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说是观音菩萨身边的(什么八字和观音有缘)

旧人陌兮 2023-07-04 00:23:24 网友整理

神仙也好妖怪也罢,记住他们的名字,关键时刻用得上

大人物的身边,总有几个得力帮手。神仙也是这样,你看太上老君,观音菩萨,身边都有几个神通广大的童子。

道家的童子,无处不在。神仙里有,妖怪里有,人身上也有。

想要身体好,就要记住他们的名字,因为关键时刻用得上。

一、宰相门前七品官

“泼猴,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

听到这句经典的台词,大家眼前都会闪现那个熟悉的场景——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拿着偷来的紫金葫芦,叫嚣挑战齐天大圣孙悟空。

道家的童子,人小鬼大。

这两个妖怪,其实是太上老君的两个童子,掌管着金银丹炉,偷着下凡,给唐僧的取经团队,上了一堂好课。

可别小瞧了这几个看门的童子,他们可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精。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

能和他们交上朋友,那就会好运连连。可如果惹恼了他们,那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这些小跟班,都是领导的得力助手,好起来是真好,一旦黑化了,那可真是麻烦。

二、法术的关键

各位看官,你发现没有,法术的实施,必须要正确喊出对方的名字,名字是个关键!

当然,破解之法也在其中。

大河前面的文章里,曾写过巫蛊之术。就是把姓名写在小人的身上,如果有被诅咒的人的毛发就更有效果了。

汉武帝是开疆扩土的雄主,因为巫蛊之祸,大开杀戒,把太子都灭了,甚至对时局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如果仅仅是心理作用,很难解释得令人信服。

古代拜师,都要恭恭敬敬地把自己的名字、生辰八字交给师傅,类似于买断,生死无算。

现在有一些门派,还是有对背叛者施以类似巫蛊之术的惩罚,

三、重要的名字

名字,在咱们的传统文化中,作用可不仅仅是符号。

正确地使用名字,对人的精神状态、运势都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老人讲,名正言顺,如果名不正,说话都没人听。

圣人们对人体腧穴的命名,内涵深邃。

穴位的每个名字都不是随便起的,《千金翼方》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道医与中医系出同源,道家的命名那绝对是一门学问。

起先,你会感觉很拗口,有山川、有河流、有星辰、有大海……一旦你掌握了穴位名称的奥秘,就拿到了打开人体奥秘的密码。

今晚直播,我们拿膏肓举个例子。

四、黑化的童子

金角、银角,原本是炼丹的仙童,可一旦黑化,那就是无恶不作的两个妖怪。

疾病是什么?从某种角度上说,疾病就是黑化的气血。

气血原本都是自身的好东西,当被外邪侵扰后,就变成了疾病。

道家的两个童子,还曾出现在晋景公的梦里。

晋景公病重,到秦国请医生。秦桓公派名医缓前往晋国。

当天,晋景公梦见疾病变成两个小童。

(大河先卖个关子,为什么会有两个小人?他们意味着身体哪个脏腑,出现了什么问题?)

一个小孩说:“缓,他是个好医生,恐怕会伤害我们,往哪儿逃好?”

另一个说:“我们待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就算是名医,能拿我们怎么办?”

果然,等医缓来了,检查一番后,说:“病不能治了,病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灸不能用,针够不着,药物的力量也达不到,不能治了。”

五、膏肓定生死

膏肓,左边是膏,右边是肓。

这个名字,妙就妙在把物质和空间都说得明明白白。

既然膏肓这么重要,如何保养?

以前得道高僧,坐化的关窍在哪里?

如果针也不行、灸也不行,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病入膏肓这个历史故事,从健康养生的角度来看,很有深意,但不是这篇文章的主题,就留在晚上直播互动吧。

六、五脏六腑的童子

道家的童子,在人体五脏六腑里,各司其职。

记住他们的名字,关键时刻用得上。

1. 位居肺部的童子名叫皓华,字虚成,他穿着素白色的锦缎织的衣裳,扎着黄色的云带,是掌管肺部的神。

2. 位居心部的童子名叫丹元,字守灵,他穿着红色锦衣,内披玉罗衫,是掌管心的神灵。

3. 位居肝部的童子名叫龙烟字含明,他穿着青色的锦衣,佩带着玉铃,也可称为青童。是掌管肝部的神。

胆神名字叫龙耀,字威明,穿着和肝相同的九色的青锦衣,外罩着绿色的华裙。

4. 掌管肾部的童子名叫玄冥字育婴,穿着黑色的锦衣,挥舞着龙蟠。

5. 脾神名叫常在字魂停,穿着黄色的锦缎,佩戴着白玉虎章。

七、《山海经》,你说我的背景是假的吗?

神仙也好、妖怪也罢,能有名有姓的就不简单。

求人办事,连对方姓字名谁都不知道,那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道家的典籍,每念道神灵的尊称,都是恭敬再恭敬,谦卑再谦卑。

知道了五脏六腑神灵的名字,养生也可以,救人也可以。

据《道书》记载,当生命垂危的时候,念诵五脏六腑的神灵名字,就可以死而复生。

这里面尤以肝神青衣童子最为灵验,不但可以活,而且可以痊愈。

大河记得,曾经有老中医讲过——

当人的肝脏极为虚弱的时候,他会感觉有个人在自己旁边,和自己同行……这就是因为青衣童子要脱离身体了。

这些古籍的记载,都类似于《山海经》那样的传说,现代人已经把他们归为糟粕之类的了……细细品味,难道仅仅是传说吗?难道仅仅是糟粕吗?

如果你有收获,大河当然很高兴,如果你觉得不科学,那就当成《山海经》里的故事,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吧。

根据八字用神来供佛 你供对了吗?

金为用神 供赵公明 不上香 上水果 坐东朝西

火土为用神 供合手观音 弥勒 坐北朝南 天天上香

水位用神 供滴水观音 太上老君 坐南朝北 供两碗水 不上香

木为用神 供关公 如来 坐西向东 天天上香

具体八字中取什么五行为用 可以咨询祥云老师

观音菩萨到底是男是女?你怎么看

我们在外出旅游的时候,时常会碰到各种各样卖小饰品的摊位,每每此时,我们耳边总是能清晰地响起这样一句话:“男戴观音,女戴菩萨,请问您是想要买观音还是菩萨?”

听到这里,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出现“男戴观音,女戴菩萨”的这个说法呢,观音和菩萨到底是男是女呢?

更多让人可能想问,观音菩萨到底是男是女?是中国人还是印度人?

笔者曾经这样回答朋友的提问——中国人认为观音菩萨是中国人,印度人认为是印度人。至于观音的男女,你认为他是男的,他就是男的,你认为他是女的,她就是女的。这大抵和“心中有佛便是佛”的说法类似吧。

其实在很多佛经中,观音菩萨都有很多化身。其中《楞严经》中举出了观世音菩萨三十二种不同的化身,而《普门品》中,观世音菩萨则有三十三种不同的化身。这些化身有男有女,也有非男非女的。

其实在笔者看来,佛最初时候,其实是并无男女之分的,也就是说,佛是中性的,非男非女。在中国历史上,性别之分历来只有男女,是没有中性这一说法的。但梵文中却明确有中性这一说法,性别分为男性、女性和中性。其中在形容菩萨的时候,都用中性一词。

纵观我国古代的那些观音雕像,尤其在唐朝以前,那些观音雕像或者图画,大多都是男性,因为留有髭须(即唇上人中位置的八字胡)。唐朝翻译《华严经》介绍菩萨时候也有说道:“勇猛丈夫观自在。”可见在唐朝以前,观音还多是男相。

而民间的观世音造像转化为女相,大多还是因为观音经常以女相现世的缘故。例如在《观音菩萨感应传》中,就记载了一则鱼篮观音的故事。

鱼篮观音是三十三观音相之一,脚踏鳌背,手提盛鱼的竹篮或手提鱼篮的民间少妇形象,因是马郎之妇,故别名唤作\"马郎妇观音\"。

传说观音菩萨得道之后,时常化身普通百姓现世,对大众进行点化教化。其中有一次,观音得知东海之滨住着很多化外之民,不谙教化,不懂礼仪,于是化作一位妇人前去度化他们。当时那里很多单身汉,菩萨便承诺谁能背诵她所教的佛经便嫁给谁做妻子,结果有一个叫马郎的渔夫如愿以偿,可新婚那天菩萨却离奇死去,马郎反而因此悟了很多佛理。菩萨最后又化作一位老僧,彻底点化了马郎。马郎开悟之后,便把自己的三间草屋变成庵堂,又塑了菩萨的神像供奉起来,仍然是渔妇的模样(提着一只竹篮,竹篮里装着两尾鱼),人们便称之为\"鱼篮观音\"。

因为这个故事,“鱼篮观音”的形相就渐渐在中国民间流传开来,观音渐渐出现女相。

当然还有其他说法——根据唐初李百乐的《北齐书》记载,南北朝时北齐武成皇帝抱恙时候曾经梦见一位相貌和善、容貌清丽的妙年女子,名叫观世音。《南史》则说南朝时陈后主皇后沈氏于,在陈亡后入隋,隋亡后进天静寺为尼,以“观音”为名。后来唐代艺人便以她的相貌作观音像,并且因此盛行。还有人说,唐代的许多观音菩萨像倾向于女相,或许还跟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有关。

那么观音为何喜欢化身女子现世度人呢?

笔者认为,一则女子特性柔和慈善,深合菩萨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特性。二则女子历来比男子苦难多,以女子身入世,更容易深入普通百姓生活之中,并且让人不易生出戒备之心。

综上所述,菩萨本无性别之分,是男是女,看你心中怎么想了。说到底,菩萨更多的,其实是一种佛教精神信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