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姓男宝八字取名(宁姓男宝八字取名字大全)

伸手挽明月 2023-09-25 04:34:32 互联网

堡安村的乡村记忆(组图)

堡安:古村古韵

宁永泉 文并摄影

堡安村,《韩城市地名志》曰:以堡为安。

汉承秦制,置夏阳县,遗址在今芝川镇堡安村,《夏阳旧址》石碑仍砌在陈公家庙(祠堂)内墙上。在堡安村的古城楼上,镌刻着“韩原要冲”四个大字。《水经注》载:“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司马迁)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柏。”殷济墓就在堡安村西。村子原有四门,在村子拓展后都被拆了。

堡安村是省级首批传统古村落,也是我的家乡。离开家乡30多年在外游荡谋生,虽然间隔一段时间总要回去一次,却从未品味过村庄的细节。

村东头,小时候求学的堡安小学是一座兴安寺,时期遭严重破坏,泥塑被砸,木佛被焚,壁画被铲。绝大部分建筑被拆,目前仅存佛殿一座。人民公社时这座佛殿和村里好多四合院的厅房一样,做过国家粮站的库房。

南戏楼

全市列入《文物志》有6座戏楼,堡安村就占两座,都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巷的戏楼俗称“庙”,是村子的中心,红白喜事必过之地。戏楼两侧的八字墙,对称两幅精美砖雕,左侧“凤凰戏牡丹”,右侧“鹭子戏莲花”。生产队时,这个戏台常有传统剧目上演,演员都是村上的乡亲。“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这句响彻神州大地的秦腔《三滴血》唱词,第一次,就是在家乡的戏台上听到并永记心中的。如今,站在“庙”上的戏台下,似乎还能听到秦腔、眉胡那悠扬音乐声。

北巷还有一个更早的戏楼“马王庙戏楼”,两侧八字墙砖刻清晰完好,左侧刻有“引商刻羽殾歌唱彻碧云高”,右侧刻有“嚼徵咀宫檀板敲推江月晓”。如今,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戏台西边隔巷紧邻的家户,曾出过恢复高考以后,韩城第一个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陈少昌,他是一村一城人的骄傲!

陈公家庙

村子在册1400多口人,以陈、樊、贾姓为主。近代曾出过韩城地下县委书记樊德音和韩城县委书记、人武部政委陈志强。宁姓也是村上的老户,属人口排名第四位的姓氏。宁氏家族虽小,却出过解放前参加革命,历经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战争的宁基和韩城唯一推荐上清华大学的宁永胜。陈、樊、贾姓都有祠堂。陈家祠堂是市南村庄最大的古建筑群,以前是村上的大队部。中巷“庙”上西巷口的有座建筑,叫陈家掌门祠堂。樊姓祠堂曾经是五队的队部。樊户最为骄傲的是出了樊厚甫,他曾经是象山中学(原韩城中学)的校长。编写有《韩城县乡土教材》,象中后山上的《厚甫亭》就是为他建的。据说贾家定居堡安最早,祠堂在村南巷头,因年代久远,如今只剩残墙断壁,在无声地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夏阳旧址石碑

养清风门楣

补衮家门楣

村内原有明清四合院100余座,现仅存50余座,有“北党(党家村)南堡(堡安村)”之说。改革开放后,堡安村率先发展苹果产业,村民有钱后,分家置新房。农民当年并没有文物保护意识,大多数四合院被拆了。如今走过村巷,随处还能看到不少古建筑。剩下的古建四合院门楼,仍能看到昔日浓浓的建筑文化气息。“耕读第”“勤俭居”“瑞气南临”“庆有余”等传统门楣随巷可见。“永建乃家”“相叶居”“敦行处”“清白第”“永贞处”“养清风”“补衮家”“乐循理”“履正永贞”等门楣,让堡安古民居四合院独具特色。最著名的要算樊旺民家的门楣“补衮家”。“补”指补救,弥补过失。“衮”指官服,也指官员的过失。能够补救归谏官员过失的人家,可见祖上官位之高。

村巷修如新,难得见行人。十家有八家大门紧锁。奔向城市,成为年轻人的首选。有学者把城市化带来的农村巨变悲观地认为是:村子已死。我却认为是农民的新生。几千年,农民好像天生就该“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务弄庄稼获得低额回报。是改革开放,是城市化,给农民更多的自由和出路,农民可以随心所欲从事任何合法的行业。

城东门洞

村东头有座砖砌门洞,上边原建有挺大的牌楼,只可惜倒了。这是不是村子的东门,一时也问不清。拍摄的过程中,听到村民最迫切的声音,是希望加大对古村落的保护力度。

春秋时期的三义墓,是堡安村最著名的景点,如今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义墓

三义墓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赵武、程婴、公孙杵臼三人之墓。也是我国“四大悲剧”之一《赵氏孤儿》的历史故事见证地。墓地四周筑有围墙,高3米多,系夯筑,周长约300米,成正方形。当地人称“龟鹤寨三义墓”。墓地砖塔前有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和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修碑文三通。墓前均有碑楼,稍偏北一座墓碑上刻有“晋卿赵文子墓”六个隶书大字;偏东南处两墓并列,分别刻着“晋公孙义士杵臼墓”“晋程义士婴墓”。碑的上款刻着“清进士兵部侍陕西抚巡毕沅题”字样。

魁星楼

村子东南有一古塔,原在兴安寺内,为六面五层空心风水砖塔,名“魁星楼”,村上人称“五角楼”。该塔建于1608年,通高18米。少年时经常顺塔中木梯爬上最高层去掏鸽子蛋。热伏天则钻进塔中,享受从窗口吹进的呼呼凉风。顺绳爬塔,也是当年民兵训练的科目。塔角的风铃响声,成为自小记住的美妙音乐。

村子西高东低,原有两个涝池,南巷的被填了。村东的涝池最大,小时候常结伴在水中游泳。如今重新砌筑、围栏。多年寻访古建筑,我发现,有涝池的地方附近必有寺庙,这可能是生产力低下时挖土填方上梁所需。堡安村东的涝池旁有兴安寺,南巷涝池旁有贾家祠堂。

近年来,村上建设了许多新房。村西有座二层小楼,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在马沟渠煤矿上班的樊启民的杰作,也是堡安村首座新式二层楼。村东有座刚落成的四合院建筑,气势不凡。这是在城内经商多年的陈养民盖的回乡居所。木雕、砖雕、石雕精美,引来无数人参观。

村西被市上确定为堡安新区,规划为军民融合发展区。村子的南沟正在建设公路大桥。以农业为主的堡安,有望搭上计划单列试点市的快车。

祝福家乡!

来源:韩城传媒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