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4出生八字(2017年10月14日出生是什么命)

趾高气扬 2023-08-17 09:12:00 用户分享

“全国制霸”,这所县城中学凭什么?

承载一代人青春回忆的《灌篮高手》里,主人公们拼尽全力,最终也没能完成“全国制霸”的梦想。而在现实中,浙江省台州临海市回浦中学篮球队却实现了“湘北篮球队”在漫画里未竟的梦想。

没有生源优势,没有资金优势,在名校云集、强手如林的全国高中篮球联赛赛场上,这所来自东海之滨的县城中学到底是凭什么笑到了最后?

5月14日,回浦中学队球员张浩博(右二)在2022-2023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男子组决赛结束后庆祝夺冠。新华社记者 孟永民 摄

一凭“传统”

回浦中学的篮球传统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12年,回浦中学的前身回浦私立学校在临海成立。回浦创始人陆翰文在留洋期间深受“强身救国”思想的影响,回国后高度重视体育工作。

一手缔造了如今回浦中学篮球辉煌的回浦中学原副校长、现回浦教育集团运管中心主任蒋贤俊介绍说,在陆翰文的指导下,回浦从那时起,便将“运动不忘读书,读书不忘运动”作为学生们的座右铭。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回浦便有篮球队。据回浦中学校史记载,回浦室内篮球架建于1928年,是浙江省最早的室内篮球训练场地之一。

时光流转,虽三易其址,但回浦中学的篮球传统始终没有丢。走进回浦中学你会发现,篮球已经成为多数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大课间、午休、放学后,操场永远都有打篮球的学生。

在回浦中学,初中就有篮球选修课。到了高一,学习篮球基本技术、了解篮球的理论知识更是成为每一位学生的普修课。到了高二和高三,虽然也有其他体育项目可供自由选择,但篮球仍然是很多学生的第一选择。

资料图:2011年9月10日,当时的NBA球星卡尔·兰德里在回浦中学传授篮球技艺。孙金标 摄

教学之外,回浦还有各种篮球赛,每年学校还会承办各种省级以上的高水平篮球赛。在浓郁的篮球氛围熏陶之下,学生们潜移默化地有了篮球情结。

网友“在威尼斯看日落的北极熊”说,回浦逆转夺冠后,听到现场的呐喊声,发现自己的手一直在控制不住地颤抖,这让她想起了2017年读高一时坐在体育馆为球队加油时的场景。“现场一边哭一边喊,加油棒都不知道敲坏了几个。结束发现朋友圈太多已经毕业的回浦人在为球队呐喊,这场胜利回浦等了太久,这座冠军奖杯,回浦人与有荣焉!”

二凭“坚守”

要在竞技赛场上有所作为,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往往能够收到显著甚至立竿见影的效果。相比大城市的一些名校,偏居东南一隅的回浦中学先天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资源。

蒋贤俊1982年从原杭州大学体育系毕业回到母校回浦执教的时候,面对的是一支无专门教练、无固定球员、无专业场地的“三无”篮球队。为了重振旗鼓,他只能四处奔走,在全县各乡镇寻找优秀的篮球苗子。

5月14日,易建联(中)为2022-2023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回浦中学队淡厚然(左),雅礼中学队张博雅颁发奖杯。新华社记者 孟永民 摄

回忆起当时被蒋贤俊选上的场景,回浦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康乐颇为唏嘘:“1995年,那会我正在读初三,参加体育中考,他在操场上看到我,觉得我个子蛮高,然后就说可以了,我也没打过篮球。”

就这样“东拼西凑”,慢慢地,回浦中学从临海打到地市赛、省赛、全国赛。在这个过程中,回浦中学在篮球圈里的名气越来越响,才逐步形成了如今以本土球员为班底、陆续引进北方球员、建立梯队的培养模式。

2017年,成为全国高中篮球联赛总决赛常客的回浦中学终于捅破窗户纸,打破了清华附中多年垄断,问鼎冠军。2023年,蛰伏六年,回浦中学男篮再度登顶。

5月14日,回浦中学队球员庆祝夺冠。新华社记者 孟永民 摄

回浦中学的篮球长盛不衰,除了独到的培养模式,也离不开一代代教练员的传承和坚守。被蒋贤俊在田径场上选中的“门外汉”李康乐,后来毕业回到回浦担任初中男篮主教练长达16年。如今,李康乐的学生、“90后”的孙新亮、孙庚,也从他手中接过了回浦篮球的火炬。

“一代代回浦人,前赴后继,薪火相传,这也让回浦中学篮球持续焕发生机。”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李启迪说。

三凭“精神”

回浦中学男篮自称“戚家军”。

距离回浦中学5公里的地方,就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前线。历经岁月沧桑,当年抵抗倭寇入侵的“江南长城”仍然矗立。数百年前,戚继光曾在这里布下“鸳鸯阵”,在鸟铳、弓、弩的配合下,一举大败倭寇。自此,戚继光依靠“鸳鸯阵”大破倭寇于台州各地,九战九捷。

从那时起,顽强与坚韧便已刻入临海人的基因。

半决赛从上半场落后到逆转广东实验中学,总决赛从加时赛一度落后清华附中6分到绝杀夺冠;面对这些场上的困境,回浦中学最终都逆风翻盘。“加时赛落后6分追回来,我们靠的是意志力和对冠军的渴望。”赛后回浦中学男篮主教练罗伦说。

5月13日,2022-2023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男子组半决赛中,回浦中学队球员朱柏滔(右)在比赛中防守广东省实验中学队球员丁翰泽(中)。新华社记者 贺长山 摄

小城逐梦,百折不回。

李康乐清晰地记得,今年的这个全国高中联赛冠军是回浦中学历史上第五次全国冠军,而亚军等其他的名次,“掰着指头也数不过来”,“因为在冲击全国冠军的道路上,失败太多次了”。

“莽莽中原逐鹿场,登高感慨长。愿养锋锐歼强梁,蔚为我校光。”1917年,陆翰文写下这首《回浦校歌》;百年后,回浦人依然秉承校训,发扬着回浦精神。

16日,回浦中学篮球少年归来,临海全城相迎。

转自:新华社

记者:夏亮

来源: 半月谈

“全国制霸”,这所县城中学凭什么?

新华社杭州5月17日电 题:“全国制霸”,这所县城中学凭什么?

新华社记者夏亮

承载一代人青春回忆的《灌篮高手》里,主人公们拼尽全力,最终也没能完成“全国制霸”的梦想。而在现实中,浙江省台州临海市回浦中学篮球队却实现了“湘北篮球队”在漫画里未竟的梦想。

没有生源优势,没有资金优势,在名校云集、强手如林的全国高中篮球联赛赛场上,这所来自东海之滨的县城中学到底是凭什么笑到了最后?

5月14日,回浦中学队球员张浩博(右二)在2022-2023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男子组决赛结束后庆祝夺冠。新华社记者 孟永民 摄

一凭“传统”

回浦中学的篮球传统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12年,回浦中学的前身回浦私立学校在临海成立。回浦创始人陆翰文在留洋期间深受“强身救国”思想的影响,回国后高度重视体育工作。

一手缔造了如今回浦中学篮球辉煌的回浦中学原副校长、现回浦教育集团运管中心主任蒋贤俊介绍说,在陆翰文的指导下,回浦从那时起,便将“运动不忘读书,读书不忘运动”作为学生们的座右铭。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回浦便有篮球队。据回浦中学校史记载,回浦室内篮球架建于1928年,是浙江省最早的室内篮球训练场地之一。

时光流转,虽三易其址,但回浦中学的篮球传统始终没有丢。走进回浦中学你会发现,篮球已经成为多数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大课间、午休、放学后,操场永远都有打篮球的学生。

在回浦中学,初中就有篮球选修课。到了高一,学习篮球基本技术、了解篮球的理论知识更是成为每一位学生的普修课。到了高二和高三,虽然也有其他体育项目可供自由选择,但篮球仍然是很多学生的第一选择。

资料图:2011年9月10日,当时的NBA球星卡尔·兰德里在回浦中学传授篮球技艺。孙金标 摄

教学之外,回浦还有各种篮球赛,每年学校还会承办各种省级以上的高水平篮球赛。在浓郁的篮球氛围熏陶之下,学生们潜移默化地有了篮球情结。

网友“在威尼斯看日落的北极熊”说,回浦逆转夺冠后,听到现场的呐喊声,发现自己的手一直在控制不住地颤抖,这让她想起了2017年读高一时坐在体育馆为球队加油时的场景。“现场一边哭一边喊,加油棒都不知道敲坏了几个。结束发现朋友圈太多已经毕业的回浦人在为球队呐喊,这场胜利回浦等了太久,这座冠军奖杯,回浦人与有荣焉!”

二凭“坚守”

要在竞技赛场上有所作为,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往往能够收到显著甚至立竿见影的效果。相比大城市的一些名校,偏居东南一隅的回浦中学先天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资源。

蒋贤俊1982年从原杭州大学体育系毕业回到母校回浦执教的时候,面对的是一支无专门教练、无固定球员、无专业场地的“三无”篮球队。为了重振旗鼓,他只能四处奔走,在全县各乡镇寻找优秀的篮球苗子。

5月14日,易建联(中)为2022-2023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回浦中学队淡厚然(左),雅礼中学队张博雅颁发奖杯。新华社记者 孟永民 摄

回忆起当时被蒋贤俊选上的场景,回浦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康乐颇为唏嘘:“1995年,那会我正在读初三,参加体育中考,他在操场上看到我,觉得我个子蛮高,然后就说可以了,我也没打过篮球。”

就这样“东拼西凑”,慢慢地,回浦中学从临海打到地市赛、省赛、全国赛。在这个过程中,回浦中学在篮球圈里的名气越来越响,才逐步形成了如今以本土球员为班底、陆续引进北方球员、建立梯队的培养模式。

2017年,成为全国高中篮球联赛总决赛常客的回浦中学终于捅破窗户纸,打破了清华附中多年垄断,问鼎冠军。2023年,蛰伏六年,回浦中学男篮再度登顶。

5月14日,回浦中学队球员庆祝夺冠。新华社记者 孟永民 摄

回浦中学的篮球长盛不衰,除了独到的培养模式,也离不开一代代教练员的传承和坚守。被蒋贤俊在田径场上选中的“门外汉”李康乐,后来毕业回到回浦担任初中男篮主教练长达16年。如今,李康乐的学生、“90后”的孙新亮、孙庚,也从他手中接过了回浦篮球的火炬。

“一代代回浦人,前赴后继,薪火相传,这也让回浦中学篮球持续焕发生机。”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李启迪说。

三凭“精神”

回浦中学男篮自称“戚家军”。

距离回浦中学5公里的地方,就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前线。历经岁月沧桑,当年抵抗倭寇入侵的“江南长城”仍然矗立。数百年前,戚继光曾在这里布下“鸳鸯阵”,在鸟铳、弓、弩的配合下,一举大败倭寇。自此,戚继光依靠“鸳鸯阵”大破倭寇于台州各地,九战九捷。

从那时起,顽强与坚韧便已刻入临海人的基因。

半决赛从上半场落后到逆转广东实验中学,总决赛从加时赛一度落后清华附中6分到绝杀夺冠;面对这些场上的困境,回浦中学最终都逆风翻盘。“加时赛落后6分追回来,我们靠的是意志力和对冠军的渴望。”赛后回浦中学男篮主教练罗伦说。

5月13日,2022-2023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男子组半决赛中,回浦中学队球员朱柏滔(右)在比赛中防守广东省实验中学队球员丁翰泽(中)。新华社记者 贺长山 摄

小城逐梦,百折不回。

李康乐清晰地记得,今年的这个全国高中联赛冠军是回浦中学历史上第五次全国冠军,而亚军等其他的名次,“掰着指头也数不过来”,“因为在冲击全国冠军的道路上,失败太多次了”。

“莽莽中原逐鹿场,登高感慨长。愿养锋锐歼强梁,蔚为我校光。”1917年,陆翰文写下这首《回浦校歌》;百年后,回浦人依然秉承校训,发扬着回浦精神。

16日,回浦中学篮球少年归来,临海全城相迎。

兔年健康月历来了!农历1月-12月,不同节气各有重点!收藏对照,健康一整年!

农历新年开启新一轮养生序曲

2023年有两个立春

如何根据节气变化

来调整健康方案

这份“养生月历”请收好

农历一月:立春、雨水

1月22日-2月19日

农历一月,此时天气仍然寒冷,要注意保暖。但与此同时,露在外面的头部、脖子也得做好保暖工作。

■ 头部保暖若做得不好,很容易引发鼻炎、头痛等疾病,这也成了很多中老年人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

■寒凉的空气容易让抵抗力较弱的人患上急性鼻炎。要避免被鼻炎袭击,除了戴围巾、口罩之外,回到家还可以用温水冲洗鼻腔。

养生推荐:

☑寒冬里养血补气离不开泡脚。可取桂枝10g、砂仁6g、吴茱萸6g、白豆蔻10g、淫羊藿30g、生姜10片、仙茅10g泡足。

☑热水泡脚,水温不要太高,用水量一定要淹没过脚腕以上。泡完脚还可以适当按摩足底,缓解疲劳,帮助睡眠。

农历二月:惊蛰、春分

2月20日-3月21日

2023年是癸卯兔年,按照“置闰法”来说,当年是闰二月。此时已经进入到初春,这个时候养生讲究“二早”。

养生推荐:

☑ 厚衣服别早脱。俗话说“春捂秋冻”,一下子把衣服脱得太多,就会因不适应气候变化而易着凉得病。

☑ 早起晚睡更精神。立春后,开始昼长夜短,可以适当“晚睡早起”。当然,也并不是睡得越晚越好,晚睡不要晚于11点。

农历闰二月:清明

3月22日-4月19日

春天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尤其是一些传染病。首先要具备防病意识,提前做好预防接种。在家也要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外出不要去人多的地方逗留太长的时间。

养生推荐:

给家人准备桔梗菊花茶,有清咽利喉、止咳化痰的功效。茶料为胖大海、甘草、桔梗、金银花、菊花。

农历三月:谷雨、立夏

4月20日-5月18日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翻过谷雨即是初夏,养生越要注意柔和适度,这样才能固住健康、平稳过渡。

养生推荐:

☑这时可以多食山药。山药是健脾食物中最柔和的了,属于药食同源,非常健康。蜂蜜、大枣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些祛湿利水的食物也可渐渐增加,包括赤豆、黑豆、薏仁、山药、冬瓜、藕、海带、鲫鱼、豆芽等。

农历四月:小满、芒种

5月19日-6月17日

此时各地陆续进入夏季,小满节气的到来,让人体进入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此时应注意健脾祛湿,饮食调养以清淡为主,多吃点儿“苦”。

养生推荐:

☑民间一直有小满三候之“一候,苦菜秀”。苦菜是一种多年生菊科植物,清热、去火、开胃。

☑还可以常吃具有清热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莲子、山药等。

☑忌食海腥鱼类、羊肉、冷饮等,可多喝粥以调理脾胃,如绿豆粥、荷叶粥、赤小豆粥等。

农历五月:夏至、小暑

6月18日-7月17日

夏天人们很容易感到疲倦。夏天气温高出体温,体内的汗液无法发散出来,很容易中暑,人们常常没有食欲。所以,在饮食上面,一是清淡为主,二是切忌贪凉,三是苦夏“吃点苦”。

养生推荐:

夏季饮食应少荤多素,宜多食蔬果谷物类。明代李时珍认为粥是夏季最佳饮食:

☑可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清心祛暑之品加入粳米中煮粥,凉后食用可健脾胃,祛暑热。

☑薏米赤小豆粥清热健脾,利湿养肝。

农历六月:大暑、立秋

7月18日-8月15日

此时,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天气渐渐炎热起来,人出的汗多了,体力消耗又大,很多人都觉得慵懒乏力。

养生推荐: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农历七月:处暑、白露

8月16日-9月14日

此时迎来了处暑,意味着炎热的暑天就要结束了,此时养生的原则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燥则润之”,饮食应坚持祛暑清热。

养生推荐:

这时清补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食物,以益胃生津。

农历八月:秋分、寒露

9月15日-10月14日

农历八月迎来了秋分、寒露,此时日夜温差较大。如果这时穿得过于裸露,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睡卧不可贪凉。

养生推荐:

☑日常饮食中,应增加对芝麻、蜂蜜、枇杷、西红柿、百合、乌梅等柔润食物的摄入,以益胃、养肺、生津。

☑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农历九月:霜降、立冬

10月15日-11月12日

此时气候由热转寒,作为秋季的最后两个节气,热与冷交替,养生保健尤为重要。但不要过早穿上棉衣。过早保暖,机体对寒冷没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得人体对寒冷的调节能力下降,真正到了严寒时节容易染上疾病。

养生推荐:

宜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饮食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全麦面、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洋葱、藕、百合、木耳、梨、苹果等都比较适宜这个时节食用。

农历十月:小雪、大雪

11月13日-12月12日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冬天是对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但“补冬”也不能“盲补”,应遵循“少咸多苦”的大前提。

养生推荐:

☑ 北方地区的冬季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肉等。

☑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北方要温暖得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主,比如鸡、鸭、鱼类。

农历十一月:冬至、小寒

12月13日-2024年1月10日

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此时更要注意“养藏”。

养生推荐:

深冬常泡脚可以刺激人体脚部的太冲、隐白、太溪、涌泉以及踝关节以下各穴位,促进新陈代谢及延缓衰老。

农历十二月:大寒、立春

2024年1月11日-2月9日

此时人体脏腑均处于寒凉状态,对体虚年老之人,若稍不留意容易使旧病复发或添增新病。养生要着眼于“藏”,此时特别要防寒、暖身。

养生推荐: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戴围巾穿立领装不但能挡住寒风,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

还等什么

快把这份养生攻略转给亲朋好友

新的一年身体健康

元气满满~

编辑 / 张姗

来源/劳动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