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寒露节气是几月几日)

舍我其谁 2023-07-28 21:29:43 网友整理

人间好时节丨寒露

视频加载中...

寒露,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元代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生露凝,故称“寒露”。

寒露时节,农事活动依然繁忙,农谚如“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寒露到,割晚稻”。

节气三候

初候,鸿雁来宾。古人将农历九月晚飞回来的大雁称为“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古人以为,海中贝类是雀鸟入海化成的,即“飞物化为潜物”。

三候,菊有黄华。华指花,霜寒露重,菊花盛放。

节气习俗

1.赏红叶:寒露以后,枫叶渐红,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赏枫好时节。

2.赏菊、喝菊花茶等:寒露时值农历九月,又称“菊月”。人们有赏菊、喝菊花茶、饮菊花酒等习俗。

3.吃螃蟹:寒露时节,秋高蟹肥,正是吃螃蟹的最佳季节。

本期福利:《人间好时节丨寒露》手机壁纸,长按即可保存~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 闫博

制片人丨王薇 杨秀红 申珅

主编丨李瑛

策划丨陈宁泽一

编辑丨樊嘉晨 刘天哲 王映涵

承制丨新闻包装工作室

技术监制丨李宏海

项目制作负责丨吴浩 刘强

项目设计及AR制作丨 李华 吴峥 邢祎

音乐配乐丨王璇

书法文字丨董倚桥 王金阳

手绘及场景动画合成制作丨 郭帅 张磊 谢依原 段晨阳 高晨凯 侯晓磊 齐文

AR技术丨马亮 王奕涵

视觉设计丨毕野 李灵睿

撰稿丨郭林丽

专家顾问丨丁乐

微视界——寒露

在江苏连云港一处稻田里拍摄的露珠(9月29日摄)。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大自然呈现一派深秋景象。

新华社发(耿玉和摄)

在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枫叶飘落(10月1日摄)。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大自然呈现一派深秋景象。

新华社发(齐立广摄)

在浙江省诸暨市,稻谷上挂着水珠(10月1日摄)。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大自然呈现一派深秋景象。

新华社发(骆善新摄)

在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井字镇,露水挂在蜘蛛网上(10月2日摄)。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大自然呈现一派深秋景象。

新华社发(李建新摄)

在山东省滕州市西岗镇拍摄的石榴(10月1日摄)。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大自然呈现一派深秋景象。

新华社发(李志军摄)

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石榴园拍摄的开裂的石榴(10月2日摄)。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大自然呈现一派深秋景象。

新华社发(孙中喆摄)

在四川省武胜县鸣钟镇拍摄的红心蜜柚(10月1日摄)。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大自然呈现一派深秋景象。

新华社发(夏俊林摄)

在四川省达州市拍摄的一杯桂花茶(10月2日摄)。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大自然呈现一派深秋景象。

新华社发(曾猛摄)

在云南省景洪市的山野间,红梅花雀采集芦花用来筑巢(9月25日摄)。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大自然呈现一派深秋景象。

新华社发(李云生摄)

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拍摄的雨中红叶(10月3日摄)。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大自然呈现一派深秋景象。

新华社发(张维堂摄)

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一处湿地,荻花随风摇曳(9月28日摄)。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大自然呈现一派深秋景象。

新华社发(张维堂摄)

在山东省邹平市青阳镇,小麦种子“吐”出麦芽(10月4日摄)。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大自然呈现一派深秋景象。

新华社发(高发芳摄)

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油茶花开(10月3日摄)。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大自然呈现一派深秋景象。

新华社发(高如金摄)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雨后的海棠果上挂着水珠(10月3日摄)。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大自然呈现一派深秋景象。

新华社发(李明发摄)

在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森林公园拍摄的柿子树上的果实(10月4日摄)。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大自然呈现一派深秋景象。

新华社发(王继林摄)

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玉林广场拍摄的垂丝海棠果实(10月4日摄)。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大自然呈现一派深秋景象。

新华社发(杨俊鹏摄)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枫叶上挂着露珠(10月2日摄)。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大自然呈现一派深秋景象。

新华社发(黄晓海摄)

在广西南宁市邕宁区,狗尾草上挂满露珠(10月4日摄)。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大自然呈现一派深秋景象。

新华社发(马华斌摄)

在云南丽江,绽放的菊花上挂着雨珠(9月29日摄)。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大自然呈现一派深秋景象。

新华社发(赵庆祖摄)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安徽名人馆特别活动

2017年10月8号上午,在安徽名人馆馆内,一场“二十四节气之寒露”特别活动正在进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其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0月8号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95°时。安徽名人馆特于10月8日寒露节气当天,举办了一场“二十四节气”的社教活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时,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才秋意渐浓,蝉噤荷残,桂花飘香,秋雨淅淅,清雅极致。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

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一候:鸿雁来宾。白露节气开始,鸿雁大举南迁,成为天空这张大纸上一抹靓丽的工笔淡彩。此时南迁的鸿雁应为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所以称之为“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天气寒凉,雀鸟都躲藏起来,古人便以为海边的蛤蜊都是由消失的雀鸟变化而来。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这是古人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三候:菊有黄华。在深秋天寒的时节,菊花普遍开放。“华”是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其色正应晚秋之时。

活动现场,社教部王老师结合精美的PPT,给来馆游客带来了一场生动详实、内容丰富的二十四节气科普讲堂。活动一开始,两位参加安徽名人馆社教活动的小朋友,就现场为大家吟诵《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随后,结合“寒露为霜时,多饮菊花茶”的传统养生习俗,安徽名人馆工作人员精心泡煮了菊花特饮,让在场游客共同品尝。菊花茶香气浓郁,大家一齐细细品尝,感受菊花茶提神醒脑的功效。此外,菊花茶还有疏风清热、养肝明目、降压通脉的作用,秋天天气干燥,饮用菊花茶好处多多。

二十四节气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名人馆本次活动将传统历法和养生文化相结合,既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向公众传达健康生活的理念,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