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学人八字资料(惭愧学人八字理论集)

落荒而逃 2023-10-16 18:55:41 网友投稿

让我们一起阅读宋诗与宋词

编者按

“宋诗与宋词在成就上堪称并驾齐驱,在艺术上则如春兰秋菊。”如何阅读宋诗与宋词,始终是个问题。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悦读》为读者推荐两本好书:《莫砺锋讲宋诗课》《王兆鹏讲宋词课》。两位作者都是研究宋代文学的知名学者,他们为读者提供了全方位的解说与指导,从而让我们真正理解莫砺锋教授所言:“不读宋词,难以深入理解宋诗。不读宋诗,也难以深入理解宋词。”

《莫砺锋讲宋诗课》莫砺锋著凤凰出版社

《王兆鹏讲宋词课》王兆鹏著凤凰出版社

【著书者说】

两代学人与宋代诗词的两门“课”

作者:莫砺锋(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

2019年,我在《莫砺锋讲唐诗课》的序言中说:“从1979年考进程先生门下,直到2000年先生逝世,我立雪程门二十一载。我曾在南大的教室或程先生的书斋里亲聆先生讲课,也曾在先生指导下撰写论文或与他合写论文,我在学业上跨出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先生的扶持和指点……正因如此,我接受出版社的约请编成本书,并不避重复而题作《莫砺锋讲唐诗课》,以展示本书与程先生《唐诗课》之间的渊源关系,并表示对先生的感激与怀念。”其实,我也应该编写一本专讲宋诗的书,它同样能展示我与程先生的学术渊源。

《冬日婴戏图》宋苏汉臣(传)

1979年4月7日,我到安徽省教育厅去查看当年各个大学研究生招生的学科目录,几经周折,选定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为报考志愿,研究方向是“唐宋诗歌”,导师是程千帆教授。说来惭愧,在那天以前,我压根不知道世上有程先生其人。我当时正在安徽大学外语系读本科二年级,对中文学科的情形一无所知。到了9月,我进入南大读研,从此立雪程门。程先生对我们的指导都是从“唐宋诗歌”这个方向着眼的,课程设置或许偏重唐诗,论文选题却偏重宋诗。我的硕士论文以“黄庭坚诗研究”为题,博士论文以“江西诗派研究”为题,便出于这种倾向。程先生治诗,一向兼重唐、宋,而且十分重视向公众普及宋诗。早在20世纪50年代,程先生就编选了《宋诗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到了新世纪,程先生又编选了《宋诗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这两本书都是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宋诗读本,尤其是后者,后来以《读宋诗随笔》的书名屡次重版。要是有出版社把程先生有关宋诗的论文及评语纂成一书并取名为“宋诗课”,也是非常妥当的选题。我才力薄弱,性格拘谨,自从在程先生的引导下走上唐宋诗歌研究的学术道路,四十年来不越雷池半步。与程先生一样,我治诗时兼重唐宋,讲诗时也是兼重唐宋。缪钺先生说得很好:“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钱钟书先生也说得很好:“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自宋以来,历元、明、清,才人辈出,而所作不能出唐宋之范围,皆可分唐宋之畛域。”我完全同意这些判断,所以我认为宋诗与唐诗一样,既是现代学术界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也应是当今广大读者日常阅读的重要文本。正因如此,我完成《莫砺锋讲唐诗课》的书稿后,便着手编写这本《莫砺锋讲宋诗课》,再次展示我与程先生之间的渊源关系。

与《莫砺锋讲唐诗课》的结构相似,本书也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阅读背景”2篇,分别介绍有关宋诗及宋诗研究的概况,我认为这是有助于读者阅读宋诗的背景知识。第二部分是“名篇细读”20篇,第三部分是“名篇简评”50篇,它们都是我本人阅读宋诗名篇的一些心得,所选名篇并无高下之分,不过限于篇幅,后者谈得较为简略而已。第四部分是“问题与思考”6篇,是我对宋诗某些大家或专题进行探索后的粗浅感想。第一部分属于常识介绍,但粗疏之失仍属难免。后面三个部分都是我的一己之见,更容易产生郢书燕说的错误。希望读者朋友不吝指教。

说到宋诗,当然离不开宋词。在我看来,诗、词二体在宋代双峰并峙,且在题材、风格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宋代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宋代文人大多实现了社会责任感和个性自由的整合。宋代士大夫在政治生活中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他们用诗文来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风格也相当庄重,爱情题材在诗文中几乎绝迹。但是与此同时,宋代士大夫生活优裕,他们的私生活中当然会有男女恋情的内容,他们还有趋于轻柔、细密的审美心态,于是词体便被选为合适的情感宣泄口,用来抒写内心深处的幽约情愫。这样,宋代的诗文和词就有了明确的分工:诗文主要用来述志,词则用来娱情。这种分工在北宋尤为明显,一代儒宗欧阳修的艳词写得缠绵绮丽,与他的诗文如出二手,以致有人认为是伪作。正因如此,宋代的词体很少受到“文以载道”思想的约束,从而保持其文体特性并取得独立的地位。宋词对女性题材的注重是前所未有的,柳永词中要求过正常生活的,晏几道、秦观词中温婉善良的歌女,都是五七言诗中较少见到的女性形象,更不说女词人李清照在词中的女性自画像了。宋词在爱情题材上具有更大的开拓意义。由于受到儒家诗教学说的巨大影响,中国古典诗歌中爱情题材的欠缺成为先天性的痼疾。即使古代诗人想要吟咏爱情,“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圣贤教诲也会阻止他们表现得太热烈、坦率。宋词的独特性质和功能使它克服了这种缺陷,它在爱情题材方面的巨大成就,在整个古典诗歌史上独领风骚。当然豪放词风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苏轼词如天风海雨,辛弃疾词如山呼海啸。尤其是在南宋,辛弃疾等爱国词人在词中抒写收复失土、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刘辰翁等宋末词人用词体诉说亡国的悲愤,都突破了词体原有的疆界。但就总体来看,宋词在题材走向上注重个人感情而不是社会现实,在艺术风格上偏好深曲委婉而不是雄豪奔放。宋诗与宋词在成就上堪称并驾齐驱,在艺术上则如春兰秋菊。不读宋词,难以深入理解宋诗。不读宋诗,也难以深入理解宋词。所以与“宋诗课”一样,“宋词课”的编写也是当代宋代文学研究者应尽的义务。

说来也巧,在我初入程门的时候,研究宋词的一代宗师唐圭璋先生正在南京师大任教。程先生是唐先生的好友,我们这些程门弟子也对唐先生敬执弟子礼。1984年我博士毕业时,唐先生是我的答辩委员,还亲笔为我的学位论文写了两页评语。唐先生门下的诸位高足也都成为我的好友,其中之一就是王兆鹏教授。若干年后,兆鹏兄已成为新一代的宋词研究专家。1996年我应袁行霈先生之邀担任《中国文学史》宋代编的主编,受命之初便邀请兆鹏兄负责撰写有关宋词的全部章节。在从事文学史编撰的那几年里,从商讨提纲到互相审稿,我们的合作相当融洽。于是当我动手编写本书时,当即邀请兆鹏兄编写一本性质相同的《王兆鹏讲宋词课》,很快就得其俯允。在凤凰出版社的热情支持下,我们将两本书作为姐妹篇一同推出,衷心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读书者说】

一本普及读物的三重使命

——读《莫砺锋讲宋诗课》

作者:沈章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宋诗与唐诗一样,既是现代学术界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也应是当今广大读者日常阅读的重要文本。”宋诗如何阅读,始终是个问题;宋诗研究目前进展到什么程度,也引人关注。在学术研究与学术普及工作分作两截的当下,很少有人能想到,会有这么一本书,既教人读宋诗,又呈现当前宋诗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

《莫砺锋讲宋诗课》不仅集中解答了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还特别展示了作者与程千帆先生之间的渊源关系。一部学术普及读物肩负三重使命,既是深入浅出的宋诗阅读指南,又可以被视作别开生面的宋诗研究指南与学者成长指南,具有特别的意义。

《白蔷薇图》南宋马远选自《莫砺锋讲宋诗课》

求新求变,开创全新的书写体例

《莫砺锋讲宋诗课》不同于以往的学术普及类图书,它的体例非常独特。学术普及读物一般会刻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更不会直接选录专题论文,这本为读者讲宋诗的著作却兼而有之。

长期以来,学术研究与学术普及工作脱节,古典文学普及读物偏重文本的选择、注释与赏析,形式比较固定,内容相对细碎。莫砺锋教授不落俗套,积极探索学术普及读物的新写法。他的《漫话东坡》与《莫砺锋讲唐诗课》都主动求新求变,后者还开创了全新的书写体例,先作“诗人评说”;再作“名篇细读”与“名篇小札”,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解说与指导;最后呈现“问题探索”,直接收录专业论文,呼应前三讲的内容,同时展示专业阅读方法及其成效,暗含对读者的更高期待。《莫砺锋讲宋诗课》完善了这种体例,首先介绍“阅读背景”,然后作“名篇细读”与“名篇浅释”,最后提出“问题与思考”,三大板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功能也变得更加强大。背景介绍板块包括简要的宋诗概况与专业的宋诗研究综述,便于读者提纲挈领,了解宋诗全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作品鉴赏板块选择了七十五首诗歌作品,进行生动灵活的解读。其中,“名篇细读”周到细致,从题材、体裁与表现手法等角度展开文本分析,力求以小见大,突出宋诗特色;“名篇浅释”则要言不烦,提供清晰的解说,也为读者留下自主分析的余地。“细读”与“浅释”全都根据诗人创作时间排序,有利于读者了解宋诗发展的脉络。“问题与思考”板块收录作者撰写的专题论文,集中关注五位宋代诗人和他们的诗作。首篇关于“宋代诗人如何以俗为雅”的论文更加聚焦,主要分析苏轼与黄庭坚的诗学主张与诗歌作品。这六篇专论既能照应前文,突出重点,又可以展示作者的治学方法,进一步激发读者的阅读与探究兴趣。

从读者角度看,“阅读背景”引导在前,“问题与思考”收束在后,容易把握阅读的重心,也容易调整阅读节奏。七十五篇诗歌文本的“细读”与“浅释”就是阅读的重心,次第读来,可以轻松掌握具体诗篇的特色和解读要领,也能够发现不同作品之间的关联,发现它们与“阅读背景”以及“问题与思考”之间的关联。例如,在“名篇浅释”的首篇,读者不难发现,王禹偁《村行》的颔联“写景不像唐诗那样描绘声色,而以深刻的思理取胜”“较早体现出宋诗的艺术特征”。循着“描绘声色”这个线索,可以联想到“名篇细读”中黄庭坚的《六月十七日昼寝》,也可以在“名篇浅释”中发现苏轼的《有美堂暴雨》。黄诗写自己的宦游感受,厌倦“黄尘席帽乌鞍里”的生活,经常有浓烈的江湖之思,“想见沧洲白鸟双”。这种念头又因“马龁枯萁”的独特声音而进入梦境。“‘枯箕’乃干枯的豆秸,此物既硬且脆,马匹咀嚼时会发出更大的声响,诗人在梦中闻之,遂幻化成风雨翻江。”一种寻常现象,一个普通的梦境,就这样被诗人变成绘声绘色的作品,成为“‘以俗为雅’的成功范例”,彰显宋诗特色。同样有声有色的是苏轼的《有美堂暴雨》。“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苏轼用四句新奇的比喻,直接描写暴雨的声音与状貌,顺带指涉有美堂上的酒杯、座客与佐酒音乐,章法细密,思理筋骨隐约可见,意味无穷。

苏轼、黄庭坚和王禹偁一样,毫不掩饰他们的创作意图,有意“摆脱唐诗的藩篱”。读者注意到这一点,便有可能主动阅读“阅读背景”与“问题与思考”中的相关内容,进而理解《莫砺锋讲宋诗课》中的判断:宋代大诗人“以精妙的艺术成就和鲜明的风格特征使宋诗达到了足以与唐诗媲美的高度”。

读者如果还想探究宋诗“以俗为雅”或者重视思理筋骨的问题,可以结合“阅读背景”,阅读收录在“问题与思考”中的第一篇论文。即便不做深入探究,上述内容仍然值得阅读,它们有助于掌握阅读宋诗的角度和方法。莫砺锋教授在这两部分反复强调,宋人在诗歌题材、语言与用典等方面积极创新,“最大限度地使平凡琐屑的日常生活内容升华进入诗的境界”。

这是新体例的魅力,能为读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引,也可以消除学术研究与普及工作之间的隔阂。诗歌鉴赏文本与诗学研究论文巧妙绾合,提升了这本普及读物的质量,让它具备更多的意义与价值。

以小见大,在文学史脉络中揭示宋诗风貌

《莫砺锋讲宋诗课》也是别开生面的研究指南。这份指南是作者改变普及读物体例的产物,又因其肩负学术普及任务而更加细致周详,独具面貌。

莫砺锋教授强调,“宋诗研究是有关整个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宋诗自身的价值评判当然离不开唐诗这个参照标准,然而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对宋诗缺乏深刻的理解,那么对唐诗特征的认识也会流于空廓肤浅。”这里面包含他认可的研究原则:应该重视研究前提和背景。

在《莫砺锋讲宋诗课》的序言中,莫教授说自己“治诗时兼重唐宋,讲诗时也是兼重唐宋”。此前,他在《莫砺锋讲唐诗课》的序言中就已说过,自己“通读过存世的全部唐诗,李、杜等大家的别集且曾反复阅读,对唐诗这座大山的进山路径和景点方位较为熟悉”。这是他研究宋诗的基础。有了针对唐诗的精深研究,他的宋诗研究才能够高屋建瓴,在文学史脉络中把握宋诗特色。在解读具体作品时,他特别重视创作前提和背景。《莫砺锋讲宋诗课》在解读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王安石《示长安君》之类的作品时便是如此,从具体创作背景入手,开展文本细读,深入浅出地分析具体作家和作品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与地位。

在揭示宋诗风貌的过程中,莫砺锋从未离开“唐诗这个参照标准”。除了列举唐人诗作之外,他还经常列举与唐诗类似或兼融唐宋的作品。类似唐诗的作品,有梅尧臣的《鲁山山行》(“全诗呈含蓄不尽之韵味,颇近唐诗风调”)、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相当蕴藉,颇能成功借鉴唐诗优点”)、秦观的《泗州东城晚望》(“全诗清新婉丽,含蓄蕴藉,颇近唐人七绝的风调”)、陈师道的《除夜对酒赠少章》(“学杜有成”,主要原因在于“人生感受的相似和人格境界的趋同”)、陈与义的《巴丘书事》(“意境阔大,风格沉郁,写景抒情中寄寓着深沉的爱国精神,酷肖杜诗”)与《伤春》(“情感沉郁,声调顿挫,整体风格也接近杜诗”)。兼融唐宋的诗歌,则有陆游的《楚城》、谢翱的《效孟郊体》等。

在莫砺锋教授的指引下,有了唐诗以及类似唐诗的作品为参照,读者再去阅读诸如陈与义《雨》那般“不同于唐诗”的作品,宋诗特色便不难分辨与描述。至于像陆游《楚城》那样“兼具唐情宋意的七绝精品”,经过作者的评析,读者也容易掌握分辨标准,认识到唐宋七言绝句甚至是唐宋诗歌的不同风貌:“思绪、感慨皆寄于言外”的七言绝句往往是“深得唐人七绝妙境”的诗作,“唐人七绝极重章法的承接转合,尤其重视第三句的转折作用”;那些“意境深沉,情怀郁郁”或者“思绪极深而色泽甚淡”的作品则是典型的宋诗,它们有“筋骨思理”,“章法颇似草蛇灰线,不像唐人七绝那般段落分明”。

如此处理,从学术普及的角度看,自然是在明示鉴赏诗歌的方法与标准;若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又分明在昭示,做研究要有清晰的参照标准,否则,与没有翔实的研究材料一样,都属于游谈无根。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莫砺锋讲宋诗课》坚持奉行“以小见大”的原则。在探讨“宋代诗人如何以俗为雅”时,以苏轼、黄庭坚为例,分析“以俗为雅”的原因、表现及意义。这样做,一是因为两人“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抓住典型就可以击中要害;二是因为两人都提出“以俗为雅”的诗学主张,却做了各自不同的探索;三是因为只有“大题小作”才不会浮泛。

莫砺锋的学术研究扎实而精深,秘诀之一就在这“以小见大”之中。专题论文自不必说,解读具体诗歌时也多从小处着眼。有时,从某个词语入手,如徐俯《春游湖》“一个‘蘸’字,将桃枝因花繁而低垂至水面,但随风摇摆,刚一沾水随即离开的情状写得栩栩如生,纯出独创”;有时,关注微妙的情感变化,如苏轼的《游金山寺》和《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前者因为渗透了宦情羁思而扩展、提升了游览诗的功能,后者“将题画诗的抒情性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有时,注意主题的细微变化,如陈与义的《伤春》和刘子翚《汴京纪事》,前者“从思想上学习杜诗”,与“北宋诗人重在艺术上学习杜诗”不同,“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后者与杜甫《公孙大娘舞剑器行》《江南逢李龟年》和杜牧《杜秋娘》一样,“借歌儿舞女的荣枯遭遇来抒发对国家盛衰的感慨”,视角独特,内容新颖。

以小见大,在文学史脉络中揭示唐宋诗歌风貌,是莫砺锋教授的学术研究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他的学术普及类著作敢于创新却可读耐读的基础。

恪守师训,努力把经典名篇引入千家万户

作为普及读物和研究指南的《莫砺锋讲宋诗课》值得反复阅读与体会。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还有意识地展示自己的学术渊源。

莫砺锋教授经常谦称自己是“半路出家”的古典文学研究者,入门既晚,又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可观的成绩呢?这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也与其导师程千帆教授的倾心指导密切相关。程先生指导学生极有特色,“课程设置或许偏重唐诗,论文选题却偏重宋诗。”这种治学路径看似普通,实则非常高明。只有先进行全面深入的唐诗研究,才能开展言之有据的宋诗研究。程先生还主张,“诗歌研究应从具体的作品入手,‘披文以入情’,然后从中概括出某些可能成立的普遍规律来”(《学诗愚得》)。莫砺锋教授恪守师训,总是从具体作品入手,披文入情,总结规律。前文已经说过,他通读过唐诗,对唐诗大家的别集尤其熟悉;事实上,他对宋诗也十分熟悉,熟读了基本典籍,功力深湛。因此,在介绍文学史背景时如数家珍,在设置参照标准时准确无误,在解说具体宋诗作品时切中要害。有了对作品的深入理解,自然可以做从容畅达的论说,相关著述也便可读而且耐读。

莫砺锋的文风一向平易。这与程先生的另一个主张有关。程先生“十分重视向公众普及宋诗”,他强调,研究古代文学的人应该时刻关心人的生活情况和感情脉搏,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为己任(《治学小言》)。莫砺锋深受影响,坚称“宋诗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广大读者的宋诗阅读”,学者应该将目光“穿透学术象牙塔的墙壁而进入现代社会”,“应该对宋诗进行完整细密的文本整理,并做出准确可靠的注释和生动灵活的解说,从而将那些经典名篇引入千家万户”。他的《莫砺锋讲宋诗课》堪称这方面的典范。在解说诗歌作品时,他首先考辨创作年份,考察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挖掘潜藏在平淡字句中的“精深的构思”。无论是鉴赏部分,还是通论和专论部分,这部著作没有佶屈聱牙的遗憾,语言平实,逻辑清晰,不会给读者如堕云雾的感觉。

眼里有人,心中有诗,笔下便不会生涩与做作。人是目的,必先学以为己,熟读作品,打下扎实而广博的基础,然后才能推己及人。这是莫砺锋教授的经验,也是程千帆先生的主张。程先生是优秀学者与优秀教师,莫砺锋教授也一样,自觉肩负使命,努力争当好学者与好教师。从这个角度来看,《莫砺锋讲宋诗课》这本普及读物首先是一本成长指南。由此入手,才能发现它作为宋诗阅读指南和研究指南的真正奥妙。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21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张其成委员:找回中医的魂

提到中医文化,有人就觉得既飘又虚,提到中医,有人就质疑中药的疗效,其实不然,回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追根溯源,会发现中医博大精深,自成一体。

中医的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医的根则在《黄帝内经》中,“中医”决不只是“中药”,中医包罗万象,史海钩沉,一路走来,岁月的尘埃斑驳了中医的神采,当下,最重要的是去伪存真,将真正的“中医之魂”找回来。———张其成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

此岸,连绵青瓦,斗角飞檐,夜色透过摇曳的风灯洒落在熟睡的安徽歙县定潭河上;彼岸,一声悠长的呼唤,穿空而来,稍倾,橹声荡漾,一位布衣书生自对岸摇橹而来,船头上放着诊病的药箱,这是明嘉靖年间的一个深夜,安徽名医张守仁夜半出诊的情形。

据考,安徽名医张守仁是宋代名医张扩、张彦仁、张杲的后裔,而张守仁独创的“十八罗汉末药”以及治疗急性热病和内科疑难杂症的“张一帖”,至今已历经460多年,传承17代,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前,记者走进北京中医药大学,探访了出生在这个中医世家的第十五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

俭朴的办公室内,笔墨生香,眼神清亮、身材健朗的张其成一边为记者泡茶一边说:“我现在负责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就是要把中医的魂找回来。”

千年中医,核心价值乃“和”而非“杀”

健康周刊:中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你曾说中医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精英也曾发出“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铮言,在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医用两千年的时间护佑着民众的健康,但经过岁月更迭,西医东渐的冲击,中医在大众心目中有日渐边缘化的危险。现如今,提起中医,国民如盲人摸象,不知其所以然,怎样才能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让普通老百姓认识中医、理解中医、支持中医,进而使用中医呢?

张其成:现在有种现象,一谈到中医,就说中药,说到中药就说中药疗效慢,其实要想真正了解中医,需要知道中医的核心要义,就是要认识中医的魂是什么,要明白中医之所以能存在数千年,最重要的是它的疗效,而中医的治疗方法不只是中药,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除了中药,还有针、灸、砭石、导引四种治疗方法。但无论哪一种治疗方法,都遵循“阴阳调和”的治病原理,这是中医的核心价值,即为中医的魂,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用药讲究君、臣、佐、使,治病讲究阴阳调和,阴阳调和了,病就好了。现在,中医的魂已经散了,已不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中医,中医西化现象非常严重,当务之急是要把“中医的魂”找回来,让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回归大众。

我负责的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医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就是要寻找中医之魂。从哪几个方面来找呢?首先,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中医的魂和根是连在一起的,中医的根主要体现在《黄帝内经》中,这是中医最重要的经典,也是中医的起源性经典;二是从国学经典《易经》《尚书》这些最早的原创性经典中来找;三是从中医临床、疗效中来找。中医的魂是中医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中医的魂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一个具体体现,我现在在喜马拉雅FM上有一个频道,专门讲易经,现在的收听率超过12万人,你无法想象听众大多是年轻人,这就说明,我们国家的年轻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是非常感兴趣的,我也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的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找中医的魂呢?主要围绕三个层面、两个维度来进行。三个层面就是心、手、脸,两个维度就是传下去、传出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中医思维,现在的中医思维已丢失,完全是用西医的思维方式来看病,二是中医的核心价值,这和中医思维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一回事,这就是中医魂的体现。

中医的核心价值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仁和精诚。中医是“仁”术,“和”是中医思维,是谓调和,中医认为一个人生病了就是阴阳失调,如何治病,就是调和阴阳,病治好了,就是阴阳调和平衡了,“和”的思维是中医与西医最大的不同之处。“精”为医术精,“诚”是医德诚,这是孙思邈说的“大医精诚”,因此,“仁和精诚”是中医的核心价值。

中医的思维主要表现在“阴阳中和”四个字,中医思维也表现为取象、运数,用现代话来讲,就是西医比较倾向于“形”思维,中医比较倾向于“象”思维。西医相比较而言是注重形体的,比如,身体哪个器官有问题,哪些细胞、哪些基因有问题,是从物质形体出发。而中医的“象”往往是功能的、动态的、整体的,所以总是被诟病为玄为虚,但实际上,宇宙和人体之奥秘,有很多未解之谜,现代医学不是也承认,对于疾病的认知不足10%嘛,这些未知是不能仅用“形”思维来理解的。“象”是一种发散式的、一种整体的、一种动态的思维方式,比如中医说脏象、脉象、舌象。“象”的分类就是“数”,如阴阳就是两类,五行就是五类,这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维,把抽象思维具象化,用这种思维看待任何事物,用两个字来理解就是“中和”,用一个字来理解就是“和”。中医的治病理念是将人体调理成中和状态,使阴阳平衡,让病毒失去生存的环境,不同于西医“杀灭”病菌的理论。比如癌症,癌细胞像是毒草,西医用化疗放疗等手段把草割了,但土壤没改变,依然会有毒草长出来。中医则是重在改变土壤,让毒草不发生作用。中医治病的理念从来都不是一味去杀灭病症,而是通过调理阴阳,使正气生发,增强人体的自愈和免疫能力,改变土壤也就是人体内部环境,使癌细胞失去生存的土壤,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存周期,以及减少疼痛。因此,对于癌症,中西医各有长处,两者结合的方法是最好的。

知白守黑科学发展中西医融合

健康周刊:您曾说,目前,中医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是盲目自大,和现代科学绝缘;二是盲目自卑,认为中医已是昨夜西风凋碧树,难以再焕发光彩,您怎样评价这两种现象,如何发展中医?

张其成: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确的,当下之要务,是既要传承中医传统,又要和当今的自然科学结合,走中西医结合的路径。中西医结合核心为四个字,《道德经》里面说得很清楚———知白守黑,守住中医的思维和中医的核心价值,但要了解西医、包容西医,而这些恰恰体现在中医的特色。

中医最早的经方出自《伤寒论》,是根据阴阳五行及药物的配伍君、臣、佐、使等互相调节,从《伤寒论》开始,近两千年以来,都在老祖宗手里经过了千锤百炼的实践,也应该叫做科学研究,不仅有理论基础,也有着广泛的实践结果。国际上,日本人拿着这些经方直接生产,不需要再研究,事实也证明,这些经方生产出来的产品效果良好,且广受民众欢迎,就连我们自己的国民都大量地通过海淘或是代购购买这些产品,作为中医的发源地,我们中国人不应该感到羞愧吗?我们是不是该郑重地扪心自问,我们对得起祖宗吗?我们自己捆绑了自己,很多经方不能申请药字号,束之高阁,弃如敝屣,被他人所窃用,这种现象需要有关部门重新认识并解决,再这样下去,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真的要毁在我们自己手里。

如何有效发展中医呢?还是要从理解中医文化入手,树立中医文化自信!中医文化的三个层面是心、手、脸。心,也是魂,是中医精神层面的价值;手,是行为,是行为层面的价值;脸,是外在表现,相当于品牌形象。就是“干什么吆喝什么”,外在形象是核心精神的体现,因此,中医院校应有自己的文化特点,无论是从建筑还是教学理念都应有独特的标志,而非“第二人民医院”,中医也应有独特的中医思维,而非西化的中医,在治病时不只是用西医的行为来看病,应注重用中医思维指导临床,重视临床,然后走向科学,在科学发展中医的思想指导下,取西医之所长,与西医相融,共同为全民健康服务。

时时反省,常怀惭愧

第二个“为世”,我们可以应用“惭”与“愧”的善心所力量,来帮助我们持戒清净。一方面因为知道自己所行不如法,而内心产生羞耻心;另一方面是因为知道自己的行为错误,无法面对他人、对不起他人而产生愧疚。因此有了惭愧,就会产生止息恶行的作用,以及让自己的善法力量逐渐展现出来。譬如在《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卷8中的开示:“云何惭愧?所谓常愧于他,亦惭自身,住于一切不善法中故常惭愧。住惭愧已,远离一切无惭无愧。除灭不善,思惟善事,荷负重担,体性清净,终无毁犯,他不能谤。”因此,对于自己的不如法行为,心怀惭愧心,乃至菩萨都要以上位菩萨为学习目标,常怀惭愧虚心学习。这样对于自己的戒行,乃至种种修学的成就,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般来说,菩萨都是会自我反省,甚至于当别人有过失时,就检讨自己“我有没有这个过失”,能够随时反观自己而发挥有惭有愧的力量。但是对于新学菩萨来说,因为自己的力量还很有限,如果能够知道有些世间人,他们是有报得或修得的天耳、天眼或他心通的;虽然他们不在我们身边,也能够知道我们的身、口、意行是否清净,以及是否有在持守戒法。因此,修学者因为知道有这样的情形,就会更加地随时留意自己的行为,当然会有利于戒法的持守;同样的,天神有报得的五通,也能够清楚地知道我们的行为。通常天神是护持正法的,因此如果我们真心持戒,也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忙;包括我们身边的鬼神,也是一样能够知道我们所行的种种。因此,当我们违背戒法的时候,如何能够不感到惭愧呢?

虽然有些众生我们看不到,可是因为报身或者神通力的不同,他们却可以知道我们在作什么;因此,我们除了对于行为上的不如法要感到惭愧之外,我们也要知道自己的身、口、意行,除了直接影响到周边的眷属与亲朋好友之外,也影响到其他的众生。例如身边的鬼神,这些影响也都是会产生因果力量的。因此一定要好好把握、珍贵地持戒,以及修学正法的因缘。譬如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72中的开示:“如是有情因过去世修行善业得受人身,由近恶友于是深法不能敬信、生毁谤心,则为辜负过去善业。”因为要得到人身都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况要修学正法,更是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缘。因此,如同经中的开示:我们千万不要辜负了自己过去世累积的善业与福德,一定要信受正法,尤其在有大善知识住世弘法的时代,一定要把握持戒修法的机会。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要了解生生世世以来,常常受到诸佛菩萨的慈悲摄受与护念,如果自己不精进修行,反而毁戒作恶,怎么会不感到亏欠诸佛菩萨的无量恩德与苦心;因此,想到这里,修行人也更加能够于戒法精进不懈,这也是属于一种忆念佛菩萨所引生出的功德。譬如修学无相念佛法门,可以让自己心中一直有佛菩萨存在,除了产生动中定力,而能够逐渐不被外面五欲境界所迷惑之外,心里面也能够引生出佛菩萨时时刻刻在摄受我们的意念,以及能够提醒自己,是否有依照著佛菩萨的教导而切实履践,这样对于我们持戒,当然有莫大的帮助;而相对地,如果毁戒作恶,一定会让十方诸佛菩萨为他感到无限的惋惜。学人如果了解这个道理,怎能不戒慎恐惧呢?

另外,菩萨在受戒后,都会有许多的护法菩萨跟随著保护。因此如果能精进持戒修行,那跟随著他的许多护法菩萨,也能够得到无量的功德,他们的道业也可以随著快速进步;相反的,如果他毁戒作恶,那也相当于损减了许多护法菩萨的功德,而对不起跟随著他的众多护法菩萨。了解到这一点,我们真的是要谨慎自己的身、口、意行;因为菩萨道是要与众多菩萨一起来成就的,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摘自《持戒不犯的助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