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八字是什么生肖(横八字是什么生肖呢)

听梦的风尘女 2023-08-22 15:38:12 网友投稿

董其昌是如何理解米芾所说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

米海岳书“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八字真言,无等之咒也。然须结字得势,海岳自谓集古字,盖于结字最留意。比其晚年,始自出新思耳。学米书者,惟吴琚绝肖,黄华、樗(chū)寮(liáo)一支半节,虽虎儿亦不似也。

“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是书法中一种具体的用笔方法。由米芾总结和提出,原意主要指竖笔和横笔时的用笔方法。董其昌十分赞成这句话,称之为“真言、无等之咒”。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此八个字是建立在书法的“势”之上。“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实质是“回锋收笔”,但又不只如此简单,还需“顺势而为”,即不等到势尽就要开始再次转笔以完成下一个字的衔接。如何完成“转笔”和“衔接”?董其昌在后文中会讲到:“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千古不传语。”

早在东汉,蔡邕在《九势》中就提到“势”的重要性:“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势以力为动因,如“欲下先上,欲左先右”“竖画横下,横画竖下”等,书法始于自然,是自然生发之势,来去皆不可挡,不可人为矫揉造作。

米芾《临沂使君帖》

董其昌讲道,就算临摹工夫深厚的书家,也很难领悟到被临书者的神韵,除非在临摹到一定境界之上有自己的突破创新,正如荀子《劝学》中所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只有如此,才能在临摹之上达到一个新高度。

董其昌举了米芾的例子:米芾称自己是在“集古字”,谦逊风趣,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是在精研字法,且勤学不辍,有“一日不书,便觉思涩”之感。就书法技巧来看,米芾在青年时期已经达到相当水准,尤其对之前书帖的临摹几乎以假乱真。不过这也导致其书法风格始终没能定型,所以他自称“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何以为主”,直到50多岁时才完成了自己风格的确立。虽然世人对其作品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其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以及对后世书风产生的深远影响。

吴琚《急足帖》

有很多人习米书,却鲜有惟妙惟肖者,董其昌认为吴琚(南宋书法家)算一个,黄华(金代书法家王庭筠)、樗寮(南宋书法家张即之)属于一知半解,即便是虎儿(米芾的儿子米友仁),也是学不出其父的体势气韵。一方面许是米海岳之书确实难学,另一方面是很多书家就字学字,未作深入研究,让自己陷入泥潭,无法自拔矣。可见书法学习之难、创作之难。

《名家批注本》系列,约请当今书法名家对经典碑帖进行赏析评注,旨在为广大书法创作者及研习者提供理论和技术两方面的支持,也为碑帖爱好者提供很好的参考。

《蜀素帖》《苕溪诗帖》为米芾行书代表作,加之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曹宝麟先生批注,必将有益于读者对此碑的解读和学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