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算命与看相那个准(看相和八字哪个准)

饕餮少女 2023-09-11 21:36:39 网友投稿

从历史上看,真正算命算得准的,都不问生辰八字

我家有个亲戚,原来一直是发家致富的典范,过得真正是大金链、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的生活。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年就危机了。他一危机不要紧,债主们可着急了,纷纷来要钱,可当得知了欠债人的房产、汽车等不动产都已经抵押的时候,也只能干瞪眼。

法治社会,欠债还钱,没钱谁也没办法。钱可以不还,但饭不能不吃。尤其是在可能再借不到钱的情况下,还是得想个法子赚钱。据说,他妈找了个大师,拿着他的生辰八字算了一把,说是过两年就能发财。那个大师据说很准,被我们家好多七大姑八大姨们虔诚地拜访过。

小时候,可能我不懂人世艰辛,觉得那会的人都挺唯物的。我妈总是告诉我:好好读书,才有出路。可长大了才发现,努力是徒劳的。一遇到难题,人们往往都无从下手,情急之下,就想作弊,想想看看答案。于是,上层人的仁波切,下层人的算命先生,都成了当今的弄潮儿。

说实在的,活到如今,我也相信人各有命。有些事,真的就是命,但这“命”,真的就能找到一个人给我们剧透出来吗?

历史上,从来就不乏善于剧透命运的人,被称作相士。据说,他们都精通术数,博文强识,曾留下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传说。

吕后选夫记

在刘邦做皇帝之前,站在普通人的角度看,他与吕雉是一对不太般配的夫妻。

刘邦是乡间的一个混子,家境虽不贫寒,但也不富贵,整日斗鸡走狗、嫖赌吃喝,人到中年都没娶上妻,是个娶妻困难户。

可吕雉不同呀,人家虽不是皇帝的女儿,但也是富家千金,不愁嫁。首先,家境富裕,有点权势。她的父亲吕公与沛县县令是好朋友,搬家到了沛县,乔迁宴引来沛县有头有脸的众多人物来参加,可见不是一般家庭。其次,年方妙龄,有点姿色。得知吕公要将女儿许给刘邦后,吕雉的娘不太赞同,曾说了一番话,大意就是:吕公常想把这个女儿嫁给贵人,连沛县县令的求娶,都没答应,怎么就要上赶着把女儿嫁给刘邦了呢。可见,吕雉当时应当正值婚龄,且容貌不丑。可为啥,吕公就要把一个这么好的女儿嫁给一个混子呢?这还是要从乔迁之宴说起。

因为吕公与沛县县令交好,在县衙当差的萧何前来帮着张罗,负责安排来访宾客的座次。既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那就得分出尊卑。他规定:礼金不到一千的坐堂下。可刘邦向来不把县里的头头脑脑放在眼里,很是不以为然,高喊着“贺万钱”,而实际上分文没有。本以为就是个无赖,可吕公出来一看,发现刘邦竟有些仪表不凡,就把他让到了堂上。

萧何向吕公简单介绍了一下刘邦,说他“固多大言,少成事”,意思就是话说得不小,但办事不靠谱。这形象似乎不太光鲜,但刘邦一点也不自卑。他坦然上座,在一众地位、财富都远超过他的人中,侃侃而谈,时不时还调侃一下这些有钱有势的人。别人可能觉得这是不要脸,可吕公见过世面,觉得这是一种气魄。

酒宴之后,吕公挽留刘邦小坐谈心。他号称一生善于相面,看谁都没有刘邦相貌好,想把女儿嫁给他。能攀上这么一门好亲事,刘邦怎能不答应。

就这样,刘邦与吕雉才结为了夫妻。因为结为了夫妻,吕雉才成了吕后,才有了后来的临朝称制,并使得吕氏一门尽封王侯。当然,无上荣耀也带来了灭门之祸。吕后死后,吕氏一族男女“无少长皆斩之”。

如果吕公真是能掐会算,知道有灭门的一天,会愿意用断子绝孙的代价换一时的荣耀吗?所以,在能掐会算的背后,吕后选夫实际上是吕公的一次博弈。

从《史记》只言片语中,不难看出:吕公,交友广泛,颇有家财,是个能人。在秦汉之交,旧的秩序已经打破,新的秩序却始终未能形成,一场社会变革正在悄悄酝酿。吕公察觉到,一场大洗牌即将席卷而来。刘邦,虽出身不高,但敢想敢干(没钱敢说有钱)、不拘小节(不要脸),给个机会就能撬起地球,值得押一票。而吕公这一票押对了,所以就流传千古了。

至于刘邦那些赤帝之子、有龙在身上飞啥的神乎其神、妖乎其妖的事,都是他自己编造的。他本出身于微末,最后当了皇帝,活成了个传奇。但他怕天下百姓都想活出他这样的传奇,岂不天下大乱了吗?为了杜绝他人的皇帝梦,他就给自己编造了些天命所归的神话传说。

汉武帝出生记

这里说汉武帝出生,不是说他出生时的异象与传说,而是说他父母的结合。没有他父母的结合,自然就没有他这位伟大人物的出生。

说起来,汉武帝的母亲王娡嫁给他父亲汉景帝还真有点曲折。王娡的父亲普通到没啥可说,但母亲臧儿却有点来头,是汉初燕王臧荼的孙女。

这个臧荼本不是什么显赫人物,但借着秦末乱世争上了个燕王。在楚汉相争中,本来归顺项羽的臧荼,又投降了刘邦。可汉初,他又造反了,最终被刘邦所灭。臧荼虽然死了,但这个家族向上爬的心气却没死。

臧儿找到当时有名的相士许翁,让他给儿女们看相。许翁断言:王娡是大贵之人,将来能生天子。能生天子,就得先嫁给天子或者是天子的继承人呀,可当时王娡已经嫁人了。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老母亲很有气魄,立即决定让王娡跟女婿断绝关系,一点也不顾念还年幼的外孙女。之后,她又千方百计地把王娡送进了太子府。

王娡没辜负母亲的期望,很得太子的宠爱,并把自己的妹妹也推荐进了太子府。姐妹俩一起給皇家生儿育女。在太子登基成为汉景帝那年,王娡成功生下了皇十子刘彻。在悉心教导儿子的同时,她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讨好太后,结交长公主。后来,她终于扫平障碍登上皇后宝座,并成功让自己的儿子站在了天子的起跑线上,成为太子。

如果王娡不抛弃身为普通人的前夫,我想,许翁的断言难以实现。那么,王娡能生下天子,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许翁的断言还是母亲臧儿让她弃夫再嫁的决绝呢?

许翁的断言,只是王娡进太子府的助力。这位久负盛名的算命先生阅人无数,怎能看不出臧儿对富贵的渴求呢。但和平年代的富贵,不必非靠男人,也可以靠女人。何况,臧儿的女儿又挺漂亮呢。

本来就蠢蠢欲动,再有了许翁的这句话,臧儿更有理由把王娡送进太子府了。母亲的决绝,王娡的努力,再加上点运气,汉武帝就诞生了。

古人算命不靠生辰八字,主要是看相。我觉得,这很有些道理。同年同月同时同地出生的,不乏其人。再说,如今还有了剖腹产,让生辰八字更加人为可控。面相则要天然得多,孩子出生长什么样,基本不可控。长得特别好看的,一般运气不会太差,好像刘邦就挺好看,“隆准高鼻”;长得特别难看的,有时候会有些不凡的经历,比如孔子、朱元璋。更重要的是,除了容貌,从面相上,还能看出许多,比如性格、才智、出身、财富、处境等等。当然,能看出这么多的,就不是一般的算命神棍了,而是真正的相士了。

出色的相士,都是社会学、心理学的专家,都是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的好手。他给你一个支点,再加上你的个人努力,再加上点不可预见的运气,你就是天命所归了。但如果没有其他,只是算命的给你个支点,能否撬起地球,就未可知了。

所以,对于算命,好的可以一信,但还是要付诸努力;不好的,大可以置之不理,尽力争取总比混吃等死强。不过,对普通人而言,能不算命还是不算吧,好了,要挣钱吃饭;不好了,也要挣钱吃饭,可能心情还不好。何必,花钱买郁闷呢。

算卦和算命,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技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首先要知道,中国自古有所谓的“玄学五术”,是为“山、医、命、相、卜”。就好比相声讲究“说学逗唱”一样,五术是五门不一样的功课。

“山”字门,最为玄妙和庞杂,诸如气功、内丹、符箓(音路)、谶(音衬)纬……皆出此门。比如《聊斋志异·画皮》里,道士给王生一把拂尘,当屋挂起,即可阻挡妖怪入内;再如民间比较多见的,请笔仙、引狐仙、画符驱鬼等等,从渊源上来说,都是“山”字门的功课。故而有人说,五术之中,只有“山”字门是“仙学”,其余四门都是“人学”,也是不无道理。

“医”字门,也就是中医。这个大家比较熟悉了。但是中医本脱胎于玄学,倒也无需讳言。时至今日,如不通晓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要想学习中医,那也是空中楼阁。

“命”字门,也就是算命。民间最为流行的是算八字,是按照出生时间的年、月、日、时,排出四柱干支,一共是八个字,以此推算人一生的寿夭祸福、妻财子禄等等信息,所以也称四柱预测。

不过,算命并非只有八字一种方式,其他诸如紫微斗数、铁板神数……等等,也是命学里的绝技,只不过在民间流传不广罢了。近代以来,自西洋传入的星座与命运、血型与性格等等,或多或少也都取得了一点科学(严格来讲,应该说是“西方数理科学”)的解释和佐证,其实也可以归入命学的范畴。

“相”字门,如果论人,则为看相,如相面、手相、背相、摸骨等等,都是“相”;如果论山水楼宇,则为风水堪舆之术,这里又可以分为阳宅风水和阴宅风水,理论大同而小异。一般来说,相学是比较难学的,算命、摇卦之类,也许啃下几部古籍也能得其皮毛,但是相学如果没有师传,是断难入门的。

最后一门,“卜”字门,是最古老的一门技术,至少,殷商时期的甲骨,便是占卜后留下的遗物。现在老百姓俗称的“算卦”,就是卜学,其实说的是,按照一定的技法,从《周易》的六十四卦里面起出一卦,然后解算,以得到所要求测的结果,大致原理类似于庙里的解签。

占卜算卦,大概主要采用的有:大衍筮(音事)法、略筮法、六爻(音摇,有的地方俗称金钱卦、六摇卦)、梅花易数等四种技法。其中,大衍筮法最早见于《周易》,又经过朱熹老先生的审定,最是高大上,但是程序也及其繁琐。六爻只需三枚铜钱(现代硬币亦可)即可起卦,梅花则更简单且神奇,可谓“见性成佛”,心意到处,草木竹石皆可起卦。

因此,六爻、梅花,在民间最为流行。其他相对比较冷僻的,诸如奇门遁甲、太乙神数、六壬神课、大金口……之类术数,在测算军事、国运、历法等等方面各有侧重,但也都可用于卜算人事。

好了,功课说完,小伙伴们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说驱鬼的、算命的、算卦的、看风水的……其实不是一家?举一组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例子:

《三国演义》里头,诸葛亮沐浴斋戒、跣(音险)足散发,登坛借东风,这类功课属于“山”学;

诸葛亮临死之前,在五丈原祈禳(音瓤)北斗,求改命增寿,这类功课属于命学;

打下长沙后,诸葛亮见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要斩杀他(事实上,日后也确实反了),这是用的是相学;

草船借箭之前三天,诸葛亮就算定,当日必有拦江大雾,这个用的自然是卜学。

以上,就是几门功课大致上的区别。

如果,要具体分析,各自的用途、特点、孰优孰劣,就只好打个比方来说了:

算命,就好比用机枪扫射,一打一大片,生辰八字列出来,如前所述,寿夭祸福、妻财子禄妻,张口即出,统统可测,讲究得是对人生大趋势和总轮廓的粗线条勾勒。这种大局观,是单纯算卦所短缺的。

占卜算卦则不然,就好比用手枪打靶,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一事一问、一事一占。讲究得是对近时得失、一事成败的准确点击。

比方问,“我爸爸在纽约怎么样了”?这就叫目标不明确。这一卦没法算。如果改成“我爸爸在纽约谈的项目能签约吗?”或者“我爸爸的老胃病在纽约怎么样了?” 如此才算目标明确、可以占问。自然喽,这种对于细节的把控,又是单纯的算命所短缺的。

如果再换个角度,“我爸爸要去纽约驻扎十年,这期间总体运势会如何?”这就又需要算命了。大家可以细细体味其间的区别。

至于相学,就好比李逵的板斧,威力巨大,但是,无论相面、摸骨、看风水……都必须像抡板斧一样,当面锣对面鼓,近距离搏杀。相学之适用尺度,窃以为,介于算命和算卦之间,比较适合考量最近一段时期的吉凶悔吝。

算命是一生的荣禄,算卦是一时的功名,相面则是最近一段时间,可以说,你满面红光,最近必有喜事?或者说,你印堂发黑,最近出门要小心啊!

最后要讨论的是,五术之中,哪一种预测的最准确,最科学呢?

其实,大道至简、万变不离其宗,玄学五术,归根结底是一个美妙的统一体。人有五脏六腑,但是,从理论上来讲,在任何一个器官上采集的细胞,都可以完整的克隆出另一个“我”。

按照现代量子论(确切来讲,是其中的一个派别,即GRW理论)的观点,作为一个宏观物体,其特点与微观粒子有很大不同,明显的量子叠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自发定域,但这只是意味着大多数粒子聚集到了某个地方,总有一小部分的粒子仍然留在无穷的空间中。

这就意味着,对于每一位单个的“人”来说,在任何时候,“此人”都充满在整个宇宙,只不过“大部分”的“此人”,聚集在某个特定的地点。换句话说,当“我”盯着“你”看的时候,“你”只是一个概率存在,并没有一个完全确定的位置,虽然组成你的大部分物质(粒子)都聚集在你所站的那个地方,但真正描述你的还是一个高斯钟形线(当然,是非常非常非常……尖锐的钟形线)!

我只能说,“绝大部分的你”聚集于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而组成你的另外的那“一小撮”(当然,是非常非常非常……稀少的一小撮)仍然弥漫在空间中,充斥着整个屋子,甚至一直延伸到宇宙的尽头!

看不懂吗?不要紧,我们拿来即可,把这个理论放在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下,就意味着:

既然,“人”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如此,则无论山医命相卜,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要有足够的技术水平,就像前述的,分别从五脏六腑取细胞作克隆人一样,都可以还原出“原人”的全部信息。

无论面相、手相、骨相,还有出生时间,或者祖坟风水、家宅风水,甚至“原人”摇出的卦、走路的姿势、衣服的颜色……其信息指向,必定是相同的!同理,因为提取信息的部位不同(比如,高斯曲线的顶端、边缘处),则还原信息的难度各有不同,因此,信息提取的侧重点也就各有不同,也因此,各类术数也就各有短长了。

当然,如果有兴趣、也有情趣的话,先从《周易》的义理开始学起,然后发散开来,再去研习占卜技法,乃至玄学五术,无疑,是更有效率,也更有趣的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