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成名的八字(一夜成名的八字短句)

行尸走肉 2023-09-02 16:27:22 网友上传

孙权成名之战:“草船借箭”名耀三国,“八字退曹”传为佳话

孙权在乱世之中的崛起,可以说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他接手的本就是一个已经基本成型的帝国基础,这相对于曹操和刘备建立帝国的基础而言,起点就很高。但是,起点高未必能做得好,这是从古至今众多典型案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而孙权就是那个起点高,做得又好的典型案例。孙权苦心经营的孙吴帝国,在三国之中国祚最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今天要分享的三国故事,就是孙权早期的成名之战,后世称之为“濡须口之战”或“濡须之战”。

吴、魏的必争之地——“濡须口”;

根据《辞海》中的解释,“濡须”是古代江淮地区注入长江的一条水系名称,该水系的源头在今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内的西巢湖,流经今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的东南注入长江。这条水系在汉末三国时期被称之为“濡须水”,是江淮地区的主要水道之一,也是巢湖进入长江流域的唯一水道,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和战略地位,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所谓的“濡须口”,就是濡须水注入长江的进水口,相当于扼制濡须水的一个主要关口。

关于“濡须口”的具置,由于历时过于久远,古代的水系、水道经过千余年的冲刷与淤积也多有变迁,只知在今无为县东北一带靠近长江入口的位置,具置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是,“濡须口”在汉末三国时期对吴、魏两国的重要性,在清嘉庆年的《无为州志》中却有着非常详细的记载。

该书载,汉末三国时期,吴、魏两国在江淮地区的军事对峙,曹魏一方的军事重镇在以合肥古城为中心的周边一带,其中包含有巢湖、巢县等地域;而孙吴的军事重镇则在以“濡须口”为中心的周边一带,其中包含有当时的濡须坞、东关等地域。该书中还明确指出,只要魏人不过“濡须”地带,吴国的都城“建业”,即今南京市,便可高枕无忧。所以,每当魏国举兵进攻濡须时,吴国必然倾尽全国之力抗击。

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整个三国时期,吴、魏两国曾围绕“濡须口”展开了四次大规模征战,分别是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魏明帝嘉平四年(公元252年)等。在四次征战之中,曹操亲率大军进攻两次,孙权亲自率部迎敌、督战两次,由此足可见“濡须口”在当时的重要性。而孙权的成名之战,就在第一次亲自率部迎敌的“濡须口”之战中。

吴、魏对峙“濡须口”;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受到重创之后,经过了三年的修生养息,终于在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恢复了元气。此时,曹操已经平息了关中地区的叛乱,马超、韩遂等人的残余势力,暂且已经构不成威胁,后方基本稳固。于是,就把目光盯在了东南战场。

曹操此次南征的用意有两个:一、孙权趁着曹操无暇顾及东南的时候,势力发展得太快了,有必要敲打一下,最好是一举平定江东地区,永绝后患。即使不能荡平江东,也可以顺便占据濡须地区,将东吴的经济、政治中心俯视在曹魏的兵锋之下,掌握伐吴的主动权;二、孙权有些目中无人,趁着曹操的实力尚未恢复和关中地区还没有稳固的间隙,曾经出手染指曹魏在江淮地区的军事重镇合肥地区。虽然在扬州刺史刘馥的顽强抵抗之下,孙权没有达到目的,但此种行为着实令人可恨、可恼,必须要教训一下出出这口恶气。

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2年)正月,曹操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亲率大军开拔,挺近至江淮地区的合肥重地。

孙权听闻曹操南征的消息之后非常震惊,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最终做出了一致性的决定,由孙权亲自挂帅,率领大军前往“濡须口”迎敌。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孙权还命大将朱然,在东关地区修筑了濡须坞,一方面做好长期应战的准备;另一方面,防止魏军从东关一带偷袭。

此时孙权的内心深处,要说害怕情绪肯定是有的,毕竟“濡须口”的战略地位对吴国太重要了,此地的得失,直接决定着能否掌握战场主动权的问题。但是,要说孙权惊恐失措,倒也不至于。毕竟,孙权十六岁时也是经历过战场生死的人,尤其是十九岁掌控东吴之后,在没有周瑜、程普等人的帮助下,独自率领族中子弟经历了一场立威之战,此时正是心气高涨、跃跃欲试的时候。关于孙权的“立威之战”,会在另外的文章中做一个详细的介绍,本文当中不再展开赘述。

就这样,曹操与孙权,各自率领着部众,在江淮地区的“濡须口”一带形成了对峙之势。

孙权的成名之战——“草船借箭”、“八字退敌”;

在此次“濡须口”之战中,曹操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最博人眼球的是孙权的表现。

据《三国志》和《资治通鉴》载,开战之初,孙权不停劝谏,率部主动出击,集中兵力进攻曹操的军营,结果,导致后方空虚,给了曹操一个可乘之机。曹操率部攻破了吴军的一处营地,俘虏了吴将公孙阳,取得了开战之初的一个小胜利。之后,曹操想继续扩大战果,再次命人偷袭吴军的军营。孙权首攻失利之后不敢托大,采用水军的优势围歼来敌,斩杀、溺亡魏军数千人,生擒三千余人。不仅将战事扳成了平局,而且,也让曹操清醒地认识到了吴国水军的犀利。

接下来,双方又经过数次相互攻伐,互有胜负,不分伯仲。曹操原本以为这是一场以大欺小的歼灭战,却没成想打成了焦灼战,尤其是吴国水军的优势,令曹操十分忌惮。于是,曹操命令诸军固防坚守,与孙权大军僵持了起来。孙权见魏军龟缩不出,也来了兴致,不仅亲自率部在魏军营前叫阵,并且,在多次叫阵无果之后,还趁着夜间,驾着战船进入魏军的营寨,进行了一趟巡视、阅兵、游览。仅带一艘战船进入魏军水师营寨腹地,可想孙权当时的胆子有多大。

据裴松之注引《魏略》中的记载,孙权乘着大船进入魏军营寨巡视,曹操下令万箭齐发,船身一面受箭太多出现了倾斜,孙权又命船转向,最后“箭均船平,乃还。”这即是“草船借箭”这一典故的由来。

关于孙权“八字退敌”,也是传为佳话的一个典故。据裴松之注引《吴历》中的记载,吴、魏两军僵持日久,谁也没有捞到一点好处,魏军又摄于吴国水军龟缩不出,孙权也渐渐的失去了继续对峙的兴致。于是,孙权就给曹操写了一封信,随信还有一张便条,上面就写了八个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来日方长,只要你不死,咱们还有机会一决高下,何必像现在这样都僵着不动呢?

曹操看了孙权的信之后,就率部退兵了,“濡须口”之战就此结束。此次吴、魏交战,既是首次围绕“濡须口”展开的争夺战,也是孙权成名并享誉后世的一次经典战役。所以,从这种意义来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还真是孙权成名的一处福地。

参考书籍:《三国志》

世人皆有发财梦,唯独自身出名时。

世人皆有发财梦,故有钱人总是受人瞩目。有钱绝不是罪恶,社会需要有钱人,如果富人都不存在,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十分可怜。富人们使我们感到有兴趣的,不只是他们会赚大钱,他们如何花钱,他们的乐趣,他们的恐惧也同样令人着迷。

有钱好办事,更容易找到刺激,享乐,他们花得起,可以拥有豪宅,名车,游艇,私人飞机,还有一个能将财富穿戴在身上的妻子。也可买到权势,尊敬,情爱以及最好的医疗。钱或许可以买到一点青春,但总有一天死神还是会降临。然而有钱人最怕的还是飞来横祸,比如绑架行动,或是走结之路,那也是危险的,终究沒有好的结果,这巳经是历史的定论。

1999年胡润首创\"百富榜\",是追踪记录中国企业家群体变化的权威机构,促使人们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对待财富和富豪,鼓励人们追求私人财富和个人奋斗。

在近二十年的\"百富榜\"上,曾人气最牛的当数黄光裕,2004.2005.2008年三度问鼎大陆首富,又突然成为阶下囚,如此起伏跌宕的传奇人生,当然吸引众人的关注。黄光裕的八字:

乾造:己酉,己巳,甲申,丁卯。

食伤生财成局,年,月外财均合日干,与财有缘。日干在时支坐羊刃,旺。时干高透伤官,通月令。木火土金流通,五行无明水,缺护卫。年月柱己酉,己巳拱出虚神丑土,财星,财库,天乙贵人。拱夹最怕行运填实,恐有灾。

黄光裕出生于广东潮阳,家道中落,年少时的穷窘让他很早体验到人生的艰辛。八十年代初,就与他人一起走私家电,初中肄业。1986丙寅年,驿马,与兄在北京承包一门面,开始出售进口电器。1987丁卯年\"国美电器店\"正式挂牌。1991辛未年,利用《北京晚报》中缝打起\"买家电,到国美\"的广告。1993癸酉年鉴于门店不断增加,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开始家电连锁经营。因工作关系认识在银行的杜鹃,1998戊寅年与她结婚。1999己卯年,国美从北京走向全国,渐入佳境。业务拓展到金融借贷,房地产等多个领域。2004甲申年,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以借壳方式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海外上市的家电连锁企业。

2008戊子年,刚获第三次内地首富,年末被刑拘。子卯刑坏羊刃。2010庚寅年,寅巳申三刑,以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单位行贿罪被判14年牢狱。

人怕出名猪怕壮,伤官之人,太強势,妨碍了其他利益集团有关联。命运之神似乎不会总是眷顾一个人。曾经的首富,商界奇才始终无法滿足日益膨胀的欲望与野心,最终迷失在了自我驾驶的欲望号列车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