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三月初四(92年三月初四是什么命)

浮生若梦 2023-10-09 10:46:30 网友上传

《论语》共读第92天—今日诵读《论语•里仁篇第四》第二十三章

《论语》共读第92天—今日诵读

《论语•里仁篇第四》第二十三章: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2020年3月27日星期五(庚子年三月初四)

与1992年新军委领导班子组成

文/水新营

1992年早春,88岁高龄的视察中国南方地区,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验,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问题。以这次谈话和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四大召开前夕,一直关注着大会筹备的进展情况。他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的高度着眼,对新时期军队建设进行了深刻的思考。10月6日,给中央政治局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新一届中央军委领导班子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得到了中央政治局的完全赞同。他还特别交代,“军队要保持团结一致,保持老红军本色,这点十分重要。”

提名留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今后主要由、张震两位同志在同志领导下主管军委的日常工作。据我了解,、张震同志最熟悉军队。将来挑选接班人的工作,需要熟悉军队的人来承担责任。”在1992年10月6日给中央政治局的信中如是说。这源于数十年来对、张震的一贯了解。对,熟悉得更早一些。13岁投身革命,身经百战,九死一生。在抗战初期的129师师部,他有幸和、在一起共同生活和战斗过一段难忘的岁月。

此后数十年间,从一线部队逐渐成长为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但和交往并不太多。改革开放以后,才重新在领导下的总参谋部任职。在任总参谋长助理、副总参谋长期间,他的工作得到的高度认可。令人惊异的是,的人生最辉煌篇章,竟然是在古稀之年后才真正奏响。

1987年10月,十三大召开。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再次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在海军司令员任期内,深入部队调查研究,认真解决海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中国海军的建设大踏步地跃升到一个新台阶。同时,他对海军战略发展和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受到总部机关和军队院校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引起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一些国外军事媒体将他誉为“中国的马汉”。

此时,71岁的早做好了退休的准备。“本以为此生事业到此告一段落,却出乎意料走进了军委机关”。他被点将,担任军委副秘书长。听到这个消息,大为意外。嘱咐他:“调你到军委来工作,就是考虑到军队要搞现代化,现在全军熟悉科研装备的就你了。调你来就是抓装备,抓现代化。”和武器装备发展有不解之缘。上个世纪60年代初开始,他离开海军,担任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参与组织领导过各种武器装备的研制和决策。

在新的历史时期,不负军委和的重托。到军委任职后,他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确定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很快就打开了武器装备发展的新局面。与此同时,他又要求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上,借鉴外军技术,“充分吸收利用,以加快前进速度”,使得中队武器装备建设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同时,还积极协助军委主要领导做好加快和深化军队改革的相关工作。

◆1992年,在中国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和亲切握手。

1989年11月6日至9日,作为中顾委委员列席十三届五中全会。那天会上印发了9月4日上午与、、、万里等人的谈话要点材料。这份材料说明:主动提出,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提名任军委主席,兼第一副主席,任副主席,杨白冰任秘书长。看了材料之后,深感意外和责任重大,担心力不从心,会后立即给办公室主任打电话,请其报告小平同志:“还是选别人好。”回话:“邓主席已定,不会改变。”

的态度原来就非常明确:“身体好,知识面比较宽,解放后一直搞国防工业、搞科技装备,在苏联还学了几年。他懂科学,搞卫星、导弹都参加过,是荣臻同志的主要助手。选这么个人当军委副主席恐怕比只看资格好。我们军队中老干部四方面军的占大多数,这个副主席要是四方面军的。是四方面军的,某种程度上说是比较年轻力壮一点的,身体好,是能听党的话的。当然。听党的话的人多得很,但是他几个条件都具备。”

三年之后,在1992年10月的十四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回忆说:“我被选进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是没有想到的事情。”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军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以76岁高龄的中顾委委员的身份,进入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班子,是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这也是着眼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会前就作出的远瞩的安排。回忆道:“这是党的培养,也离不开小平同志对我的教诲和信任。”

在此后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及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期间,没有辜负的重托,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认真履行职责,给主席当好助手。在告别军营之际,曾用简洁的话语,概括了自己近七十年的军事生涯:“作为军人,我一直在冲锋陷阵,没有让军装沾上污点;作为下级,我完成了小平的重托,将来汇报,可以不用汗颜。”

建议增加张震为中央军委副主席

1992年,时任国防大学校长兼政委的张震78岁,已近古人所说的“杖朝”之年,他早有退休的思想准备。在当年4月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张震就表示,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参加军委的会议了,并就平时考虑到的有关军队建设的战略指导、体制编制、教育训练等方面的问题,敞开心扉讲了自己的想法。随后,张震又向军委领导同志写了书面报告,建议派一个合适的同志来接替自己的工作。

同年9月,就在张震准备退休的时候,中旬的一天,一位同志来传达中央领导同志的意见:中央根据小平同志的建议,考虑在党的十四大时,要张震参加军委领导工作。这个决定对张震来讲,太突然了,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张震深知这副担子的分量,衡量一下自己,文化水平不高,高科技知识贫乏,也缺乏指挥现代战争的经验,特别是年龄大了,在全军在职干部中是数一数二的,恐怕难当此重任。但同时他又考虑,党和国家正处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关键时刻,能否保持军队的稳定是党和国家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老党员、老红军、老战士,在党和军队需要自己的时候,理应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

◆1992年10月20日,和张震亲切握手。

根据10月6日给中央政治局写信谈到对中央军委人事安排意见时,在决定留任副主席时,还建议增加张震为军委副主席。10月19日,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为中央军委主席,决定和张震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协助主席主管军委的日常工作。张震出任军委副主席也是众望所归以及知人善任的结果。

张震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后长期从事军事指挥和参谋工作。曾先后担任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第三野战军参谋长。淮海战役期间,张震第一次见到了。在以为书记的总前委领导下,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两支大军并肩作战,取得了淮海战役的最后胜利。后来,在渡江战役中,中原野战军(已改称第二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已改称第三野战军)又在一起并肩作战。晚年在谈到渡江作战时曾说:“我的指挥部在三野司令部,张震是参谋长。”指的就是这一段情况。

1975年1月,根据的提议,重新走上党、国家和军队领导岗位。同年8月,他开始大刀阔斧地解决军队高层领导班子“软、懒、散”问题。这时,张震被任命为总后勤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中央军委常委粟裕代表军委和张震谈话,明确告知“是小平同志点的将”。张震后任总后勤部部长、副总参谋长等职,为全军后勤工作及全面加强各级司令部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5年11月后,张震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校长、校长兼政委。由于较好地坚持了正确的建校方针和教学指导思想,国防大学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各项建设不断发展,为加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合格的指挥和参谋人才。张震在国防大学的工作受到军委领导的高度评价。

十四大胜利闭幕后,10月20日,88岁高龄的和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出席十四大的代表。当他走到张震面前时,突然停住脚步,紧紧拉着张震的手,亲切询问张震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张震激动地回答说今年已经78岁了。欣慰地说:“你比我小10岁,还可以干一届。”并语重心长地嘱咐张震,“一定要协助同志,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军各级领导班子调整好、建设好,保证各级领导权要掌握在忠于党的路线的同志手中。”张震深知军委副主席的工作过去多是老帅们担当的,他们在全党全军德高望重。现在,党把自己放到这个重要岗位,张震深感差距甚远,颇有如履薄冰之感。他只有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再为人民军队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就这样,张震作为一名就要退出现役的老战士,牢记的嘱托,积极协助军委主要领导,坚持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发扬老红军优良传统,保证人民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不断开创人民军队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推荐为总参谋长及提名军委其他成员

在10月6日对新一届军委领导班子提出的具体方案中,除了、张震担任军委副主席之外,还考虑要选拔军队中年富力强的优秀同志进入新一届军委班子。在信中,他提出了新一届军委组成名单。这个名单十四届一中全会通过。随后,新一届军委委员、于永波、傅全有分别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总后勤部部长。、于永波、傅全有原来分别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总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留任的军委委员、原总参谋长在次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被任命为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在新任军委委员、于永波、傅全有三人中,总参谋长无疑最引人注目。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在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部。作为这一军事首脑机关的领头人,总参谋长在军队和国防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也十分关注这一职务的接替人选,他考虑到总参谋长要由“真正带兵的人”担任。最终,经过深思熟虑,根据长期对军队高级干部的了解、观察而掌握的情况,把目光定格在济南军区司令员身上。

◆1993年11月3日,在家中和合影。

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这一任命对来说,实在出乎意料。1985年全军百万大裁军,11个大军区合并为7个大军区。由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改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对此,心情很平静。在离开武汉时,写了一首打油诗:“离别黄鹤楼,携眷赴广州。再干几年头,驻穗度春秋。”1987年11月,他接替尤太忠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1990年4月,调任济南军区司令员。调任前,中央军委领导集体找他谈话,当军委领导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我今年快63岁了,到济南军区再干两年就到了休息的年龄,我在广州的家就不搬了。”军委领导同意了他的请求。因此,出任总参谋长,确实事先一点准备都没有。

但是,当回顾不寻常的军事经历时,不由得令人感慨:他就是要找的“真正带兵的人”。1944年秋,16岁的怀着国恨家仇,参加了八路军。革命大家庭的温暖从此激励着舍生忘死,铁心跟党走、跟人民军队走。在战争岁月,参加大小战斗数十次,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和平年代里枕戈待旦、苦练精兵,逐渐成长为人民军队历史上著名的“塔山英雄团”的团长、“铁军师”的师长。

1978年12月初,时任“铁军师”师长的正在北京的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突然接到任命,让他兼四十三军副军长。很快,上边又下发命令,要提前离校,迅速赶回驻地,率“铁军师”随军开赴广西前线参加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在带领下,“铁军师”官兵士气高昂,出色完成了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任务。部队打完仗回撤时,在参加了参战牺牲烈士追悼大会之后,又专门留下来到烈士陵园,一个人缓慢地走到每一块墓碑前,泪流满面地一个一个跟烈士们告别。

1979年5月12日,《解放军报》刊登了长篇访谈《杀鸡用牛刀——师长谈集中兵力打歼灭战问题》,中央军委主席对此文赞赏有加,从此记住了。1981年3月18日,离开工作了13年的“铁军师”师长岗位,就任四十三军军长。1982年9月,作为中央选拔培养的中青年后备干部,在党的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受到、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0月,54岁的被任命为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大军区副司令员。后来,张爱萍、尤太忠等老同志也多次向推荐过。1990年至1992年,每次到上海路过济南时,和宋清渭政委等都向他汇报济南军区所属部队建设情况。在交谈中,对留下很好的印象。

1992年10月至1995年9月,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1995年9月至2002年11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1997年9月起,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协助主席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十年间,在以同志为核心的领导下,他直接参与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及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的决策与实施。牢记在家中接见他时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始终坚持以“上不愧党、下不愧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座右铭,忠心耿耿,一身正气,雷厉风行,夙夜在公,为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沉默的英雄,无声的奉献——老战士罗锦文深藏功名的“平凡”人生

新华社杭州3月19日电 题:沉默的英雄,无声的奉献——老战士罗锦文深藏功名的“平凡”人生

新华社记者俞菀、李平、李泽欣

2022年11月11日上午,浙江省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内镜室主任医师王明友正在为一位吞咽困难的96岁老人做食道支架置入手术。突然,医生的眉头紧皱起来:在X射线下,发现老人右侧肩膀里居然有一颗长约3.5厘米的子弹!

通过询问所得知的真相,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位名叫罗锦文的老人,曾先后参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而这颗子弹,已深藏在他体内70多年。

循着这颗子弹,老战士罗锦文的一生徐徐展开……

藏了74年的子弹,早已融入他的血肉

“70几年了,一直在里面。”说起肩膀里的子弹,罗锦文老人显得很平静,“平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下雨天的时候,肩膀会有些酸痛。有时写字,手有点不听使唤。”

这颗子弹的来历,要追溯到解放战争时期。

罗锦文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县(今平湖市),幼年丧父、家境贫寒。1949年5月,23岁的罗锦文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31军92师276团3营机枪连的一名机。1949年8月,他跟随部队向退踞漳厦区域的残余部队发起进攻。

“那是我入伍后参加的第一场大战。战斗期间,我突然感觉右肩膀一痛,当时没空理会。等到战斗间歇摸了一下发现出血了,才叫来卫生员。卫生员上来,没摸到子弹,就简单包扎了下。”罗锦文说,“当时都是‘轻伤不下火线’,所以我继续跟着部队,前进!”

罗锦文坦言,战场上,机是阵亡率最高的兵种之一,很多战友倒下了就没有再起来。但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赴后继,“就是服从命令,部队要我们到哪里就去哪里。”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取得压倒性的胜利,罗锦文右肩上的伤口也逐渐结痂。

1951年5月,罗锦文又主动报名参加了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50军149师警卫营3连的一名战士。一路北上到达辽宁,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罗锦文所在部队主要负责挖坑道、守机场、值守防空哨、后勤保障等工作。“那个时候艰苦啊,阵地上空,炮弹一直打。”朝鲜战场天寒地冻,土石坚硬,作业工具严重不足,罗锦文和他的战友们克服敌军天上炸、地面轰的危险,24小时三班作业,构筑起了一道道阻敌歼敌的战壕。

随着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订,罗锦文于1955年复员返乡,后又响应国家号召下乡务农20余年。直至2012年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队医院动手术,在术前常规检查中,才第一次知道肩膀里可能有一颗子弹。

“我们也是那个时候才知道。问他,他就说是年轻时打仗留下的,没有提更多,也不让我们跟别人说。”罗锦文儿媳柳燕表示,因为没有对日常行动造成太大的不便,家人们便都遵从罗老的意愿,决定不取出子弹。

2022年,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给老人做食道支架置入手术时,X射线下清晰地看到老人肩膀里有颗长约3.5厘米的子弹。而这颗子弹,早已与老人的骨头粘在了一起,无法取出。

“我行医10多年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王明友说,“这样的老革命,我们一定要尽全力把老人的食道问题解决好,让他继续有一个保质保量的生活。”

这辈子唯一一次向政府“提要求”,是一份“遗失申请”

“老罗,吃饭了,我来帮你!”2023年3月3日中午,平湖一家老年康复护理院的护理员张杏忠走进罗锦文的病房。白粥、蛋羹、撕成小块的鸡腿肉……罗锦文基本利索地吃完了,吞咽困难的问题得到了缓解。

“如果不是媒体来报道,我根本不知道老罗是参加过大战的人。”张杏忠说,尽管已经97岁高龄,眼睛看不清、听力不太好,但罗锦文习惯了“不求人”,“如果不是因为最近摔了一跤,他什么都可以自己搞。”

1962年,复员返乡的罗锦文再次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带着妻子和刚出生4个月的儿子,到当时的钟埭公社支援一线农业生产。原共民大队(该大队后来并入钟埭村)党支部书记徐仁法说:“我们当时只知道他当过兵,具体参加过什么战役,他没有跟我们说过,肩膀上受过伤的事,也没有和我们说过,更没向组织提过任何特殊要求。”

作为老复员军人,罗锦文这辈子唯一一次向政府“提要求”,是因为一场火灾。

结束务农回城后,1991年出租房里的一场火灾把他“压箱底”的一枚三等功奖章及退伍证明材料等全部烧毁。于是他向当时户口所在地的钟埭镇人武部郑重提交了一份“遗失申请书”,获得了盖章认定。

“这份盖了章的申请书,是我在整理奶奶遗物时偶然发现的,这才了解了爷爷的参军历史。”罗锦文的孙子罗翔说。

“在我父亲看来,钱财都是身外物,军人荣誉和身份却不能丢。”罗锦文的儿子罗继胜说,2019年和2020年,当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交到父亲手里时,他就像是收到了这辈子最好的礼物。

“我从小就是个苦孩子,是党和军队养育了我。相比那些牺牲的战友,我已经很知足了。”罗锦文说,“我们不怕吃苦,现在祖国越来越昌盛,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我们那辈人打仗牺牲的付出都值得了。”

让光荣的记忆一代代传下去

吃苦不求人。罗锦文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教导家人的。

罗继胜说,2000年,他们夫妻俩双双下岗,父亲鼓励他们要自己想办法,不要麻烦政府。多年来夫妻两人自食其力、不怕苦不怕累地打工挣钱,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儿子罗翔也通过自己努力,成功入职嘉兴一家国有企业。

后辈奋进,对罗锦文来说是莫大的欣慰。

“罗锦文老人一直保持着部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老人身体里有颗子弹,也是最近医院偶然披露了信息,大家才得以知晓。这种淡泊名利的思想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令人钦佩。”平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曹亮说。

随着我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老复员军人生活待遇稳步提高。罗锦文目前每个月能享受到合计5600多元的各类生活补助和城乡居民社保待遇,而他住院期间的手术和康复护理费用,相关部门也会依据政策做最大程度减免。

2023年3月4日,江南春至。午饭后的罗锦文安静地躺在病床上,感受暖阳照拂。

当记者问他是否还有联系的战友时,他想了想说:“有一位新安江的战友,当年在一个部队,是一起出去,一起回来的。回来之后还通过一段时间书信,他的通信地址我抄在日记本里,可惜后来烧掉了,也不知道他还在不在……”

得知情况后,曹亮立即向新安江沿线的杭州市淳安县和建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经多方查找,建德一名叫程勇的老革命军人,情况与罗锦文描述的基本相符,可惜这位老人已去世多年。

“已经不在了啊……”罗锦文得知消息后,点了点头,陷入沉默。

“每一位老战士都是那段苦难辉煌岁月的见证。我们要通过常态化走访慰问,做好老复员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和其他退役军人保家卫国故事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让光荣的记忆薪火相传。”曹亮说。

海报设计:孙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