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艺博(华艺博的个人简介)

落荒而逃 2023-07-09 02:20:50 用户分享

蚌埠这10个孩子真棒!!!

近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新时代好少年”榜,我们身边的10名青少年获此殊荣。他们品学兼优,展现了蚌埠市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这里对这10位新时代好少年的事迹进行摘要刊登。

见贤思齐。同龄人的榜样示范,正激励引导广大青少年自立自强、奋发向上,为梦想而奋斗。

刘淑颖

人物简介:刘淑颖,女,2009年8月生,固镇县刘集中学学生。

事迹简介:刘淑颖爱学习,勤思考,各门功课成绩名列前茅;在生活中,她是一个孝老爱亲、充满爱心的少年,用点滴行动温暖着身边的人。

刘淑颖的奶奶突发心脏病,爸爸除了工作还要陪伴奶奶去医院治疗,妈妈身体不好还要做农活。身为家里孩子中的老大,刘淑颖认真学习之余,还帮忙照顾弟弟妹妹。奶奶手术后回到家中,她又悉心照顾卧病在床的奶奶,得到了邻居们的一片赞誉。

作为班干部,她热情大方,乐于助人,遇到个别同学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吵闹起来,她总是主动上前劝阻,开导同学们“退一步,海阔天空”。

对待需要帮助的人,她也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献上一片善心。她的理想也很质朴,她说:“等我长大后、赚了钱,一定要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日记本里,刘淑颖写下了自己的心愿:我在电视上看到很多比我苦的学生,他们生活那么艰难,都在坚持,所以我更要坚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长的道路没有一帆风顺,刘淑颖懂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她以正直和善良为歌、热心和宽容为曲,弹奏暖人心扉的歌;她刻苦学习,正以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笔、进取和奋发为墨,书写充满希望的未来。

迟灏旻

人物简介:迟灏旻,男,2012年2月生,蚌埠市凤阳路第一小学学生。

事迹简介:迟灏旻是一个勇于创新、奋发向上、热爱集体、品学兼优的学生。学习上,他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刻苦;生活上,他热爱家庭和学校,是父母和老师的好帮手。

迟灏旻是一个尊敬长辈、爱护幼小的好孩子。当看到妈妈收拾家务辛苦时,他总会帮妈妈捶捶腰和腿,还会抢着干活;邻居家的小弟弟父母临时有急事无人照看,他会积极帮助排忧解难,带着小弟弟一块玩耍。他似春日暖阳,总能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与明媚。

因为妈妈是一名乡镇小学教师,他从妈妈的只言片语中体会到了留守儿童物质的贫乏,在妈妈的鼓励和支持下,他毫不犹豫地捐出自己的压岁钱,购买课外书和学习用具,让妈妈作为新学期礼物送给学校的留守儿童,希望能给他们埋下梦想的种子。

有一次放学回家,他发现电梯角落里静静地躺着一条女士手链,价值不菲。他站在电梯边等了许久,还是无人认领,只能先带回家交给了妈妈。妈妈又用A4纸打印了失物招领书,贴在电梯里。第二天,妈妈就接到电话,原来是失主认领手链的,悬在他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迟灏旻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的坚定信念。他还获得过安徽省青少年电子制作模拟机器人U10男子组一等奖、“央音”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安徽省古筝项目银奖等多个奖项,多次被评为校“学习之星”“科技之星”等称号。

李星蕾

人物简介:李星蕾,女,2012年1月生,蚌埠市解放一路小学学生。

事迹简介:李星蕾是一个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她兴趣广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多次获奖。

李星蕾是一个独立、勇敢的孩子。她的父母都是医护人员,疫情防控期间,他们要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经常加班值班,回到家还要照顾她和年幼的妹妹、年迈的姥姥、姥爷。看着父母辛苦,她主动提出让爸爸妈妈留守医院,由她担起全部家务。也就在那时,她学会了做饭,西红柿炒鸡蛋、青椒炒土豆丝、芹菜炒香干等都是她的拿手好菜。每天放学后她都先把饭菜做好,先喂妹妹吃,生活的磨砺让她变得更自信、自立、自强。

2021年8月的一天,李星蕾摔伤了,出院后的三个月,她右手打着绷带,不论白天晚上,右手一直要举着,这时的她没有喊一句苦,说一声放弃,而是学习左手写字、吃饭、穿衣……坚持每天上下学,生活自理。

课堂上,她总是认真听讲;课堂外,书法、绘画、少先队活动总能看见她的身影。图书室是她最爱去的地方,因为她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凭着一股自立不服输的韧劲,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李星蕾身上体现了一名阳光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体现了至真至善的思想态度,体现了一名当代小学生的良好素养。

华艺博

人物简介:华艺博,男,2012年1月生,蚌埠市铁路第三小学学生。

事迹简介:华艺博是一位乐观奋进、勇于担当、爱好广泛的小学生,他在学习上认真刻苦、勤学善思,在班级里团结友爱、乐于助人,在生活中乐观开朗、富有爱心,曾多次荣获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

自强不息,勇敢追梦。出生时,他患上了“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剧烈运动、摔跤、感冒发烧等都容易造成听力越来越差。

幸运的是,经过艰苦的康复训练,他的语言能力终于接近同龄的孩子。面对学习和生活,他乐观、积极的态度让身边的人钦佩不已。

勤学善思,全面发展。作为一名新时代好少年,不仅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勇于担当的责任心。华艺博热爱班级,团结同学,尽自己所能为班集体服务。

华艺博从小热爱画画,他努力学习绘画知识,更将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身边人的爱心,融入画作中,曾获“童心如歌”第十五届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展铜奖、首届“成功杯”献爱心绘画公益拍卖活动“爱心使者”等多个奖项。他喜欢读书,热爱运动,不仅丰富了知识、强健了体魄,还锻炼了意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华艺博深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道路,他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谦逊、诚恳、善良、坚强、勤奋的好少年。

赵恬朗

人物简介:赵恬朗,女,2013年1月生,蚌埠市朝阳路第一小学学生。

事迹简介:“百善孝为先。”赵恬朗的父母行动不便,赵恬朗孝敬父母,坚强乐观,用稚嫩的双肩扛起照顾父母的重任。

她勤奋好学,锐意进取,各门功课都很优秀,全面发展,兴趣广泛,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以孝心勇挑家庭的重担,以恒心攀登知识的高峰,用兴趣丰富心灵和素养,坚持锻炼身体,成就更全面的自己。

赵恬朗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认真预习,上课专心听讲,愿意表达分享,作业完成得一丝不苟,课后及时复习,是个各门功课都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她喜欢阅读,正是看书让她懂得了许多处事做人的道理,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

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做品行优良好少年。同学有需要的时候,她总是愿意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赵恬朗的同桌喜欢看益智类的报刊书籍,赵恬朗就主动把自己订阅的杂志借阅给同桌。赵恬朗喜欢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她享受分享并为之开心。

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赵恬朗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电子琴、编程等有趣有益的课程;她还很喜欢绘画、艺术手工创作、科学小发明。她也十分注重体育锻炼,坚持打乒乓球、跑步,积极参加学校跳绳比赛等,以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

鲜艳的红领巾在胸前飘扬,赵恬朗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挽救患者的生命,解除病痛,造福人民,报效祖国。

王紫宸

人物简介:王紫宸,女,2012年9月生,蚌埠市禹会区马城镇中心小学学生。

事迹简介:在同学们眼中,王紫宸是一个活泼可爱、内敛清秀、充满爱心的阳光女孩。在邻居眼里,她是“别人家的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新时代好少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王紫宸勤奋好学,虚心上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课下及时总结、善于反思,经常为了一个问题和同学争得面红耳赤,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友谊。作为学校大队部委员,她每天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带领班级同学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

她特别喜爱读书,小小年纪的她已经读了许多经典名著,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和课外知识,学校开展的“美丽阅读”活动,让她如沐春风,尽情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里。除了喜欢阅读,舞蹈也是她的最爱,在各级比赛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舞蹈锦标赛金奖、安徽省少儿春节晚会金奖、安徽省体育舞蹈公开赛银奖。

热爱公益。她积极帮助同小区的孤寡老人,节假日里,她帮助孤寡老人扫地、拖地、抹桌子……老人们都笑着称呼她为自己的“亲孙女”。春节期间,她积极响应号召,宣传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以实际行动为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

顾智翔

人物简介:顾智翔,男,14岁,蚌埠第二十中学学生。

事迹简介:顾智翔诚实善良,品学兼优,自立自强,虽然出身贫寒,但是他不畏困难,逆风而行,像一只雏鹰一样,向着理想执着飞翔。

因家庭遭遇不幸,顾智翔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种了几亩田地,祖孙二人靠着种地的微薄收入来维持生活。年幼的顾智翔很懂事,帮着奶奶一起担负起家庭生活的重任。随着奶奶年纪越来越大,她也逐渐失去了劳动能力,祖孙二人只能依靠低保生活。

到了上学的年龄,顾智翔特别珍惜上学的机会,认真学习。每天放学后,他先去田间地头帮奶奶干活,忙完后和奶奶一起回家做饭,安顿好奶奶后,他抓紧时间写作业、预习功课,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后,他会给奶奶做好早饭,匆忙吃好早饭后再赶去上学。

除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外,顾智翔还特别喜欢看书,课间、课外活动时,总是看到他在教室里认真阅读。他不仅自己勤奋上进,还主动帮助班级里的同学,时刻想着集体,多次获得表彰,被评为学校“优秀班干部”和“三好学生”。

作为班级劳动委员,他热爱劳动,每天中午都会带领同学们抬餐具、送餐具,积极为班级服务;每次学校大扫除,总会有他的身影;有同学发生矛盾时,他会主动上前劝阻,做好调解工作,是老师名副其实的小帮手。

张家睿

人物简介:张家睿,男,2008年4月生,蚌埠第三实验学校九年级学生。

事迹简介:提起张家睿,认识他的老师、同学无不竖起大拇指。他乐观开朗,勤奋好学,2023年被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录取。

张家睿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十分忙碌,张家睿总是帮助忙碌的父母干家务,自立自强。他在生活上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到自主自立,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提高自己适应环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张家睿清楚地知道,知识改变命运。他学习刻苦勤奋,善思好问,身上总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课堂上他总是认真听讲,那个最积极举手发言的准是他。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他总是抓紧时间完成,常常在放学之前就已经写完,养成了几乎不把作业带回家的好习惯,同学们大呼他“卷王”。

他在不断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同时,还主动帮助学习落后的同学。为了帮助他们解答疑难,他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讲解。

备考期间,一道又一道题目,一张又一张试卷……当黄昏爬上枝头,张家睿的眼里没有黑夜,那不灭的灯光就是他紧握在手里的高高举起的火把,照亮了前进的方向。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优秀的人太多。如果想过一个无悔的人生,就要在青春的年纪尽全力,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张家睿说,要珍惜现在,努力奋斗,拼搏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姚婧琪

人物简介:姚婧琪,14岁,蚌埠高新迎宾实验学校学生。

事迹简介:陌生老人摔倒在地,作为路人,扶还是不扶?姚婧琪毫不迟疑,上前搀扶。做了好事之后,她没有向老师和同学提起,因为她觉得,这只是一件顺手能做的小事,并不值得一提。

那是一次放学,因为下雨,学校接孩子的家长很多,姚婧琪在校门口等待家长来接她,突然,人群中传来“有人摔倒了”的惊呼声,一辆电动车撞了一位老奶奶,肇事者直接钻进人群跑了,只留下躺在湿滑的马路上的老人。

“奶奶摔倒后想坐起来,还没有完全坐起时,又倒了下去。”姚婧琪回忆,发现阿婆躺在地上,姚婧琪和好朋友挤进人群,扶起老人。“我们劝她打电话告知家人,但老人没有什么大碍,又怕女儿担心,一直不肯打电话。”姚婧琪离开前,再次提醒阿婆,一定要打电话给家人。女孩的细心、耐心和善心深深地打动了阿婆。当阿婆保证会打电话给女儿后,姚婧琪才离开。

姚婧琪说:“老师教育我们,要把乐于助人铭记在心。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份关心和美好,相信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她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父母,团结同学。在家里,她虽然是独生女,但从不娇惯自己,总是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她尽可能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姚婧琪以少先队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帮助同学,助人为乐,她努力将温暖带给身边每一个人。

耿毅桥

人物简介:耿毅桥,男,2006年4月生,蚌埠铁路中学高一学生,国家一级运动员。

事迹简介:耿毅桥是一个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阳光少年。他勤奋学习,用不服输的劲头面对成长路上的每一次挑战。他热爱游泳,一路披荆斩棘“游进”安徽省游泳队。他热心公益,尽自己所能,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

2014年,“旱鸭子”耿毅桥在蚌埠市体校选拔中脱颖而出,进入市游泳队正式学习游泳。日复一日的训练既辛苦又枯燥,耿毅桥一直咬牙坚持。为了把“引体向上”做到标准完美,他的手心一次一次磨出血泡,血泡破了又愈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汗水和泪水的见证下,耿毅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安徽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男子11岁组仰泳全能第一名、安徽省游泳传统项目学校锦标赛仰泳全能第一名、安徽省十四届运动会仰泳全能第二名……厚厚的一摞奖状,都是他奋斗之路的“勋章”。

2019年,耿毅桥恋恋不舍离开省队,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向着“学习和游泳齐头并进”的目标整装出发。为了尽快跟上学习进度,他拿出学游泳时“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学习成绩稳步提升。在学习之余没有放弃游泳训练,他在2021年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

他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校园爱心帮扶、小区义务植树……都有他的身影。在未来的路上,相信阳光少年耿毅桥会用梦想作帆,以拼搏为桨,做青春之路的“追梦人”,奔赴属于他的星辰大海。

来源:蚌埠日报社

融媒体记者:周芳林 整理

编辑:侯靖

校检:成凯审核:朱素贤监制:王静 总监制:孟儒存

今日推荐

点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