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八字(中国科学 g)

旧事重提 2023-08-23 15:58:01 网友投稿

中国的科学为什么落后?

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但是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事情。科学在于发现未知和创造新知识,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而技术在于对未知和已有知识的应用,要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

可以说,有科学必然有技术,但是有技术未必有科学。科学发现是技术发明的理论基础;科学提出发展的可能,技术变“可能”为“现实”。但是,技术发明并一定需要科学理论支撑,依靠经验也可以。

这样,技术的发展就出现两条路,一条路是依托经验推动的技术发展,一条路是依托科学推动的技术发展。两条路的发展潜力不言而喻,依托经验推动的技术发展,就好比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不可持续。而依托科学推动的技术发展,则可以和形成科学与技术的高度协同,互为促进,像滚雪球一样,快速发展。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中,整体发展都是领先全球,近现代才开始落后于世界。就科学技术而言,中国古代只有技术,没有科学。或者,更加严格准确说,中国古代有科学,但是非常的初级和薄弱。

比如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等,严格说都是技术发明,不是科学发现。因为这四大发明,中国人用的挺好,但是并不知道背后的原因。中国人能根据经验熟练造出指南针方便出行,甚至能基于指南针深入应用,发明罗盘用于勘测风水和算命,但是就是不知道指南针为何指南。

英国人李约瑟是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专家,为此提出著名的“李约瑟难题”或“李约瑟之问”:为何文化和技术上都领先的古代中国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

关于这个问题,爱因斯坦曾经回答过:欧洲的近代科学之所以能发展起来,是因为两件事情,一个是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形式逻辑,代表人物就是亚里士多德,一个是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实验科学,代表人物就是伽利略。中国古代的先贤们,既不懂形式逻辑,也不懂实验科学,因此,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一点都不奇怪。

关于这个问题,杨振宁也回答过:中国之所以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是因为中国人有周易。周易就是中国人的“科学”,周易倡导天人合一,培养了中国人的实用主义基因。中国人因为太注重实用,所以容易浅尝辄止,够用就行。如果过度较真背后根因,就违背了天人合一的哲学和文化,会被社不容。

比如中国古代“杞人忧天”的成语典故,为了不让这个杞人忧天,这个故事中另一个杞人便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个地方没有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中活动,为什么还担忧天会塌下来呢?”。杞国的那个人说:“如果天真是由气体积聚起来的,那么日月星辰,不都要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体积聚而成的,只不过它会发光罢了,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打伤人的。”。杞国的那个人又说:“地要陷落怎么办呢?”。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罢了,到处都是,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土块。你践踏行走,整日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忧它会陷落下去呢?”。这个杞国人听了,才抛掉了忧愁,高兴起来。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

杞人忧天的故事,出自《列子》,是公元前400年的故事,在中国传了两千多年。两千多年,有多少中国古贤人,为何就没有去认真思考,天为何掉不下来?地为何塌不下去?

要知道,杞人忧天涉及的都是科学问题,包括:大气科学问题、地球科学问题、力学问题、天文学问题等等。中国古贤人,如果仔细研究,近代科学都可以从这里研究出来,那样就没有欧洲近代科学的崛起了。

但是,我们的祖先没有刨根问底追问这些问题,既然没有塌下来,就没有必要担心和深究。而且把这个词语定位为负面成语,教化世人几千年。用于嘲讽那些为本来不用担忧的事而去担忧发愁的人,劝导人没有必要过度的担心未知的东西,无需自寻烦恼。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就是中国人的基因,这就是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缩影。西方的圣贤碰到问题,在深究为什么;中国的圣贤碰到问题,只关注有没有用。

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刨根问底,而不是关注有没有用。

科学有三要素:科学的目的,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

科学的目的就是发现规律,各种各样的规律,可以是自然规律,也可以是人类发展的规律,也可以是社会活动的规律。

科学的精神,就是六个字:质疑、独立、唯一。质疑是第一科学精神,要敢于质疑一切,刨根问底。独立就是人和自然是分离的,人不会影响自然的规律,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一就是不同人的研究结果应该是一样的,本质规律应该具备唯一性。

科学的方法,就是逻辑化:必须逻辑推理,定量化:演绎的计算,实证化:实验的验证。

了解科学的三要素,并能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就是一个人的科学素养。截止2020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才10%,也就是90%的中国人都不具备科学素养。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养行动纲要(2021-2035)行动纲要》,进一步强调中国人科学素养总体偏低,2025年的目标是希望把公民科学素养比例提升到15%。

现在的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很多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当然仍然有芯片等众多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如果没有科学的支撑,我们无论如何摸索别人早就成熟的技术,最多也就是追赶,超越何从谈起?

如果说我们在技术上的追赶还能看到希望的话,我们在科学上的追赶仍然遥不可及。和西方相比,我最缺的不是西方领先我们几百年的科学沉淀,最缺的是科学的素养。

没有科学素养,学校就不可能培养出科学人才,这才有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没有科学素养,政府和企业就不可能重视科学研发投入,因为科学投入太不实用了,投入回报周期过长,不划算,不如等着别人投入搞定了,我们再学才划算。

殊不知,时代变了,科学和科学家开始有国界了,等着学别人,太难了。自己开始投入,对比西方少了几百年的科学研究沉淀,万事开头难,也是难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