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和梅花易数哪个准(梅花易数为什么越用越不准)

脾气很大 2023-09-23 03:59:51 用户分享

易经的智慧:算命是不是越准越好?

经常有人会问:你玩梅花易数算得不准啊,不是我们感情不错吗?怎么她要和我分手?或者是这样的:你不是说我财运不错吗?怎么我还没发财?

答案我放在后面。我想先讲一下,其实很多人,他无法接受世界是运动变化的。或者说明天一定会更好。我想这彻底是人类美好的想像罢了。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一个词:安全感?到底什么是安全感?通俗来说就是确定的,不会变的东西。

试想一下,如果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你还会有安全感吗?所以这一点也完全可以理解为人性的自私一面,只希望好事发生,不愿意相信或者不接受坏事。

这可能吗?

我们的世界,或者说我们的宇宙,都是在无时无刻运动变化的。一切在变化,那么就充满各种不确定性。易经有三易:不易,变易,简易。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变易,可以说整部易经就是讲述世间万物的变化之道。因此来说,所有的预测都是不确定的,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就一定会下吗?股票专家说某一支股票会涨,就一定涨吗?算命大师铁口直断说你能当上首富,就一定能吗?

我不想说太多,答案在风中飘扬。

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常说你这人又变卦?变卦,是易经里的一个术语,意思就是变化。一个卦可以变成另一个卦,错综复杂,就像我们的现实生活,总是变来变去。

易经有两个卦很有意思,泰卦和否卦,这两个卦是一对,用小学生的话来说就是一对反义词。

泰卦:坤上乾下。坤为地,乾为天,地在天上。

否卦:乾上坤下。乾为天,坤为地,天在地上。

泰是通泰,否(读pi)是闭塞。是不是很有意思?按我们正常思维,本来就是天在上,地在上,这怎么就闭塞不通了呢?地在下,天在上,倒反天罡,怎么还就通泰了?

这就是易经的大智慧!一切都是变易的,如果一切不变,那就坏事了。天在上地在下,一切不变空气也不流通,是不是东西就要开始腐烂?事情就要变坏?否,是闭塞,就是坏事,什么东西都不变,无法运动流通,自然就要完蛋。你是穷人一直是穷人,你是富人一直有钱,这世界还有意思吗?

而地在上,天在下呢?这自然就意味着要变化,地不可能在天上,所以一切就要运动变化,有变化就有各种机会,各种流通,万事万物自然通泰。

所以这就是易经的变化哲学。看似正常的好事,背后往往是坏事。看似想不通的坏事,背后往往隐藏着机遇。几千年前的古人能构思出如此精妙的哲理,所以易经才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你懂得了这些变化哲学,自然能逢凶化吉。

曾仕强老先生在《易经的智慧》一书中讲过一个故事:他说给人算命的第一个原则,我先会问他今年多大了,贵庚啊?我说算命跟年纪有什么关系,他说当然有了,如果这人年纪很大,我就问他,你这一辈子的命运你自己不都知道了吗?都走过大半生了还来问我,你是成心要考我啊,不算,不给你算。如果这人年纪太轻,我就说你是不是想依赖我啊?你要自己去发现自己的命运才对呀,如果把你的一生都讲完了会影响到你整个的心情的,会影响到你将来工作的意愿的,所以也不算。

有命不算,不是无命可算。但是,当一个人进退维谷左右为难怎么样想也想不通时,是带着很多疑惑来请我算的,我会接受,才给你算。

所以我想第一个就是说,当你一切都很顺利时你何必去算呢?你这样走下去就好了,可当你感觉到很为难有重大事情你不敢做决定时,算一算又怎么样了呢?好,对他接受的人他就会问第二个问题,你来让我算命是希望算得准还是算不准呢?如果那人说当然要准了,我的这个长辈就对我说,我就知道这人是没出息的,一切都照命走,能有什么出息!如果有人告诉我,我来算但我是希望你算不准,那这人就了不起,因为他创造力很强。所以大家到底是想算得准还是算不准,我想这就是你整个的人生价值所在。

大家有没有发现凡是服从命令的,大概一生的成就都不会太高,凡是会创新的,凡是会不按命令去走的,而又有很好成果的,都是伟大的人物,何况现在科学已经告诉我们,测是测不准的,你看气象台它发布气象预报经常测不准,测不准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呢?我们都要用科学的眼光来看。

当一样东西是固定的你一测就很准,当一样东西是变化的是有生命的你测的时候是测很准,但测完了它又开始在变化,那你就不准了嘛。

测不准是因为你的命有变化才测不准,测得准是因为他的命根本就没有变化,当然测得准,这是很容易了解的事情。

不得不说曾老这段话相当精彩,如果你的命能算得准,那么大概率也不是好命。算不准,说明你的命运充满变化,有变化就有各种机遇,有了机遇就有各种可能!人生的精彩之处不就在此吗?一部电影你知道了情节知道了结局,还有意思吗?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心无所求,自会圆满。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