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称命出生年的重量怎么算(生辰八字称命重量)

陪你演戏 2023-09-01 04:06:45 网友整理

婴儿出生时体重多少斤比较好?5斤、6斤、8斤,有什么区别?

儿媳:妈,我不想喝了,我吃饱了。吃太多长太胖了,对宝宝不好,到时候我怕不好生。

婆婆:瞎说!你吃好了,补充营养,宝宝才能长得好啊。

儿媳:补充营养没错,我有在补,但不能总喝这种鸡汤的,不仅补不了啥,还容易胖,而且我的情况医生也是不建议的。

婆婆:没事没事,医生就喜欢唬人,再说了,宝宝就算重一点也没啥,还好呢!说明长得好,比较健康,我们前面那家生了个孙子足足有9斤重呢!生的时候痛苦,那有什么办法,当妈的都得走这一遭,你们现在还有无痛,还好点。

见婆婆越说越激动,嘉嘉便不说了,但是她脸上露出了明显不高兴的脸色。

这时她老公过来了,及时察觉到了她情绪的变化,连忙说到:“哎呀妈,她不想喝就不喝呗,她心情好才更重要,而且我跟你讲,宝宝不是越重越好,太重也不好。”

对于有孩子或者即将迎来一个新生命的家庭来说,孩子的体重总是大家经常谈到的话题,刚出生的宝宝体重,有人觉得有5、6斤就行了,太重了大人受罪,有人则觉得五六斤太轻了,不好,七八斤才更健康,一些老一辈人觉得要是8斤8两则更好。

那么,婴儿出生时的体重,到底多少斤比较好呢?5斤、6斤和8斤有什么区别?许多老人认为越重越好吗?还有的人听说出生时的体重和智商挂钩,如何看待呢?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看完后你就知道了。

刚出生的婴儿,身高体重在什么范围比较合适?

一般来说,婴儿刚出生的身高,不同宝宝的差别不是很大,普遍都是在五十厘米左右,大多在48-52厘米之间。这跟妈妈的子宫构造有关,也可能跟测量的方法有一定关系。

不过,每个新生儿的体重就不一样的,差得有点多,比如有的宝宝是5斤多,有的则是6斤、7斤多,还有8、9和10斤的。若是产房出来一个十斤的宝宝,可能会引来许多医护人员的围观。

那么,婴儿出生时体重多少斤比较好呢?是越重越好吗?

宝宝出生时的体重并不是越重越好,同样的,太轻也不好,一般来说,在5斤到8斤之间其实都是正常的,在6-7斤之间更好一点。

并不是越重代表宝宝的身体更加健康,这反而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健康隐患,超过8斤,就可以算是“巨大儿”了,而这对宝宝以后的健康可能会有影响,不仅如此,胎儿体重过大,对分娩也有影响。

顺产的话,宝宝体重过大,可能难以顺利通过产道,会增加缺氧风险,对于妈妈来说,产道容易受到损伤,产后出血的几率会有所上升。逐渐长大,成年后肥胖和糖尿病风险或许还会有所增加。

5斤、6斤、8斤的宝宝有什么差别?

在这几种情况中,5斤体重相对轻一点,可能跟妈妈的体质有关,也可能跟孕期没有很好的补充营养有关,或者经常没有休息好,偏瘦一点。

但这不代表就是营养不良,也是正常的。反而要注意的是,这时候宝宝的各项身体机能都不成熟,不要过度给宝宝补营养,不要滥补。若是宝宝体重偏低,家长在后期盲目为其补营养,追赶生长,可能反而会影响到孩子,增加肥胖几率。

6斤左右是比较好的,宝宝发育较好,吸收到了足够的营养。

8斤与5、6斤相比,偏胖了,可能跟妈妈孕期吃得太好有一定关系。

孕期需要补充营养,但不等于吃得越多越好,胡吃海喝对自己和胎儿的健康都不利。尤其是吃太多高热量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更为不利,容易引起血糖血压异常。

婴儿出生时体重和智商有关?

《英国妇产科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与足月出生的婴儿相比,出生体重过低或过早产的婴儿,智商较低。

不过,这种影响在孩子成年后会缓解。

对于二者的关系,希望大家要理性看待,遗传、日常饮食等因素也要考虑在内,对于宝宝的体重,家长需要关注,但不要过度焦虑,不是说体重轻智力就查。要根据宝宝的情况合理补充营养或者控制。

还可能预示着今后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近日,欧洲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低于平均出生体重与整个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关。

该研究显示了良好围产期保健的重要性。

想要宝宝体重健康,准妈妈们在孕期要注意科学合理地补充营养,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饮食,除此之外,也要注意合理锻炼,定期检查,也要保持一个好心情,这样才有利于自身健康和宝宝的健康发育。

总之,婴儿出生时的体重,太轻和太重都不好,而想要保持在合理范围,不仅是准妈妈们在孕期要注意,家人也要注意,不要给她们增加心理负担。你家宝宝刚生下来是多少斤呢?欢迎和大家交流,留下你的评论。

参考资料:

1.5斤、6斤和8斤的新生儿,往往有这些差别,你家宝宝出生时多重.光明网.2019.01.24

2. 早产或体重低都影响智力.生命时报.2020.07.01

3. 宝宝出生体质多少最合适?大胖小子可不是你想的那么好.光明网.2019.08.07

4. 婴儿的出生体重,可能预示着今后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医学界儿科频道.2022.11.05

一格 | 你的命,有多重?

一格 | 你的命,有多重?——读程莫深长篇小说《夜迷离》

【编按】2016年 7月5日,甘肃国家级华夏文明传承创新人才领军媒体《文艺人才》杂志春季卷,推出作家程莫深长篇悬疑小说《夜迷离》纸上研讨会。

《夜迷离》纸上研讨会由当代著名诗人、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文学院院长高凯策划推出。

本次纸上研讨会共推出作家、评论家的文学评论共5篇,计一万多字。

今天,《文艺轻刊》推出由资深媒体人一格撰写的评论——

你的命,有多重?

——读程莫深长篇小说《夜迷离》

《文艺人才》杂志,2016年春卷

古代相术里有一种对人的命运称重的算法,即通过生辰八字,将命运以钱两的计算单位进行称重,人的一生,一般来说不出意外,都会按照钱两描绘的结果验证式的走完一生,或富贵荣华、或平平淡淡……。

然而,谁的一生能够按照称重所设定的轨迹走完一生呢?

短短四个月时间,九条生命在充满了奇幻和诡异的气氛中相继去世,之间交织的爱恨情仇、布满的复杂关系、设计的多角度故事情节、一个套一个的叙述伏笔……,这是被称作“中国第一部新闻悬疑长篇小说”《夜迷离》带给我们的即犀利又深刻、即紧张又充满疑惑的新类型小说的感觉。

作为当代实力派小说家,《夜迷离》作者程莫深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出版了小说集《20世纪末世界战事缩写》《雨季》《美丽的错误》,共计逾百万字之多,屡次获文学奖。发表于《青年作家》头条的中篇小说《雨季》、《雪季》受到文坛关注,《雨季》引发《青年作家》长达半年的热议,被称为“一部来自生活的罕见作品”。中篇小说《20世纪末世界战事缩写》获得“人民文学•德国贝塔斯曼杯”文学新秀特等奖,被誉为“近年来乡土小说的扛鼎之作”。

多年来,程莫深的创作始终没有停止对生活和小说形态的积极探索。尤其近些年网络小说的流行、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作家对现实的描述方式和表达视角的尝试,使小说创作具有了更新颖、更奇特、更具探索性,程莫深将现实中种种改变与新类型小说探索紧紧地结合起来,创作了与过去自己创作的小说风格完全不同的长篇小说《夜迷离》。

《夜迷离》以西北某省会城市西都某媒体为背景,围绕“圆梦行动”的新闻策划,媒体内外发生的一系列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反映了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人们纷繁复杂的生活,让读者对小说创作、对社会、对人性的自我认知都有了新的认识。《夜迷离》曾从红袖添香网近5000部网络人气最高的长篇小说作品中入围,以其“时代性的故事和内心写照”夺得“白领最喜爱的十佳小说”前三甲。

与程莫深过去的作品相比,也与当下众多小说风格相比,由群众出版社出版的程莫深长篇小说《夜迷离》,上架建议为:悬疑小说,但是,通读小说之后,感觉创作方式更趋向于探索性的小说,我暂且把它称作新类型小说。

《夜迷离》有几个不容忽视的特点:

一是章节短,节奏快。282页的一部长篇小说,却有121个章节,且每一个章节都设有一个小标题,这种“短平快”的章节设置,为工作和生活节奏快的读者,带来了阅读上的适应性,也是当下电子阅读的主要方式,而《夜迷离》将这种阅读方式结合起来,让一部长篇小说有了可以装入书包,随时随地阅读一个章节的可能。

二是环节紧、伏笔多。整部小说就写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发生的故事,而故事中两条主线让整部小说吸引住了读者的眼球,一个是故事叙述中,报社围绕“圆梦行动”的开展,故事发展的过程;另一个是很诡异的数字“9”牵引着情节不断发展的线索。两条主线一明一暗,在每一个章节不断设置着伏笔,让本就短小的章节充满了想象力和吸引力。

三是平行层、“阴阳界”。故事的叙述过程中,由于有报社开展的“圆梦行动”和诡异的数字“9”两条线索,在情节设置中,仿佛存在着两个世界,或者说平行世界的相互交叠和各自发展,一个是现实的世界,而另一个,却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又时时出现在现实的世界中,各种交叠,都被主人公邓川“我”感受到、感受着。

这三个显著的特点,我想不能仅仅用悬疑小说来说明。想了想程莫深这些年创作的小说,从很写实的《雨季》《雪季》到《20世界末世界战事缩写》,是从平凡人生活的艰难到与强权的斗争,写法上从写实到怪诞,作者探索小说形态和语境这么多年,《夜迷离》给我们的更像是一部新类型的实验性小说。

层层连环套,解不开的命运结。

小说一开始就有两个人物呈现在了我们面前,一个是我的哥们肥罗,一个是我的师姐辛欣。一个大款、一个文化人,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肥罗与现实世界中钱、性、义气、生意等等故事情节紧紧地结合了起来,师姐辛欣一出场就要去旅行了,然而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师姐辛欣经常会出现在办公室我的隔壁的格挡里和我的生活里,在小说最后,弟弟邓冲说,师姐辛欣旅游回来就已经去世了。这两个人物就是小说两条主线开展的重要人物,随着报社楼下地基挖出的木乃伊、记者杜亚萍跳楼自杀手中捏着纸团只有一个“9”等等,连环套在肥罗身上一个又一个展现在了现实世界中,而从师姐辛欣身上展开的故事却又是围绕数字“9”编织起了另一个连环套,现实与虚幻的两条线都在发展着,却又被“圆梦行动”这个现实的新闻策划和诡异的数字“9”等相互联系着、纠缠着。在这种联系和纠缠中,社长老周、副总编唐老鸭、林朵、刘干事等等人物不断登场,在一个又一个伏笔中出现,在一个又一个连环套中命运发生着诡异的变化。

萧萧爱恨情,化不了的生死缘。

“我”与师姐辛欣纯洁的友情、“我”与单身受伤女林朵的性伙伴关系、“我”与毛小兔天真单纯的爱情、与社长老周的上下级冷淡关系、与副社长唐老鸭的平淡关系、与刘干事不远不近的同事关系、与肥罗的江湖关系、与弟弟邓冲的兄弟关系、与充气娃娃“林志玲”的性寄托关系等等,交织起来的各种关系,无不展现了一个人内心善良、邪恶、新近、厌恶、猥琐、无奈、痛苦等等人性各个层面的面目。主人公邓川“我”与众多人物关系发生的故事,不正像是现实中每一个戴着面具的我们呈现在不同人、不同事时候的面貌一样吗?被现实中的各种关系所累,只能挣扎,却无法自拔,甚至于爱情,也不能自己左右,甚至于生死,也不能掌握。在庞大的社会生活环境里,个人的幸福和命运,仿佛都已经被某一台机器牢牢地掌控着,只能顺着机器运转的齿轮,旋转着,或者进,或者停止。

牢牢两界刹,走不出的命运线。

两条主线,呈现了两个空间,一个是现实空间,一个是“虚拟”(暂且用这个词来描述吧)空间。现实空间里,正义与邪恶、权力与美色、金钱与地位、爱情与欺骗等众多要素高度结合,相互较量。“虚拟”的空间,却通过时隐时现的几个人物,用一层面纱遮掩了起来,让读者时时不能撩开这层纱看到这个空间的真面目。这是小说呈现的两个空间?一个是真实的空间,上演的故事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现实存在,而另一个空间,是通过与已经死亡的杜亚萍的相遇、与师姐辛欣办公室的对话,而人物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又消失,“我”的神秘的梦游等等,展现给读者来自另一空间的人物,而描绘了一个只能通过想象构建的空间,或许就是所谓的平行空间吧。

两个空间的人物随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进进出出,然后一个个奇异的离开,使小说的思维通道似乎有了多种可能,然而,两个空间似乎都被作者用情节和故事发展的结果,构建起了两个类似于古刹的环境,不仅充满血腥,也让人感到幽寒。两个古刹里,对每一个人物的命运似乎都进行了预设,而谁也没有能够走出作者预设的两个古刹。

尖利深喉锁,锁不住的真现实。

用小说的语境来表达对现实的态度,并不仅仅是讲故事而已,这才是小说的功能。《夜迷离》作者以新闻界这一“话语王国”为背景的小说,以极其晦涩复杂的情节,用鲜明的人物刻画、晦涩的情节设置、多维度的视觉介入、犀利的语言风格、流行的章节篇幅、众多的连环套和伏笔,让小说具有了极大地吸引力和阅读快感,同时也让阅读精神高度紧张,似乎一只干枯有力的爪子,掐住了喉咙,让人欲呼不能。然而,这只利爪,我想不用是来锁住读者的喉咙的,更不是要锁住读者思维的。

那么,《夜迷离》作者程莫深精心打造的这只钢硬而锋利的利爪,到底是要锁住什么?

来源:《文艺人才》杂志2016年春卷

【作者简介】一格:自由撰稿人,文化研究者,从事过记者、刊物编辑、摄影等工作。

《夜迷离》,程莫深 著

群众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夜迷离》背景资料

长篇都市畅销悬疑小说《夜迷离》,2016年1月由群众出版社在北京出版上架。出版社在推荐语中说,“这是一部对非现实语境着力探索的作品。作者以惊人的想象和锋利细胞的细节,直抵人物内心阴暗潮湿的底部。小说神秘诡异,风格独异,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良好的叙述品质和无法忽视的阅读性”。

此书被红袖网评为“最受白领喜爱的十佳长篇小说”第三名,被知乎网列入“中国近五年最具有影响力的悬疑小说”,被中国公安大学列入学生课外必读书。目前已授权电视剧改编。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那你行走社会,必须牢记这八字真言

佛说:“人不可太尽,事不可太清。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一个为人有分寸,处世有尺度的人,往往懂人情、懂世故,既有自知之明,又懂适可而止。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便是这样一个张弛有度,知情识趣的人。

薛宝钗过生日,贾母知道是她过的第一个生日后,便让凤姐张罗个生日宴,还特意强调要请个戏班子来。

在这样的欢快气氛中,贾母问薛宝钗喜欢听什么戏,喜欢吃什么食物,尽管提,今天都会满足她,没想到最后薛宝钗却应景地点了贾母喜欢的戏、贾母喜欢吃的食物,惹得贾母的心情十分愉悦。

最后,宴会上大家都很高兴,薛宝钗得到了贾母的奖赏。

薛宝钗正是在一开始就清楚自己的身份,凡事适可而止,绝不恃宠而骄,给贾母体面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体面。

行有度,进有术,这是一种赢得人心的智慧,也是高情商的体现。一个识趣的人,会在不委屈自己的基础上,照顾到别人的感受。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醒悟的过程,不但要学习什么时候该表现自己,更要学会适时收敛自己,做到适可而止。

很多人不管做任何事,总是急于表现,喜欢把事情做绝,而且不给别人留一点后路,殊不知我们为人处世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树立敌人,而是为了结识更多朋友,好在自己需要时能有所帮助。

没有人的一生永远顺风顺水,谁都有陷入低谷、时运不济的时候。

如果此时你落井下石,无疑是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提前树立了一个敌人。但如果你能给对方留有一丝希望,一点余地,别人肯定会对你感恩戴德,就算将来不一定能回报你,但也决不是你的敌人。

人生,想要走得更远,唯有先找准自己的位置,有些人之所以聪明,其实就是有自知之明,拥有认清自己的能力。

做事之前清楚自己的优势,也明白自己的不足,从而对形势作出最正确的判断,针对自己的不足做出针对性弥补,不断去克服自己一个又一个的弱点,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人生在世,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要想有所突破,一定要认清自我,既要有自知之明,又要懂得适可而止,给自己和别人留面。

#自知之明##适可而止#

普通人想要登顶珠峰有多难?

1953年5月29日

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

和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

从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

实现了人类首次登顶

70年来

珠峰已成为一个全球知名的旅游胜地

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人前来挑战

而今年(2023年)

越来越多的人向珠峰发起了冲击

数据显示

5月17日当天

至少175名登山者

在珠穆朗玛峰南坡尼泊尔一侧成功登顶

2023年5月23日上午,2023“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顶队员庆祝登顶成功

为什么这么多人“扎堆”登顶?

攀登世界之巅

变得容易了吗?

今年攀登珠峰的人或创新高

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商业登山探险公司逐渐使业余登山者也能够触及巅峰,山峰的攀登人数就此大幅增长。

截至目前,珠峰共开辟出19条攀登路线,据不完全统计,珠穆朗玛峰共有11346人次登顶。绝大部分登山者会选择其中的两条传统路线:尼泊尔一侧的南坡路线和中国西藏一侧的北坡路线。

以攀登人数更多的南坡路线为例:

2021年春季登山季,尼泊尔旅游部门共向408名登山者发放了攀登珠峰许可证,共有457名登山者从珠峰南坡登顶。

2022年春季登山季期间,尼泊尔政府共为325名申请者发放了珠穆朗玛峰攀登许可证,共计560人从尼泊尔一侧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2023年,尼泊尔旅游部门更新至5月14日的数据显示,该国旅游部门给来自尼泊尔、中国、美国、印度等65个国家的登山者累计发放了478份珠穆朗玛峰攀登许可证,创下历史新高,其中男性376人,女性102人。

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9年,珠穆朗玛峰出现了打破纪录的攀登人数,分别为807人次和891人次。而今年,5月17日当天,就有至少175名登山者在珠穆朗玛峰南坡尼泊尔一侧成功登顶。据尼泊尔旅游部门预计,今年或将有超900人尝试登顶珠峰。

5月18日,湖南省登山队三名队员成功登顶珠峰

为什么选在5月“扎堆”登顶?

每年5月,攀登珠峰的消息都会刷爆社交网络,不少人的朋友圈可能还会出现成功攀登珠峰的自拍。

查看历史,不少“第一次”都是在5月。

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次登顶。

1960年5月25日,中国人第一次在世界之巅留下足迹。

1975年5月27日,我国首次测得珠峰岩面高度。

2000年5月21日,中国第一个民间单人挑战珠峰的勇士阎庚华成功登顶,但不幸在下山途中遇难。

2008年5月8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祥云在珠峰传递。

2020年5月27日,中国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再次精确测量珠峰高度。

5月23日,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那么,究竟为何今年5月“扎堆”登顶的人这么多?

浙江省登山协会秘书长许宁表示,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因为疫情趋于稳定,之前很多人的登顶计划被搁置、延期,今年终于得以成行。

其次,每年的5月和10月,是攀登珠峰的黄金期,其他时间要么气候太热容易有雪崩风险,要么气候太冷则不适宜登山。5月正好是珠峰地区雨季和风季过渡的时间,气候相对会比较平和,所以基本上登山队都会选择这个时间进行登顶。

雪崩

另外,当下的商业登山公司技术条件愈发成熟,安全系数也在逐年提高,所以报名挑战珠峰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普通人想要登顶

需要做什么准备?

攀登这座世界最高峰,如今已不再是科考队伍的专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成功登顶,甚至在众多新技术的帮助下,“有钱就能上”。

那么,普通人如果想要登顶,需要准备些什么?

首先自然是强健的身体。过硬的身体素质是必备条件,峰顶的空气含氧量大概为海平面的三分之一,在登珠峰之前,除了要增强身体对高海拔的适应性,还要学习攀冰、攀岩、滑坠自救以及急救等知识。

除了过硬的身体素质之外,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钞能力”。业余登山爱好者可以报名攀登珠峰的商业公司项目,通过他们申请珠峰攀登许可证,并在其指导和陪伴下攀登。记者调查发现,每人需要40万人民币左右的费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攀登许可

11000美元许可证+2500美元申请费(可以跟团队AA)+3000美元联络费(可以跟团队AA)+4000美元垃圾押金+1000美元保险。

在踏上这场攀登世界之巅的旅程前,攀登者必须首先获得当地政府的登山许可。在春季从南坡攀登珠峰,每位外国登山者首先要向尼泊尔政府缴纳1.1万美元的许可证费用。如果是尼泊尔公民,只需要为此支付650美元。

除了11000美元的“门票”,尼泊尔要求攀登者通过尼泊尔当地公司“代理”申请许可证,必须以团队形式交纳2500美元的申请费,另外还要支付3000美元给政府分配给团队的联络官。

此外,从2014年开始,攀登者在办理许可证时需要缴纳4000美元的垃圾押金,在攀登结束下山时,每人必须带回至少8公斤的垃圾,这还不包括用过的氧气瓶和排泄物的重量。一般珠峰攀登者还会花费1000美元购买保险。

总而言之,登山者在踏上尼泊尔之前,在攀登许可上就需要花掉大约16680美金,约合人民币10.7万元。

往返交通

700美元到尼泊尔机票+400美元到卢卡拉机票+400美元徒步到南坡大本营费用。

以成都为例,直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直飞机票在2500元左右,来回总计约5300元。

尼泊尔东南部的小镇卢卡拉(Lukla)拥有距离珠峰南坡大本营最近的机场,从加德满都出发,可以花300到500美元购买往返卢卡拉的机票。

从卢卡拉出发到大本营,花费的金额将取决于沿途的消费和住宿条件,徒步旅行的费用一般在每人400美元到1000美元之间。

经过一周的徒步旅行,才能到达5334米的珠峰大本营。

装备物资

必备物资:食物、氧气、高山靴、8000米羽绒服、手套、睡袋和背包等等,其中氧气的费用占据大头,97%以上登山者需要在氧气上耗费近4000美元。

据估计,在整个珠穆朗玛峰探险期间,前往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预计将花费高达1.5万美元(约10万人民币)购买攀登装备和各类补给品。

登山向导

大多数团队都会为每位客户分配一名登山夏尔巴向导,以确保他们在山上的安全,现在一名夏尔巴向导的工资在8000~1万美元之间。

然而,攒够一个攀登珠峰的“标准套餐”后,能否登顶还是另外一回事。

如今,随着经济发展,除了国家组织的科考、高程测量等攀登项目,个人登珠峰似乎也成了一种“新时尚”。这项原本属于“冒险家”们的运动,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如果要问为什么登珠峰,借用英国著名登山家乔治·马洛里的话说,“因为山就在那里” 。尽管如此,许宁仍旧建议大家科学登山,千万不能盲目跟风,登山的难度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宁说,“登顶不是最终的目标。登完顶以后能够安全回家,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综合浙江新闻、潮新闻、新华社、西藏自治区登山协会、红网

来源: 央视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