”孩子长高的时间段,影响成年后的最终身高。肥胖的孩子还容易患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留下健康隐患。此外,有些孩子还可能因为肥胖而影响心理健康,这同样也会影响孩子内分泌情况,进而影响到身高增长。

因此,他建议,家长在关注孩子身高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体重,定期监测骨龄,可每3—6个月监测一次身高和体重,每1—2年监测一次骨龄,“骨龄和身高匹配,孩子才能健康长高”。

来源: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

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第一次让全国人民知道什么是春晚

1983,这个时代相对于今天,已经很早了。

难忘1983

那时候,很多中国家庭甚至家里还没有电视机,有幸的是我们家在那个时候有了一台,那时看电视没有什么太多的频道,中央台,地方台加起来也就几个可数,第一次听说中央一台会有春节联欢晚会,家里的大人们当然就选择和锁定了这个节目。

首届春晚诞生背景

1982年年底,时任中央电视台台长王枫找到时任中央电视台文艺部导演黄一鹤,建议他担任1983年央视职工迎新春文艺晚会导演,而黄一鹤则建议采取观众电话点播节目的形式,并采取现场直播的形式实现与观众的互动,王枫随即采纳了这个意见。

第一次叫春节大联欢晚会

晚会初创时连一个名字都没有,一直到直播前十天(1983年2月2日左右)才最终才定下“春节联欢晚会”六个字,并一直沿用至今。

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大型综艺性文艺晚会,也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晚,也是中国电视节目的一个里程碑。

新选当年四大主持人

本届春晚由黄一鹤、邓在军担任总导演,晚会四位主持人是王景愚、刘晓庆、马季、姜昆。从此,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了电视观众欢度春节的一个重要形式,成为了老百姓每年除夕夜的视听盛宴,更成了华人的年夜饭。该届春晚给人印象最深的节目就是歌曲《乡恋》,而李谷一则成为了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著名歌手。

最红的影视剧插曲歌唱家—李谷一

晚会于1983年2月12日(农历壬戌年十二月三十日)20:00在中央电视台直播。

作为还是小孩的我们,当时并没有守在电视机前和大人们一样看着电视,我们有小伙伴,玩的是放鞭炮,走家串门,只是偶尔看见和听见电视机里有欢声笑语和荧屏歌声在传出。

演艺圈的精英代表

马季、姜昆是当时有名的相声演员,他们是师徒俩,但说相声都很出彩,非常受观众欢迎,还有一位相声界大师侯宝林,当时也有节目,唱歌的有李谷一,郑绪岚,刘晓庆,演喜剧小品的有演《阿Q正传》里的严顺开,《吃鸡》王景愚,都是演艺圈里出了名的演员,节目自然高潮迭起,让第一届春晚获得联欢节目后的圆满成功和百姓口碑。

郭颂和斯琴高娃歌曲节目

作为孩子的我们在外面玩了该玩的,也折腾,闹腾够了,才各自回家,但春晚联欢节目够长的,从晚8点演到了12点,回来也就跟着家人安静地看了一会电视,感受到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的电视舞台魅力,以后就每届必看,成为过年中必看的电视节目。

详细节目单

编辑 播报

(按节目先后顺序排列)

序号

节目类别

节目名称

演出单位/表演者

1

赵忠祥致开幕辞

2

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

3

相声大师侯宝林讲话

4

主持人代表所在行业向全国人民拜年

5

歌曲

拜年歌

李谷一

6

主持人介绍到场演员

7

猜谜

(1)“从上至下,广为团结”(打一字)

8

相声

山村小景

马季、赵炎

9

相声

小小雷峰

马季、赵炎

10

相声

说一不二

马季、赵炎

11

诗朗诵

每逢佳节倍思亲

林丽芳(台湾)

12

黄梅戏演唱

夫妻双双把家还

索宝莉、牟玄甫

13

歌曲

竹林沙沙响

索宝莉、牟玄甫

14

歌伴舞

赞歌

斯琴高娃、胡松华

15

歌曲

勤劳的比帕尔

胡松华

16

歌曲

马铃儿响来玉鸟唱

胡松华

17

小品

逛厂甸

斯琴高娃、严顺开

18

舞蹈

节日

赵青、徐川

19

猜谜

(2)“年终算总帐”(打一句五言唐诗)

20

哑剧

吃鸡

王景愚、姜昆

21

京剧

尹宏伟(第一位参加春晚的女演员)

22

京剧

坐寨盗马

袁世海

23

相声

错走了这一步

姜昆、李文华

24

相声

对口词

姜昆、李文华

25

相声

战士之歌

姜昆、李文华

26

猜谜

(3)“制定人口政策”(打一成语)

27

魔术

彩扇争艳

姚金芬

28

杂技

献熊猫

上海杂技团

29

相声

讲礼貌

侯耀文、石富宽

30

京剧

空城计

马长礼

31

歌曲

牧羊曲

郑绪岚

32

歌曲

大海啊,故乡

郑绪岚

33

歌曲

太阳岛上

郑绪岚

34

京剧

霸王别姬

李维康

35

录像

电影《火烧圆明园》花絮

36

录像

电影《垂帘听政》片段

37

歌曲

绒花

刘晓庆

38

歌曲

盼红军

刘晓庆

39

喜剧小品

弹钢琴

严顺开

40

相声

姜昆、马季(该段相声被零点钟声打断,未说完。)

41

零点钟声、新年致辞

42

猜谜

(4)“镜子里面照着人”(打一字)

43

喜剧小品

阿Q的独白

严顺开

44

相声录像

戏剧杂谈

侯宝林 、郭全宝

45

猜谜

(5)“晚会”(打一字)

46

歌曲

春之歌

李谷一

47

歌曲

问声祖国好

李谷一

48

歌曲

一根竹竿

李谷一

49

歌曲

年轻的朋友

李谷一

50

歌曲

知音

李谷一

51

歌曲

乡恋

李谷一

52

歌曲对唱

刘三姐

李谷一、袁世海、姜昆

53

京剧对唱

牛皋招亲

李谷一、袁世海

54

录像

电影《武林志》片段(注:该片在当年的春节晚会播放片段时全片尚在拍摄中)

55

武术

八卦掌

葛春燕

56

武术

双刀

郝志华

57

武术

醉拳

王珏

58

武术

长穗剑

李霞

59

武术

空手夺棍

王建军、于绍文

60

魔术

吉庆有余

秦鸣晓

61

主持人慰问直播现场后台工作人员

这份节目大单,应该很多人熟悉吧,看过的都迈入老年门坎了,实在是岁月弹指一挥间,多少往事在春晚,祝各位读者朋友们2022,虎年走虎运,开门吉祥,提前拜个早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