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1月31(94年1月31日)

脾气很大 2023-07-30 00:35:11 网络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

江源区概况

江源区是吉林省白山市的两个城区之一,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白山市西部,东与抚松县为邻,西北与柳河县交界,西南与浑江区相连,南与临江市毗连,北与靖宇县接壤,总面积1348平方公里。江源区地势复杂,河流蜿蜒,沟谷交错,地处中纬度内陆山区,属北温带大陆性东亚季风气候。截至2020年末,江源区常住人口有138272人。

江源,得名于浑江源头。1994年1月31日浑江市更名为白山市,随之浑江市三岔子区更名白山市三岔子区,1995年12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白山市三岔子区改为吉林省江源县。2006年6月5日,国务院批准恢复设立白山市江源区。全区辖6个镇,4个街道,60个行政村,29个社区。

江源区是中国黑木耳之乡、其辖区的砟子镇是白山市远近闻名的黑木耳专业镇。此外江源区也曾先后荣获“中国松花石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称号,坐落在江源区的“中国松花石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座以松花石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江源区历史

宋辽时属东京道绿州,明时属建州卫。

清时,江源属盛京,光绪二十八年(1902 )置临江县,江源区属之。

1945年后,为临江县辖镇,名为孙家堡子(区划沿革与临江市同)。

1946年1月23日,在孙家堡子设三岔子区,划归吉辽省通化分省临江县管辖,为临江县辖区,属临江县第五区。

1946年7月,临江为辽宁省通化专区驻地,三岔子区隶属于辽宁省通化专区临江县。

1947年1月20日,临江为辽宁省直辖县,6月中旬,临江县划入辽宁省第一专区,为临江县的第十区(三岔子镇)。

1948年2月11日,复归辽宁省直辖;6月21日,划归安东 省管辖。

1956年,成立三岔子镇,为临江县辖镇。1960年,撤销临江县,设立浑江市。为浑江市(县级)辖镇。

1985年前,属浑江市(县级市)所辖。

1985年2月4日,国务院批准浑江市改为地级市,设八道江区、临江区、三岔子区。

1994年1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浑江市更名为白山市,浑江市三岔子区更名白山市三岔子区。

1995年12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白山市三岔子区改为吉林省江源县。

2006年6月5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吉林省江源县,恢复设立白山市江源区。以原江源县的行政区域为江源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孙家堡子镇。

江源区景点

干饭盆国家AA景区

干饭盆国家AA景区位于东经126度50分与北纬42度相交处的白山市江源区境内,距长白山景区100多公里,有“长白山百慕大”之美誉。2006年12月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同年被评为国家AA景区。

  干饭盆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7.5公里。在方圆近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森林茂密,环形山岭连绵起伏呈盆状。有大盆套小盆,九九八十一盆之说,是举世罕见的地质奇观。抗日战争期间,抗日英雄杨靖宇、王德泰将军领导的抗日联军在这一带打击日本侵略者,常在干饭盆宿营,还在盆里设密营,储藏军需。

干饭盆被誉为长白山的“百慕大”,有许多待解的千古之迷:一是人进盆里为什么会迷路,走不出来;二是指南针为什么会失灵;三是干饭盆是怎么形成的;四是为什么盆里没有水;五是九九八十一盆是否准确等。

长白山奇石文化城

长白山奇石文化城始建于2009年,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建设商铺118户,被省政府列为第一批“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目前奇石文化城主要包括奇石村、奇石广场和松花石博物馆。

七星泉

七星泉位于江源县东北部,风景秀丽,有“长白山小九寨”之称。七星泉”景区位于长白山脚下的白山市江源区境内,靖白公路西侧,距区政府所在地仅6公里,有“白山小九寨”之美誉。这里有七处泉水,传说由玉帝指派的金蟾、金鳄、金熊、金牛、金鬼做为五大灵兽坐镇五泉,守护着日、月两泉,确保一年一度的众仙女到此沐浴的安全,因此被后人称之“七星泉”。

景区内石奇、水秀、林美。春季山花烂漫,五月下旬是观赏映山红的最佳时节;夏季鸳鸯、野鸭游弋,是休闲纳凉的好去处;秋冬的红枫、冰雪更是景区的一绝。浑江源头——清水河贯穿整个景区,主要景点有日星泉、月星泉、金星泉、木星泉、水星泉、火星泉、土星泉、鳄鱼泉、狮头泉、卧虎崖、翻花石海、七星飞瀑、风情岛、莲花岛、仙人峰及700延长米的七星石林等,有“长白山小九寨”之美誉。

每天认识一只大熊猫—梅梅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梅梅 [méi méi]

1994年8月31日出生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梅梅,雌性大熊猫,谱系号408,1994年8月31日出生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母亲是大熊猫苏苏,父亲是大熊猫越越。

2000年7月7日旅居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动物园,2008年10月15日因病去世,遗体被制成标本留在白浜动物园。

中文名

梅梅

出生日期

1994年8月31日

逝世日期

2008年10月15日

兄弟姐妹

科比、蜀兰

————————————————————————

“熊”生大事

1994年8月31日,与双胞胎姐姐“蜀兰”出生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1999年9月4日,与“哈兰”的双胞胎女儿“奇珍”“奇缘”出生;

旅居日本

2000年7月7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开始同日本白浜野生动物园开展"中日大熊猫国际长期繁育合作计划”,梅梅成功配种之后从四川远赴日本,开始在和歌山白浜野生动物园的生活,与已旅居日本6年的“永明”为伴;

2000年9月6日,与“哈兰”的女儿“良浜”出生;

2001年12月17日,与“永明”的儿子“雄浜”出生,这是圈养条件下第一例雌性熊猫在秋季冬季产仔,(“雄浜”已于2004年6月22日回到成都基地。);

2003年9月8日,双胞胎儿子“隆浜”和“秋浜”出生,梅梅依靠自己的能力同时自然抚育两只幼崽,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首只具有这种能力的大熊猫,(“隆浜”“秋浜”已于2007年10月28日回到成都基地。);

梅梅和孩子

2005年8月23日,双胞胎幼仔出生,较小的一只不幸夭折,幸存的儿子得名“幸浜”,(“幸浜”已于2010年3月16日回到成都基地。);

2006年12月23日,龙凤胎子女“爱浜”(女儿)“明浜”(儿子)出生,是圈养条件下雌性大熊猫在秋季冬季产仔所生下的第一对双胞胎,(“爱浜”“明浜”已于2012年12月14日回到成都基地。);

2008年1月,突发肠梗阻,险些被夺去生命,经10多天的治疗最终痊愈;

2008年10月4日,突然出现食欲废绝,精神差,无粪便排出等症状,疑似再次发生肠梗阻;

2008年10月13日,由于病程时间过长,其他器官功能开始出现衰竭;

2008年10月15日凌晨4:29,因病抢救无效去世,享年14岁,梅梅旅日8年,在日育有两女五子,孕育了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大熊猫家族——浜家族;

浜家族成员关系图

2011年7月24日,被日本和歌山县政府追授“县功勋爵”称号,以表彰其为宣传和歌山作出的贡献。

————————————————————————-

日本病故

2008年初,一向身体健康的“梅梅”就曾突发肠梗阻,并险些被夺去生命。好在在中日专家的共同努力下,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办法,历经10多天的治疗最终促其痊愈。但不幸的是,时隔9个月后,相同的疾病再次侵袭“梅梅”。而这次,她没能幸运的躲过这场浩劫。

10月4日,“梅梅”突然出现食欲废绝,精神差,无粪便排出等症状,症状与一月份的病症相似,但更为严重。次日日方电话向中方通报了“梅梅”的情况后,中方根据日方兽医的描述初步判断“梅梅”可能再次发生肠梗阻。从10月6日起,日本方面开始给不吃不喝的“梅梅”输液来为其提供营养和能量,并控制感染。与此同时,兽医还通过插胃管向“梅梅”体内灌入石蜡油、蓖麻油和中药,并且还用液体石蜡和温肥皂水直肠灌肠以期疏通堵塞在“梅梅”肠道中的粪便。其间,基地还专门请来成都中医学院的教授和华西医大消化内科知名教授对“梅梅”病情进行会诊,并把会诊意见和建议及时传给日方。基地相关专业人员也24小时保持和日方的联络,并根据“梅梅”的病情多次会诊并向日方提出合理化建议。

由于“梅梅”肠道内的粪便一直未排出,基本不能主动进食,由此造成的低血钾又进一步加剧了肠麻痹。10月13日,由于病程时间过长,“梅梅”其他器官的功能开始出现衰竭。10月15日凌晨,日方在为其输了最后一次液后,“梅梅”于凌晨5:30(日本时间)不幸离世。

对于梅梅的死因,因为还没做解剖,只能初步判定为疑似肠梗阻,并不排除是更为严重的肠扭转和肠套叠的可能。“梅梅”的遗体已被冷冻。根据中日双方的协议,她的遗体将在中方专家的参与下进行病理解剖,以最终确定其死因。日本方面为纪念“梅梅”从16日在白浜野生动物园熊猫馆设鲜花台,接受各界人士的悼念。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