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叔(世叔 长沟落月 小说)

心若向阳 2023-07-09 21:51:50 网友上传

1982年著名核子学家欲回国,为何拒绝?不得不服眼光真高

1917年,一战让欧洲变成了腥风血雨,军阀也让中国重新进入了混乱。也就在这风云变幻的时期,西北军阀冯玉祥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冯。

冯虽然出生在一个军阀家族,但是由于冯玉祥害怕自己的孩子变成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在教育上就对孩子非常严格,因此冯的童年没有其他军阀子弟那样的奢华生活,相反还因为其父亲的要求,和普通的老百姓一样,住茅草房,到山上放牛。一日三餐也不是大鱼大肉,而是窝窝头。

冯从小也很懂事,冯玉祥曾问年幼的冯:

“窝窝头好不好吃?”

“和爸爸一起吃就好吃,不在一起吃就不好吃,”

也是在冯玉祥的教导下,冯也明白在当时中国,即便是窝窝头,那也在很多人来看都是奢侈的美食。

30年代旧中国灾民

冯12岁时就和二姐一起前往苏联留学,后来又去了德国留学,在苏留学期间冯接触到了很多红色思想,冯家也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冯玉祥曾在“四一二”爆发后,主动掩护等人撤离,也因此遭到了派的针对。

1941年中德关系破裂后,冯回国成为了一名工程师,45年抗战胜利后其所在的公司解散,冯又被父亲送到了美国进行进修。

在苏联见识过工业化的冯深知要想让中国富强起来,科研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冯在学习上非常努力,很快就取得了加州大学的博士学位,并且在核研究上取得了一些小成就。

冯玉祥与冯合照

1949年新中国成立,冯听闻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对于科学人才,美国自然是不肯轻易放行的,所以冯递交的申请基本都没了回音。冯知道这是美国和台湾方面在阻拦,于是计划借道加拿大回国,可还是没有成功。

冯没有放弃,他想尽一切办法欲回国,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美国对在美华人华裔进行了严密的管控,这让冯的回国的希望彻底破灭。

由于没有办法回国,冯只能暂时在美国定居,并潜下心来继续投入科研事业,决心学习更多的知识,等日后再找机会回国做贡献。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学习,冯的名气快速攀升,成为了全球著名的核子物理学家,美国不少大型核电站甚至是核潜艇的设计建造都有冯的功劳,可以说美国的核工业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冯。

冯在美国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事业、金钱、名声,要什么有什么,但是很少人却知道,他一直保留着自己的中国国籍,有人曾问他会不会改国籍,一听这个问题,冯非常气愤地反问:

“我是中国人,流着中国人的血,我为什么要改?”

1973年,已经55岁的冯接到了一封邀请函,署名是中国在美的联络处主任黄镇。冯非常意外,也非常高兴,这是1949年以后,第一次和新中国产生了联系。

冯特地找来了中山装去赴约,这美国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有了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或许就是年幼时和爸爸一起吃窝窝头的那种亲切感。

黄镇见到冯的时候非常激动,紧紧握着他的手说:

“我们打听了好久,终于找到您了!”

冯也很高兴,将自己在美国的所见所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黄镇十分感慨:

“您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没有改国籍的中国人!”

聊天进入尾声,黄镇问冯有没有什么要求,需要帮忙的地方,会尽全力帮忙,没想到冯回答:

“能不能给我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

不久后,冯和自己在国内的亲人取得了联系,而他的亲人在国内的政界和军界都有着一定的地位,这让冯非常欣慰,冯家也是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贡献,只是很遗憾自己没能在其中。

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冯在美国的限制大大放松,他随着旅游团终于回到了这片思念已久的国土。

1982年是冯玉祥将军诞辰100周年,冯受同志的邀请来到了人民大会堂,冯和相谈甚欢,从当年留学开始聊到了现在,冯也知道了很多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尤其是他的父亲冯玉祥的一些英雄事迹。

父亲的爱国热血也流进了他的躯体,想到这里,冯将自己一直以来的愿望说了出来:

“我想回国,有生之年或许还能为祖国做一点贡献。”

全球著名的核子物理学家主动回国,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来说,都是有着重大意义的,然而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地拒绝了:

“我觉得这不用太着急,你在国外能发挥在国内发挥不到的作用,在国外也能为国家统一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被拒绝后,冯不仅没有失望,反而更加高兴,因为他听懂了的意思,自己一生都想为国家做贡献,如今终于等来了机会,而且这个还是祖国统一这个历史重任。

冯一家

回到美国后,冯便开始着手祖国统一的工作,他先是联系在美国定居的原政府官员,这里面很多人从北伐时期就是战友,组成一个海外协会(基本上算是一个老兵协会),在国际舆论上发声造势,呼吁海外的华人华侨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

然后又用冯蒋两家的关系(冯叫“世叔”),给时任台湾领导人蒋经国写信,给他寄去蒋经国家乡故居的照片和泥土,呼吁蒋经国为历史走出伟大的一步。

据说蒋经国收到信之后忍不住留下了眼泪,并在一个月后开放了两岸探亲。冯为祖国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冯还依旧在世,也一直没有放弃促进两岸统一的伟大工作,同时也在促进中美文化、科技交流,为中国相关事业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是不得不服的长远眼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